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牆 秀出社區新風尚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小黃在學校每天就想著打遊戲,後來不想念書了,整天去網吧玩,錢用完之後,又去別人家裡偷東西,最後被警察叔叔抓起來了……」6日,在朝陽社區內的社區文化宣傳牆前,張阿姨帶著3歲的小孫子陽陽一字一句地讀著,陽陽被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吸引,似懂非懂地和奶奶說:「不能偷別人的東西」。

今年以來,我市不少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圍牆、單元樓道等陣地,以漫畫、彩繪等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和禮儀、身邊的道德模範等,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除了朝陽社區的法治漫畫文化牆,還有天津路社區的紅色文化牆、富強社區的文明禮儀文化牆、馬莊社區的孝文化牆……這些文化牆不僅圖文並茂,美觀大方,而且內涵豐富,通俗易懂,成為了我市各個社區內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融媒體記者 潘曉曄 趙懿 伍樹燕 朱昭卓 劉曉蘭

天津路社區的「紅色牆」: 讓黨史深入民心

「媽媽,毛主席是誰啊?」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揚起小臉問媽媽。「毛主席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可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你看我們的人民幣上就有他老人家的頭像。」媽媽彎下腰對孩子說。這是6日發生在清浦街道天津路社區「紅色文化牆」前的一個畫面。去年十九大期間,社區在轄區的一道長牆上繪製了36幅紅色主題宣傳畫,簡明扼要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光輝的黨建和黨史內容。

「三灣改編」、「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中共一大」一直到「中共十九大」,用36面文化牆展示了屬於中國共產黨和全中國的歷史性時刻。「當初有這個想法,是受十九大召開的喜悅氛圍的影響,也是我們社區黨建工作的一個創意。」天津路社區黨委書記劉建山說,社區黨課不應該局限於室內,也不應該僅僅局限在一群黨員之中。這項工作應該走出去,應該在最大程度內輻射到更多的人。

盛世名門小區的李同學告訴記者,這些都在歷史課本上學過,而每次出小區門看見畫在牆上的這些畫面,忍不住在心底一遍遍複述起來。

富強社區的「傳統牆」 把禮儀根植人心

一位街坊端著一盤梨,另一位街坊端著一盤蘋果,雙方互贈水果,下面配上文字「鄰裡和睦,共鑄有愛淮安」,勾勒出了鄰裡之間和諧相處的畫面。

在柳樹灣街道富強社區內的富強菜場西側,有一面長達兩百多米的牆上畫滿了這樣的文明禮儀畫,有「公正廉潔,秉公執法」、「腳下留青,愛護他人勞動」、「服務社會、關愛老人」等不同主題,每個主題都是一幅畫加上一些文字說明。

「這些畫畫得真不錯,主題也好,每次路過都會看看,天天看,現在這些內容都已經熟記於心了。」富強社區居民劉大姐說。

「這些文明禮儀畫是淮陰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的大學生去年三四月份用手繪的方式畫上去的,這一年多來,宣傳效果非常好」。富強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繼續往前走,走到富強社區的桃源路,也有一面兩百米長的牆,牆上的文明宣傳畫粉刷一新,看起來是最近剛做好的,「文明出行,從你我做起」、「勤勞友善、團結互助」、「弘揚正義、傳遞愛心」幾個字旁邊,配有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故事,如「孔融讓梨」、「鋤禾日當午」、「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等故事或典故,文字與圖畫交相輝映,傳遞出濃濃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讓人過目難忘。

朝陽社區的「漫畫牆」: 讓法制通俗易懂

在柳樹灣街道朝陽社區的文化牆上,常常會有一些通俗有趣的漫畫,宣傳文明禮儀和法律知識。

在一幅《文明養犬倡議書》的宣傳畫上,有幾隻萌萌噠的小狗,告訴社區居民養狗的注意事項,並配上一個16行的「口訣」:「家有寵物樂陶陶,養好犬兒責任到;辦證登記不可少,不忘定期打疫苗……」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了關於養狗的注意事項。

