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呂厝社區治理創新靠「蜜蜂」引路 釀甜蜜生活

2021-01-20 金臺資訊

清晨,微風習習,溫暖的陽光灑在江頭公園內。太極拳、舞蹈隊專注地練習著,「好厝邊」閩南文化角的孩子們歡快地朗誦著童謠,身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和居民打成一片、忙碌著,「清風浴德」石雕前晨跑的人們留下矯健身影……這一幕幕都是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呂厝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樓宇治理,共建「和、樂、美」幸福家園的縮影。

江頭街道呂厝社區面積約0.6平方公裡,位於廈門本島的幾何中心,東起臺灣街、西至江頭西路、北臨仙嶽路、南至呂嶺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島內交通最為便捷的生活區。

走進江頭街道呂厝社區,你會被這裡熱情飽滿、幹勁十足的黨員幹部所打動,在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核心引領下,他們像蜜蜂一樣,積極發揮業委會自治和物業服務作用,調動小區能人和熱心人士的積極性,共建共治打造了新景天湖、國寶新城、新景雅苑等一個又一個小區治理「名片」。黨建引領,呂厝社區通過組織築「蜂巢」,黨員做「蜜蜂」,為居民釀製「甜蜜」生活,構建小區治理的新模式。

黨建引領幸福路,小區治理新生活。呂厝社區黨委、居委會領導、推進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支部建在小區」已實現全覆蓋,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強化多方融合、強化發展共贏,促進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三方融合共治,擰成小區治理合力。

新景天湖小區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呂厝社區供圖

「2017年6月咱們小區黨支部成立以來,小區大小事務有了『主心骨』。」新景天湖小區的居民小張親眼見證了小區的變化,之前就在小區大門附近原本有一片綠化帶由於長期放垃圾桶,草深老鼠多;中庭停車秩序混亂、周邊商家和住戶在花壇內種菜等等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居民。

小區黨支部書記徐滿萍、業委會主任廖慶煌現場指導小區充電樁改造。呂厝社區供圖

在街道、社區的幫助下,小區黨支部成立以後,小區黨員幹部站出來了,業委會、物業作用發揮起來了,發掘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能人,為小區治理提出專業意見,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內外兼修」的小區讓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攀升。呂厝社區供圖

現在,再次走進新景天湖小區,撲面而來是居民的笑臉和清新整潔的環境,大門上的兩隻小蜜蜂則是天湖人「善拼」的最好象徵。「傍晚下班了就相約在樓下打打羽毛球,鄰裡感情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居民王先生很開心,環境提升後,鄰裡感情也更「甜蜜」了。

還有個小區不得不說——國寶新城,如今在小區居民眼裡,真成了換不走的寶貝。小區治理工作推進以來,在這裡,小區上下齊心協力,開啟了美好幸福生活,成了呂厝社區小區治理的模範標杆。

國寶新城小區於2001年8月建成,小區內有25梯,商品房565戶,戶籍人口1184人,店面118家,在冊黨員人數23人。小區治理工作推進以來,按照要求,以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為主要任務。在黨支部核心引領下,發揮業委會的自治和物業服務作用,調動小區能人和轄區力量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到小區建設,堅持「紅心」黨建引領,開啟「五愛」國寶新城。

國寶新城小區開展青少年愛國教育活動。呂厝社區供圖

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治理主體通力合作下,帶領廣大居民參與環境改造,汙水管道整改、引進充電樁等項目,制定《小區居民公約》,小區家園變美了。支部、業委會、物業、老人協會每年組織老人外出、長者生日宴、元宵遊園、中秋博餅等,每次參與人數都超百人以上,這些活動漸漸形成與居民約定好的「節日」,崇尚文化活動,成為小區居民熱愛生活最樸實的縮影。

吸引「蜂群」挖掘能人 提升治理能力

小區治理是系統性工作,涉及各個方面,推動小區治理有『質』的提升,就需要一大批能人站出來,必須要吸引「蜂群」。呂厝社區善用社區大黨委資源,傳承「黨員三帶、社區好八聯」做法,整合優勢,下沉共建,為小區建立「最強外腦」。

