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11: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梅 趙路 見習記者 王世琪 攝影 魏志陽 姚穎康
10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在雲棲大會主論壇現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將在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進行新技術投資。
這意味著,承載阿里巴巴「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正式成立,將聚焦於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
「阿里前十年,在內部,我們不許提建立研究院的事情。」在主題演講環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透露,前十年,阿里巴巴考慮的是如何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並存活下來。但十年之後,阿里巴巴必須去思考。「王堅說我們其實是商業做得太好,掩蓋了技術的光芒,我覺得也是。」在現場,他毫無懸念地發揮著自己的幽默感。
「如果有一天阿里要做研究院,一定是要自己想清楚,做明白自己發展方向的研究院。」馬雲表示,現在,他想清楚了:達摩院必須以research for resolve problems為宗旨,有利益、也有快樂。「達摩院必須去解決社會問題,有了前人的努力,我們也希望達摩院能超過現有的組織,去做後發優勢,超過那些研究院。」
馬雲曾在過去數年中多次提及阿里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與路徑——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達摩院」正是為達到此目的解決問題而創立。有趣的是,在前期投資後,馬雲希望達摩院能夠自盈自利。「達摩院要實現社會共享、可持續發展、H&H(健康快樂)。」
馬雲表示,「解決社會問題」是阿里巴巴始終貫徹的技術研發邏輯,阿里巴巴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我們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時代擔當有巨大的責任。阿里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要成為國家和社會乃至於世界創新的發動機。
「經常有人說阿里為什麼什麼領域都參與,什麼都要做。因為網際網路是一場技術革命,不應有界,而是要融入各行各業。」馬雲想了想說,現在想想,阿里巴巴可能是商業和科技結合最好的公司,企業家就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科學家,科學家和企業家都要有擔當。「只有敢跨界,我們才能更成功。」
「很多人說阿里是外資企業,我要說的是,阿里巴巴不是外資企業,但是是利用外資最好的企業,並服務於中國企業、聽從中國的服務者。我們絕大部分都是外資,但我們服務於中國,現在也服務於全世界。」馬雲表示,阿里巴巴的目標是成為一家102年的企業,他希望達摩院要比阿里巴巴存活得更久,為世界的未來創造發展空間。
「起碼也要堅持85年。」馬雲說,其實,達摩院這個名字兩周前才定下來,有人問他英文怎麼翻譯,他說就叫damo。「阿里巴巴一路走來,責任越來越大,需要解決的未知越來越多,我們每一天都度日如年。」他自詡不懂技術,但他強調,阿里巴巴尊重、欣賞、信仰技術,因為相信,就看得到未來。
【浙江新聞+】
目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自主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其中,在北京、杭州、聖馬特奧、貝爾維尤已經有辦公室。三個月內,亞洲達摩院新加坡實驗室就會開始正式運作,後續在莫斯科、以色列等地也將相繼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
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作為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同樣地,科研也需要精進、執著和專注的精神。我們希望阿里人必須要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達摩院希望成為讓真正熱愛科研、執著鑽研科學的智者得以潛心「修煉進化」的地方,希望匯聚全球頂尖的科學力量,潛心研究面向未來的核心科技,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
「達摩院」的陣容可謂「星光熠熠」,首批公布的學術諮詢委員會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慧泰鬥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計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在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的前日,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前往阿里巴巴總部座談,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
在前日的座談會上,姚期智院士表示:「一家公司要做長遠的科研非常不容易。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阿里巴巴能夠有此決心,不只是做跟阿里巴巴商業相關的東西,非常高瞻遠矚。」
「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由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代表最高武學機構。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達摩院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
阿里巴巴一直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公司,目前擁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學家,研發投入居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之首。在機制設立上,阿里巴巴達摩院更進一步體現這家公司在全球高科技領域的雄心。它將與阿里巴巴集團現有的研發體系保持相對獨立,專注於面向人類未來的前沿技術研究。
馬雲將「達摩院」視為阿里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他說: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附: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簡介
高文: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晶片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個國際標準委員會「中國代表團」團長
梅宏:
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朝暉:
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
黃如: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器件、工藝技術及相關應用技術領域權威學者,
Michael I. Jordan:
美國三院院士,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泰鬥,兩位根目錄人物之一,眾多知名AI科學家的導師
李凱:
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提出分布式存儲設計思想
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定義了計算思維;
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
「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用新方法開創了「個人基因組」研究的時代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計算機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
15076918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