朝陽社區的張阿姨對這些文化牆很熟悉,她常常帶著小孫子外出散步,把這些有趣的漫畫讀給他聽,像是講故事一樣,「他很喜歡聽這些」。

據朝陽社區的工作人員介紹,每一到兩周社區就會更換牆上的宣傳內容,這些內容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生動有趣,「這樣才能讓社區居民想來看、能看懂,更能轉化為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

人民路社區的「幸福牆」: 追求美觀的自覺

每天,68歲的王阿姨出門時,都會注意到自家樓道裡有一幅「家庭和睦」的彩繪,這讓她感覺暖洋洋的。這是長西街道人民路社區10月份剛畫上去的。這幅展現一家三口和諧幸福畫面的圖畫,正是王阿姨一家的生活寫照。「家務活、接送孫女的事基本上都由我包了,就是想給他們年輕人減輕負擔。」王阿姨說,她跟進門逾十年的兒媳處得很好,兒媳對她也很孝順,逢年過節都會拉著她上街、買禮物,「一家人相處,就是要和氣、不計較。」

王阿姨家所在的公園北路49號樓,已經有23年的樓齡了。「樓道牆壁早就老化脫落,因為是開放式老小區缺乏管理,以前樓道裡堆放了各種廢舊物品。」一位老住戶說道。9月底,人民路社區對亂堆放的樓道進行了集中清理,同時,將老化髒舊的牆壁進行翻新和粉刷。「考慮到宣傳社區和諧文明的氛圍,尤其是弘揚倡導各種家庭美德,我們在翻新的牆壁上繪製了五幅生動靚麗的彩繪。」人民路社區黨委書記卞海榮說。

別具一格的社區文化牆不僅美化了環境、宣傳了文明新風,還對居民樓樓道的整潔起了作用。「以前樓道裡破舊髒亂,居民覺得往裡面塞點雜物沒什麼,有種『爛肉招蒼蠅』的感覺。」卞海榮說,自從繪製了文化牆以後,大家都不在樓道裡亂堆放了,就算是下雨天,大家也都自覺地把電動車停得整整齊齊。

營中社區的「善舉牆」: 激發向善的力量

「他在街上住了三十多年,不僅樂於助人,還很熱心社區事務,我們打算把他的事跡在小區裡展示出來。」7日上午,在淮陰區前進小區,營中社區書記朱建國指著樓道牆上正在製作的噴繪介紹道。據了解,這些噴繪是一周前剛剛開始動工的,目前已經畫好了框架,只要再填入插圖和文字就完成了。

記者觀察到,有一面尚未改造的老牆,遍布髒兮兮的印子,宣傳欄破損且搖搖欲墜,觀感很差。而新牆面被粉刷得煥然一新,「經過噴繪圖案的裝飾後會更漂亮」。朱建國說,根據以往的經驗,懸掛的宣傳板很容易損壞,而且不夠生動,「通過社區裡喜愛書畫的老居民的介紹,我們找了一些專業畫手,用很低的成本在牆面上噴繪,可以保持三年不損壞。」

除了文明禮儀與核心價值觀之外,營中社區還將居民身邊的事例作為宣傳素材繪於牆上。「善行義舉榜和傳承好家風的案例,都是在居民代表會議上,大家踴躍提出、反覆討論的,他們能反映本社區的民風,也可以鼓勵大家學習正能量。」朱建國解釋道。

新村社區的「好人牆」: 講述身邊的感動

如果你從健康東路走過,在清江浦中學到萬達廣場的那一段道路邊,一面長長的圍牆一定能吸引你的注意,白牆黑字,勾著紅色的邊框,配以雅致的手繪圖案,講述了一個個清江浦好人感動人心的故事。這就是淮海街道新村社區去年12月精心打造的一段「好人牆」。