新景天湖「紅船」智囊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第一批小區能人裡有退休的教師、在職的律師、熱心的公益人等專業人士,這些年來,他們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為小區提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也為小區建設做了許多工作。特別是新景天湖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成立以來,在小區能人的積極參與下,該小區在規劃設置停車秩序、解決電梯故障問題等方面推出許多措施,讓小區大變樣。

「我們將儘自己所能為小區做一點事,讓我們自己,也讓所有小區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智囊團帶頭人、退休大學教授楊行健說。根據大家達成的共識,智囊團的小區能人將在黨支部引領下,定期開展團隊活動,共同議事並協助小區治理,為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的「三方」共同治理建言獻策。

國寶新城小區支部則以「我是黨員一面旗」為目標,在小區治理中實行黨員「三帶」,即「一人帶一家」、「一家帶一片」、「一片帶一區」行動,打造「愛家庭、愛樓道、愛鄰裡、愛小區、愛生活」「五愛」國寶新城。

很關鍵的一點是,呂厝社區下派小區秘書,搭建起了溝通橋梁。堅持黨建引領,優先下派8名共產黨員身份的小區秘書,採用「五個一」工作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建立一個微信群、每天一次走家入戶、向居民送一張聯繫卡、寫好一本工作筆記、定期一次溝通聯繫。小區秘書定期參與支部、業委會、物業三方召開的聯席會議,協助配合開展各項小區服務,為小區治理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聚合「蜂源」增強凝聚力 提升服務能力

讓小區更有活力,自然離不開資源的整合和治理外力。呂厝社區轄區內各類商戶聚集,非公企業多,是較為富裕的商圈,社區黨委積極推動小區支部與非公支部的聯建,作為小區治理的外部力量,還將活動「搬進」小區、引進公益項目落地小區等,一起為小區治理新生活而努力。

同時,呂厝社區探索「三味」黨建模式,在服務臺胞、臺企上也狠下功夫,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助推小區和樓宇融合發展。在江頭街道的推動下,臺商會館強化「源」的認同,邀請臺胞與社區群眾一同參與各類文化、節慶活動。共同開展「粽情好厝邊·情系兩岸心」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扎染」小朋友夏令營活動等,「豐富的活動推動了文化融合、凝聚人心,讓臺胞感受到家庭般的溫馨。」一位臺胞如是說。

小區治理以來,國寶新城漸漸成為社區中的標杆模範,通過小區治理,國寶新城支部、業委會、物業和社會組織配合默契,形成了「愛家庭、愛樓道、愛鄰裡、愛小區、愛生活」的「五愛」制度共識。

特別是由物業公司從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中劃拔1%的資金設立國寶新城愛心基金會,用於扶者愛幼、救困助學,由業委會委員和物業公司相關人員組成愛心基金會管理委員會,負責愛心基金的管理使用,這一創新舉措讓小區更有溫度,很實用受到居民的好評。「五愛」寓意我愛,這又是推進小區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為打造和諧、友善、互助、美麗和品質國寶新城而努力。

為民、惠民是所有呂厝「蜜蜂」的初心,黨員「小蜜蜂」,拼創意、拼學習,黨支部間「拼服務」、黨員隊伍「拼活動」。如今,在社區黨委、小區支部的引領下,業委會、物業及職能部門、小區居民等共同努力下,社區黨建工作迸發新的生命力,小區更和諧美麗,新的美好生活已全面開啟。(陳財根)

