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燃油車時代即將落幕,車企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2020-12-13 易車網

作者:陳婧涵

新能源汽車雖然還未完全受到市場認可,但電氣化已成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對於各大汽車廠商來說,站對風口,或許就成功了一半。但若想屹立於巔峰而不倒,那麼天時、地利、人和的主客觀因素,一個都不能少。

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如何完成電氣化轉型?這給包括本田在內的傳統汽車廠商提出了考驗。

日前,本田的高級副總裁Ian Howells表示:本田將於2022年底在歐洲市場停售純內燃機車,包含純燃油、柴油動力等車型,取而代之的是純電動以及混動車型。

那麼,這一消息是否意味著燃油時代的終結呢?

政策成誘因

眾所周知,傳統燃油車是各車企的利潤大頭,相比於消費者對禁售燃油車的不情不願或是滿不在乎,各車企對燃油車的內心OS恐怕是「只想一生跟你走」。

但現實卻給各車企當頭一棒,急需克制對燃油車的愛。就歐洲而言,車企今年9月份之前必須對旗下車型進行重新測試,以滿足新的排放規定,即全球輕型車統一測試規程(WLTP),新WLTP測試標準自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如果不想重蹈大眾排放門覆轍,車企只能乖乖聽話。不僅如此,車企還需要在2021年之前滿足更加苛刻的歐洲CO2排放目標,即每公裡CO2排放低於95克。加之歐洲各國禁售燃油車時間節點明確,各車企即便是再不情願,也只能被動的調整自身發展戰略。

其實,本田之所以突然宣布這項決定,是因其2020年在歐洲的平均排放水平過高。想在歐洲立足,本田必須出售符合歐盟排放標準的車型。因此,本田只得揮淚告別傳統內燃機車型,通過轉型來滿足這一條件。

本田官方表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今很難做到僅銷售純電動車型,純電動車型比傳統或混合動力車型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因此,本田在歐洲市場將不僅銷售純電動車型,也將銷售滿足排放標準的混動車型。

此前日本政府計劃在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轉而全部轉變為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本田此次宣布2022年在歐洲停售燃油車型,逐步過渡到新能源車型,也可能是為了應對這一政策而提前布局。眼下歐洲排放法對於本田的影響是直接的,而本土的禁售將對其未來影響更大。

本田的激進做法在外人看來或許有些操之過急,畢竟考慮到混動和純電車型的價格相對於燃油車型要高出不少,即便是在經濟發達的歐洲地區想要徹底推廣開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當事人本田來說,燃油車時代憑藉出色的研發奠定如今的位置,新時代來臨之際,本田急需改變,本田或許會提前感受到陣痛,但是也將進一步加速電氣化轉型,這只是一個開始。

禁售燃油車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事實上,禁售燃油車,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攻堅電動車領域。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18個國家和地區組建了「零排放車輛同盟」,並承諾到2050年該聯盟內國家將不再銷售燃油車。如果車企不能如期達到減排目標,將會在經濟和行政方面受到重罰。

與此同時,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逐步推出自己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給傳統車企們劃定了最後的轉型時限。例如挪威、荷蘭動作最快,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德國、印度將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英國、法國、西班牙將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而我國在近兩年出臺的《中國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研究報告》中也提到,我國將在2050年實現燃油車的全面退出。

不僅如此,諸如本田、豐田、大眾、沃爾沃、捷豹路虎、戴姆勒、福特、現代等知名車企都曾發布過停售燃油車的具體計劃。

可以說,無論是從國家層面上推出的法令和政策,還是從各大車企出臺的燃油車停售計劃來看,新能源車逐漸取代燃油車的大勢已經逐漸到來。據IDC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產品結構方面,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的份額將由2020年的80.3%提升至2025年的90.9%。

既然大勢不可逆,與其被動等禁售,不如主動停售,也許還能抓住風口機會,為自己搶得一張新船票。

那麼,要想徹底取代燃油車,車企還需要做些什麼?

第一,續航裡程急需提升。這個問題一直是新能源車爭議比較大的地方,而「續航裡程並沒有廠家宣傳得那麼高」成為了近些年來不少新能源車被吐槽的一點。雖然很多車企的續航裡程一直在提升,甚至能夠達到600公裡,但是相較於燃油車型來說依舊處於劣勢。而且在冬天,由於氣溫比較低的原因,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表現的非常差,與燃油車型相比局限性更為明顯。因此各大車企和技術中心還需要不斷的研發和創新,不斷精進電池技術,提高續航能力。

第二,普及充電樁,提高充電速度。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極力推動充電樁的建設,在我國也有一些充電樁建設行動計劃,但是收效甚微,充電樁仍然處於比較稀缺的狀態,所以自然也就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長途旅行的需求,畢竟新能源汽車在路上沒電了,也是很尷尬的一件事情。而且充電時間也普遍過長,雖然近些年來快充技術的植入,讓純電動車的充電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多小時以上縮短至半個小時,甚至能夠在20分鐘以內完成80%左右的充電量,但與汽油車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杜絕環境汙染。目前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普遍是三元鋰電池以及磷酸鐵鋰電池,而這些充滿化學物質的電池的大概可以完成1200次的充電,假設一年充電150次,那麼一輛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可以使用8年左右。如果按照傳統方式對電池進行掩埋或者焚燒,其對於環境造成的危害必定會比傳統的燃油車高得多。

