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屋基村遊覽。 許永強供圖
中新網海口8月8日電 題:海南儋州:深入挖掘村莊資源 打鄉村旅遊「特色牌」
中新網記者 王子謙
位於儋州市那大鎮屋基村的愛尚玫瑰花園員工忙到下午一點多才吃午飯,最近每天都有幾輛大巴車載著外地遊客進村,在此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遊。
「園區被納入團隊遊線路,每天都要接待好幾個團。」愛尚玫瑰園總經理李世國匆匆吃完午飯便來接待客人。他告訴記者,玫瑰園這兩個月最多時一天接待了26個旅行團。
屋基村的是儋州市遠近聞名的「鷺鷥天堂」。 許永強供圖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鄉村遊、周邊遊成為旅遊重點。儋州深挖村莊特色,邀遊客賞自然風光,瞻仰紅色文化,體驗採摘樂趣,鄉村旅遊呈現蓬勃多姿的發展格局。
屋基村是儋州的千年古村,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這裡是遠近聞名的「鷺鷥天堂」,最多時有上萬隻鷺鷥在村中的溼地棲息;還是小有名氣的歷史名村,從這裡走出過明代初年「威武將軍」符南進和「嘉應將軍」符那寬,村莊中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作為海南省五椰級美麗鄉村景點,屋基村的鄉村旅遊曾經紅火過,但由於一段時間村民積極種植橡膠樹而少種稻田,導致溼地功能降低。此外還因市場營銷不到位,旅遊業始終在低位徘徊。
「鷺鷥是屋基村的品牌,必須保護棲息地,增加其活動範圍。」那大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許永強告訴記者,屋基黨支部在書記許斌的帶領下,一方面提升村莊生態水平,保護鷺鷥棲息地範圍,另一方面引入合作企業,用市場手段盤活旅遊資源。
儋州市那大鎮石屋村重點發展紅色旅遊和教育培訓。 凌楠 攝
許永強介紹,屋基村結合村莊優勢,與旅行社合作成為儋州一日遊的旅遊點,遊客在村莊既可以賞鷺鷥又能觀花海。2020年屋基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後,5、6月間共接待了60000多名遊客。
與屋基村不同,那大鎮石屋村主打紅色文化。石屋村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廣東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百姓在村支書胡松的帶領下艱苦奮鬥、開荒種田,大力發展經濟,創下大隊集體存款100萬元、糧食存量100萬斤的「雙百萬村」,被周恩來總理讚譽「北有大寨,南有石屋」。
石屋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毛湘峰介紹,目前該村胡松紀念館、中國村官精神館等8個館成為本地教育培訓和研學遊的必選之地,去年下半年最高日接待遊客量近千人。石屋村正依託即將建成的儋州市黨校,開展教育培訓+紅色旅遊+鄉村振興胡松產業園項目深度體驗,僅黨建培訓一項預計年接待量將超過2萬人。
「石屋村共5個自然村,村村有特色,需要進行資源整合。」毛湘峰說,石屋村正採取以產業帶動鄉村旅遊的方式打造「胡松產業園」。在利用政府專項資金的同時,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對基礎設施和產業進行統一規劃打造,修繕胡松故居,修通連村道路,提升通訊水平,謀劃3個產業基地:相思茶基地、「蝦稻共育」基地、九品蓮花基地和6個採摘園:荔枝園、蜜橘園、百香果園、水果玉米園、菠蘿蜜園、百果園。
目前,石屋村「胡松產業園」項目正在逐一落實,鄉村旅遊日漸紅火。近日,儋州市廚師職業技能的考場放在了石屋村,村中不少人報名考試。「提前學習提升廚藝,為農家樂和民宿做準備。」村民陳秀娟說,她家種植了20畝水果,非常有條件開採摘園辦農家樂。
今年,儋州結合美麗鄉村、生態文明村建設,設計美麗鄉村健康遊路線,系統推出各類鄉村旅遊產品。儋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提供數據顯示,在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該市各鄉村旅遊點共接待遊客近2萬人次,同比增長近九成。
在儋州市大城鎮調南村,古樹參天、鬱鬱蔥蔥,43株古樹、大樹、奇樹成為吸引遊人到訪的理由。在村中,350多年樹齡的見血封喉樹幹高30米,胸徑2米,板根高度也超過2米;420年樹齡的黃葛榕獨樹成林,板根延伸至數米。調南村委會書記符啟周介紹,該村圍繞見血封喉、古榕樹、古荔枝樹等景觀,新建石頭步道、景觀擋牆,鋪設塑木平臺棧道等設施,提升村莊的景觀環境。讓調南村變身以古樹為特色的鄉村旅遊新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
當前,如何吸引更多遊客,延長遊客遊玩時間,成為儋州市鄉村旅遊下一步思考的問題。許永強說,屋基村將擴大溼地範圍,增加竹林面積以滿足上萬隻鷺鷥築巢棲息。該村已引入旅遊開發公司,通過設立美食小吃廣場,搭建儋州調聲表演舞臺、建設鄉間民宿、拓展基地等方式,擴大鄉村旅遊產業鏈,將打造集休閒觀光度假,田園綜合體、國際貿易商務洽談為一體的新時代綜合型鄉村旅遊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