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山名人銘園文化牆成為社區風景線

2020-12-21 新華網江蘇頻道

    12月19日上午,由新華日報社、南京市雨花臺區委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西善橋街道工委承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文化牆」建成剪彩儀式,在雨花臺區岱山南路白家山名人銘園舉行,參加文化牆書法創作的原南京軍區政委、上將方祖岐,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言恭達,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俊等各界代表100餘人出席活動。周邊社區的居民也自髮結伴前來為家門口文化牆的建成喝彩。

    西善橋境內的白家山,與牛首山、岱山同屬一脈。六朝時即為建康城西南重要驛道,歷代常有名士大儒流連駐足,感懷行吟。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1960年正出土於這片厚土。白家山高不足百米,岡巒起伏,林池相映。東接石湖村,西銜尚家莊;南攬梅山村,北臨盛家崗。風水和宜,村莊棋布,乃鍾靈毓秀之地。改革開放四十餘年,原本城郊的西善橋地區已融入新城構架,成為南京最大的保障房片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因地制宜,將與居民小區一路之隔的白家山改造成了市民散步休閒的文化公園,修建了休息和衛生設施,以德化人,以文惠民。

    白家山名人銘園文化牆依託公園200餘米的山體護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邀請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大學、新華日報社等部門和單位的專家把關,以中國共產黨執政思想和理念為綱,挑選古今中外哲學家、思想家的哲語名句,組織職業書法家,以及將軍、教師、警察、公務員、產業工人等代表創作成書法作品,再根據長牆地理形貌進行精心設計,以碑刻、篆刻、銅刻等民族傳統的非遺技法,把52幅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名人名言書法作品,鐫刻在文化牆上。同時,在核心價值觀的12個主題詞的空間裡,雕刻了包含中華民族精神、長徵精神、紅船精神、抗戰精神、抗疫精神等16種精神文化的雕刻組畫,與主題書法內容形成對應和統一。

    該文化牆自創意策劃開始,就以精品意識打造文化產品,歷時兩年精雕細琢,成為採用多種傳統藝術手法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地標。此外,文化牆的建設,凝聚了管理者、建設者,以及傳媒、書法、雕刻、碑刻、篆刻、銅刻等領域能工巧匠付出的汗水和智慧,也體現出工匠精神在城市治理和社區文化建設中的務實踐行。

    西善橋街道在社會治理過程中,以文化為核心,以教育為抓手,提出「理想教育小鎮」的理念,邀請全國家庭教育專家開辦「向善家長學校」系列講座,引進初見書房進社區,因地制宜建設社區文化設施。原本普通的白家山護坡長牆,經過設計打造,如今彰顯出人文精神與藝術審美的意蘊,附近中小學和幼兒園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課外教育基地。一路之隔的社區居民,均被文化牆上的藝術符號和民族精神群雕所吸引,常在這裡散步休閒,揣摩學習,滋養心靈。(楊爽)

