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戰疫情,一手促發展。為了兌現「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散去,更精彩的杭州在等你」的承諾,杭州正快馬加鞭。
3月的第一個工作日,全市「戰疫情 促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緊接著,昨天,杭州拿出了48個項目參加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在這48個項目中,有一個項目特別引人關注——阿里巴巴南湖達摩院項目,這裡將建阿里達摩院全球總部。
2017年10月11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CTO張建鋒宣布,阿里巴巴將成立全球研究院,這就是後來的阿里達摩院。
阿里達摩院成立後,一直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總部,現在終於要開建了。
阿里達摩院全球總部,位於餘杭區南湖科學中心片區,規劃面積約3887畝,總投資約200億元,主要建設研發辦公用房、科學實驗室等,承載阿里巴巴科技研發、戰略性創新產業培育、未來城市的科技試驗場、浙江科技研發人才集聚地,主要致力於大數據計算、AI算法、晶片算力、無人駕駛、量子計算等領域研發,將為「數字浙江」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馬雲和金庸武俠世界
馬云為何要「創立」阿里達摩院?那要從他亦師亦友的同鄉金庸先生說起。
始建於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如今已屹立少室山上1525年,千餘年間屢遭戰火之災,多次廢立,至今蜚聲中外。少林寺何以屹立千餘年?
從金庸先生武俠作品中或許可窺探一二。在金庸的武俠江湖中,眾多門派高手如過江之鯽,唯獨少林寺傲立江湖之巔。
原因在於:其一,少林武功乃江湖正宗,正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其二,金庸先生告訴我們,在於文化的傳承,少林寺坐擁藏經閣和達摩院。
藏經閣中收藏的不僅有佛經,更有武功秘笈,而達摩院旨在挖掘、收集、整理、弘傳少林傳統武術和少林寺看家功夫。
正是由於藏經閣、達摩院等機構對少林寺文化的研發、弘傳,才使得少林寺屹立千年。
少林武功創立者是達摩祖師,達摩院是達摩祖師潛心鑽研武功的地方,他曾在此著有《易筋經》《洗髓經》,奠定了少林武術的基礎,成為禪武文化交流中心。
馬雲極為推崇金庸先生作品,這位花名「風清揚」的企業家深諳金庸江湖,甚至奉為人生處世和創業的哲學。
小說裡的風清揚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一套「獨孤九劍」名揚天下。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獨孤九劍」招招都是從敗招中悟出來的。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很多人請過馬雲分享成功之道,他總是講述自己失敗的教訓。他說,他的母校杭師大教給他要做最成功的「失敗者」,他在湖畔大學第一課,講的也是「失敗教育課」。
書裡的風清揚,閱盡人世,他要把他的獨孤九劍和人生感悟傳下去,他遇到了令狐衝。一個立志要打造一家102年的企業,也要思考企業的傳承與永續發展。
「阿里巴巴跨過十年以後,我們認為,必須要有思考。經過了很多年的思考,我們決定,成立阿里巴巴的研究院。」 2017年雲棲大會上,馬雲對臺下的觀眾說。
達摩院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阿里的研究院,本想取名「阿里巴巴研究院」。「公司名稱+屬性」,是很多研究院的普遍名字,不巧的是,這個名字被人佔了。
就在2017年雲棲大會前兩周,馬雲接到同事電話:阿里巴巴研究院這個名字已經有了。
馬雲對同事說:「幹嗎一定要『研究院』這樣的說法,創造一個自己的名字。我覺得『達摩院』很好,就叫『DAMO』。叫著叫著會習慣的。雅虎剛出來也很奇怪,叫著叫著也挺好,Google也是,英特爾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這個名字什麼意思。達摩院叫著叫著就有感情了,就能代表一種東西。」
達摩院代表的這種「東西」是什麼?有人詮釋是「DAMO,Drive Ali Move Onward!(帶領阿里一直向前)」;阿里達摩院官方網站給出這樣的定義:DAMO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Outlook(這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
達摩院要成為怎樣的「研究院」?
馬雲說過,我們要做一個跟微軟研究院不一樣,跟貝爾實驗室不一樣,跟英特爾研究院不一樣,必須做一個最適合這個世紀的研究院,做一個阿里巴巴自己想清楚未來發展的研究院。
最早的研究院,research for fun(為了樂趣而研究),後來research for profit(為收益而研究),馬雲認為都不靠譜。
他認為,阿里的達摩院不應該research for fun,不應該research for profit,應該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應該是解決問題,同時有利潤,還有快樂。
「阿里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會學習偉大的實驗室在過去人類的歷史科技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然後走出自己的路。」馬雲說。
所以馬雲給達摩院定了三條原則:達摩院要活得必須比阿里巴巴長、要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必須面向未來。
「我們要給世界留下一個研究室,把我們的技術,對人類技術的探討,都留下來;希望把阿里巴巴商業的智慧留下來,培養企業家,培養企業家精神,分享我們對經濟的理解;達摩研究院為全世界20億的消費者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創造1000萬家企業的盈利空間。」
阿里巴巴達摩院不會是阿里巴巴體系內的達摩院,是經濟體的達摩院,必須代表世界,必須代表這個時代;必須屬於中國,屬於世界和屬於這個時代。
「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了,這三樣就是我們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
達摩院公布兩年成績單:
獲40餘項世界第一
在2019年9月阿里達摩院成立兩年之際,達摩院對外公布了研究成果及進展。
達摩院內「高手如林」,擁有10多位IEEE FELLOW級別科學家、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超過一半的科學家擁有名校博士學歷。
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近450多篇論文,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奪得40多項世界第一,已成為阿里聚集科技人才和基礎技術研發的「技術基石」。
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實現了48個語言翻譯方向;達摩院視覺實驗室可以識別超過100萬種物理實體。
在城市大腦方向,達摩院實現了城市數位化描述,支持走失老人的快速找回、交通流優化、消防應急等多種服務支持。在中國人口總量排名前20的城市裡,一半以上都部署了達摩院的城市大腦服務。
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已申請專利500餘項,讓奶粉、紅酒、大米、化妝品等數億商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
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了業界首個實現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方案,在多個半封閉園區實現了L4級別自動駕駛物流車日常化運營。
達摩院還成功孵化出了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已經推出3款面向公開市場的晶片類產品,全面推動晶片算力進入普惠時代。
在量子計算領域,達摩院量子實驗室於2018年率先研製出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
阿里達摩院
對杭州乃至中國來說
都有指標性意義
傳統的研究院,基本在體制內,到西湖大學,已成為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高等學校,而阿里達摩院,是純粹的民營企業自己建立。
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教授、杭州未來科技城創新研究院院長郭吉豐說,阿里達摩院為科研機構提供了體制機制上的創新,由民營企業成立,主導前沿科技基礎性研究,可以更好地信息技術轉化,及時落地應用到消費、服務、社會等各領域。不僅對杭州,對中國來說,都有指標性和示範性意義。
從2017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宣布要成立達摩院以來,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黃純就一直關注「達摩院」進展。
黃純說,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主要聚焦於數據智能、人機互動、金融科技、智聯網等領域,是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重要創新平臺。
「數字經濟打造離不開頂尖科研中心。『達摩院』以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為方向,我相信能更好地搶佔這一產業高地,從根本上改變杭州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