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特異性皮炎、結腸炎「陰魂不散」?新藥有望「一藥多治」

2020-12-21 聊城大眾網

  近日,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多項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成果,值得關注。

  在治療中重度特異性皮炎成年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Upadacitinib(30 mg)治療16周後,有71%的患者的溼疹面積嚴重指數改善至少75%(EASI 75),顯著優於對照組Dupilumab(EASI 75數據為61%)。

  而在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3期臨床試驗中,接受Upadacitinib(45 mg)治療8周時,有26%的患者達到臨床緩解,顯著高於安慰劑組(5%),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

  兩個「磨人的小妖精」,該怎麼對付?

  特應性皮炎、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慢性、復發性疾病,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疾病總是反覆,給患者帶來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特應性皮炎,又稱特應性溼疹,主要症狀為皮膚發炎、反覆出現皮疹、嚴重瘙癢等。中重度皮炎患者由於長期遭受劇烈瘙癢、嚴重皮損、睡眠中斷等疾病負擔的困擾,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而且,特應性皮炎患者常合併過敏性鼻炎、哮喘、代謝症候群等其他疾病,患者往往要遭遇多重折磨。在全球,特應性皮炎影響了約20%的兒童和10%的成年患者,兒童患者復發率更是高達50%。

  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導者好醫友表示,目前,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臨床選擇仍然有限,且尚無特效藥,許多中重度患者的疾病控制不佳,需要更多的治療選擇,以便能更好地控制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UC)的特徵是異常、持續的免疫反應,導致大腸或直腸的黏膜中出現長期的炎症和潰瘍。其症狀包括血便、嚴重腹瀉和頻繁腹痛等。該病病程很長,常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為此,不少患者無奈選擇赴美就醫。

  UC見於任何年齡,但通常是年輕人發病,剛辭去日本首相職位的安倍晉三17歲檢查出UC,深受其折磨,工作時也需頻繁「跑廁所」。

  目前,UC還無法治癒。臨床主要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糞菌移植、幹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也顯示出良好的前景。

  因潰瘍性結腸炎涉及全身免疫系統,大部分患者需定期服藥。在病情恢復後停藥,但一旦復發,仍然要繼續用藥。雖然潰瘍性結腸炎有終身復發的傾向,無法治癒,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更多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療,實現病情控制。

  對於炎症性疾病這類疑難疾病,多學科合作及個性化綜合治療至關重要。國內患者在嘗試新療法前,不妨先通過好醫友國際遠程會診聽聽國際專家的意見,由中美專家共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消除後顧之憂。

  作為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已與國內300餘家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獨創從線上遠程會診到線下治療、隨訪的一站式閉環服務。無需赴美就醫,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預約到美國權威專家會診,獲取美國頂級專家的治療方案,並可在當地醫院落地治療,美國專家後續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相較赴美就醫動輒百萬計的花費,遠程會診是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承受得起的。

  經中美專家評估,確有必要時,再通過好醫友便捷赴美就醫,好醫友還可藉助醫保大數據幫患者審核治療方案並議價,至多可享帳單費用80%的折扣。待回國後,再返回當地醫院接受後續治療,美國主診醫生遠程隨診,有效解決了赴美就醫「最後一公裡」的痛點。

  JAK抑制劑:Upadacitinib

  Upadacitinib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選擇性和可逆性JAK抑制劑,已在多種免疫介導的炎症性疾病中開展臨床研究。

  去年8月,Upadacitinib在美國獲得全球首批,用於治療對甲氨蝶呤反應不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成人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目前,該藥在多項臨床試驗中驗證其療效,包括特應性皮炎、炎症性腸病、銀屑病關節炎等多種炎症性疾病。

  臨床試驗數據喜人

  名為Heads Up研究評估了Upadacitinib與Dupilumab在成人中度至重度特應性皮炎的全身性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Upadacitinib(30 mg,每天一次,口服)或Dupilumab(300 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療24周。

  結果顯示:

  主要終點方面:16周後,Upadacitinib治療組有71%的患者的溼疹面積嚴重指數改善至少75%(EASI 75),顯著優於對照組Dupilumab的61%。

  次要終點方面:與dupilumab治療組患者相比,Upadacitinib治療組的患者在早期改善瘙癢和皮膚清除方面的療效更高。

  治療一周後,Upadacitinib治療組的瘙癢減少了31%(VS 9%)。2周後,治療組有44%的患者達到EASI 75水平的緩解,而對照組為18%。

  根據這些積極結果,Upadacitinib目前正在接受監管部門的審評。期望這款新藥能擴大適應症,造福更多特應性皮炎患者!

