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62歲「狼哥」騎行穿越2000多公裡川藏線

2020-12-15 錢江晚報

明亮的眼睛、白裡透紅的臉龐、挺拔勻稱的身材,腳穿一雙亮色跑鞋,步伐輕快……今天下午,記者見到了隻身騎行穿越川藏線的62歲的「狼哥」。

一個老年人的心裡如何生出徵服險難長路的勇氣和魄力,如此年歲的身體怎會有那般充沛的精力和雄健的體力……讓我們來看看這位不一般的不老 「狼哥」。

獨自騎行22天,穿越川藏線

「狼哥」的真實姓名是楊志明,退休前他是我市工商系統一名工作人員。今年7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市區一家騎行俱樂部接觸到騎行和318川藏線。上網初步了解川藏線騎行後,這個熱愛運動的「50後」興致勃發,決定獨自騎行到川藏線上走一遭。

想到了,就去做。7月23日,「狼哥」買了一輛山地車並在別人指導下學習了基本的騎行技術。次日,他就從市區往羅店、雙龍洞、安地等地騎行。作為新手,摔跤在所難免,但他興致不減,白天練習騎車,晚上上網研究川藏線騎行攻略。根據網上攻略、自己的情況以及各方面因素,他預計從成都到拉薩大概需要25天。

9 月4日 ,「狼哥」從金華乘火車出發,6日到達成都。到了成都他並未作修整,立即開始騎行,一口氣從成都騎到雅安,將近200公裡。由於騎行裝備不到位,臀部被磨破,吃了不少苦頭。諮詢調整後,他立即上路。到第4天時,他完全進入狀態,一點也不覺得累。路上遇到不少30歲左右的騎友,居然很少有人能跟上他的節奏。

9 月27日 ,「狼哥」從林芝松多鎮起步向終點拉薩進發。行程雖只有約170公裡,但這中間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有28公裡的上坡,25公裡的下坡,海拔落差約有2000多米。他路過米拉山口時那裡正飄著雪花。辛苦都不算什麼,他心裡裝著的全是布達拉宮。當日下午,太陽落山前,他終於如願站在布達拉宮前,迎著夕照拍下了紀念照。從成都到拉薩,全程約2176公裡,他騎了22天,比原計劃提前3天到達目的地。

折多山、怒江七十二拐……「狼哥」腳下變坦途

318 川藏線以其險、難著稱,對於62歲的「狼哥」來說,騎行全程所遇到的辛苦和挑戰可以想見。但是,回憶起騎行過程他臉上洋溢著的全是興奮和愉悅。因為,他看重的是這過程中收穫的奇妙體驗。

「對身體來說,川藏線是地獄;對精神體驗來說,它是天堂。」「狼哥」用這句話概括了自己的川藏線騎行感受。他介紹,川藏線海拔高,山多路險,氣候變化多端,多出現塌方、山體滑坡等現象,許多隱患多的路段都由武警部隊駐守。所以,他在騎行途中心裡時刻緊繃著一根「安全弦」。

對「狼哥」來說,整個騎行途中,最為險難、印象最深的是折多山和怒江七十二拐兩個路段。折多山以彎多著稱,海拔落差近2000米,上坡路段長達50餘公裡。他途經該路段時遇到兩場大雨和兩場冰雹,整個人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過怒江七十二拐前,他被路邊的警示牌驚到:截至目前,已有40多人在該路段遇難。心中雖有猶豫但終未被嚇退,他從海拔4800多米的山頂一路下來,克服了又陡又滑的山路,連續跋涉50多公裡的下坡到達海拔只有1000多米的山腳。在山腳小憩時他才發現,許多年輕騎手放棄了騎行,人帶車一起乘車下山。後來他了解到,當天包括他在內,真正騎行下山的只有七八人。

