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家族最具毒性的三味中藥
「是藥總有三分毒」,我們一般認為中藥副作用小,但是如果不能夠把握正確的服用方法,大量或長期服用中藥,也會引起藥物中毒,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最具毒性的三味中藥。硃砂又名丹砂、辰砂、赤丹、汞砂,為天然的辰砂礦石,汞含量高,有安神鎮驚、清心解毒之功效,是歷代中醫治療心悸心慌、失眠癲狂的要藥之一。同時,許多著名的中成藥中也含有硃砂,如治療心悸、怔忡、不眠的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治療癲狂、耳鳴的磁朱丸;治療中風的安宮牛黃丸、活絡丹等。
-
硃砂 雄黃 烏頭這三味中藥最無情
我們經常說,中藥性質溫和,副作用較小,但是我們也要記住這句話,是藥三分毒,而且有些中藥的毒性會更大,如果濫服中藥會引發藥物中毒,甚至會危及生命健康,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三味毒性最強的中藥。
-
毒性最大的三味中藥
【天地網訊】 很多人以為,中藥藥性溫和,因此可以大膽放心服用,劑量稍大也沒有問題。但是,「是藥總有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如果亂用濫用,也會有不良反應甚至引起藥物中毒。有的中藥不宜大量或長期服用,如含有硃砂、雄黃、烏頭的中藥,更應引起注意。
-
中藥也會「藥」出人命?母女滋補喝硃砂雄黃鉛中毒
醫生告誡,是藥三分毒,服藥別太「任性」 湖北女孩小惠因婦科疾病抓了幾副中藥,結果導致腎功能不全;永嘉的一對母女喝硃砂加雄黃,喝出鉛中毒。連日來,市區接連出現了幾名吃了中藥而導致不良反應的患者。 據母女倆回憶,幾天前,她們因為感覺體虛,特意跑到草藥攤買了一些硃砂與雄黃,然後將這兩種中草藥放在了不鏽鋼杯子裡用開水泡著喝,到病發已經喝了5天。 是不是這兩種藥物引起的鉛中毒?對此,醫生解釋,硃砂與雄黃的成分都含有砷化物,本身都帶有一定的毒性,用於藥材的硃砂和雄黃都要先經過純化處理,尤其是雄黃不能見火,見火會產生劇毒。
-
翻臉無情 中藥毒性最大3味藥
很多人以為,中藥藥性溫和,因此可以大膽放心服用,劑量稍大也沒有問題。但是,「是藥總有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如果亂用濫用,也會有不良反應甚至引起藥物中毒。有的中藥不宜大量或長期服用,如含有硃砂、雄黃、烏頭的中藥,更應引起注意。
-
科學生活:硃砂、雄黃是「良藥」還是「毒藥」?
現代藥理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硃砂內服具有鎮靜和抗心率失常的作用,能降低大腦中樞的興奮性;外用可抑殺皮膚真菌。此外,硃砂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硒和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抗衰老作用。 但是,中醫界也認可硃砂、雄黃的毒性。「大量研究證明,人體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硃砂、雄黃,可以導致汞、砷等有毒元素在體內蓄積,造成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並可能損害人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
硃砂、雄黃:「良藥」還是「毒藥」?
現代藥理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硃砂內服具有鎮靜和抗心率失常的作用,能降低大腦中樞的興奮性;外用可抑殺皮膚真菌。此外,硃砂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硒和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抗衰老作用。 但是,中醫界也認可硃砂、雄黃的毒性。「大量研究證明,人體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硃砂、雄黃,可以導致汞、砷等有毒元素在體內蓄積,造成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並可能損害人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
硃砂毒性大 忌大量服用
我們常說中藥的副作用小,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味副作用較大的中藥——硃砂。硃砂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如果配伍不當,食用不當,那麼會帶來致命的威脅。那麼硃砂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服用硃砂的禁忌有哪些呢? 中藥硃砂的作用 用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
-
苦杏仁要認清防誤食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原標題:中藥有毒性嗎?常見的五種中藥有毒性)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1、雄黃—遇熱氧化成砒霜 【毒性指數】★★★★ 含有雄黃的中成藥不少,如牛黃解毒丸雄黃也是有毒的,它遇熱後可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後可引起口腔咽喉幹痛、燒灼感、口中有金屬味、流涎、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嚴重者會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接觸還會引起皮膚過敏,出現丘疹、皰疹、痤瘡樣皮疹等。因此,雄黃的臨床常用量為0.05~0.1克,多入丸散用。孕婦禁用。
-
硃砂雄黃存棄之爭 若服用得當「毒藥」亦是良藥
醫學界對硃砂、雄黃的爭議由來已久。近日有專家呼籲《藥典》取締那些含硃砂、雄黃的中成藥,尤其是其中的21種兒童用藥。記者從多位專家處了解到,含硃砂、雄黃的中成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在此大前提下,此類藥物帶來的療效還是要高於其風險,不可因噎廢食。
-
吃了中藥嘔吐、頭暈 醫生開出「天花粉+烏頭」禁忌方子?