  在另外一項名為U-ACHIEVE的3期臨床試驗中,評估了Upadacitinib與安慰劑相比,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

  主要終點方面:治療第8周時,與安慰劑組相比,Upadacitinib治療組患者中26%的患者達到臨床緩解,安慰劑組這一數值為5%。

  次要終點方面:與安慰劑組相比,Upadacitinib治療組更多患者在第8周達到內鏡檢查改善(36% VS 7%)。而且,治療組患者獲得臨床緩解的比例更高(73% VS 27%)。

  這些結果顯示了Upadacitinib在緩解中度至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症狀並控制黏膜炎症的潛力,有望改變實現疾病的控制。

  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已顯示出其在治療免疫介導的炎症性疾病方面的潛力。期待它能早日斬獲更多適應症,造福廣大炎症性疾病患者。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赴美就醫:完全緩解率超70%!明星CAR-T療法Yescarta,有望一線治療...
    此外,在復發/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患者中,Yescarta也證明了其較高的應答率和持久的臨床獲益。  不過,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籤約管理上萬名美國權威專家。不必赴美就醫,最快24小時即可與美國權威專家「面對面」會診。  經中美專家會診評估,確有必要時,也可通過好醫友赴美轉診,直接預約匹配的美國腫瘤專家。癌症患者需要長期的後續醫療服務,待病情穩定回國後,可返回當地合作醫院接受後續治療、護理和隨訪,全程由同組中美醫生管理,赴美就醫前後連貫性無憂。  完全緩解率超七成!Yescarta療效驚豔!
  • 赴美治癌需要多少錢:費用是國內的五六倍 至少需準備200萬元
    去美國就醫,平均花費15萬美元  盛諾一家上海醫學部總經理唐光亮告訴記者,海外就醫患者一是去美國尋求更加準確的醫學診斷,這一類大多是癌症早期患者,美國的機構會給他們提供一個詳細的治療方案。另一類就是癌症中晚期患者,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去美國尋求新藥、新療法延續生命。
  • 結腸炎吃什麼藥 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配方
    現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沒多餘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吃飯也是非常不規律的,導致大部分人的腸胃都出現了問題,那您知道患上結腸炎吃什麼藥好得快嗎?您知道結腸炎的症狀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結腸炎吃什麼食物好的知識哦。
  • 潰瘍性結腸炎(UC)新藥!百時美施貴寶口服S1P受體調節劑Zeposia III...
    2020年06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公布了評估Zeposia(ozanimod)作為一種誘導和維持療法治療中度至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關鍵III期TRUE NORTH研究(NCT02435992)的陽性結果。
  • 嚴重時病人每天去30次廁所,潰瘍性結腸炎很難治癒
    (健康時報記者徐婷婷 郝倩玉 趙萌萌 王楠 實習記者陳琳輝) 66歲的安倍晉三剛打破紀錄,成為日本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卻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二次辭任首相。安倍17歲患病,至今已被潰瘍性結腸炎折磨49年,而這種病情反覆、難以治癒的「富貴病」正在困擾越來越多的人。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2018年,在優先審評審批、加快國外已上市且國內臨床急需藥物在中國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自主研發新藥獲批數及進口註冊品種數激增。,罕見病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著手布局。該產品於4月23日以「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創新藥」為由納入優先審評。PD-1是國內目前競爭較為激烈的研發靶點,截至目前,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君實、信達的PD-1已獲批上市,恆瑞、百濟神州的PD-1已提交上市申請,明年有望獲批上市。此外還有超過30款PD-1處在臨床階段,未來PD-1單抗的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
  • 2020年,全國B肝戰友有望買到降價藥!taf
    新的醫保政策已降臨,2019年末就被告訴多種藥品降價入醫保,很多患者觀望中,不清楚現狀,B肝來說,最好的藥物韋立得taf入醫保,2020年,全國B肝戰友有望買到降價藥!
  • 已有中國患者赴美試藥
    癌症高發,關於癌症治療的藥物也引來高度關注。近日,一篇《重大突破!內文中提及的全球首個「廣譜抗癌靶向藥」Larotrectinib頓時萬眾矚目。多家科普平臺闢謠「治癒率」只是「緩解率」之誤。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臨床實踐指南委員會前主席Dr.Azzoli表示,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藥物,但沒有一種靶向藥可以治療所有癌症。記者了解到,已有中國患者在一年多前即通過赴美參加臨床試驗用上該藥物,目前已經出現耐藥,正參與該藥二代藥物的臨床試驗。
  • 【重磅】恆瑞、海思科……14個1類新藥獲批,東陽光藥來了
    據NMPA官網數據顯示,東陽光藥申報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已進入「在審批」狀態,有望成為下一個獲批的1類新藥。 江蘇恆瑞醫藥申報的1類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商品名:艾瑞頤)為我國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 出國看病患者,為何都青睞赴美就醫
