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李桂超: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唐曄 曄問仁醫

人 物 介 紹

李桂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院訪問學者,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胃癌學組委員兼秘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化療營養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胃腸學組委員,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局部進展期直腸癌診療執筆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腹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青年委員。擅長胃癌、直腸癌、肝膽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放射治療和綜合治療。擅長各種腫瘤靶區的精確勾畫,減少正常器官或組織的損傷。

採訪筆記

也許你沒去過臨沂,但你多少聽過沂蒙山小調的悠遠婉轉,見過王羲之與顏真卿的雋永靈動,讀過孟良崮戰役的熱血激蕩。蒙山沂水在臨沂,也在每個中國人的文史記憶中,那裡滋養過無數名流賢士,也孕育著多少樸實的人民。

李桂超,一個從山村裡赤腳上學的山娃子,一路走到上海,在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施展本領治病救人,就是普普通通卻又獨一無二的臨沂人。

選擇放射治療,是李桂超人生中的一個關鍵,不同於手術臺前外科醫生「長戟大刀」的拼殺,放療醫生更像埋伏在隱蔽中,用無影劍畫出一個作戰範圍,擊殺對手。剛開始從事這個並不「出風頭」的行業時,難免對自身價值和未來有些迷茫,但經手的一位位病人病情改善,又賦予他信心和力量。

「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在打輔助,但放療也是不可替代的。有很多外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以解決;還有很多類型的腫瘤轉移,外科無可奈何,化療也無法立竿見影,就輪到放療出馬。」

他相信,在癌症治療這臺機器上,每顆螺絲釘都同等重要,他不是最閃亮的那顆,但只要盡心運轉,就能一同協力為更多患者的生命帶來希望。

從醫近20年,他一直篤信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他認為,作為醫者,需按照為善的原則起始,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內在,不變初心,勤於實踐,言行一致,表裡為一,兼知兼行,以這樣的信念作為指導,才更能在今後的道路中,沉澱乃至升華自身。

兒時,他和小夥伴們會追逐夜空明亮的繁星,他光著腳板在田埂上不惜力地奔跑,不知追的是什麼,只想把一片光芒留在心中。如今,他已年入不惑,離開山東心愛的土地,在黃浦江畔追逐另一番醫學的繁星,他要用知識與歷練,將那星光採下,帶著心靈的溫度,播撒進更多患者的生命裡。

1

良師引路,循道而行

李桂超與放療的緣分,是在大學畢業時就定下的。

醫學影像專業的他,在畢業時,偏偏不想走「尋常路」,為了更多的可能性,這個魯地青年,隻身來到蘇南,在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療科,開闢天地。當時,科室條件艱苦,機器只有一臺鈷60,但正是在這四年,讓他安穩了內心,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實現了理論到實踐的轉換,同時,也見證了科室從起步到壯大。

爾後,李桂超考入復旦讀研,拜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中心主任章真教授。

進入腫瘤醫院,又是李桂超人生另一個轉折點。不僅開闊了眼界,行事風格剛柔並濟的章真教授,更是讓他受益匪淺。

「我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她的諄諄教導,總是令人如沐春風。」在李桂超眼裡,章教授對患者無微不至,在治學上又極為嚴謹,對於專業的嚴格態度,令他肅然起敬。而這些,都漸漸融入李桂超身上的印記。

「章教授從不放過診療的任何細節,她會認真查看每個治療計劃——計劃做得是否合理,重要器官的劑量是否在安全範圍內,每一處細節都一絲不苟,嚴格把握適應症,如果沒有達到要求,必須立即推翻重新來過。她在放療技術以及整個診療策略中,可謂煞費苦心。」

章教授認為,放療的發展方向,就是讓劑量給足的位置愈發精準,而需要保護的組織,受到最小的劑量傷害。為了更好地控制定位,章真與放療科團隊研發了被動呼吸控制技術,應用於胃癌放療時,能夠降低周圍正常組織放射劑量18%,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很大的幫助。

在老師的教導和帶領下,李桂超逐漸可以精確勾畫腫瘤靶區,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儘量減少正常器官或組織的損傷。

李桂超坦言,沒少挨老師批評,尤其是剛開始寫病歷和論文時。但正是老師的人格,深深感染了李桂超,讓他能夠越來越接近,心中理想醫生的模樣。

2當好「助攻」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中心,是中國最早從事腫瘤放射治療的單位之一。