是個熱衷跑步的「兵哥哥」

62 歲,獨自騎行穿越川藏線,哪裡來的勇氣,何以擁有如此不凡的實力?原來「狼哥」年輕時在部隊裡待過,經歷過刻苦的訓練。轉業後他還一直堅持跑步,光馬拉松就堅持跑了近20年,上海、北京、大連、廈門、杭州……國內許多大城市的國際馬拉松賽場都曾留下過他的身影。

「狼哥」告訴記者,他是1976年去當的兵,在部隊一待就是12年。風餐露宿、負重越野等是家常便飯,這些經歷在身體和意志兩方面為自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轉業後,他堅持長跑,每周跑2-3次,每次大約跑10公裡。1998年,上海第一次舉辦國際馬拉松賽事,他就報名參加,那以後就一發不可收,徹底愛上馬拉松,國內哪裡有賽事就到哪裡參賽。

如今,跑步、跑馬拉松已成為「狼哥」生活的一部分。作為資深馬拉松選手,他有自己的專屬晶片,報名參賽可走綠色通道,參加國內任何一地的馬拉松賽事都很方便快捷。他告訴記者,下個月(即2018年1月)他計劃報名參加廈門的國際馬拉松賽事,目前已在準備中。

希望更多人動起來,體驗生命的精彩

川藏線上騎行歸來後,「狼哥」發現一個來自身體的驚喜變化,他老花300度的雙眼明亮起來,看手機上的文章再也不用戴老花鏡。他說運動給自己身體帶來的好處數不勝數,比如退休前,他從不用午睡,精力充沛、記憶力好,5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連續看上三遍基本上能背誦下來;如今,62歲的他身體依舊健朗挺拔,年輕時身高1米73,現在還是1米73……

「運動還會讓人變得樂觀、積極,做事效率高、抗壓能力強……」「狼哥」打保票說,運動的人在工作、社交等方面往往都會更拔尖一些,他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運動行列。2015年,他牽頭組織了我市長跑協會並出任第一屆會長,以帶動更多人愛上跑步。如今,全市大大小小的跑步組織越來越多。在他的帶動下,身邊堅持跑馬拉松的人多達20幾個,從五六十歲開始跑馬拉松的就有6人。

獨自騎行穿越川藏線結束才不久,那一路的風景還時不時會在「狼哥」記憶中、夢境裡回放,他的下一次令人興奮和期待的旅程已在醞釀中。明年5月,他計劃組隊從新疆騎行到拉薩。想起途中將穿越四五百公裡的可可西裡無人區,他就躍躍欲試。「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只要有想法,並有勇氣付諸行動,就一定會有精彩。」「狼哥」說。

