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茶不醉人人自醉

2021-02-22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鐵觀音茶不醉人人自醉,醉的是愜意,醉的是舒心,醉的是那人生百態與世間冷暖。

著名作家宗璞在《風廬茶事》中寫道:「飲茶要諦應在那只限一杯的『品』,從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種氣氛。成為『文化』,成為『道』,都少不了一種捕捉不著的東西。而那捕捉不著,又是從實際中來的。」

品安溪鐵觀音茶葉,真正的內涵便是品生活。有了這一個「品」字,生活就有了味。甜也罷,苦也罷,人生的酸辛,就從這「尋常茶話」中透現出來。

朱竹坨在《掃花遊•試茶》詞中說道:「培香氣,嫋一縷早煙,人靜門閉。」 「清話能有幾,任舊友相尋,素瓷頻遞,悶懷盡矣。」這裡似道出了飲茶的兩般境界。其一:雷震春山,穀雨初晴,獨處於清室,嫩芽初試。以止水之心,而舌頭之味,鼻觀通神,是為自得其樂。其二:知己二三,活火新星,劇談半日,暢敘款曲,此則闔座怡顏,這是文人的雅趣。


一杯香茗在手,觀其色而知蒼生萬物,品其味而曉人世沉浮者,寥寥無幾。而這樣的人又往往都是白髮蒼蒼、仙風道骨般的長者。他們經歷了人世萬變,滄海桑田,已然臻致妙明真心。舉杯把盞之間,萬物已瞭然於胸。他們,可能過多的並不在乎茶的優劣,而是那一份恬淡雅靜的心情。

國人愛茶,一日不可無此君。沏茶敬茶是待客餉賓迎親會友不可或缺的禮節。每到一處,主人除了給你介紹山水勝跡,少不了要讓你品嘗當地的名茶。一杯熱茶端上來,自然有種心靈的溝通,感情的融合,一切盡在不言中。  

茶是平淡溫和的,不像酒那樣熱性張揚,也不似咖啡濃豔激人,即使是香味也只像梅的冷香、水仙的幽香,她的水色、韻味、品位可與玉與水晶媲美。正是有了這些特性,才和中國人主張中庸之道,養心養情之說相契合,茶自然是國人的所癖所好。

安溪鐵觀音茶葉為神樹,一身清正,忌俗、忌塵、忌噪音、忌油膩、忌羶腥,她是天地日月孕育的精英,呼吸山嵐雲霧雨雪之清。或是沏泡在壺中,抑或是收藏在罐裡,雖然經歷採摘、揉搓、滾煞、烘炒、氣蒸等多道工藝,她都是一個活的生命,只要一遇到水,她就演繹生命的精彩,釋放生命的本色,讓你體味生命的原味。因而,她對水質、水溫的要求極高,唯有地母之乳、名山之泉、天落雪水才能和她匹配;火之過燥,沏之過急,悶蓋過久,都得不到茶的真味,只能聞到煙火的熟湯氣。


如今,喝安溪鐵觀音茶葉花樣迭出,又是檸檬,又是玫瑰,又是茉莉,又是菊花,都失去了茶的本色,把茶的清純幽香,澀中回甘,沁心潤肺,兩腋生風,耳目清亮的體驗全都丟失了,那並不能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喝茶。

喝安溪鐵觀音茶葉,是種心靈的愉悅,精神的滋潤,三五好友,假座山水之間,選個幽靜茶館,泡上一壺陽羨雪芽、太湖翠竹、茗鼎名茶……慢慢等待,細細去品,讓你浮躁的心態平穩下來,讓你矜持的神情放鬆開來,然後你嗅到飄逸的茶香,看到葉片在杯中自在沉浮的姿態,於是你注意到窗上的竹影搖曳,聽到高樹的鳥鳴,於是你的思緒變得清新而高遠,怡悅的快感滲透到身體的每個細胞,這時,神茶在你不知不覺中助你進入「寧靜致遠」、「天人合一」的境界。

