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閣詩》另有玄機《滕王閣序》中的詩或許另有一首

2020-12-12 老街味道

前言

老街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滕王閣序》古詩原文及翻譯?

這首詩的原文和翻譯其實不值得回答,隨便搜索就能看到。不過這首詩有幾個特點還是可以說一說的,我們先把最後幾句和那首詩錄入以作參考。

在《滕王閣序》結尾處,王勃寫到: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一言均賦的分歧

王勃的「一言均賦」,是「均賦一言」的倒裝,從他的其他文章裡可以看到類似用法:

各題四韻,共用一言。成者先書,記我今日云爾。《樂五席宴群公序》:賦一言,庶旌六韻云爾。《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序》一言均賦,六韻齊疏。《上已浮江宴序》

按照王力《古代漢語》(修訂本)第1179頁的解釋:

這是說每人分得的韻字賦詩。完成一首四韻八句的詩。一言,即一字,指分韻所得的字。

古人有分韻賦詩的雅好,例如紅樓夢中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

寶釵只得依允,又道:「就用紅梅花三個字作韻,每人一首七律。邢大妹妹作、紅字,你們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兒作花字。

邢岫煙、李紋、薛寶琴三人各分了一個字:紅、梅、花,於是三人便各作了一首七律。

邢岫煙《詠紅梅花得"紅"字》

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李紋《詠紅梅花得"梅"字》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醉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薛寶琴《詠紅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但是有人認為應該王力的解釋忽略了一個問題,所以不認為一言均賦是分韻的意思,而是:

大家都開始作詩吧 。

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意見呢?還要從「四韻俱成「來分析。

二、四韻俱成的玄機

四韻俱成,是 「俱成四韻」的倒裝。也很好理解,意思就是:

我的四韻詩作完了。

四韻,指一首詩押四個韻腳,分別處於2、4、6、8句。古人科舉試貼詩多是六韻,就是12句。例如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押了6個韻:靈、聽、冥、馨、庭、青。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四韻,是指八句的詩,例如杜甫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裡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不過王勃的這首詩可以看出,首句押韻:「滕王高閣臨江渚,」第五句換韻也是押韻的「閒雲潭影日悠悠,」,也就是說王勃的詩押了6個韻。不過1、5句押韻不是必要條件,2、4、6、8是必須押韻的硬性要求。

王勃的另一篇文章《上已浮江宴序》寫到:「一言均賦,六韻齊疏。」可是他留下來的詩《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卻是四韻:遙、銷、橋、潮,令人費解:

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綠齊山葉滿,紅洩片花銷。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引起爭議的不是幾個韻的問題,而是這首《滕王閣詩》並不是七言律詩,這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所以有人認為」一言均賦「不是分韻的意思。

分韻作詩是不是格律詩無所謂,例如王勃的《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也是一首古體詩,押仄韻: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址。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但是這種指定韻部的詩是不會換韻的,否則分韻就沒有意義了。

三、換韻的古體詩

八句的五言詩,不一定是五律,例如上面的《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例如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八句的七言詩,當然也不一定是七律,例如王勃這一首《滕王閣詩》。首先,五律或者七律必須一韻到底,不得換韻。另外,七律也不能用仄韻。

這首《滕王閣詩》前四句押仄韻:渚、舞、雨: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後四句換韻,押平聲韻:悠、秋、流: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所以這是一首古體詩,或者可以看作兩首七言絕句,一首仄韻,一首平韻。

另,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鍾嶸《詩品》:「陸(機)才如海,潘(嶽)才如江。」陸機和潘嶽是西晉的詩人、魏晉時期第一流的文學家。這是王勃的恭維話。

四、簡析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前四句寫歌舞已罷,只剩的珠簾畫棟、雨過雲飛。與錢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首詩中的「帝子」是指滕王李元嬰。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驕奢淫逸,品行不端,但他精通歌舞繪畫,他修建滕王閣,也是為了自己享樂的需要。

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 王勃寫詩的時候,已經過去了20多年,所以有「物換星移幾度秋」之語。