相關焦點

  • 讓法治陽光普照——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落實「七五」普法取得實效
    金尚法治文化廣場臺海網7月31日訊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積極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不斷探索改革創新,堅持深化依法治理……近年來,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各級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及相關工作部署要求,保障「七五」普法工作落細落實,取得較好成效,為推動街道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和創建法治街道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 廈門市湖裡區江村社區首屆烏石浦樂享生活美學周項目啟動儀式!
    2020年6月1日9:00在廈門市湖裡區烏石浦油畫街(嘉景花園一期)喜迎由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廈門市湖裡區江村社區黨委、居委會主辦,廈門市湖裡區烏石浦油畫村美術文化產業協會承辦,廈門新億文化傳播有限執行的首屆烏石浦樂享生活美學周暨「愛心助殘,油畫築夢」項目啟動儀式!
  • 湖裡區這個社區今晚登上《新聞聯播》!!!
    剛剛湖裡區又上《新聞聯播》了!今晚,央視《新聞聯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用4分多鐘的時長向全國觀眾講述了廈門市湖裡區金安社區居民參與治理共建幸福家園的故事 《新聞聯播》節目內容福建廈門作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六年來,實現了政府治理、社會調解、居民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積極創新了社會治理,進一步增強市民的「共同家園」意識。讓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攀升。
  • 廈門湖裡江頭街道:愛心敬老故事接連上演 情暖老人
    日前,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蔡塘社區在金厝邊養老院為社區老人獻上一場豐盛的重陽佳節大禮。除了精彩的節目,社區還為金婚、鑽石婚長者頒發證書,為他們送上祝福。重陽佳節,這樣溫馨的愛心敬老故事,在江頭街道接連上演。
  • 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推行「路長制」促文明創建提級提質
    2017年以來,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推行城市綜合管理「路長制」,實行區級領導包街道、機關單位包社區、機關幹部包路段、街道幹部包小區,同時每個社區安排路巡員下沉包幹社區,形成「社區+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定路定人定責的綜合管理責任制,實現城區面貌煥然一新、文明創建水平顯著提升,幹部精氣神進一步提振、群眾收穫滿滿幸福感。
  • 廈門市思明區委、湖裡區委分別開展新一批巡察
    、開元街道、廈港街道、梧村街道所屬共35個社區黨組織開展巡察,巡察時間25天左右。(08:00-20:00)舉報箱位置:鷺江街道:故宮路120號鷺江街道辦事處進大廳正對面開元街道:禾祥西路485號開元街道辦事處大門右側通信地址:福建省廈門市01330號郵政信箱郵政編碼:361000區委巡察二組被巡察單位:廈港街道所屬社區(7個):下沃、沙坡尾
  • 湖裡區委臺港澳辦紮實推進對臺工作 積極扶持臺青創業
    助力臺青逐夢圓夢,政策解讀乾貨滿滿——為擴大湖裡區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普及面,提高政策知曉率,讓更多的臺灣青年了解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保障湖裡臺青在廈創業、工作、生活,近日,湖裡區委臺港澳辦陸續開展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宣傳周」活動。  首場政策解讀會走進雲創智谷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湖裡臺青、臺商等上百人參與。
  • 湖裡區「兩違」治理一路攻堅 助力高質量發展
    走進湖裡區,筆直寬闊的街道兩旁,建築立面整潔美觀,難覓私搭亂建的蹤跡,即便是在城中村,頂風搶建也早已偃旗息鼓,一處處違建頑疾被剜除,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精緻的社區公園、功能完備的文體設施,真正實現還地於民、還綠於民。城區品質不斷提升,環境更加生態宜居,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兩違」治理功不可沒。  亮眼的成績來源於不斷健全的機制、不斷夯實的責任和不斷創新的工作方法。
  • 廈門江頭:家門口享受文化盛宴
    江頭街道舞蹈隊參加湖裡區第五屆社區文化藝術節比賽(組圖/江頭街道提供)    在金尚社區重陽節活動熱鬧的現場,舞臺前紅色帳篷裡,有一個鏡頭很搶眼。湖裡區人大代表、社區居委會書記陳素珍和主任鄭理想、區人大代表胡明越正與幾位居民熱烈交談,話題有小區停車管理及衛生管理,人大代表如何監督物業改進工作,社區需要一所公辦園等。陳素珍等代表認真傾聽、不時記錄。
  • 探尋廈門江頭街道好人頻出的奧秘:覆蓋所有人群的溫暖