    此外,美國還有很多新藥、新療法的臨床試驗,為一些求治無門的患者帶去希望。  3、標準規範化的操作流程。美國的醫療管理極其嚴格,醫療過程中每個步驟都要嚴格按照標準流程操作,這種嚴格的管理把治療的過程標準化、規範化、透明化,讓患者放心就醫。  4、重視並推行個性化治療。
  • 埃索美拉唑重磅新藥上市
    據了解,該新藥在未來數年內將有望成為萊美藥業單品銷售收入最大的品種,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0億元級別,成為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品種。隨著埃索美拉唑以及下半年即將上市的免疫調節劑烏體林斯的銷售,公司獨家新藥品種銷售額佔比將超過一半。
  • 東陽光藥爆發了!25個1類新藥、6大生物藥來襲,趕超正大天晴……
    精彩內容日前,東陽光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東陽光藥有31個新藥(不含原料藥及已上市品種)在研。首個生物製品已獲批,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2023年底有望再上市6個新藥;取代正大天晴主導抗病毒化藥市場,2023年底前有望上市2個C肝1類新藥;6個抗腫瘤1類新藥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正大天晴、恆瑞、豪森、石藥、齊魯等國內藥企處於替尼類新藥/仿製藥研發第一梯隊。表:東陽光藥在研新藥
  • 赴美就醫緊急面籤開放,還有更好的選擇方案
    許多計劃赴美就醫的患者,也因此無法成行。從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獲悉,各地美國大使館及領事館已開始分階段恢復常規籤證服務。對於需要緊急赴美就醫的患者及家屬,可就近聯繫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緊急面籤(注意: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已關閉,無法進行籤證預約)。我們結合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官網相關信息,為您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供您參考:
  • 降藥價、用好藥、少跑路——說說2019年看病吃藥那點事兒
    「通過藥品集中採購和醫保準入談判,一些急需藥、救命藥價格大幅下降,減輕了部分患者的用藥負擔。」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專家顏建周說,隨著集中採購品種範圍擴大、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完善,明年更多藥品用藥負擔有望下降,惠及更大範圍人群。
  • 新一代廣譜抗癌「神藥」在美上市,能治17種癌症,有效率75%!
    那麼問題來了:一種藥可治療17種癌,是怎麼辦到的?定價多少?國內什麼時候才能用到?下面一一為大家解答。 一、「神藥」的原理是什麼? · 受益的患者很少 經過訪問多位專家,他們均表示Vitrakvi雖是「廣譜」抗癌藥,但它只適用於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患者,而NTRK突變的癌症患者人群數量極少
  • 赴美就醫旅行應該注意什麼?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赴美就醫的,其中,赴美就醫的長途旅行就能讓很多患者止步。旅行是一件能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但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外出旅行要做更多的準備,這取決於他們的診斷和他們的特殊治療計劃是否允許延遲。在其他情況下,癌症治療的影響還沒有嚴重到阻止旅行者旅行的程度。
  • 中國自研抗癌新藥獲批在美上市 出海實現「零突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零突破:中國自研抗癌新藥獲批在美上市,突破療法獲加速批准中國本土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首次實現了在美國獲批上市。這標誌著,澤布替尼成為迄今為止第一款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在FDA獲準上市的抗癌新藥,實現中國原研新藥出海「零的突破」。此外,這也是百濟神州首款獲批的自主研發產品。值得注意的是,澤布替尼的批准比FDA預計回復的時間提前了4個多月。2019年1月,澤布替尼曾獲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成為首個獲得該認定的本土研發抗癌新藥。
  • 埃索美拉唑重磅新藥上市 萊美藥業獨家品種佔半壁江山
    6月下旬,萊美藥業(300006)自主研發的國家4類新藥埃索美拉唑腸溶膠囊(萊美舒)將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從1999年開始立項、歷時近15年的埃索美拉唑新藥宣告成功。據了解,該新藥在未來數年內將有望成為萊美藥業單品銷售收入最大的品種,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0億級,並成為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品種。
  • 「赴日搶藥」是中國藥企恥辱嗎?
    反正從其對人福醫藥的介紹來看,每年投入上億元做新藥的該製藥企業顯然不是行業恥辱,那躺槍的就是國內其他同行了。  可問題是,感冒作為常見病,並無多大創新空間。目前也沒有什麼真正的特效藥問世。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感冒藥,配方大同小異,療效根本不會有太大區別。某些被人認為是格外管用的感冒藥,其實只是加重了劑量,但副作用也同樣被放大了。
  • 乳腺癌靶向藥帕捷特定價有望「全球最低」
    「乳腺癌奪去了我們的女性曲線之美,但奪不去我們對美的嚮往。」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乳腺癌康復者彩繪時尚大秀,拉開了2019「妥妥關愛,乳此美麗」全國乳腺健康公益宣教活動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