在逐漸成為習慣的工作中,李桂超找到了放療和其他治療手段之間的平衡。在他看來,胃腸道腫瘤不論放療還是化療,大抵都是對手術的輔助治療,放療近似於球場上的「助攻」。「必須做好助攻,配合前鋒進球。手術、放化療一起配合,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這就是放療在整體治療中的意義。」

李桂超說起「打配合」,意猶未盡。

疫情期間,有一位胃癌病人,因腫瘤侵犯十二指腸,與胰腺貼近,外科醫生經過探查之後表示無法切除。於是,先用胃空腸吻合術,解決因胃竇幽門有不全梗阻產生的營養問題,再經過化療和放療後,顯示腫瘤明顯縮小,原先存在侵犯的十二指腸也正常了——患者終於可以做腫瘤切除手術,手術非常成功。

「本來沒有手術機會,我們的放療是給病人爭取到了手術的時間窗口,雖然手術是外科醫生做的,但是病人家屬術後專門找到我,報了平安。看見他們臉上終於有了笑容,我也非常欣慰,我們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

從醫近20年,幸福感何在?

李桂超認為,如果能給每個門診病人提供正確的治療方案,讓他儘量少走彎路,經過治療後病情好轉——看到這樣的老病人來門診,就是最幸福的。

3因病施治

在優秀的放療醫生之路上,李桂超一直追求為患者「量體裁衣」,推薦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一定是個體化治療。比如,輔助治療是否一定要用最先進的技術治療?當然可以,但是也要考慮性價比。相近的效果,但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那我就覺得沒有必要。」

如何為患者「量體」?

李桂超認為,首先,取決於醫生對疾病的認知——認知來自於日常經驗積累,海量文獻閱讀,還有對指南的熟悉程度,因此,需要醫生終身學習,隨時面對具體的病例提煉出結論。

其次,腫瘤長在患者的身上,所以得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工作性質、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甚至家庭對他的態度。不同情況對愈後會有不同差異,所以需要醫生敏銳而重視。

「比如,為什麼年輕人的惡性腫瘤治療效果不如老年人呢?研究發現,大部分年輕人的腫瘤是因為某些胚系基因裡就有缺陷,沒有驅動基因,因而很難通過放療控制腫瘤;而老年人可能是經過多次的基因突變之後才形成腫瘤,所以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相對會好一些;另外,腫瘤生長在不同位置的治療法則也是不同的。有的直腸癌病人,腫瘤位置在肛門附近,當然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是手術要把肛門括約肌切除,不能保留肛門的功能。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是否先進行放療,令腫瘤縮小到手術可以保全肛門的程度,甚至通過放療,腫瘤縮小到幾乎消失,此時,就可以通過隨訪觀察疾病的變化,而不用急著動手術。」

和他的老師一樣,李桂超對待每一位病人都費盡心思,根據不同的患者思考所用方法,調整治療計劃。在他眼裡看到的,不只是病人的現在,還有病人的未來,因此每一步都要慎重考慮:充分交流,因病施治,量體裁衣,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口述實錄

唐曄

李主任,您當初怎麼想著去學醫呢?

李桂超

就覺得學醫能幫到人。我小時候,爺爺老是咳嗽,總也治不好,有時候半夜裡也會被他急促的咳嗽聲吵醒,見爺爺佝僂著身子,幾乎都要把肺咳出來了,真的太痛苦。除了給他捶捶背,家裡人也做不了什麼,我就想,將來做個醫生,能幫到家裡,至少不會眼睜睜看著爺爺那麼難受,痛苦不堪。

唐曄

您作為醫生的成就感,從哪裡開始的?

李桂超

從常州一院開始就有了。我記得,有一位食管癌的病人,來的時候吞咽困難,無法進食,只能喝一點點水。但經過放療之後,腫瘤縮小,能進食了,體重也增加了。我也是治療團隊的一員,他問我,能不能治好,將來能活多久?我就不住地安慰他,給他信心和鼓勵,他治療結束的時候,一定要拉著我照張相。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醫生的成就感。

唐曄

您作為放療醫生,治療特色是什麼?

李桂超

胃腸系統的腫瘤,通常跟很多臟器離得非常近,這就給放療帶來了難度——絕對不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不是放療,而是兒戲。比如,年輕女性患了直腸癌,放療前就要考慮把正常器官保護好——比方先把卵巢懸吊在盆腔之外,避免照射,這樣可以保護卵巢的功能。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卵巢的功能可能就失去了。

我對正常器官的保護是十分注重的,可以在高劑量放療的基礎上,限制正常器官的放射劑量,在耐受的範圍之內儘量避免嚴重的不良反應,這是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另外,我們對放射性腸炎預防和治療,也有豐富的經驗。

唐曄

您覺得,腫瘤和人的關係是什麼?