不難看出,燃油車完全被取代仍需要時間,這不僅需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成熟,把價格降低到燃油車相近,而且需要完善配套設施。尤其是充電樁由於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很多公司都不願意進行布局和投資,更別談普及了。

寫在最後

傳統的內燃機已經陪我們走過了上百年,而電動車則是近年來才開始用於民用車。在來勢洶洶的電動化改革中,還處於成長期的電動車如何打敗成熟多時的燃油車?雖然各國以及車企急切的尋求電氣化轉型,制定各種截止日期意圖擺脫燃油車的「桎梏」,但是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電動車想要徹底替代燃油車,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車企OTA 11月報丨燃油車可以OTA嗎?
    原標題:車企OTA 11月報丨燃油車可以OTA嗎?讓燃油車也進入了整車OTA的時代。   除此之外,蔚來在本次升級中改進了NOP狀態下,跟停前車後起步的時間,從10秒延長至60秒。這意味著大多數情況下,跟停前車後,再次起步時,不需要用戶再去踩一腳油門了。目前,奔馳、寶馬等傳統車企的駕駛輔助系統的都能夠實現跟停60秒內重新自動起步。   哪吒U:
  • 新能源車能代替燃油車嗎?| 袁嵐峰
    ,燃油車這汽油味,也是夠了,所以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新能源汽車要廣泛推廣開來真的是需要不小的努力的 但是還是保持樂觀態度 一步步發展總能做起來的。新能源車能代替燃油車嗎?我的朋友、風雲學會會員陳經認為:新能源車步子太大,已經扯著蛋了,需要充電樁速度跟上,不易解決。新能源車的優勢已經得到了驗證,駕駛體驗好,電費比油費便宜很多。常規跑滴滴的大部分換電動車了,成本優勢巨大。也有很多人業餘宣傳電動車體驗好,新潮IT體驗。
  • 新創車企市值超過傳統車企,電動車真的「落地」了?
    哪怕是新能源車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例如加速能力、隔音抑制能力、OTA可持續升級能力等等,但在全面性上,例如它的續航能力,質量可靠性,甚至是電池安全性上,目前都有太多的質疑。 用普通人的思維來理解,新能源車某些體驗更好,但只是錦上添花,而燃油車雖然體驗不完美,但它起碼能夠完成交通工具的所有職能。如此,新能源車自然不是穩妥的選擇。
  • 11月新能源市場: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都被時代洪流裹挾向前
    傳統車企:低端和高端,五菱、比亞迪各下一城1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前十榜單中,傳統車企佔了7個席位,仍然是推動細分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高端和低端新能源汽車廣受追捧。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依靠著絕對的價格和用車場景優勢打開了局面,11月零售銷量超過了3萬輛,高居第一。
  • 展望2021車市 傳統車企與新勢力各奔前程穩步發展
    摘要:2020年即將過去,小編將集合乘聯會、中汽協等網絡數據,對2020車市做一個小結。並且針對2021年國內汽車市場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的換購需求、預期走向領域做出個人預判。並跟大家表明對2021年車市進行的瞻望。倒過...
  • 「華為+寧德時代」車企向上必備良藥?
    近日,在首期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高科技的高端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據介紹,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包括了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三方聯合打造的首款產品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工作,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 傳統車企們的尷尬新品牌:慘敗先例、照貓畫虎、重蹈覆轍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推出「智能電動」相關產品的同時,傳統車企更是於近年來陸續成立新品牌,方向也基本一致,主打高端化、智能化與電動化。包括東風嵐圖、北汽ARCFOX、廣汽蔚來合創、吉利幾何等等。在傳統車企看來,這種介於其與新勢力之間的新品牌,似乎更容易在新領域帶領集團實現品牌向上、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期待。承擔了如此重任,新品牌是否真的能像傳統車企所願發展?
  • 多國再提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大家為何如此著急?
    而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也於近日公開表示,計劃將英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從原定的2040年提前10年至2030年。儘管日本政府和英國政府都還未正式宣布這些政策,卻已經引得滿城風雨。熱潮之下,或許我們也應該有一些冷思考,這股「禁售」之風究竟從何而來,各方煞有其事的表態又是否經得起推敲,「一刀切」真的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嗎?「禁售」之風緣起何處?
  • 嵐圖FREE首發:傳統車企走出來的「新勢力」藍本
    畢竟,縱觀整個行業,沒有幾款車型能兼具燃油車的性能和高智能化的屬性,而理想ONE就為不熱衷純電動卻青睞智能化的人群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作為理想ONE的直接對手,嵐圖背後的邏輯也不過如此。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嵐圖FREE在智能化的配置和打造上,更容易出新,懂得迎合當代人執著的「儀式感」,而這是許多傳統車企求而不得的。
