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陶淵明《桃花源記》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描繪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從此以後,桃花源成為無數人們心中的「勝地」,觸不到、摸不著,但很美好,就如同「詩和遠方」。
雖然生活中會遇到坎坷,世界也不是活在手機的濾鏡裡,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縱使身在無間,心也恍然若在桃源。
頌古五十五首·其一宋代:釋紹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桃花源,就藏在朝夕的日子裡。
春天有百花齊放,夏天有涼風習習,秋天有皓月皎潔,冬天有白雪皚皚。只要你的心是靜的,一年四季,都是人間的好時節;一天24小時,都是快樂和滿足的。
卜算子·詠梅近現代:毛澤東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桃花源,就藏在你的豁達裡。
又是一年春風吹,又是一場春雨至。凌寒盛放的梅花在向大地預告了春天的到來之後便開始凋零。是啊,想必山花爛漫時,她一定在林中看著這繁華的景象,欣慰地笑著。
酬張少府唐代:王維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桃花源,就藏在你淡泊的心裡。
不再去關注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不再去探聽別人的八卦,只在一個僻靜的山中,與清風、明月、松樹和一把古琴相伴,靜靜地把自己融入到天地之中,與喧囂的紅塵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是生命最豐盈的時刻。
秋詞·其一唐代: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桃花源,就藏在別人的傷秋裡。
從古至今,一說到秋天,就想到了蕭瑟的北風、飄零的枯葉和對離人深深的思念。但是,你看秋高氣爽,你看晚霞似火,你看晴空之上一排排的仙鶴,也是充滿了生機,四處風景如畫的。誰說這樣的秋日沒有春天動人呢?
人月圓·山中書事元代:張可久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桃花源,就藏在一茶一酒一卷書裡。
住在山間簡陋的茅舍裡,交通不便、屋子裡的用具也都很破舊。每天在山中用松花釀製新酒,用春天的露水煎新茶,品茗、暢飲、讀書,每天都如在仙境。
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五代:李煜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桃花源,就藏在自由自在的生活裡。
瀟灑如漁父,每天帶著一壺酒、一桿魚竿,乘上一條小船,垂釣上一整天,無憂無慮,在水上自由自在。天下之大,像他一樣快活的又有幾人?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雙欣賞美的眼睛。
願每個人都能把平凡的日子過成詩和遠方,願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快樂,願每個人都能體會到「身在桃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