李桂超

剛開始做放療的時候,我還是個小醫生,覺得腫瘤與人的關係是不可共存、你死我活的關係,甚至極端地認為,如果不切除腫瘤,就不算治癒。通過這些年的醫療經驗,我覺得,腫瘤是可以跟「宿主」共存的。作為醫生,就是要確保這種共存的安全性、合理性、目的是相安無事,延長生命與提高生活治療並舉。

比如,有些沒法進行手術的胃腸道腫瘤,放療之後,有大約30%的人腫瘤完全緩解,雖然不一定是完全消失——體內還有腫瘤細胞沒法完全清除,但是在控制範圍之內,也沒有明顯的症狀,我覺得,這就可以共存了,只是注意隨訪,不要掉以輕心。

唐曄

作為普通的患者,更應該把腫瘤看成什麼呢,是洪水猛獸?

李桂超

首先要對疾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然後才會科學地對待。我認為,把腫瘤看成一種慢性病比較妥當,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不用噤若寒蟬,談瘤色變。腫瘤是很聰明的,每一種種類的腫瘤類型都不一樣,有生物學行為好的,也有生物學行為差的,甚至有些腫瘤兩者都有。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好壞兩種結果都會有,在臨床上,活過5年就算治癒了。怕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增加腫瘤預防的常識,就目前來說,我覺得普通市民對腫瘤知識還是很不夠,對腫瘤而言,預防尤為重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就完全不一樣。其實在一條健康鏈裡面,預防、保健、治療、康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脫離了,都不成為一個健全的醫療體系。

唐曄

當您每天面對的是腫瘤病人,身陷痛苦恐懼中,您會與他們怎樣交流呢?

李桂超

我比較坦誠,會根據他們的情況,多聊聊治療可能出現的效果,根據不同的病人,也會聊一些其他的,比如價值觀、人生觀也會聊到。有些病人急火攻心,坐立不安,一刻也不能放鬆,那就要從根源上了解一下他的內心真實的想法,否則這個病沒法治——自己先攻陷了自己的內心城池,有醫生何用?對這樣的病人,還是要好好疏導,我說,越急躁,越不利。治療腫瘤是內外在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都是外在因素,而內在的因素,就是你的情緒和價值觀,心情愉悅、樂觀積極,免疫系統自會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潛能,對腫瘤的抑制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無心睡眠,營養不佳,體質下降,自己都把自己放棄了,腫瘤細胞更是肆無忌憚,一發難以抑制了。

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多數患者是願意聽我的,聽完之後會長舒一口氣。這時候,我會說,其實你對自己的病情是關心的,所以想了解更多,你想知道能不能治好,能活多長時間,每個病人情況不同,但是不拋棄不放棄,積極面對才是最重要。

唐曄

您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呢?

李桂超

安慰其實只是醫療的一方面,其實,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給病人做一個最合適的治療,這是我應該幹的,也是我對自己的期望。比如說,這個病人本不需要治療,我硬是給他做了治療,那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他需要做治療,卻不願意做,我就會苦口婆心說服他。所以,讓病人少走彎路,得到最合適的治療就是我們的責任。具體的細節上,對腫瘤的識別,對器官的保護,這些都要做到最好。

唐曄

做放療科醫生,曾有過遺憾嗎?

李桂超

遺憾其實有很多。大多數遺憾在於,做了極大努力,但患者治療的效果並不好,無能為力,那個時候會陷入沮喪和失望。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一個直腸癌患者經過放療之後效果不錯,術後有很大的可能性保留肛門。但是這位80歲的老太太,和她的家人死活不同意做手術。只好一直讓她口服化療藥物維持治療。結果,一年後,化療藥對腫瘤的控制,以及放療療效維持的時間,都已經過了,病情進展很快,再以後,她就沒來過門診。我非常希望哪一天,這個當初看上去很精神的老人,能突然出現在診室門口,但是我知道,不可能了。

放療只是一種局部治療手段,如果腫瘤全身轉移,或者腫瘤非常大的情況下,作用是有限的,這一點不能迴避。

唐曄

唐曄:病人希望從醫生這裡找到一根救命稻草,但給不了他,此時醫生是什麼樣的心情?

