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而初唐四傑在唐朝詩壇上是一道不能錯過的風景,這四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官當得小,但是名氣很大,在青少年時期 「四傑」之名就流於世上。文學上的順風順水並不能掩飾其不幸的遭遇,就拿王勃來說,他就是四傑裡死的最早的一個,王勃溺亡的時候年僅26歲。
王勃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出自王勃著名的《滕王閣序》,這句話不是詩,但是它的意境卻比詩更美。首先這兩句對仗很工整,「落霞」「孤鶩」分別對仗下句的「秋水」「長天」,在前一句中「落霞」與「孤鶩」又構成句中自對,下句中的「秋水」與「長天」也是句中自對。其次,「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句是動態,而「秋水共長天一色」是靜態,這兩句一動一靜、形象生動。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層次感很強,這裡的層次感包括了色彩和空間的層次感。落霞是火紅色;孤鶩是褐紫色;秋水、長天則是藍色。所以色彩分明,富有層次感。「長天」位於最頂端,長天之下有「落霞」,落霞之下是孤鶩,孤鶩下面還有秋水,自上而下的4個意象在空間上也層次分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也充滿了作者對宇宙人生的思考,「落霞」「秋水」「長天」這些都是無生命的自然景象,而「孤鶩」卻是有生命的,「孤鶩」在它們之間掠過,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就像是人在天地之間走一遭一樣,這個「孤鶩」何嘗不是作者的縮影。正如蘇軾在《赤壁賦》中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地不僅是一幅視覺盛宴,也有著對宇宙人生的思考,這一句雖然不是詩,但它卻是比詩更美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