相關焦點

  • 一道文化牆 社區新風景
    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已將一路之隔的白家山名人銘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牆作為培養青少年理想、研習傳統文化的活動基地。 文 燕攝 白家山名人銘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牆一落成,便成為雨花臺區新入職公務員的理想教育牆。 菖 見攝
  • 井鹽文化牆——自貢東北部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上周痛快旅遊開啟了疫情後的首次內自邊界行,在206省道大安段(萬家橋-大梨樹)沿線兩側建築物牆面「大變臉」,一幅幅以井鹽文化為主題的手繪牆成為自貢東北部地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這類鄉村「文化牆井鹽天車作為自貢歷史和文化的地標,以各種姿態呈現在文化牆之上
  • 手繪黨建文化牆 引領社區新風尚
    在安徽省合肥市廬陽經濟開發區金池社區鋁廠生活區,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經過近半個月設計、繪畫的「黨建文化牆」。家住鋁廠生活區、今年80歲的孔祥雲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某日一早,她驚喜地發現,社區原有的白色圍牆上畫滿了紅色主題的黨建宣傳圖案。此後,很多過往居民經過此處都會駐足觀看。
  • 南京「文化牆」助推鄉風文明 「牆」說文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農村文化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傳播文明風尚、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一道道文化牆變成了文化傳承牆、美德教育牆、環境美化牆,成為村莊的風景線。 ,在農家牆上刻畫林散之的作品,既提升了鄉村品味,又擴大名人效應,以點帶面,以書會友,發揮名人的輻射帶動作用。
  • 多彩文化牆 秀出社區新風尚
    除了朝陽社區的法治漫畫文化牆,還有天津路社區的紅色文化牆、富強社區的文明禮儀文化牆、馬莊社區的孝文化牆……這些文化牆不僅圖文並茂,美觀大方,而且內涵豐富,通俗易懂,成為了我市各個社區內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成都文化牆彩繪欣賞,帶你看遍各路文化牆和彩繪藝術
    #牆繪藝術#育苗路社區院內裝飾彩繪通過國畫山水的方式來裝點,社區文化牆。文苑社區環保主題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環保意識,從上海第一個試驗,到現在全國普及。環保意識通過彩繪文化牆的方式展示在院落裡面可以對居民做到無形宣傳作用,也能通過共建共享的形式,讓大家正真參與整個社區改造的活動中。社區環保文化牆便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宣傳環保意識,共建美麗家園。
  • 社區垃圾站和活動室改造,文化牆彩繪解決了困擾居民8年的問題
    創建文明城市,共築美好家園用文化牆彩繪解決了困擾了居民8年的問題。一個殘破不堪的牆面經過我們的改造。便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社區垃圾站(改造前成都市文苑社區,位於青羊區府南街道,我們收到同德社會組織的邀請,參與改造文苑社區微景觀。7月3日我們來到社區觀看現狀發現,第一,社區垃圾站貼滿小廣告;第二,社區活動室牆面破損,需要進行改造。
  • 南院門街道保吉巷社區「會說話的文化牆扮靚社區風景」
    西安之聲(文圖/編輯趙會新):伴隨著創建文明城市、喜迎十四屆全運會在西安舉行的東風,西安市碑林區南院門街道保吉巷社區,帶領轄區居民以最好的姿態迎接十四運,為創建文明西安貢獻力量,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扎紮實實工作,其中「社區文化牆」成為小區居民樂滋稱道的話題。
  • 文化牆彩繪,一般出現在哪些地方?
    現在流行的文化牆彩繪,一般可以繪製成點綴型的,可以繪製成國畫風格的,可以繪製成寫實風景類的,可繪製成3D立體化形式的,還可以做成2.5d風格的,無論以什麼類型、繪畫風格來做,都是需要表達文化牆所宣傳的含義,也就是說文化牆的目的需要明確。
  • 「桂林」變「杜林」,文化牆不可「信手塗鴉」
    (12月23日 廣西新聞頻道)如今,全國各地為了提升本地景觀的檔次,紛紛打造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實現了「一牆一風景,一牆一陣地」,一幅幅豐富多彩又樸實的文化牆,成為頗具特色的文化景觀。這些「文化牆」的內容,或介紹當地獨特山水風景,或宣傳當地歷史和文化名人,或用連環畫、彩繪等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孝道等主題內容,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地呈現在群眾面前,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著百姓崇德向善。這樣,不僅讓文化為本地的風景錦上添花,更讓一堵「文化牆」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瀋河區:藥大社區居民共繪創衛文化牆