    尋找好人的話題在福建廈門江頭街道一直很熱。全國道德模範見義勇為三兄弟,助人為樂好人遊文晃,全國助人為樂好人趙亞娟……三年來,江頭街道共湧現國家、省、市級道德模範8人次;國家、省、市級「身邊好人」12人次;感動廈門十大人物2人次,數量之多,為廈門之最。  日前,記者深入江頭街道,探尋此地「草根好人」頻出的奧秘。
  • 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創新「1+X」聯建模式 激發「兩新」黨建新活力
    一、背景 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是湖裡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以來,區委著力抓好這一領域黨組織「兩個覆蓋」工作,截至目前,湖裡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共有641個,佔全區黨組織總數的43%,共有黨員6337名,佔全區黨員總數的33%。
  • 2020年廈門市區劃圖表,了解廈門有幾個區和縣,細分到街道
    ##本文通過整理了廈門市區劃代碼及廈門市統計用的城鄉劃分數據,帶你了解廈門市有幾個區及下面的街道和鎮劃分詳細情況。廈門市有幾個區?答:廈門市有6個區。廈門市:思明區、海滄區、湖裡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廈門市各區詳細街道、鎮劃分(2019年10月):思明區: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篔簹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
  • 戰「疫」故事:廈門市湖裡區金山街道金安社區黨委書記吳麗敏
    央廣網福州3月20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陳庚 馬寧)吳麗敏來自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她是社區黨委書記。金安社區是廈門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社區,有31萬平方米、2.5萬人,社區實行開放式管理,大年初七以後日均人流量接近1萬人次,來自重點疫情區的監測對象有272人。
  • 廈門湖裡區:「路長」擔當美顏師 精雕城區顏值與內涵
    連日來,廈門市湖裡區積極響應廈門市「快樂健步走 文明齊動手」行動的號召,黨員幹部、志願者以及廣大群眾走上街頭,常態化開展「潔淨家園」行動,讓城區環境日日更新。    熱愛一座城,湖裡人用實際行動來表達。
  • 力爭各方面優化 湖裡區積極開展醫療衛生資源建設
    28日下午,廈門市湖裡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區衛計局局長王萍向與會媒體代表通報了湖裡區公共醫療資源現狀和建設情況。 據了解,湖裡區內現有醫療機構384家,其中,市屬市管三級醫療機構7家,包括廈門市中醫院、廈門市兒童醫院、廈門市口腔醫院、廈門市仙嶽醫院南山分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廈門弘愛醫院、廈門科宏眼科醫院;市管二級醫院1家,廈門光亮骨科醫院;市管獨立醫學中心2家,州信醫學影像中心、麗寶醫學檢驗中心;湖裡區屬市管二級醫療機構1家,湖裡區婦幼保健醫院。
  • 廈門市湖裡區——改革勁頭足 創新活力旺
    2020-09-06 05:46:52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記者 蔣昇陽 顏 珂 鍾自煒 劉曉宇從高空俯瞰,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恰如一隻做蹲踞狀的鳳凰。40年前,鳳凰展翅——1980年,黨中央決定在廈門創辦經濟特區,湖裡這片2.5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為特區發祥地。四十載風雨兼程,湖裡區勇當改革先鋒,打造了一片承載光榮與夢想的熱土。
  • 福建廈門湖裡區殿前街道嘉福社區:愛心之「嘉」迎新納「福」
    如今的嘉福社區是一派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景象。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殿前街道嘉福社區籌建於2017年8月,轄區面積7平方公裡,由嘉福花園、鹽業宿舍等7個居民小區及萬翔物流園等周邊商業樓宇組成,目前共有居民4862人,從業人員12046人。嘉福社區居民小區曾是典型的老舊問題小區,小區內無物業管理,時常斷水、斷電,地面破損不堪,居民們常常怨聲載道。
  • 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智慧化管理為城區公共安全保駕護航
    11月16日,廈門市110接到群眾舉報,位於湖裡區和寧路一輛掛車刮斷兩棵行道樹。湖裡區公共安全平臺收到市公共安全平臺的派件後,經過派件、流轉、處理,很快就將樹枝全部清理完畢,迅速恢復路面整潔。據悉,從接收舉報到處理完畢,僅用了29分鐘。
  • 湖裡助推優質醫療資源落戶 創新小區醫生服務模式
    湖裡區內現有醫療機構384家,其中,市屬市管三級醫療機構7家,包括廈門市中醫院、廈門市兒童醫院、廈門市口腔醫院、廈門市仙嶽醫院南山分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廈門弘愛醫院、廈門科宏眼科醫院;市管二級醫院1家,廈門光亮骨科醫院;市管獨立醫學中心2家,州信醫學影像中心、麗寶醫學檢驗中心;區屬市管二級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