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生活沒有桃花源,自在便是水雲間

2020-12-13 楚予微茫

放眼望去,世人多是,汲汲於追求幸福。

誠然,擁有一個幸福的快樂人生,是大多數人心底對生活,最真的盼望。

只是在這追求美滿人生的路上,我們常常會跌落過分執著的盲區。

以為堅持,就一定能有所收穫。殊不知,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變化萬千,除了自身的堅持外,還講究一個機緣。

而太過執著的我們,有時反而被其捆綁,更換了人生的中心,卻忘了當初出發的原因。

倘若失了人生的自在,又何來幸福呢?有些執著,其實大可不必!

時光流逝,安然老去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近現代·王國維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容顏易老,時光易逝。

花開得再豔,在春天如何地綻放,都有從枝頭零落的時候。

人長得再美再俊,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會在我們的臉上刻上成長的紋路,白髮會慢慢地在我們的頭頂顯現。鏡中的自己,總有一天,不再是少年模樣!

誰都不想老,而誰卻都會老。青春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我們誰都無法留住。

與其過分介懷,想方設法地阻止它的消逝,不如釋懷,坦然一些,擁抱自己的成熟,那都是我們認真生活過的痕跡!

容顏的衰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的蒼老,喪失了對生活該飽有的熱情。

此身何處,與心無擾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並非在人來人往的地方生活,就無法遠離世俗人情的喧鬧。

身體,雖是在採摘著這東籬之下的菊花,目光所及之處,仍可感受那遠處南山的悠遠。

只要能保持心靈的寧靜澄明,在哪裡又有什麼關係呢?

今日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太多人在強調著環境對自己的束縛,說著種種「長恨此身非我有」的不自由。

可能是所住之處太過偏僻了,出入不便,沒能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能是四鄰八舍過於吵鬧,無法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關於生活,我們極力抓住了一個點,執著地在意著我們身處的環境,用以蒙蔽自己。其實,都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希望我們都能重新審視下自己,得所心安,自在生活。

山窮水近,別有天地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唐·王維《終南別業》

若是行走至無路可走了,便坐著看雲起雲湧。

再者雨乃是雲聚而來,雨下便又成水。這樣看來,尋水並非不可得,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展示在我們眼前。

像極了我們的人生,不必執著於一個既定的結果。將心胸放闊達些,抬頭之際,或許會有新的風景,新的轉機,別有一片新天地。

相聚盡歡,無畏別離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與友人分離三年未見,兩人再見之時相逢一笑,依然笑得像春天般溫暖。

本是因友人連夜要出發離去而傷感惆悵,突然轉念一想,人生就像是座旅店,我亦是個匆匆過客而已。

人生如寄,相較於永恆向前的時光,實在是渺小得像滄海一粟一樣。

反正是過客,我們又何必為眼前的相聚和分離而悲悲戚戚呢?

相聚之時,彼此情真意切,盡情暢談既好,不可過分執著。別離總是在所難免的,終歸是要學會更淡然以對。

流言如風,我自逍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詩人不愛車水馬龍這些貴族的志趣,偏愛美酒與桃花。雖然得不到世俗的富貴,但卻成全了自己的閒情樂趣。

做個桃花仙,摘了桃花換酒錢,酒醒時分靜坐花間,酒醉之際臥花而眠。自在人生,堪比神仙!

別人眼中的自己太過瘋癲又如何,我反倒嘲笑他們吶,做人放不下世俗束縛,沒意思......

不執於他言,不必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對自己誠實,不用閃躲,為你喜歡的生活而活!

昨日將來,何如當下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登臨之時,放眼遼闊河山,突然思念遠方的親友。

等到風雨吹落繁花之際,才發現春天易逝,不禁更生傷春愁情。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憐愛眼前的人。

去抓住眼前那些目光所及之物吧,將更多的生活的熱情注入當下。

今天乃是我們惟一可以生存時間。我們不要庸人自擾,或為未來的漫無目的而苦悶,或為昨天的過去而傷懷,而使它成了我們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地獄。

執著於過去或者當下,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求。過去的事,不管好壞都是無法重來的,將來的事,更是無從預計。

人這一生,光陰有限,幸福的人生經不起蹉跎!