李桂超

總是在安慰,有時是治癒。這句話非常貼切。但儘管如此,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必須拿出十二分的勇氣進行治療。有時候可能有人說我們麻木,我也承認,在某些時候是有點麻木,不過這種麻木是對我們無能為力的疾病,而不是對人。在腫瘤醫院,整天與腫瘤交鋒,有時候你贏,有時候腫瘤贏,要徹底徵服腫瘤,需要無數人前僕後繼,需要漫長的時間,我們要科學辨證地對待這個問題。

唐曄

您是怎樣理解生命呢?

李桂超

人生短暫,儘量多留住一些美好吧,就像我小時候在鄉下,見到的最亮的星辰大海。把這些美好定格在記憶深處,那就是桃花源,有了這片桃花源,哪裡又不是水雲間呢?

採訪/唐曄 編輯/子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詩詞丨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那麼生活中的「水雲間」都在哪裡呢?和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於時光深處,靜看花開花謝《竹枝詞二首·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岸上楊柳青青,江上聽到情郎的歌聲傳來,他到底對妾有無情義?細細分辨,原來彼此已心意相通。
  • 六首悠然詩詞: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那麼生活中的水雲間在哪裡呢?和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於時光深處,靜看花開花謝。《菜根譚》說: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魚在水裡自由自在暢遊而能忘掉水的存在,鳥乘風飛行而可以不必知道有風的存在。不為環境所拖累,人就可以活得輕鬆開心,雲淡風輕。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 詩詞: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陶淵明《桃花源記》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描繪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從此以後,桃花源成為無數人們心中的「勝地」,觸不到、摸不著,但很美好,就如同「詩和遠方」。雖然生活中會遇到坎坷,世界也不是活在手機的濾鏡裡,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都是水雲間
    山的那邊(散文)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都是水雲間。四季輪換,不知不覺已到了一葉飄零而知秋的季節。那天友告訴我:張良廟景區後面有一處「世外桃源」,環境幽雅,風光旖旎,最是賞秋登高望遠最佳之地。同行者有個叫「蓮」的人,她是嫁到那邊的媳婦,一路有她相伴,我們不再迷茫。1.翻過霧氣騰騰的柴關嶺,就到了張良廟景區。後山處的「情人谷」,今天的目的地。可惜路被毀壞,只好繞道而行,看來尋桃花源也需要苦行。
  • 心中若有園林,何處不是桃花源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始見桃花源。那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田地肥沃,池沼美麗,有桑樹有竹林。桃花源,且自己造罷!然後,就有了中國園林的魂。獅子林內千姿百態,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假山有六十多座,妙趣橫生。山中的桃花源,生活恬淡優雅,而不為人知;牆裡的大觀園,尊貴奢華之餘,生活又多了些束縛。中國園林是對桃花源的幻想,也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投射。
  • 心中若有真情在,無論在不在身邊,你都一樣是我心中醉心的溫暖
    喧囂的塵世,難得有一方淨土,不如,趁著風和日暖,花香遍野的最美四月天,在心間營造一方暖角,而後,或品一盞茶,或讀一卷書,或與曾經的眷眷深情在心間共芳菲四月的美景。若是真愛,珍藏在心間,默默祝福,默默守護,也是一種別樣的情懷。
  • 心若有桃花,何處不是水雲間?16句最新的旅行小短句,你喜歡哪句
    趙楊丨攝1、「其實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女王喬安》4、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林語堂5、有時候,起初的隱忍可以避免一路的疼痛。——《怦然心動》6、我什麼都沒有忘,只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不能想,卻也不能忘。 ——史鐵生
  • 甘泉村陳繼房:心有桃花源 打造水雲間
    魯網7月30日訊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古堰畫鄉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這是我本來想好的遊記標題。不過總覺得有點玄乎,想來這個奔波忙碌的世界,直接、清晰的表達來的更痛快,於是這句話只能放在這裡。祥子說:5000字和80張照片,寫一篇短小精緻的遊記。這和我的公眾號一樣的觀點,我說不寫長文。這一篇,就這個標準,記錄一個周末的48小時。
