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全詩詞採華美,體現出詩人才高自負的兀傲

2021-01-09 夜半愛文化

《滕王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在虢州任參軍時,因殺官奴獲罪,其父被牽連而遭貶到交趾(在今越南)。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親,途經洪洲,參加了都督閻伯嶼為名流們在滕王閣上舉行的盛會。王勃作了此詩,並即席作《滕王閣序》。篇成,令四座驚服。

初唐四傑第一人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傳誦不衰的名篇。《滕王閣詩》是《滕王閣序》的結尾,其性質猶如史傳或碑記文的贊或銘。《滕王閣序》是一篇著名的駢體文,《滕王閣詩》可以說是序的概括和縮寫。《滕王閣詩》的前四句,著力描寫了滕王閣的地理形勝。

首聯敘事,第一句寫空間,「滕王高閣臨江渚」,開門見山,用質樸的筆法寫滕王閣的高峻,氣勢恢宏,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第二句寫時間,將時間推移到幾十年前,「佩玉鳴鸞罷歌舞」,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坐著鸞鈴馬車,佩著玉飾,來到閣上,大擺酒宴,現在卻宴罷客散,歌舞停歇,那種豪華的場面,一去不復返了。如今閣中清冷空寂,有誰來遊賞閣景呢?首句寫空間興致勃勃,次句寫時間卻又意興闌珊。

前後兩句加以對照,全詩的主題就初顯端倪了。頷聯寫景,寫滕王閣富麗堂皇,風景幽美和滕王閣去後的冷落。「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緊承首聯第二句。意思是:早上南浦飛來的白雲,飄拂著這華麗的樓闊;傍晚西山的風,吹卷著樓閣上珠飾的簾幕。這兩句可以說是寫景的佳句。

滕王閣無人遊賞,閣內的畫棟珠簾就顯得很冷落很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朝朝暮暮,與之作伴。這樣,既寫出了滕王閣的冷落寂寞,而且也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臨遠。情景交融,寄慨深遠。這四句,詩人用了潑墨式的大寫意,狀繪了滕王閣的居高臨遠和飛雲卷雨的氣勢。後四句深沉地慨嘆景物依舊歲月不羈,滕王閣的今昔盛衰。頸聯是抒情。

「閒雲」二字照應上文「南浦雲」,「潭影」二字由「臨江渚」中的「江」字深化而來。雲在天上,潭在地下。詩人寫了視野中一仰、一俯的景物,還是在寫空間。「日悠悠」三個字,即把寫空間轉入寫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這樣,詩就很自然地轉入「物換星移幾度秋」的感慨,風物的更換和星座的轉移,既使時間的概念無限延長,又使人們再一次想起建閣人而今已不在這裡。

「幾度秋」扣緊滕王閣的題目,不僅寫出了和滕王閣建成不多幾年扣緊,而且直接引出了尾聯的「閣中帝子今何在」的詩句。尾聯慨嘆如不建立功業,即使金枝玉葉如滕王,榮華富貴亦如東流逝水。「閣中帝子今何在」緊承「物換星移幾度秋」,一「幾」一「何」連續發詞,表達緊湊的節奏。

「檻外長江空自流」,又從寫空間轉入寫時間,指出景物要隨季節而變換,星辰要隨天體的運行而移位,帝子要隨自然規律而離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而無窮盡地東流去。「檻」、「江」又回應了首句的「高閣臨江」。至此,全詩神氣足,圓滿收縮。王勃在這首詩中,並沒有因為自己位卑不遇發牢騷,而是以滕王為鑑,借而抒發了時不我待、應及時建立功業的慷慨之情。

此詩寫景、詠古、抒情皆卓然不凡,在意象悠闊、格調高雅中見出詩人才高自負的兀傲。全詩詞採華美,對仗工整,意境高遠,詩意過渡宛轉自然。此詩確實起到了開唐詩的先河,一掃齊唐採麗競繁、纖巧的文學風習。