喝安溪鐵觀音茶葉是一種心境, 感覺身心被淨化。茶是一種情調, 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欲笑還顰的憂傷。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裡飲茶, 都可以感受到春日裡那庸懶的陽光。坐在一個人的房間,待上一杯茶,看著茶葉的翻卷也常會生出頗多感慨: 茶要沸水後才有濃香, 人生也要經歷磨練後才能坦然。濾去浮躁,沉澱下來的是深思,在肺腑間蔓延開來,滌盡了一時的疲憊冷漠。孰能不醉,朦朧中,久久不願醒來。是夜的芬芳,茶香滿室,杯中茶由淡變濃,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澀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酒不醉人人自醉」這種心理狀態?
    醉,是一種精神狀態,原意有自我批判的味道,後來漸漸成了人沉浸在某種狀態中的代名詞。據記載,"酒不醉人人自醉"這種說法最早在明代出現,其後在眾多文學作品中也都有這樣的描寫。明·施耐庵《水滸傳》中有"酒中賢聖得人傳,人負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這樣的句子。
  • 千萬別說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是不是有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酒不醉人人自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確實是一句俗語,而且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比「色不迷人人自迷」出現得更早。還記得《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嗎?他三拳打死鎮關西,逃到代州雁門縣後得到趙員外的幫助,推薦他去五臺山文殊禪院為僧。
  • 一把團扇舞出千嬌百媚,古典舞《醉》,舞不醉人人自醉
    一把團扇舞出千嬌百媚,古典舞《醉》,舞不醉人人自醉 2020-11-23 11:50
  • 色不迷人人自迷,其實還有下半句,千萬別說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色不迷人人自迷,你知道它的下半句嗎?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酒不醉人人自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確實是一句俗語,跟「色不迷人人自迷」也很是對仗,但是卻並不是它的下半句,它的下半句很是出名,你一定知道。
  • 【醉排骨】菜不醉人人自醉,這是一道徵服了無數人的名菜!
    酸甜微辣,外脆裡嫩,尤其是掀開蓋碗的那一瞬間,真就應了菜名——醉排骨, 菜不醉人人自醉!➤ 豬排骨:營養價值極高,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補中益氣,強壯筋骨,補鈣等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一份排骨碗中蓋,酸甜噴香人人愛。
  • 經典句集賞析: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狐狸緣全傳【清·醉月山人】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我何須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吟成白雪心如素,最到梅花香也清。昔日浣沙今日恨,玉人如許願相親。
  • 南海裡水百花宴:花不醉人人自醉
    味蕾之愉 花不醉人人自醉一朵花,原本要經歷發芽、成長、成熟再到凋謝的過程。但裡水人卻用獨特的方式,將鮮花保留在最美好的時刻,並將其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其實,每一朵花,都安放著裡水人對美味的期許。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鮮花包裹著詩意入菜。
  • 酒不醉人人自醉!IU再次擔任國民燒酒品牌「真露」代言人
    ▲酒不醉人人自醉,說得就是這樣的畫面麼?
  • 創意酒類廣告:酒不醉人 人自醉
    漢語熟語說:「酒不醉人人自醉」, 是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但小編看了以下的啤酒廣告, 不喝,也醉了!
