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塊錢進入高端名媛群,在裡邊跟富婆探討財富人生,交流豪華服裝和品牌服務,還可以接觸上流階層,結識精英階層,結果進群發現是個高端共享群,在群裡可以通過拼住豪華酒店,組團豪華下午茶,拼租豪車等炫富方法來締造自己高端名媛的人設,這一切都發生在最近網上流傳的一篇爆文,在短短幾天內就飈到了14.3億的閱讀,12.5萬人討論。
根據文章描述,為了打造豪華人生的人設,群裡可以滿足你所有的炫富標準,甚至後面有著完整的產業鏈。5000元一晚的上海頂級坐標酒店,40個人拼團,每人只要125元,進去也不是為了住就是拍照打卡。6000元一天的豪車,有60個人拼租,一人100元。還有豪華品牌包包出租,原本是一個月1500,三個人每人500元背10天,還有6人拼的豪華景點下午茶,15人拼的麗思卡爾頓酒店,2人拼購的GUCCI絲襪,簡直是辣眼睛。
更有專門提供國內外的風景照片,只要5.99元,再花上98元就可以修改朋友圈定位,待在家裡就可以遊遍全球,更有1499元的高端約拍服務,也就是說你想去哪個景點拍照就會有專門的攝影團隊提供服務,指定地點時間,人家拍好直接發送給你一手資源。可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專門為這樣一個群體服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文章一經發出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十幾億的閱讀量,完全是顛覆三觀,我們每天都被網上年入百萬豪車豪宅的信息轟炸,導致大家都有有股深深的挫敗感,總是覺得網上周邊的都是土豪,賺錢也容易,自己卻還在天天兩點一線的上班,沒想到真相卻是這樣。這個事情有以下幾點很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就是網上的東西多半都是假的,尤其是近幾年網紅經濟的崛起,虛擬人設成為了很多網紅的基本定位,今天住個豪華酒店,明天曬豪車,要知道他們的人設定位就是要吸引眼球,沒有了這些爆點,哪還有人去關注。本來就是作秀,然而做的人沒當真,看的人反倒當真了,其實這個東西一直都有,給自己打造一個可信度較高的身份和定位,從別人那裡獲取較高的利益回報,有錢財也有感情,只是現在網絡發展後這套東西搬到了線上而已,形式也發生了轉變。
其次有需求就有市場,整個供給服務鏈也凸顯出了市場化給予職業定位的進化。我們看到這個裝富炫富的服務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背後的經濟鏈條就是奢侈品租賃,如果身邊有這樣的資源,完全可以再利用,投入到這個市場中去。簡單那的例子就是如果朋友有臺豪車,平時也是閒著,不如拿出去出租賺點外快,而群主也能從中抽取點提成。這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共享經濟,只不過人家共享的是豪車豪宅而已。同樣我們看到拍照服務也是一種很超前的消費形式,不用去現場,網上就可以約單定製,這就帶動了一大批的攝影服務人員,尤其是景點地區,本來沒遊客都是閒著,尤其是今年疫情衝擊,旅遊不現實,出國更不可能,通過這個模式各地的攝影師也能多些收入,反倒起了穩定就業的作用。
第三這個事情也再一次暴露出我們網民實際的消費能力。在今年出中國網際網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中已經指出在我國9億網民中,有72.4%的網民也就是6.5億人收入不足5000元,所以千萬別被網上那些奢華的表象給迷惑了。同樣如果你的收入超過5000就已經成為頂部的1/3,如果超過10000元,很有可能已經是塔尖上的那1/10了。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我國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的消息也引起熱議,可見現在很多人已經被網際網路的虛幻蒙蔽了雙眼。我們常說網際網路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但現在看來也越老越模糊了。
第四這些人裝富炫富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又或者能夠在融入到所謂的上流階層,實現階層躍遷,但我們要知道真正的有錢人是不屑於在網上閒逛的,人家都在忙著學習,忙著掙錢,哪有這麼多閒工夫去網上打魚。所以你發現很多文章帖子裡的鍵盤黨基本都是一些憤青,這些人在生活中往往都是失意的,於是就想在網上找到一種滿足感。所以你想要成為真正的富人,得先去學習富人的思維,至少先把那些抖音、快手直播類的東西刪掉,因為這些東西是非常消磨人的意志跟時間的,然後慢慢的改變自己,通過不斷學習讓自己更加優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階層躍遷。而不是只學一些皮表,最後水落石出耽誤的卻是自己的大好年華。
當然,我們也不是鄙夷這種行為,用黑格爾的話說,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放在投資理財也是一樣,很多大V股神天天在網上發表驚世駭俗的言論,預判明天的股市走向,但他自己可能從來沒有在股市賺到過錢,人家就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股市老鳥來吸引眼球的,我個人很鄙視這種行為。就在今天還看到有人在那拿技術分析叨逼叨,他甚至斷言到了股市調整的個位數,想想都知道您都判斷這麼準了還不趕緊去做空賺錢,發出來幹嘛,就不怕別人看見了跟你搶籌碼?!好聽點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技能,博取眼球,難聽點就是包藏禍心,讓大家去接盤。對於市場這個東西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預測股市更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也從來不預測股市,只聊宏觀聊經濟,通過這些在趨勢上對股市周期產生一定的認知,根據這些認知做出自己的資產配置。雖然某些時候經濟跟股市短期可能存在一定的背離,但長期趨勢上卻是共同向前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