相關焦點

  • 挑戰川藏線,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
    騎著自行車旅行這種騎行方式,目前受到多小夥伴的歡迎。只要閒來無事,小夥伴們都很樂意,騎上自行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騎行即鍛鍊了人的身體,也磨鍊了人的意志,一舉兩得的事情,如何又不受人歡迎呢?不過騎上自行車去旅行,這種騎行方式雖容易,但如果騎行上千裡路,卻並非易事。騎行那麼長的旅程,它需要強大的耐心和毅力,並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缺一不可!
  • 騎行318川藏線--我的西藏朝聖之旅(6)
    2014年10月5日夜,318騎行川藏線西藏朝聖之旅--夜騎二郎山這一期的篇幅有些長,主要寫了我們夜騎318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山二郎山,以及在翻越二郎山的一些驚險遭遇!我們只是休息了很短的時間就繼續前進了,這時的我們只是認為我們只會比柯大俠預計我們到達瀘定的時間稍微晚點,還沒有意識到柯大俠是按照其他騎行318川藏線的騎友們來預估我們的。
  • 14歲少年騎行川藏線,24天騎2200公裡,每天早8點到半夜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我國一位年僅14歲的少年,和父親一起騎行了川藏線,24天騎2200公裡,每天從早上8點到半夜!當然,去西藏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會選擇自駕,有的會直接乘坐火車或者飛機,還有的則會選擇相對困難一些的徒步或者騎行。不管你選擇哪一種旅行方式,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地都一樣!而就在最近,我們國內有一位僅僅14歲的少年,卻陪著自己父親一起騎行了著名的川藏線,用了整整24的時間騎行了2200公裡,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 26天2166公裡 12歲陝西小女孩和爸爸完成川藏線騎行
    26天,2166公裡,騎行川藏線,從成都出發沿318國道至拉薩,沿途翻越海拔5000米的高山2座,海拔4000米的高山10座,海拔3000米和2000米以上的山各一座,12歲陝西三原女孩丫丫(李琳潔)和他爸爸李釗都做到了。
  • 小夥騎共享單車去西藏 42天跑了2000多公裡
    一些人毫不猶豫地去了那條神奇天路,還是騎行去的,然而願望美好現實骨感,在沿途小飯館、小旅店裡的白板上,你能看到大量的吐槽語錄,比如「好男兒志在推車!」「如果讓哥選擇,哥一定選擇地獄,因為地獄一路下坡。」一名廣東小夥就發朋友圈說:他準備騎行走川藏線,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騎的是共!享!單!車!不過話一出口,小謝就後悔了。
  • 14歲少年騎行2千公裡,24天穿川藏線,論做大事對成長的價值
    有的人選擇自駕,有的人選擇乘坐飛機或者火車,還有一些人選擇徒步或騎行。高海拔地區對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在接受一場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考驗,而選擇徒步或騎行的人更是在挑戰自己!最近國內有一個年僅14歲的少年,陪著父親用了24天,一起騎行了2200公裡到達了西藏,讓人覺得驚嘆!
  • 單車穿越川藏線騎行1900公裡 舟山女騎手凱旋歸來
    單車穿越川藏線騎行1900公裡 舟山女騎手凱旋歸來 2012年07月26日 07:24:32   浙江在線07月26日訊歷時26天,舟山第一個穿越川藏線的女自行車選手趙淑珍近日凱旋歸來。  今年45歲的趙淑珍家住定海合源社區,平時酷愛單車運動的她與幾個騎行愛好者通過網上交流,自發組織了此次川藏之旅。5月27日,趙淑珍在眾人的歡送下從鴨蛋山碼頭出發至寧波,隨後飛至成都,6月2日,趙淑珍和騎友從成都正式起程。
  • 90後小夥單手單腳騎行穿越川藏線 網友點讚稱太勵志
    90後小夥單手單腳騎行穿越川藏線 網友點讚稱太勵志2017-08-05 15:56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近日,一段「90後小夥單手單腳騎行穿越川藏線」視頻讓網友們紛紛點讚,「好勵志!
  • 燒餅哥的川藏線騎行(1)準備
    川藏線騎行,首先是思想準備,能否敢騎行川藏線,首先,要說服自己 ,連續騎行20多天 ,自己行嗎?在平時的騎行中 ,離家最多一個星期,時間再長,行嗎?記得河南騎友博樂,打算騎行川藏線的時候,多年前,曾經約我一起。
  • 29歲小夥孤身騎行14000公裡,夜晚露宿無人區曾遇狼扒帳篷
    照片中這位29歲的騎手叫李生鈞,青海省互助縣長壽村19號人。2017年9月份他孤身一人騎著一路摩託車從青海西寧市出發,過祁連、北至內蒙額濟納旗,穿寧夏至西安,然後一路南下至大理、香格裡拉等地,用時92天騎行14000餘公裡,途徑所經縣市百餘個。
  • 騎行川藏線