    瀋河區:藥大社區居民共繪創衛文化牆 作者: 2018-09-19 11:04   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日報訊(記者張晶特約記者劉蓉)9月18日上午,瀋河區五裡河街道藥大社區愛心大院特別熱鬧,大院裡每棟居民樓的山牆邊都圍攏著居民,大傢伙共同手繪一幅幅生動的創衛文化牆。
  • 合肥餐館手繪牆,藝角廣告,文化牆彩繪價格,活動文化牆
    文化牆是通過一種形式來展現健康運動,綠色健康運動,宣傳公益等方式,可以推動城市或者社區的品牌建設,通過牆面的美化來支持社區的精神文明創建,將倡導文明建設和美化社區結合起來, 展現社區以及城市的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這在牆上畫畫有啥意義,不就是讓牆面變得美觀了些嗎,事實確實是如此。
  • 赫章縣:農村文化牆 展現新風尚
    為推動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品位,赫章縣結構鄉結合實際,積極挖掘空間,充分利用資源,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全鄉範圍內開闢了多處集文化、宣傳、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與一體的「文化牆」。結構鄉中山村以文化牆更新活動為載體,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農村「文化牆」不僅為新農村建設環境美化增添色彩,也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村民素質的「固定的課堂」,達到提升農村居民文明素質的效果。
  • 南安官橋竹口村:特色手繪文化牆 鄉村靚麗風景線
    ­  最近到過南安市官橋鎮竹口村的市民會發現,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子主幹道舊宅外牆上,都繪成了頗具特色的「文化牆」。­  今年以來,南安官橋竹口村以建設文化牆為契機,做「活」村文化,精心繪製的具有竹口特色的文化牆,成為竹口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竹口村支書王文榮介紹說,官橋鎮掀起「美麗官橋」文化牆建設的熱潮,他們村深入挖掘文化資源,以竹為元素,將極具竹口特色的景點以手繪方式繪製在廢舊的古厝牆體上。
  • 校園文化牆設計圖片大全效果圖
    木質傳統琴棋書畫藝術校園文化牆設計圖片三張類型效果圖。來源眾圖網原創青花色彩名人名言校園文化牆設計效果圖,來源眾圖網。木質名人名言校園走廊文化牆設計效果圖,來源眾圖網。中國風簡約型校園心理諮詢文化牆設計效果圖,圖源眾圖網。
  • 「園區動態」黃山龍裔軍魂園外側文化牆建設中
    >黃山龍裔公墓園區鳥瞰圖2020年6月15日,位於黃山區三口鎮風景湖畔的黃山龍裔軍魂園外側文化牆建設現場軍魂園外側文化牆的建設不僅文化牆的建設將充分發揮環境的隱性教育功能,增強軍魂園區文化牆育人的教育理念,彰顯軍魂園的文化特色。
  • 嶗山亮麗風景線之浮雕牆:現代藝術味十足
    改造修建了大型主題文化牆。文化牆以「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的哲學思想展開構思,以倡導文明、宣傳公益、健康運動、綠色環保、宣傳新城市文化為主題,融合科技、未來、人工智慧、人與機器城市生活等形象,利用轄區破舊破損的牆體,進行修繕,美化環境的同時,也拓展了宣傳陣地。文化牆採取圖文並茂的形式,更加生動直觀闡釋了了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等內涵,整個浮雕典雅別致,成為嶗山區精神文明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黨建引領社區建設 銘安社區居民歡慶元宵共寫新年心願
    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街道銘安社區舉行「我們的節日•元宵」「黨建引領社區建設,黨員助力環境提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2月18日,長沙市天心區「我們的節日•元宵」黑石鋪街道銘安社區「黨建引領社區建設,黨員助力環境提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舉行。活動中,社區居民們親手寫下一個個新年心願,傳遞出了大家共創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社區的決心。此次活動由長沙市文明辦、長沙市天心區文明委指導,天心區文明辦、黑石鋪街道黨工委、黑石鋪街道辦事處主辦,銘安社區黨總支部、銘安社區居民委員會承辦。
  • 郟縣冢頭鎮:鄉村文化牆「畫」文明倡新風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志丹一幅幅漂亮傳神的田園畫、山水畫,一條條富含哲理的諺語、村規民約,一首首合轍押韻的歌謠、順口溜......都被展現在一面面黨建文化牆、道德傳承牆、孝老愛親牆上,分外顯眼,提升了鄉村文明、打造了美麗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