「這裡是社區拆遷待建的工地,我們就利用這片圍牆將2017年的30位『清江浦好人』和10位『最美清江浦人』的故事以簡練的文字形式繪於牆上。」新村社區書記陳勇介紹,這面「好人牆」講述的都是老百姓身邊鮮活的好人好事,很有感染力。「你看,餘虹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工人,但是在2017年的一家飯店煤氣爆炸事故中,不顧個人安危,參與救援,央視等媒體都對他進行了報導。」陳勇告訴記者,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這面牆處於交通要道,與清江浦中學、承德路小學毗鄰,可以讓更多的市民看到這些好人的義舉,讓他們的故事感染更多的人。「今後,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好人牆』,把更多榜樣的故事展示出來。」陳勇說。

馬莊社區的「孝親牆」: 讓大家學習有方向

7日上午10點,記者走進南京路小區,一個約2米高的巨大的「孝」字首先映入眼帘,「孝感動天」、「臥冰求鯉」、「行傭供母」、「哭竹生筍」……一個個「二十四孝」故事繪於小區的牆上,簡單易懂的文字、引人注目的彩色圖畫,讓這面文化牆深受居民喜愛,也成為了社區文明創建的一道靚麗風景。

「過去,因為養老問題,社區居民家庭矛盾時有發生,2012年開始,我們開展了孝文化建設,精心繪製了和孝文化相關的文化牆,經過幾年的積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馬莊社區書記孫躍光介紹,南京路小區裡既有彩繪牆,又有宣傳畫,還有木質浮雕,用多種表現形式,突出傳統家庭美德規範、新「二十四」孝、文明法制等內容。社區還結合建設孝文化長廊、定期舉辦孝文化節、評選「孝親敬老」模範、發動居民講述身邊的孝老故事,讓孝文化自然地流入每個人的心田,弘揚了孝親新風,使大家學有方向、追有目標、做有楷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模範典型的事跡感動和教育著群眾,哪家的媳婦、兒子孝順了,大家看他們的眼光都不一樣。」孫躍光深有感觸地說,「如果把家庭看成是一棵棵小樹,那麼社區就是由這些小樹組成的一片森林。只有每棵小樹枝繁葉茂,整片森林才會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南港社區的「約束牆」: 把「十不準」內化成價值觀

連日來,前進路教師公寓的西圍牆外,總有不少居民駐足圍觀。走近一看,原來是長達百米的鮮豔彩繪,「這周剛剛畫好的,我早晚出來溜達,都會和老伴看很久,畫得好,內容也好!」7日上午,小區居民王阿姨笑著對記者說。

前進路教師公寓是個老小區,體量小,設施陳舊。今年以來,所有樓棟牆面被粉刷一新,淮安市民文明行為「十不準」和「我們的價值觀」也被搬上了樓棟西側牆。「雖然是約束型的條目,但用漫畫的形式圖文並茂地描述了『十不準』對應的行為,生動又形象,讓人更容易接受。」小區居民趙先生說,孩泡了子每天上學路過時,都會學上一兩條。

在「十不準」彩繪牆的對面,小區約百米長的圍牆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為「我們的價值觀」,福娃、蓮花等元素,讓整面牆更具傳統韻味,也成為吸引人的亮點。

南港社區書記費自力介紹,社區把「十不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繪畫的形式送到居民家門口,融入日常生活,就是讓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將這些知識外化於行、內化於心。近年來,南港社區還在教師公寓小區裡建設了「好人畫廊」,讓正能量、真善美的價值觀通過豐富多樣的載體,與老百姓生活緊密相連。