三毛曾言:

「我們要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固執不變當然是可貴,而有時向生活中另找樂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標。」

不必守著一條路走到黑的執著,不如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點滴,問清楚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生活裡,不是只有一種樂趣!

放下生活裡那些無謂的執著,不忘我們原是要幸福的初心,才能更認真地活,更自在地盛放!

相關焦點

  • 詩詞丨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嘗盡人間冷暖悲歡,方能知曉其中真味。生活忙忙碌碌,很多人尋求真意而不得,人生漫漫長長,一轉眼,卻發現美就在身邊。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六首悠然詩詞: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那麼生活中的水雲間在哪裡呢?和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於時光深處,靜看花開花謝。在生活中,我們偶爾也會遇到困難。但度過困難後,陽光依舊會很暖。於一懷淡泊中,笑望兩個人的白月光。
  • 詩詞: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陶淵明《桃花源記》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描繪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從此以後,桃花源成為無數人們心中的「勝地」,觸不到、摸不著,但很美好,就如同「詩和遠方」。雖然生活中會遇到坎坷,世界也不是活在手機的濾鏡裡,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桃花源詩友禾君,原創古典詩詞十三首
    禾君 原創古典詩詞十三首作者:禾君 編輯 桃花源詩詞我把生活寫成詩(之一)01七律 感時天晨起覺來些許涼,忙忙換上舊時裳隔窗聒噪隨它去,抱緊心香自在為。12五律 雨夜靜夜夢無成,風聲疊雨聲。聽中愁惹起,望處暗同行。
  • 【美聲詩詞】陶淵明《桃花源記》
    說到人們理想中的完美、幸福生活之地,西方文化稱之為「烏託邦」,來源於英國人託馬斯·莫爾的小說《烏託邦》。中國文化中,也有這樣一個寄託了人們嚮往與美好願望的地方,被稱為世外桃源或是桃花源,這個說法,就來自陶淵明的這篇《桃花源記》。 陶淵明是東晉人,是中國山水田園派詩人的代表性人物。之前我們講古詩的時候,也講過一些他的故事。
  • 九首經典詩詞,古人筆下的人間百味,哪一句最觸動你?
    有的人只是隨著時間的大流,糊裡糊塗的過完此生;而有些人卻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賦之於詩詞中,最後成就了優美的詩篇。今天,與大家分享九首經典詩詞,一同欣賞詩人筆下的人間百味。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魚臺自在魚城最美桃花源被授予「齊魯美麗田園」稱號
    魚臺自在魚城最美桃花源被授予「齊魯美麗田園」稱號 2020年03月20日16:36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斐
  • 《梅花三弄之水雲間》瓊瑤劇裡兩個絕美女生...
    「水是西湖,雲是天,踏遍紅塵路,結伴水雲間」。一群放浪形骸、無拘無束的畫家,一位極富中國古典美的少女,一場歡合悽美的愛情故事……《水雲間》主角梅若鴻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街頭畫家,其實就是一個巨嬰,可能是有主角光環吧,兩大美女如同中邪下蠱一般瘋狂愛上他,無視他的各種缺點,愛他愛的要死要活。兩個女生都很美。劇裡的汪子璇。
  • 你疲於奔命,你沒有自在的生活?
    因為匆忙,就覺得高談論闊沒有自在的生活情有可原。下班走進地鐵,我仔細觀察,果不其然。老年人,坐在位置上看報;中年人,睡覺;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或者畢業後經過幾年打拼的年輕人,低頭看手機或者一臉茫然。看到這裡,年輕人,你還會大張旗鼓地說,你疲於奔命,你沒有自在的生活嗎?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的一個節目:一席演講,金世存老師所提到的失格。
  • 甘泉村陳繼房:心有桃花源 打造水雲間
    魯網7月30日訊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桃花源詩刊:鍾靈毓秀詩詞集之五,七律十二首(感懷篇)