「帝子」已經不在,唯有長江水無語自留。物是而人非,詩人徒生感慨。

結束語

王勃的這首詩被人認為與文章立意不太協調,文章中有「不墜青雲之志」的豪情,詩中卻是盛衰無常的感嘆,一個積極向上,一個有點消極。

另外,這首換韻的古體詩與「一言均賦,四韻俱成」似乎也不搭,指定了韻部以後是不能換韻的,所以有不少人認為這首詩並不是《滕王閣序》這篇文章裡面的詩,或者說與文章並不相關。

也許,王勃應該還有一首四韻的滕王閣詩,只是我們再也見不到了。

@老街味道

劉邦傳下來兩首詩 一首大氣磅礴 另一首預見了慘烈的後宮鬥爭故事

王昌齡出塞詩 除了飛將的爭議外 為何有人說最難解是秦時明月四字

觀宋填詞63 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李廌因考官蘇軾看走眼而下第

相關焦點

  • 《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也難掩王勃的曠世天才!
    初唐時期,青年王勃即興賦《滕王閣序》,技驚四座,從此這位文學界的曠世奇才在燦爛奪目的文學之峰,永遠佔有特定的地位。王勃不負眾望,成為初唐文學界的傑出人物,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只可惜天妒英傑,王勃27歲那年溺水身亡,留給後世莫大的遺憾。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為了報復搶了自己「作秀」機會的王勃,證實自己的言論,吳子章又利用過人的記憶力,當場將《滕王閣序》全篇背誦,落實王勃盜文之實。 吳子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令王勃《滕王閣序》的真實性飽受質疑。爭論聲中,王勃笑著問吳子章:「吳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東漢張松之遺風。可吳兄既然說我的《滕王閣序》是先秦遺作, 那不知這序文之後可有詩章」?
  • 王勃《滕王閣序》人盡皆知,序之後的《滕王閣詩》你了解多少?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在四傑之中,成就最高,被譽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10首王勃詩作,除了《滕王閣序》,王勃的這些詩也是經典
    關於王勃,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傳世的《滕王閣序》,作為唐代詩人,王勃少年成才,六歲能詩,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閣序》最有名。不過,因為《滕王閣序》太過經典,反而掩藏了他詩作的光芒。今天,隱娘分享10首王勃的詩作,一起來體會他詩作的風採吧!
  • 王勃《滕王閣序》後寫的滕王閣詩,被譽有千萬言之勢,為何被忽視
    公元676年,對唐代詩壇來說是一個「損失年」,這一年27歲(虛實)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溺水驚悸而亡。這年冬天,唐高宗讀到了當時已風靡長安的《滕王閣序》,開始後悔自己當年因一篇因鬥雞文逐斥了這位少年天才,可惜他的後悔終究晚了點。
  • 建築:滕王閣與滕王閣詩
    唐朝王勃《滕王閣序》中有詩一首: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在今江西南昌,唐代叫洪州,地址位於贛江和撫河的匯合口。
  • 如果說《滕王閣序》抒發了王勃的理想抱負,這首詩則充滿傷感之情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21歲的時候,在去交趾(今天的越南)看望父親的途中,路過滕王閣,當時正在舉辦文人雅集,王勃便毛遂自薦,即興發揮寫了一首《滕王閣序》,眾人交口稱讚,於是這篇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也流傳至今。
  • 駢文中代表作,王勃的《滕王閣序》爭議多,抒寫方式讓人疑竇
    《滕王閣序》是王勃的代表作,同時是對方名氣最大的一首詞,不過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對於這部作品的許多問題也失去可以考查的根據,從而造就了許多爭議,例如這首詞是在王勃什麼時候寫的,也被少人討論很多年。鑑於王勃年少的時候就有神童之稱,六歲就能寫文。
  • 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背景】滕王閣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建造的,號稱江南第一閣。王勃十四歲那年,到六合探望任縣令的父親 ,歸途經過洪州 ,正值九月九日重陽節,都督閻伯嶼在滕王閣上宴請賓客。他參加了盛宴並一揮而就,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滕王閣序 》,一時震動了文壇,被作為佳話。《滕王閣》詩,就是《滕王閣序》的結尾。
  • 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有幾個大家未必清楚的知識點,您了解嗎?
    前言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於駢文與格律詩的問題:《滕王閣序》是否屬於排律詩?你如何理解序文和律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閣序》,此文又名《秋日燕滕王閣詩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這是一篇很講究對仗但是不要求押韻的駢文。不押韻當然不是詩了,更不是排律。