相關焦點

  • 手繪黨建文化牆 引領社區新風尚
    在安徽省合肥市廬陽經濟開發區金池社區鋁廠生活區,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經過近半個月設計、繪畫的「黨建文化牆」。家住鋁廠生活區、今年80歲的孔祥雲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某日一早,她驚喜地發現,社區原有的白色圍牆上畫滿了紅色主題的黨建宣傳圖案。此後,很多過往居民經過此處都會駐足觀看。
  • 赫章縣:農村文化牆 展現新風尚
    為推動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品位,赫章縣結構鄉結合實際,積極挖掘空間,充分利用資源,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全鄉範圍內開闢了多處集文化、宣傳、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與一體的「文化牆」。結構鄉中山村以文化牆更新活動為載體,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農村「文化牆」不僅為新農村建設環境美化增添色彩,也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村民素質的「固定的課堂」,達到提升農村居民文明素質的效果。
  • 蓬萊海景苑社區開展精神文明新風尚 創建文明社區
    煙臺齊魯網12月2日訊 海景苑小區按照上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文件要求,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倡互敬、互諒、互讓、互幫的風尚,促進鄰裡關係和睦融洽,培育社區文明新風,建設優美居住環境,提高居民整體素質,營造文明、溫馨、和諧、整潔、優美的文明社區的指導思想,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在市文明辦和金宇物業公司的領導下
  • 南京「文化牆」助推鄉風文明 「牆」說文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農村文化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傳播文明風尚、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一道道文化牆變成了文化傳承牆、美德教育牆、環境美化牆,成為村莊的風景線。   歷史文化牆:結合歷史文化底蘊在石磧社區五四組刻畫了「橋林十二景」之一「柳岸秋蔭」圖和歷史典故「霸王別姬圖」,在村莊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氣息,讓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著文化的薰陶,從而達到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
  • 營造社區新風尚
    日前,霞山區新興街道新霞社區開展學習道德模範活動講座,旨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推進我市創文工作,提高廣大社區居民道德水平。講座中,新霞社區通過用PPT方式,組織居民學習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倡導大家樹立起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講文明、樹正氣、促和諧的社區新風尚。講座結束後,居民們紛紛表示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帶動社會文明和道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 南院門街道保吉巷社區「會說話的文化牆扮靚社區風景」
    西安之聲(文圖/編輯趙會新):伴隨著創建文明城市、喜迎十四屆全運會在西安舉行的東風,西安市碑林區南院門街道保吉巷社區,帶領轄區居民以最好的姿態迎接十四運,為創建文明西安貢獻力量,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扎紮實實工作,其中「社區文化牆」成為小區居民樂滋稱道的話題。
  • 瀋河區:藥大社區居民共繪創衛文化牆
    瀋河區:藥大社區居民共繪創衛文化牆 作者: 2018-09-19 11:04   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日報訊(記者張晶特約記者劉蓉)9月18日上午,瀋河區五裡河街道藥大社區愛心大院特別熱鬧,大院裡每棟居民樓的山牆邊都圍攏著居民,大傢伙共同手繪一幅幅生動的創衛文化牆。
  • 白家山名人銘園文化牆成為社區風景線
    12月19日上午,由新華日報社、南京市雨花臺區委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西善橋街道工委承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文化牆」建成剪彩儀式,在雨花臺區岱山南路白家山名人銘園舉行,參加文化牆書法創作的原南京軍區政委、上將方祖岐,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言恭達,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俊等各界代表100餘人出席活動。