  • 新縣金蘭山景區有了水上自行車,這個地方景不醉人人自醉!
    龍棲湖美自天成,猶如一顆碧玉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繞湖四行,移步即生幻景。 豔陽高照時,沉睡中的龍棲湖被披上金光閃閃的外衣,映入青山、藍天的倒影,此時,整個湖面仿佛油彩畫一般,金黃、翠綠、深藍、淺藍,相互交織,輝映其中,變幻無窮……有幸水上騎車環視四野,青山翠嵐為屏,碧波龍舟為榻,徜徉於天地之間,謂為人景天合。
  • 景不醉人,人自醉。秋日裡最亮麗的風景(美女)
    景不醉人,人自醉。秋日裡最亮麗的風景景不醉人,人自醉。秋日裡最亮麗的風景景不醉人,人自醉。秋日裡最亮麗的風景景不醉人,人自醉。秋日裡最亮麗的風景景不醉人,人自醉。
  • 春季醉西施茶王品評會舉行 日春產業打造鐵觀音盛會
    今日泉州網6月5日訊(廖靜 劉華傑)4日,在鐵觀音醉人的幽香中,「醉西施茶王品評會」在日春茶業厂部舉行。一周前,日春以「47萬重金尋覓鐵觀音茶王」,引爆一場茶王賽,吸引了眾多茶農前來參賽。「這次舉辦「醉西施茶王賽」,目的也是鼓勵鐵觀音基地能產出更多優質的茶王級好茶。」日春茶業的評審專家告訴記者,由於茶葉容易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且好茶對茶葉的品種、製作工藝更有嚴格的要求,所以要產好茶並不容易。品鑑會現場人頭攢動,上百平米的品鑑廳被鐵觀音愛好者擠得「水洩不通」,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愛茶人士共賞茶王風採。
  • 解讀唐庚《醉眠》:酒不醉人人自醉,借酒澆愁愁更愁,人生的無奈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山上一片寂靜,好像太古時候一般;日子清閒得令人覺得漫長,過一天就好像度過了一年。暮春依然還有些花朵開放,使我還可以在醉酒時賞花;鳥兒婉轉的啼鳴,並不妨礙我安眠。嘗盡了人世滋味後,我掩上了門扉,這時節躺在竹蓆上非常適宜方便。
  • 花雕雞不醉 吃貨自「醉」
    黃熾華,曾獲中華金廚、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十大粵菜名廚等稱號。
  •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引蝶蝶自來!
    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醇!花不引蝶蝶自來,——花香!你若能夠燦爛盛開,清風自會撲面而來!
  • 醉茶松香苑——安溪鐵觀音有機茶園的「探秘之旅」
    沒想到尋茶之旅一開始,記者便被這有趣的茶文化所深深「抓住」。 老伯見一行人對茶有所探求,便耐心為記者進行解說與展示。老伯將煮沸的開水把新茶衝了一遍,過濾掉的茶水可以幫助洗滌杯盞,待茶碗的水已盡,老伯又重新添水。這回,淡黃中透著青色的鐵觀音茶湯便呈現在記者面前。
  • 【茶道英語】醉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首很有名的詩中有這樣一句:「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這裡所說的「醉茶」,指是指精神上的「醉茶」,是一種心靈上的陶醉。兩三好友坐在幽靜雅致的茶室裡,手握潔淨晶瑩的茶具,鼻聞陣陣的茶香,哪有不醉之理,這種氛圍下可以說是「茶不醉人人自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生理上的「醉茶」,會給人一種真真切切的「醉」的感覺!
  • 紹興醉蝦 蝦不醉人人自醉
    而且醉蝦裡面的極品當屬鑑湖醉河蝦。鑑湖醉河蝦勝在蝦好,從鑑湖打撈上來的河蝦體態均勻,肉質鮮美,口感細嫩。在我老家附近的一條小溪還沒被汙染前,我也曾去撈過河蝦,鮮美程度並不亞於鑑湖裡面的。有一次暑假在家,難耐肚中饞蟲,我頭頂烈日跑去撈河蝦,被曬得滿臉通紅。不僅如此,因長時間貓著腰,雙腳有點發麻,一個不小心摔了個趔趄,還好當時水不深。
  • 你可知道中國茶館的四大「茶門」?
    中國人上茶館喝茶可謂歷史悠久,而四大「茶門」的說法就是對那些茶館風氣最盛的城市的簡稱。如果現在要在中國找出茶樓文化最為豐盛的城市,那東有杭州,西有成都,南有潮汕,北有北京。類似太極茶道、老舍茶館、聖陶沙、五福茶藝館等等大品牌,都屬出自這些「茶氣」極盛的城市裡。  杭州的茶,喝的是精緻文化。
  • 十大閩茶之鐵觀音
    鐵觀音是中國名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品中王小編今天就來說說咱們的福建茶——鐵觀音。什麼是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