原標題:吃了中藥嘔吐、頭暈 醫生開出「天花粉+烏頭」禁忌方子? 頸椎痛到醫院開中藥,回家吃藥後卻嘔吐發暈、舌頭和全身發麻,疑似烏頭鹼中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鬱悶的巴中通江男子周德楊發現,中醫為自己開的藥方中有天花粉、川烏和草烏,自己找人看過方子,川烏和草烏兩味中藥不能同時和天花粉一起使用,這違反了中醫的基本禁忌。
-
除了十八反,還有哪些情況下中藥有毒?
把藥物毒性強弱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 可見,「毒藥」是藥物的總稱,毒性是藥物的偏性,又認為毒性是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誌。 中藥毒性隨時代推進不斷被加深認知
-
苦杏仁要認清防誤食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原標題:中藥有毒性嗎?常見的五種中藥有毒性)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1、雄黃—遇熱氧化成砒霜> 【毒性指數】★★★★ 含有雄黃的中成藥不少,如牛黃解毒丸、六神丸、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牛黃鎮驚丸、牛黃抱龍丸、砒棗散等。
-
砒霜、硃砂 這些劇毒中藥其實是重症高手
硃砂還能治療急性嘔吐,以硃砂散治好神經性嘔吐的已有多例,療效甚佳。硃砂散由硃砂30克、法半夏15克、丁香6克、冰片0.6克、生甘草6克組成,均研為極細末後調勻,瓶裝密封,每服3克,每日兩次,餐前半小時溫水調服或裝膠囊吞服。需要注意的是,硃砂散中朱用砂量超過常量數倍,短期服用雖未發現毒性反應,但硃砂主要含硫化汞,久服蓄積對肝腎功能均會有損害。
-
除了十八反,還有哪些情況下中藥有毒?
把藥物毒性強弱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 可見,「毒藥」是藥物的總稱,毒性是藥物的偏性,又認為毒性是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誌。 中藥毒性隨時代推進不斷被加深認知
-
中藥「毒-效」話硃砂
隨著臨床實踐不斷發展,對硃砂的認識也逐漸加深,也經歷了從「無毒」到「有毒」的過程。目前中藥學將硃砂列為「有毒」中藥,臨床應用時,不入煎煮,入丸散,忌火鍛。 目前在中成藥裡,含硃砂的品種佔10%;在兒科中成藥裡,含硃砂的品種佔20.32%。
-
歐美國家限含重金屬中藥使用 中藥「有毒」是誤讀
國家藥典委員會首席專家錢忠直教授認為,汞對人體的毒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存在形式,而硃砂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汞(HgS),是典型的共價鍵化合物,化學性質穩定,溶解度極小,甚至不溶於鹽酸和硝酸,難以在胃中分解被人體吸收進入體內。因此,對硃砂和含硃砂中成藥的毒性評價,不能簡單套用「汞」的毒性數據來進行折算,應區分藥物中含有的是什麼形態和價態的汞。將汞毒性套在硃砂身上,是不符合化學原理的。
-
同仁堂頻陷毒門折射中西對峙 封殺硃砂不科學
這場由「健體五補丸」汞超標引發的風波,顯然超出了同仁堂的預料,據媒體報導,其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註冊的藥方中,含硃砂的藥方多達86條。如同「大宅門」的劇情一般,同仁堂當下正面臨著一次藥品安全性的難關。「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是同仁堂秉承的製藥標準,不過在硃砂含毒的爭論聲中,硃砂、雄黃、鉛劑等傳統中藥成分陷入到了減與不減的輿論漩渦。
-
砒霜、硃砂 這些劇毒中藥其實是重症高手
硃砂還能治療急性嘔吐,以硃砂散治好神經性嘔吐的已有多例,療效甚佳。硃砂散由硃砂30克、法半夏15克、丁香6克、冰片0.6克、生甘草6克組成,均研為極細末後調勻,瓶裝密封,每服3克,每日兩次,餐前半小時溫水調服或裝膠囊吞服。需要注意的是,硃砂散中朱用砂量超過常量數倍,短期服用雖未發現毒性反應,但硃砂主要含硫化汞,久服蓄積對肝腎功能均會有損害。
-
22歲女孩患婦科病 吃中藥結果吃出腎病
溫州網訊 湖北女孩小惠因婦科疾病抓了幾副中藥,結果導致腎功能不全;永嘉的一對母女喝硃砂加雄黃,喝出鉛中毒。連日來,市區接連出現了幾名吃了中藥而導致不良反應的患者。 醫生告誡,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正確煎煮和服法也很重要,不能過量喝隨意喝,一定遵照醫囑服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