  • 郟縣冢頭鎮:鄉村文化牆「畫」文明倡新風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志丹一幅幅漂亮傳神的田園畫、山水畫,一條條富含哲理的諺語、村規民約,一首首合轍押韻的歌謠、順口溜......都被展現在一面面黨建文化牆、道德傳承牆、孝老愛親牆上,分外顯眼,提升了鄉村文明、打造了美麗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漳平蘆芝鎮打造廉潔文化牆
    近日,一面以「反腐倡廉,務實為民」為主題的廉潔文化牆在蘆芝鎮成功亮相,一長排鮮活生動的文字和畫面吸引了眾多前來辦事的村民觀看。他們駐足在一幅幅精美圖片和精採文字前認真閱讀談論,並不時作出相關點評,有的在現場還相互拍照合影。
  • 社區垃圾站和活動室改造,文化牆彩繪解決了困擾居民8年的問題
    創建文明城市,共築美好家園用文化牆彩繪解決了困擾了居民8年的問題。一個殘破不堪的牆面經過我們的改造。便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社區垃圾站(改造前成都市文苑社區,位於青羊區府南街道,我們收到同德社會組織的邀請,參與改造文苑社區微景觀。7月3日我們來到社區觀看現狀發現,第一,社區垃圾站貼滿小廣告;第二,社區活動室牆面破損,需要進行改造。
  • 成都文化牆彩繪欣賞,帶你看遍各路文化牆和彩繪藝術
    #牆繪藝術#育苗路社區院內裝飾彩繪通過國畫山水的方式來裝點,社區文化牆。文苑社區環保主題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環保意識,從上海第一個試驗,到現在全國普及。環保意識通過彩繪文化牆的方式展示在院落裡面可以對居民做到無形宣傳作用,也能通過共建共享的形式,讓大家正真參與整個社區改造的活動中。社區環保文化牆便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宣傳環保意識,共建美麗家園。
  • 老舊小區改造用「老」 元素「煥」出「新」風尚
    12月7日,會同縣林城鎮白巖坳金礦家屬區住戶蔣大爺一邊看著小區改造後以工礦企業老照片展示為主要內容的新建文化牆,不時用手指點牆上的照片,心情激動。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發展相系,事關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湖南會同:老舊小區改造用好「老」元素煥出「新」風尚
    12月7日,會同縣林城鎮白巖坳金礦家屬區住戶蔣大爺一邊看著小區改造後以工礦企業老照片展示為主要內容的新建文化牆,不時用手指點牆上的照片,心情顯得激動。白巖坳金礦家屬區與長田電站家屬區、水泥廠家屬區均集中位於會同縣林城鎮東門社區,分別建成於1997年、1997年、1996年,共有6棟323戶,該處老舊小區改造納入2020年中央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均為省級重點民生實事小區。
  • 西寧市虎臺街道:「文明之星」引領社區文明新風尚
    12月2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虎臺街道召開的「五星級文明戶」示範戶表彰大會現場,「五星級文明戶」示範戶獲得者新西社區居民吳立新的樸實話語,道出了虎臺街道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廣大群眾文明程度的提升。活動現場,虎臺街道對轄區湧現出的葉小寧、文玉英、馬建青等163戶「五星級文明戶」示範戶進行了表彰,並為他們授牌。
  • 文化牆彩繪,一般出現在哪些地方?
    現在流行的文化牆彩繪,一般可以繪製成點綴型的,可以繪製成國畫風格的,可以繪製成寫實風景類的,可繪製成3D立體化形式的,還可以做成2.5d風格的,無論以什麼類型、繪畫風格來做,都是需要表達文化牆所宣傳的含義,也就是說文化牆的目的需要明確。
  • 市二中校園文化牆秀出「千裡江山」
    該校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校史文化;依託詩詞楹聯基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立足本土,打造鄉土特色文化,校園內已經建成反映雷州半島民俗文化的雷州石狗文化園,反映嶺南文化、環境、人文的高雷鼓文化園,以及融藝術、民俗於一體,凝聚歷代創造精華的儺舞面具牆;擦亮心育文化品牌,主動輻射、幫扶社區。
  • 弘揚先進文化 邢臺東良舍集中打造32塊文化牆
    長城網邢臺8月22日電(王英獻 郭文靜)21日,記者從邢臺東良舍了解到,邢臺縣會寧鎮東良舍村把文化牆建設作為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集中打造了32塊文化牆。  近日,記者來到東良舍村。村口8塊巨幅文化牆上顯示的是村裡的重點工作。
  •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貴州,山清水秀出美酒全國聞名
    90後旅行,只為邂逅,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的貴州!貴州山清水秀出美酒全國聞名,世界聞名的貴州茅臺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近年來新出的貴州省茅臺鎮的醬妖五星大明荷花味噌型白酒53度白酒,引起很多酒友的關注,真的是一方水土培育的人,從美麗的地方釀造的酒比其他地方的香味都好。貴州全年平均氣溫在十四度以上,貼近山水的空氣溼潤,是四季應時的觀光名勝,貴州旅遊資源豐富,如水墨畫鎮遠古鎮、佛教聖地梵淨山等是貴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 多彩塗鴉填滿單調牆面 這樣的美麗鄉村愛了愛了~
    多彩塗鴉填滿單調牆面 這樣的美麗鄉村愛了愛了~ 2020-10-26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