相關焦點

  • 王勃《滕王閣詩》另有玄機《滕王閣序》中的詩或許另有一首
    引起爭議的不是幾個韻的問題,而是這首《滕王閣詩》並不是七言律詩,這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所以有人認為」一言均賦「不是分韻的意思。分韻作詩是不是格律詩無所謂,例如王勃的《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也是一首古體詩,押仄韻: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址。
  • 駢文中代表作,王勃的《滕王閣序》爭議多,抒寫方式讓人疑竇
    駢文是源於南北朝時代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與對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就是將兩句字句數量和句體都一樣的詞句放在一起,形成一首完美的詩詞,這種詩詞對詞調的工整和用詞的搭配極為講究,極為考驗詩人的詞彙和組句能力,而《滕王閣序》就是當中的代表作。
  • 香港影星周星馳的名字原來大有深意,竟與王勃的《滕王閣序》有關
    《滕王閣序》中寫道: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實際上,周星馳的媽媽便是取用了其中的星馳二字。俊採星馳意為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樣璀璨。而周星馳也不負眾望,在喜劇的世界中成為真正的王者。我們不禁好奇,這首《滕王閣序》已經過去千年,為何經久不衰,到底妙處何在?
  • 《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也難掩王勃的曠世天才!
    初唐時期,青年王勃即興賦《滕王閣序》,技驚四座,從此這位文學界的曠世奇才在燦爛奪目的文學之峰,永遠佔有特定的地位。王勃不負眾望,成為初唐文學界的傑出人物,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只可惜天妒英傑,王勃27歲那年溺水身亡,留給後世莫大的遺憾。
  • 王勃《滕王閣序》人盡皆知,序之後的《滕王閣詩》你了解多少?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在四傑之中,成就最高,被譽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滕王閣序依舊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的滕王閣
    在蜀中的三年王勃遊覽巴蜀,創作了許多燦爛的文章。如果那時的他安心做一個每有一文海內驚瞻的瀟灑名士,那這一生的壯志豪情最終會隨著醇酒的香氣消散。對於後人來說王勃是一個放浪不羈的天才文人。但他偏偏不肯安分,在蜀中客居三年後王勃終是不甘寂寞,到河南任參軍。書生之迂,終惹大禍,龍顏大怒,險丟性命。這一次他還連累父親被貶為交趾縣令。人生反覆浮沉,王勃心冷了。
  • 一篇《滕王閣序》讓王勃名垂千古,你讀了嗎?
    初唐四傑的王勃,在五律和五絕上頗為擅長,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體,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就是《滕王閣序》。其實王勃幼年時期就非常聰明,六歲便能作詩,十歲飽覽六經,是當時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公元676年九月,江西南昌滕王閣修葺一新,正在舉行隆重慶典,王勃即興作序,氣定神閒,旁若無人,下筆千言,不多時就寫下了這篇空前絕後,震鑠古今的經典之作《滕王閣序》,四座皆驚,眾口稱讚。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1400年前的滕王閣,王勃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毀了閻都督女婿的「作秀」現場。而後以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了滿座賓朋,也博得了閻都督的諒解。但當王勃準備功成身退之時,閻都督女婿吳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抄襲之作」。
  • 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滕王閣詩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唐高宗李治惱恨王勃「大不敬」,將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遊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參軍;後來又因為受牽連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職。其父王福疇因受王勃牽連,也從雍州司功參軍貶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親,渡海溺水,受驚而死。年僅二十七。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史稱「初唐四傑」。
  • 王勃《滕王閣序》│落草朗誦
    >代文學家王勃於上元二年(675年)所創作的一篇駢文。   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並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文章除少數虛詞以外,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對得整齊;又幾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較自然而恰當,顯得典雅而工巧。
  • 10首王勃詩作,除了《滕王閣序》,王勃的這些詩也是經典
    關於王勃,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傳世的《滕王閣序》,作為唐代詩人,王勃少年成才,六歲能詩,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閣序》最有名。不過,因為《滕王閣序》太過經典,反而掩藏了他詩作的光芒。今天,隱娘分享10首王勃的詩作,一起來體會他詩作的風採吧!
  • 一篇千古駢文《滕王閣序》,寫盡天才王勃的一生
    當即就向朝廷推薦了王勃,到了十六歲,王勃已經成為了朝中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在那期間,王勃的一個朋友要去四川上任,送別時王勃寫下了拿首大名鼎鼎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十幾歲的王勃就已經站在了絕大部分人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但是站得越高就越要慎言慎行,畢竟是官場,一不注意就會被貶或者殺頭。
  • 如果說《滕王閣序》抒發了王勃的理想抱負,這首詩則充滿傷感之情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21歲的時候,在去交趾(今天的越南)看望父親的途中,路過滕王閣,當時正在舉辦文人雅集,王勃便毛遂自薦,即興發揮寫了一首《滕王閣序》,眾人交口稱讚,於是這篇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也流傳至今。
  • 王勃的《滕王閣序》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你更鍾愛哪一篇?
    在中國古代,有兩篇特別著名的駢文,一篇是少年天才王勃即興創作的《滕王閣序》,另一篇是書聖王羲之創作的《蘭亭集序》,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寫的序都比他們後面的詩要出彩的多。創作時代背景不同據《古文觀止》記載,王勃創作的《滕王閣序》的時候,年齡不過22歲(不同史書記載時間不同)。
  • 千古第一駢文《滕王閣序》,究竟奇在何處?美在何處?
    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初唐四傑」之一,天才文人王勃的經典之作《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 最終還是王勃的《滕王閣序》成就最高
    王勃-《滕王閣序》《滕王閣序》可以說是中國駢文中的瑰寶,文中僅僅773個字,卻將滕王閣秋日之風景描繪得美輪美奐,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成為千古名句。這篇文章中用了大量的人物典故,如果不熟悉其中的典故,很難從中領悟到文中的真諦。
  • 再讀《滕王閣序》的一些感受
    讀書時期,《滕王閣序》對我來說是嗤之以鼻的一篇古文,雖然知道它遣詞造句極度華美,對仗工整,有「第一駢文」的美譽。但是那個時候,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太長了、太多古文生僻字了,讀起來都好難,背起來簡直是痛不欲生。
  • 王勃的《滕王閣序》驚豔了世人,其實這篇文章後面的詩詞更為經典
    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王勃的《滕王閣序》,那篇文章華麗飄逸的文字與浪漫豪邁的風格讓我們深深迷醉。在文章的最後,王勃還寫下了一首詩,今天我就一起來重溫經典,賞析一下這首《滕王閣詩》。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本身就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詩文,而單單來看這首《滕王閣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只不過天妒英才,王勃有一次在探望父親之後返程的途中不幸墜海身亡。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來為文人雅士所稱道。根據史料記載,是唐朝時任洪州都督李元嬰籌建的,後歷經多次修繕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在古代也是極為雄偉的建築。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讓人頓時詩興大發。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滕王閣序》水平如何?百年後,杜甫吐露真情
    那麼26歲的王勃,在沒有精細思索的情況下,提筆而就的《滕王閣序》水平究竟如何呢? 並且這樣大的信息密度下,《滕王閣序》整體結構也沒受絲毫影響,比如: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滕王閣的美景,在王勃筆下,就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