    注:頷聯寫知青生活。頸聯寫大學生活。七律 邂 逅 抖落繁星入錦箋,情思渺漫若雲煙。昔時壟畝耕箕鬥,今曰詞林慕婉妍。注: 桃源指桃花源詩詞。桃源一詞,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指生活安樂、合乎理想的地方『』。七律 沉 醉研磨宋韻幾成痴,沉醉唐風覓雅詞。
  • 「自在飛花輕似夢」
    九三年在成都讀書,受一位學友的引見,有幸在位於新都寶光寺的四川佛學院旁聽半年,師從唐仲容居士,學習禪宗和唯識,常被禪宗中的許多禪意吸引,但終因閱歷,見識不夠,紙上所得畢竟淺顯,沒有自我體會。終至前段時間,在順手寫下「自在飛花輕如夢」時,竟然小悟,此佳句竟然深藏人生哲理和極深的禪意,由我淺淺道來。
  • 詩詞丨人閒心亦靜,自在且從容
    只有讓自己真正的「閒」下來,看淡一切波折,從容接受無常的生活,疲憊的心靈才會得到治癒。正如歌詞中所說:「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寂寞,只有桂花香暗飄過。」真正的寧靜,從來不在山水,而在於自己的內心。人閒則心靜,心靜則萬事隨風。
  • 人到中年,尋一處心靈的桃花源,讓心情由絢爛走向淡然
    禪語說: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似水流年,不經意間的兜兜轉轉,已然人到中年。人到中年,尋一處心靈的桃花源,讓心情由絢爛走向淡然。陶潛的桃花源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悠閒;李白的桃花源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寂浪漫。王維的桃花源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自得恬淡;海子的桃花源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淡淡溫暖。
  • 縉雲民宿盤點 | 住「自在仙都」,觀自在生活!
    「自在仙都」民宿的設計理念是念承襲自佛教《心經》前三個字「觀自在」,寓意入住「自在仙都」,顧客可以「看到自然的存在」,感受到有溫度、有靈魂的生活。「自在仙都」民宿坐落於國家5A級風景區——縉雲縣仙都景區鼎湖村,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 重慶就有一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在重慶酉陽就有一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桃花源景區分為太古洞和世外桃源,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穿越太古洞便是世外桃源。據說,太古洞作為古代桃花源人家躲避官方搜捕的最後藏身之地,又稱為「桃源秘徑」,距今已經有3億多年歷史。太古洞全長約2500米,洞寬10-25米,洞頂最高達60米,一個典型的溶洞。
  • 徐州門戶裡的「桃花源」,大美詩意生活
    - 01 -從城西看一座城市的雄心徐州主城西區憑藉淮海新城再一次登上城市矚目的焦點並不是沒有道理可言能在此山湖相伴,桃花源處擇一處居所,那便是人生所要追求的目標,美的工潤·雲瀾天境的匠造讓桃花源居得以實現,萬眾矚目的生活正鋪展開來。
  • 劍橋中心:「桃花源裡·朗讀春天」,赴一場與春天的詩詞之約
    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合肥六中精心打造校園文化,切實推進了經典詩詞誦讀與學校德育、校園文化建設、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 尋找最美民宿 | 山水之間桃花源 自在野趣桑梓地
    ▲在民宿中遠眺陽山一次偶然的際遇,既見桑梓民宿主人殷文律愛上了這片桃花源,何不在此安個家?2018年,在當地村委的牽頭下,殷文律租下了這棟老房子用於經營民宿。翻閱《詩經》間隙,一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讓殷文律豁然開朗,他心想,這片桃花源,不正是魂牽夢縈的桑梓地嗎?不妨就喚它作「既見桑梓」。
  • 詩詞裡的梅花香魂
    詩詞中,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會用到意象。梅花,便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代表著一種敢為人先,凌寒不屈,高潔堅貞的精神風骨。古往今來,寫梅花的詩詞數不勝數,而氣質絕塵者卻不多。而梅花在此間,代表的是一種恬淡清高的生活姿態,一種清新雋永的絕塵意境,一種趣向博遠的人生志趣,一種凌寒不屈、風雨無畏的精神風骨。1、恬淡清高的生活姿態北宋有一人,愛梅成痴,在杭州孤山隱居,一生孤獨,梅妻鶴子鹿家人,成為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