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環境強保護,深圳野生物種真豐富
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植物16種
深圳特區報2019年05月10日訊 你能想像,在深圳這樣一個高度城市化且陸域面積狹小的地區,也會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嗎?昨天,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報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柱動物51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有42種;野生植物約208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種。
我市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在昨天舉行的在線訪談中透露,目前我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其中鳥類335種,獸類53種,外來種類有2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包括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蟒蛇、黑鸛、白肩雕;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9種,包括穿山甲、獼猴、黑臉琵鷺、蛇雕等,這些動物主要分布在大鵬半島、梧桐山、七娘山等區域。另外,深圳灣作為我市鳥類主要棲息地,每年有近十萬隻候鳥在此停歇和越冬。
在野生植物資源方面,我市原生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具有物種豐富、結構複雜、景觀多樣等典型特徵。目前,全市野生維管植物約有208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6種,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仙湖蘇鐵;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包括金毛狗、桫欏、粗齒桫欏、大黑桫欏、黑桫欏、水蕨、蘇鐵蕨、樟樹、土沉香、格木、半楓荷、紅椿、喜樹、珊瑚菜、中華結縷草,這些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梧桐山、七娘山、排牙山等區域。此外,全市還有栽培植物約800種,歸化植物78種,外來入侵植物9種。
近半土地面積用於生態保護
對於我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原因,市規劃土地監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深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為野生動植物生存提供了較好條件。另一方面,深圳歷來重視生態保護,對保護野生動植物採取了有力措施。2005年,我市就劃定了生態控制線,將全市約900平方公裡近50%的土地面積用於生態保護,並規劃建設了一個國家級、三個市級自然保護區。到2020年,我市還將規劃建設13個溼地公園。這些措施為野生動植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環境,也有效保護了野生動植物。
近年來,我市還頻繁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執法和野生動物救護,並建立佔地近百畝的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依法接收救護執法機構查沒移交的野生動物和市民報告受傷或移交的動物。救護後狀況良好的野生動物,按技術要求進行放生。據統計,我市平均每年救護的野生動物在2000隻(條)以上。
相關連結
隨意放生野生動物或要承擔法律責任
昨天的訪談中,針對市民關心的野生動物飼養和放生等問題,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市民如果要養野生動物,需要取得相應的行政許可。
對於有些市民購買龜類等野生動物放生的行為,該負責人表示,不支持這樣的行為。首先,普通市民並不能科學掌握放生的技術要求,比如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放生後,很可能在野外環境中死亡。其次,這樣的做法會助長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行為,外來物種入侵將給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根據2017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記者 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