    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而且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夢想,而在我三十多歲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去一趟西藏,西藏的確是個讓人嚮往的地方,多少人的詩和遠方是西藏,我知道,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騎行到西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於是我在今年8月2日從成都出發了,騎著我的旅行自行車,獨自一人踏上這條未知318川藏線
  • 為陪女友過生日從拉薩出發騎行穿越尼泊爾
    21日,騎行15天2000餘公裡後,終於趕到了內江。22日,他如願在內江陪女友度過了21歲生日。 22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在內江見到了郭川。27歲的郭川是湖北襄陽人,此前在北京的自行車店工作。去年8月,郭川在網上認識了內江女孩蔣潔(化名),此後兩人發展成為情侶。「她愛好徒步旅遊,以前也曾騎行川藏線,我們有共同的愛好。」
  • 年近半百的她騎行川藏線第24天
    心雨年近半百,卻是一個心存18歲模樣的女漢子,期待著60歲還能踩著恨天高、燙著爆炸頭,80歲還能活蹦亂跳滿世界浪。,就是從四川成都一路騎自行車到西藏拉薩,2000多公裡的山路,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歷時近1個月,平均每天得騎行上百公裡,途中可能會經歷摔傷、感冒、中暑、高原反應等身體傷病,還有下雨、下雪、下冰雹、暴曬、大霧、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其中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 騎行注意,川藏線遇到這些動物,馬上離開
    沿川藏線自駕遊,去離天空最近的地方,路上風景秀美,也暗藏危機。如果騎行或摩旅,一定要小心這些動物。騎行不是自駕遊,開車是皮包肉,騎車是肉包皮,被它們追上,這趟騎行基本得畫句號了。大多情況下,狼不會主動攻擊人。
  • 騎行皖南川藏線,青龍灣到板橋
    [皖南川藏線,又稱「江南天路,位於皖南318」。該公路線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西至涇縣的蔡村鎮,其最神秘精華路段全長120公裡。這是中國最美的景觀道,有原始森林、草原等等,是旅遊探險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極樂所在。
  • 9歲女孩隨父騎行川藏線 翻越折多山後因大雨返回:明年再來!
    原標題:9歲女孩隨父騎行川藏線 翻越折多山後因大雨返回:明年再來!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0天,600多公裡,騎行川藏線,從內江市威遠縣出發,經過成都、雅安沿318國道騎行,目的地——拉薩。
  • 旅行達人|心雨:騎行川藏線29天,昨晚成功抵達拉薩
    騎行川藏線,就是從四川成都一路騎自行車到西藏拉薩,2000多公裡的山路,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歷時近1個月,平均每天得騎行100公裡左右。滇藏線或川藏線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全程騎完的人並不多,很多強壯的男人都會半途而廢,更別說女人。
  • 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一天翻越4座4千米大山
    騎著自行車旅行這種騎行方式,目前受到多小夥伴的歡迎。只要閒來無事,小夥伴們都很樂意,騎上自行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騎行即鍛鍊了人的身體,也磨鍊了人的意志,一舉兩得的事情,如何又不受人歡迎呢?騎行那麼長的旅程,它需要強大的耐心和毅力,並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缺一不可!近日,一對父子用24天的時間,騎行了2200公裡路的318國道川藏線,這件事情一經發布到網絡上後,瞬間走紅網絡。
  • 和心愛的人騎行川藏線(回憶篇)第五天:康定—新都橋78公裡
    方哥和小郭又是竄到前方,九點四十左右,方哥來電稱已到折多塘,說不中咱再往前趕趕?我和老公也馬上到,感覺才剛出發,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前邊方哥的迪斯高音樂很有節奏的響著,一溜煙的就竄了,小郭也是我們沒到折多塘就沒影兒啦。我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蹬著腳蹬,老公一直伴隨前後,我的節奏就是他的節奏。嘿嘿,其實,到他有他自己的騎車習慣和節奏,只是為了我,他改變了!
  • 奇妙假期——200公裡半天往返騎行故事
    第七屆川藏極限挑戰賽第一天我心中的大神——代王代仁義在318川藏線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日行千裡,當天單車騎行517.24公裡,令我崇拜不已,是單車界的英雄,是真正的強者!因為我前幾年單車騎過318川藏線,知道其中的艱難困苦,理解騎行川藏線的騎友為什麼見到布達拉宮時會淚流滿面,更別說在川藏線上日行千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