  • 燃油車的末日到了?10國放出禁售時間表,16大車企大喊電動化
    而隨著工信部辛國斌部長的一句「正在研究燃油車停售時間表」被傳開,像是荷蘭、挪威、英國、法國、德國等類似的停售政策也被曝了出來。仿佛要不了幾年,全球就要進入電動汽車時代一般。但在研究了全球16個汽車集團的電動化戰略與10個國家所謂的燃油車停售時間表後,車東西發現這些戰略與禁售政策「口號」背後,其實大有玄機,請往下看!
  • 全球車企市值大洗牌:五新能源車企一年間躋身前20強
    僅11月24日這一天,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的股票就分別漲了13.1%、14.48%和33.98%。在傳統燃油汽車向電動化汽車轉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只是,和傳統車企相比,新能源車企當下的市場佔有率還遠沒有股票市場表現得那麼優異。與此同時,國家層面的監管並沒有放鬆。
  • 日本明確燃油車禁售時間,德國固態電池重大突破,燃油車終結時代
    其實不止日本,我國海南省也率先提出將在2030年取消燃油新車銷售,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而國內預計2050年全面取消燃油車。其它國家也有禁售燃油車的計劃,英國也將提前至2030年,法國、西班牙等國也宣布2030年—2040年間淘汰燃油車。
  • 傳統車企們對純電車到底啥態度?
    說到這點,長期以來,全世界的傳統車企們對於純電車這種新鮮事物,一直公開表示不支持,不看好,但這些嘴巴上說著反對純電車,認為純電車不會有未來的老牌傳統車企背後的一連串騷操作,卻讓我們一臉問號。所以這些百年老字號們,對於純電車到底為啥會這麼表裡不一?純電車弱爆了?真香!
  • 馮思翰:需求和技術要達到平衡 ID.4I車型做好了充足準備
    [導讀]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品牌即將邁入新時代,「當我們把ID.4交付到中國消費者手中的時候,軟體都會準備就緒」。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品牌即將邁入新時代,「當我們把ID.4交付到中國消費者手中的時候,軟體都會準備就緒」。找到技術和需求的平衡根據大眾集團規劃,2029年前計劃在全球推出75款純電動汽車,以及60款混動車型。2029年全球銷量將達到2600萬輛純電動產品,以及600萬輛混動車型。
  • 特斯拉收購傳統車企戴姆勒為最佳選擇?專家稱可能性較小
    有外媒猜測,特斯拉收購傳統車企戴姆勒為最佳選擇。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外表示,未來不排除收購一家傳統汽車廠商。12月7日,據Techcrunch報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Axel Springer活動上表示,有可能收購一家傳統汽車製造商。
  •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優缺點對比分析報告
    很多準備買車的準車主朋友,對於購買新能源汽車既即躍躍欲試,有充滿疑慮。所以,網上很多帖子都在,都在問:「買了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車主後悔嗎?」【李耳推車】說,其實這些朋友,只要弄明白了,新能源純電動汽車(EV)與傳統燃油車相比的優劣,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購買,大可不必有這些疑慮。有位買了吉利汽車帝豪EV的車主朋友,開了一年,總結以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EV)與傳統燃油車相比的優點和缺點,大耳哥分享給大家,以觴諸君。
  • 新能源車企倒閉潮將至 從欣欣向榮到哀鴻遍野他們經歷了什麼
    新勢力真的明白造汽車的難度有多大嗎? 這些年,偶爾汽車車門和車身鏽蝕的質量問題就會被媒體曝光,一般不出意外,這種低級錯誤都出現在新晉車企中。是的,如此簡單的電泳底漆 + 中塗 + 面漆的一道工序都做不好。
  • 燃油車佔用新能源車停車位,有解嗎?
    畢先生說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充電難的問題,停車位緊張他非常理解,有時他會電話聯繫燃油車車主,有的車主會下樓挪車,有的則置之不理。雖然目前充電樁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但一旦有車需要充電就會非常著急。有辦法解決燃油車佔用充電樁停車位的問題,保證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嗎?
  • 燃油時代的終章?日本宣布禁燃計劃後,大眾宣布2040年停售燃油車
    作為傳統車企的巨頭,大眾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的計劃,一方面因為排放不達標而再次受罰,另一方面柴油門事件影響深遠,不僅無法靠柴油車來滿足日趨嚴苛的排放標準,隨著電動車的興起,柴油車的市場也在被持續壓縮。大眾發展電動車,已經成了一個不得不做的事情。
  • 電動汽車拿什麼來PK燃油車?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增長迅速,但傳統燃油車掉頭向下。今年前11個月,全國汽車產銷同比下降2.6%和1.7%;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03萬輛,同比增幅高達63.6%和68%。此消彼長之間,人們要問:什麼時候,電動汽車能夠替代燃油車?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無所謂燒油還是燒電,關鍵是駕車出行的體驗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