  • 吃虧是福,忘記煩惱,只要心情輕鬆自然,何處不是水雲間
    人生的修行一定有要先見到自己,見自己方可見天地,而知進退;知進退才能有格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會對身處困境中的人報之以體諒和悲憫,對世道人輪多一份看透和激惱。做人要方,做事要圓,能忍是聰,會讓是明,人事看開,幸福一生。
  • 「十大最美桃花源」評選活動明媚鋪開,為你心中的桃花源投票吧
    「十大最美桃花源」評選活動明媚鋪開詩意山川,豈有風月不醉人?美麗京華,何處不逢桃花源!我的大北京,我的桃花源!尋找你心中的詩和遠方,為你心中的桃花源投票吧!《我的桃花源》——全國首檔大型文旅探訪體驗節目8月18日起每周二21:50溫情開播。
  • 尋夢古徽州,醉入桃花源,憶念水雲間
    在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黃山,有重巒疊翠的齊雲山,有煙雨迷朦的新安江,還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青山向晚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檻流」,對於很多人來說,古徽州就像是一個夢,唯有入夢,才能得見詩情畫意中的神秘清幽。
  • 在人間丨桃花源記
    可遊走的空間狀態丨從城市到園林自然漫步重慶融創桃花源的中庭花園,低密度的社區條件可使中庭花園能更好地表達禮序,這裡的禮序不是古代建築中的幾進幾院,似乎只是一種表演儀式。重慶融創桃花源的禮序,是依據需求形成一定的秩序,可以更加合理安排當代人的空間秩序和生活。
  • 尋夢古徽州,醉入桃花源,憶念水雲間
    山在天邊而翠,水在雲中而回,如要尋夢古徽州,探訪鮮為人知的桃花源,績溪是不可錯過的絕佳寶地。在這裡,有「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雨景之美,有「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夜空之美,有「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閒倚小閣窗」的閒逸之美。
  • 三水國學│世外桃源何處尋?
    有道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在日益濃翠的枝葉間,桃紅梨白仍然依稀可見。朵朵粉雲點綴著車水馬龍的城市,營造出世外桃源般的夢境。夢境太短,終究是花期漸盡,枝頭上的濃淡紅妝,一日少過一日。兩個月竟短如一瞬,匆匆來去,挽留不住。厭倦了燈紅酒綠,浮華喧囂,人們自然把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與世隔絕的山林視為桃花源。
  • 此生,我在水雲間,等你
    有一種憧憬,便是常住水雲間。在那雲水相接的地方,霧氣氤氳,飄飄渺渺,空氣中帶著溼意。山,略顯消瘦,因為有霧氣的籠罩;水,越發朦朧,因為有仙雲的點染。「沒有水雲間一樣的地方,是無法作畫的。」你走了,頹廢地走了。為了你,我走過千山萬水;為了你,我尋遍名山勝地。從南到北,從城市到農村,從遙遠到咫尺,一遍又一遍的,可是得到的是什麼?依然是你的否認。水雲間?
  • 七裡店村桃花源,野蔌疏食水雲間
    桃花源,地處村子北側,是七裡店村鄉村旅遊合作社,掩映在青山綠水、秀麗田園間,是一處生態五彩斑斕、功能現代時尚的遊農家樂。桃花源飯店處於東環線。「厚德載物」牌坊南側,立一巨石,上書「桃花源」,坐落於多株桃樹間,此處便是目的地。
  • 心寬無處不桃源,何處不是雲水間(深度好文)
    但悲哀的同時,得保持一份覺察,仿佛有第三隻眼睛在看著這一切。通常有一類人能做到:有著堅定智慧信仰的人。他們往往對生死、對無常、對姻緣有著清醒而超脫的認識。相反,沒有智慧信仰的人,則容易在挫折來臨前,覺得自己充滿能量,一切都在掌控中,自己能改造自然、決定命運。然而一旦意外發生,就立即陷入莫大的無助、慌亂、痛苦之中。
  • 人到中年,尋一處心靈的桃花源,讓心情由絢爛走向淡然
    禪語說: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似水流年,不經意間的兜兜轉轉,已然人到中年。人到中年,尋一處心靈的桃花源,讓心情由絢爛走向淡然。陶潛的桃花源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悠閒;李白的桃花源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寂浪漫。王維的桃花源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自得恬淡;海子的桃花源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淡淡溫暖。
  • 長沙藍·水雲間
    第6期 小布帶大家體驗長沙水雲間一幅天藍水碧地綠的「美麗長沙」畫卷正向我們迤邐走來。(芙蓉區委網信辦供圖/賈曉燕 攝)竹園路向陽湖(李科 攝)有了水,城市便有了靈氣。編輯丨夜光杯 校對丨羅建勳審核丨杜進長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