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日本志願者在和歌山縣熊野古道上清掃和修復道路。熊野古道位於大阪京都之南的紀伊山地,是穿插在關西南部地區間的朝聖之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公元10世紀前後被稱為「熊野三山」的熊野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成為日本朝聖者心中的聖地。從京都、大阪等地前來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導致通往「熊野三山」的古道逐漸興旺起來。鼎盛時期熊野古道綿延400多公裡,但目前僅剩下斷斷續續的數十公裡。2004年7月7日,包括熊野古道的「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此處世界文化遺產,熊野古道上長期活躍著一批志願者,對古道進行清掃、修復等作業。除了當地誌願者外,還有一些志願者團體從東京等地遠道而來,在領略熊野古道魅力的同時,也參與維護古道的工作。新華社記者馬興華攝
4月19日,日本志願者在和歌山縣熊野古道上清掃和修復道路。熊野古道位於大阪京都之南的紀伊山地,是穿插在關西南部地區間的朝聖之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公元10世紀前後被稱為「熊野三山」的熊野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成為日本朝聖者心中的聖地。從京都、大阪等地前來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導致通往「熊野三山」的古道逐漸興旺起來。鼎盛時期熊野古道綿延400多公裡,但目前僅剩下斷斷續續的數十公裡。2004年7月7日,包括熊野古道的「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此處世界文化遺產,熊野古道上長期活躍著一批志願者,對古道進行清掃、修復等作業。除了當地誌願者外,還有一些志願者團體從東京等地遠道而來,在領略熊野古道魅力的同時,也參與維護古道的工作。新華社記者馬興華攝
4月19日,日本志願者在和歌山縣熊野古道上清掃和修復道路。熊野古道位於大阪京都之南的紀伊山地,是穿插在關西南部地區間的朝聖之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公元10世紀前後被稱為「熊野三山」的熊野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成為日本朝聖者心中的聖地。從京都、大阪等地前來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導致通往「熊野三山」的古道逐漸興旺起來。鼎盛時期熊野古道綿延400多公裡,但目前僅剩下斷斷續續的數十公裡。2004年7月7日,包括熊野古道的「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此處世界文化遺產,熊野古道上長期活躍著一批志願者,對古道進行清掃、修復等作業。除了當地誌願者外,還有一些志願者團體從東京等地遠道而來,在領略熊野古道魅力的同時,也參與維護古道的工作。新華社記者馬興華攝
4月19日,日本志願者在和歌山縣熊野古道上清掃和修復道路。熊野古道位於大阪京都之南的紀伊山地,是穿插在關西南部地區間的朝聖之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公元10世紀前後被稱為「熊野三山」的熊野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成為日本朝聖者心中的聖地。從京都、大阪等地前來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導致通往「熊野三山」的古道逐漸興旺起來。鼎盛時期熊野古道綿延400多公裡,但目前僅剩下斷斷續續的數十公裡。2004年7月7日,包括熊野古道的「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此處世界文化遺產,熊野古道上長期活躍著一批志願者,對古道進行清掃、修復等作業。除了當地誌願者外,還有一些志願者團體從東京等地遠道而來,在領略熊野古道魅力的同時,也參與維護古道的工作。新華社記者馬興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