  • 《滕王閣序·後詩》王勃: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詩》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作者簡介:王勃(約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guo·二聲)州參軍,後因海船失事,溺水而死。少時已顯露才華,作《滕王閣序》,受世人的稱讚。
  • 王勃的《滕王閣序》驚豔了世人,其實這篇文章後面的詩詞更為經典
    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王勃的《滕王閣序》,那篇文章華麗飄逸的文字與浪漫豪邁的風格讓我們深深迷醉。在文章的最後,王勃還寫下了一首詩,今天我就一起來重溫經典,賞析一下這首《滕王閣詩》。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本身就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詩文,而單單來看這首《滕王閣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只不過天妒英才,王勃有一次在探望父親之後返程的途中不幸墜海身亡。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來為文人雅士所稱道。根據史料記載,是唐朝時任洪州都督李元嬰籌建的,後歷經多次修繕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在古代也是極為雄偉的建築。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讓人頓時詩興大發。
  • 一篇《滕王閣序》讓王勃名垂千古,你讀了嗎?
    初唐四傑的王勃,在五律和五絕上頗為擅長,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體,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就是《滕王閣序》。其實王勃幼年時期就非常聰明,六歲便能作詩,十歲飽覽六經,是當時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公元676年九月,江西南昌滕王閣修葺一新,正在舉行隆重慶典,王勃即興作序,氣定神閒,旁若無人,下筆千言,不多時就寫下了這篇空前絕後,震鑠古今的經典之作《滕王閣序》,四座皆驚,眾口稱讚。
  • 王勃《滕王閣序》這一名句不是詩,卻比詩更美!
    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而初唐四傑在唐朝詩壇上是一道不能錯過的風景,這四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官當得小,但是名氣很大,在青少年時期 「四傑」之名就流於世上。文學上的順風順水並不能掩飾其不幸的遭遇,就拿王勃來說,他就是四傑裡死的最早的一個,王勃溺亡的時候年僅26歲。
  • 王勃這首充滿歷史滄桑感的詩與《滕王閣序》雙璧同輝,相得益彰
    「初唐四傑」中成就最高的詩人王勃,於唐高宗上元三年遠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都督閻伯輿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無路請纓"之感慨。全文寫景獨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精彩連連,遂成流傳千古名篇。
  • 王勃用56字的詩,概括了七百字的滕王閣序,為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
    提到滕王閣,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那位才高命短的大詩人王勃,和那篇技驚四座的華文《滕王閣序》。遙想當年,年僅二十九歲的王勃在眾目睽睽之下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所以當年閻都督才會在此舉辦盛大的宴會,而今天我們才有福氣能一睹王勃的大作。首句詩就開門見山,交代了滕王閣所在的位置,「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站在高高的滕王閣上俯瞰著奔流不息的贛江,而耳畔的歌舞聲則漸漸停歇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如鸞鳳鳴唱般的環佩之聲。
  • 最終還是王勃的《滕王閣序》成就最高
    他們的成名作有哪些?帶著疑問,我們走進初唐四傑的世界。王勃-《滕王閣序》《滕王閣序》可以說是中國駢文中的瑰寶,文中僅僅773個字,卻將滕王閣秋日之風景描繪得美輪美奐,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成為千古名句。
  • 王勃《滕王閣序》│落草朗誦
    如王勃《宴滕王閣序》一篇皆然。謂若:「襟三江、帶五湖」,「控蠻荊、引甌越」,「龍光、牛鬥」,「徐孺、陳蕃」,「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鶴汀鳧渚、桂殿蘭宮」,「鐘鳴鼎食之家、青雀黃龍之舳」,「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天高地迥、興盡悲來」,「宇宙、盈虛」,「丘墟、已矣」之辭是也。
  • 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全詩詞採華美,體現出詩人才高自負的兀傲
    《滕王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在虢州任參軍時,因殺官奴獲罪,其父被牽連而遭貶到交趾(在今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