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李瑩、吳晶)記者11日從教育部獲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一省幫一重災縣」的部署,教育部採取各項措施,將學校災後恢復重建擺在對口支援的重要位置,有效地推進了災後學校恢復重建工作。
據介紹,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河北、遼寧、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慶、黑龍江、天津等19個省(市)對口支援四川省18個縣(市)以及甘肅省、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且於2008年6月6日召開了對口支援地震災區工作視頻會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口支援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工作的要求,部署教育系統對口支援災區學校災後重建工作。
同時,由於各對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縣區學校重建工作推進明顯。不論從校舍建設資金硬投入,還是師資支援與培訓等軟實力方面,對口支援省(市)都對受援縣的恢復重建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在金融危機導致經濟下行、自身經濟面臨新困難的情況下,對口支援省(市)始終堅持支援地震災區決心不變、目標不變、力度不減,全力以赴完成既定援建任務。
據了解,大多數對口支援建設的學校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福建、湖南、吉林等省(市)對受援縣(市)的學校重建項目採取了交鑰匙的方式,從方案設計、評審、招投標、監理、竣工驗收等工作全部由各支援省(市)負責。
此外,教育部建立了災區學校和援助學校之間的對口支援機制,通過「聯合辦學、合作培養」的方式面向地震災區初中畢業生招生;按照「優先安排、具體幫助、保障上崗」的原則,做好地震災區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工作;積極做好地震災區企業職工和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為災區恢復重建和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截至目前,已異地安置10萬餘名中職學生到對口支援省(市)復學複課、頂崗實習和轉移就業。
責編:徐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