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好人?尋找好人的話題在福建廈門江頭街道一直很熱。全國道德模範見義勇為三兄弟,助人為樂好人遊文晃,全國助人為樂好人趙亞娟……三年來,江頭街道共湧現國家、省、市級道德模範8人次;國家、省、市級「身邊好人」12人次;感動廈門十大人物2人次,數量之多,為廈門之最。
日前,記者深入江頭街道,探尋此地「草根好人」頻出的奧秘。
「幫」出來的方便
一隻腳撐起了殘疾人的一片天。這是居民謝曲的真實寫照。肢體殘疾的謝曲靠著一隻腳,艱難地爬著一層層的樓梯,與社區的103個殘疾人一一見面,聽取他們的需求。在謝曲的努力下,社區為每個殘疾人量身定製了解決方案,如變蹲為坐的馬桶,增加扶手,安裝閃光鈴等。謝曲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被社區幫助著。
在呂嶺社區,一名黨員幫扶一戶低保家庭或一戶流動貧困家庭,並推出「三個一」舉措:每個月上門看望幫扶對象一次,物資慰問一次,幫助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光亮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吳來金得知幫扶對象的小孩需要一份工作時,他不僅幫忙介紹工作,而且還帶著他去理髮、買皮鞋;黨員陳志強為有智力殘疾的幫扶對象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崗位,幫助其脫貧。
在江頭街道,每年都有對困難群眾的各種幫扶活動。今年不到一個月,呂厝社區收到的慈善款已經有3萬多元了,這將為困難群眾過個好年「保駕護航」。
「帶」出來的熱情
當小區物業撤出後,華成小區變得髒亂差。這個時候,黨員沈學忠挺身而出,叫上老婆,喊上樓裡的熱心人士,共同組建自管小組。他們的行動,帶動整個小區的居民參與進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很快讓小區恢復了往日整潔的容顏。
在江頭街道,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帶動了居民的熱情。當呂嶺社區敬老餐廳試運行的消息一傳開,社區的黨員就率先報名,帶動普通居民也爭先恐後地往上「湊」,除了已經報上名的20多名志願者,還有10多個「備胎」等著「上陣」。這些人的「工作」時間不僅要早還不少於正常的上班時間。
趙亞娟這個全國助人為樂好人,靠著一把剪刀「闖」天下,為無數老年人免費理髮。她還成立了「久久愛心專業志願服務隊」,帶出了一支隊伍。經過幾年的發展,服務隊從一個人一把剪刀,發展成擁有上千志願者、上百家服務門店,至今為萬餘人次提供了服務。
「贊」出來的美妙
一個社區的「刺兒頭」,曾被社區工作人員當成「不速之客」,就是這樣一個人,成了福建省「孝老愛親」好人。在金尚社區,說起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汪閩南。社區工作人員對他看法的改變,是從鄰居對他的點讚開始的。鄰居把汪閩南孝老愛親的事寫在「五贊卡」上公諸於眾,才被社區發現並推薦為道德模範。從那以後,汪閩南變成了社區的熱心人士,成為社區的志願者。
金尚社區通過「贊社區、贊樓道、贊鄰裡、贊同事、贊親人」五贊活動,引導居民在社區「五贊牆」上填寫、張貼小小愛心卡片——「五贊卡」,訴說自己的愛、祝福和感激之情。這也成了社區發現好人的渠道。一經發現,這些人將成為社區「明星」,不斷得到居民認可的目光。習慣推舉好人的金尚社區居民,如今等不及用「五贊卡」來點讚,而是通過QQ、微信,或者直接上門告知社區。
江頭街道還通過張榜公布為好人「點讚」。「只要人人都來讚一個,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很贊。」在江頭街道,處處都體現著「贊」出來的美妙。
每年元宵節,呂厝社區都要舉行一場特別的表彰,為物業的保安、保潔員「點讚」。被「贊」的胡增豔說:「這樣的表彰,是社區、居民對我們的認可,讓我們找到了存在感、價值感,今後我一定會更用心做好,不是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工作。」
氣順、心熱、有笑容,江頭街道覆蓋所有人群的溫暖,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抱團向善。 (記者 馬躍華 通訊員 楊慶山 陳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