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華山1914變身創意高手論劍之地的三個絕活(經典!)

2021-01-15 至道空間


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簡稱「華山」)的前身是臺灣的一家製酒廠,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1922年7月,臺灣總督府為增加財政收入,制定實施酒類專賣制度,由總督府專賣局出資收購該會社,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廠,並擴充業務產品為米酒、泡盛紅酒、藥酒、洋酒、水果酒、烏梅酒、藥用酒精等。光復後,由政府接收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1947年1月成立臺灣省專賣局酒業有限公司,隨後於同年7月專賣局改制為菸酒公賣局,臺北酒廠遂改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北第一酒廠」。


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等人因籌辦「你說我聽」中法藝術交流,意外發現廢棄十年的臺北酒廠,此酒廠仍保有過去臺北產業與生活的空間記憶,非常適合成為一個與城市生活相結合的多元藝文展演空間。於是發起串聯各領域之藝文界人士,共同爭取這塊閒置的公有地,希望保留舊建築作為提供戲劇、美術、音樂、舞蹈、電影之展演空間,並舉辦各項國際性大型藝文活動,使其成為一個全民共享文化活動的重要基地。此構想獲得省政府文化處(後改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的積極響應,並主動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協商。1998年6月,菸酒公賣局將基地內部份建築物與戶外空間委由省文化處託管並著手進行規劃整修,以提供場地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至此「華山藝文特區」正式成立使用。

2006年,華山在經過以短期活動為主的10年藝文特區轉型醞釀階段之後,為落實政府有關文化創意發展產業發展的政策,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文建會以促進民間參與方式分三階段、三區塊方式開發預定分成三階段開發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包括:


1電影藝術館OT案(Operation and Transfer


2007年5月「電影藝術館OT案」,由臺灣電影文化協會得標,資深導演侯孝賢亦參與其中規劃。文建會將投資電影院建築及內裝設備,放映實驗性電影、紀錄片、國片,主要目的在培養電影藝術人才,提供臺灣藝術家放映影像的空間,讓電影創作人才有發表的機會,也讓民眾接觸國片。


2文化創意產業引入空間ROT案(Rehabilitate, Operation and Transfer


是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中面積、修建規模最大的案子,總面積即佔35000㎡,13棟建築物必須重新整修,備受矚目。2007年6月由遠流出版社、國賓飯店與仲觀設計三家公司共同組成的臺灣文創發展公司得標,取得改建經營權,為期15年。文建會希望該園區能成為臺灣的文化創意中心,兼具影像、市集、教育、演出、娛樂與展售等六大功能。


3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旗艦中心BOT案(Build, Operation and Transfer


擬將華山現有刑事警察局的舊辦公室,重新興建為極為現代化的當代建築。全案的招標作業正在準備中,該案是園區內唯一可興建獨棟大樓的區塊,據了解有飯店業者積極爭取經營權,期望規劃成具備文化、觀光、旅館多功能的大樓。

2009年6月正式開園轉型後的華山被規劃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工坊及創意作品展示中心的創意文化園區,佔地72000㎡,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目的在於提升臺灣的設計能力、民眾的生活美學力,提供一個可讓藝術家交流及學習,進而推廣、營銷創意作品的空間。華山包含戶外藝文空間及室內展演空間兩部分,是一個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創作場域,也是一個以文藝為主的專業場地。平時常會有各種展覽、表演等活動在這裡舉辦。




華山的經營是「商家入駐+空間租賃」的方式。


這些長期合作的商家有①青葉新樂園(臺菜自助餐廳)、②傳·音樂展演空間、③Alley Cat’s Pizza、④一間茶屋、⑤名山藝術(畫廊)、⑥1914 Connection(當代設計師禮品專賣店)、⑦CD Pizza(創意生活產品店)、⑧老叢茶圃、⑨義麵坊小酒館、10 easyoga 華山概念店、11 TRIO Cafe、 12 風潮·音樂聚落、13 DejaVu(主題餐廳)、14 阿優依原住民精品百家店。

這些商家的藝術氛圍十分濃烈,不僅僅提供商品和服務,更提供一種藝術和文化的體驗,除去日常的經營外,不少商家還向社會提供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增強互動。



青葉新樂園:一家臺灣料理自助餐老店(創開於1964年),臺灣版的「北京烤鴨」品牌。

傳·音樂展演空間:由legacy公司管理,提供國內外重量級藝人演出、新秀團體演出、音樂表演等。

Alley Cat’s Pizza:披薩餐廳。

一間茶屋:方文山開的茶館。

名山藝術:經營當代油畫、雕塑、原創版畫、水墨、書法等。

1914 Connection:臺灣第一家當代設計師禮品專賣店,邀請臺灣設計師連線合作,建立文創產業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創意夥伴有來自繭裹設計、天晴設計、十聿設計、彰藝坊、島民工作室、 TOAST、穆德設計團隊、桔禾創意整合、楊莉莉青花、西肯創意、土幹創意、+koan 、雪特國際、艋舺肥皂、、拍拍屁股走人、三和瓦窯、環原、sothatsme、果鋪、紙立方、葉朵、御品木、目睹、銀爵、凱思設計、小確幸、炎窯、觀山水、ink等設計工作室,以及臺北孔廟/故宮限量商品等文創組織。臺灣文創公司董事長王榮文曾指出,「1914 Connection」品牌店,是臺灣第一家完全販售臺灣本土設計師作品的複合生活精品店,也是華山1914第一個自營品牌,融合了極具歷史感的元素及當代的創意概念,未來目標是要成為最具本土創意能量的展售平臺。

CD Pizza:經營3C創意商品、飾品、創意生活用品、創意服飾品等。

老叢茶圃:經營自主種植、採制的茶葉,茶器藝術品交易,並且還舉辦茶文化相關講座。

義麵坊小酒館:小酒吧

easyoga 華山概念店:時尚瑜伽品牌,除了經營產品和瑜伽課程外,還舉辦「瑜伽生活節」。

TRIO Cafe:咖啡店

風潮·音樂聚落:風潮唱片公司的體驗店,不定期舉辦與音樂、生活美學、旅遊相關的演出及講座。

DejaVu:歐式古典主題音樂餐廳,周杰倫、劉謙等是老闆,他們的個人收藏品也在其列,並且每日規劃不同的現場音樂與近身魔術的表演為用餐時帶來樂趣與互動。

阿優依原住民精品百家店:在《臺灣原住民族產品拓銷據點計劃》政策下誕生,結合流行、購物、人文以及文化美學元素,是一處同時擁有原住民14族文化交流及商品的展售平臺,也是一處同時能滿足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興趣及美學品味追求的特色空間。


除去這些商家外,其餘的空間都是向外提供租賃的,其中包括4個戶外場地。這些場地提供給文藝團體、學生團體、一般機構預約使用,會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藝術品展覽、教育展覽、影展、攝影展、主題市集、音樂會、發布會、體驗活動等,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8月至今已經舉辦各類350多個(不含場次),平均每年100多個,主辦單位不僅有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更有媒體、社會團體和商家等,有的是華山1914自主舉辦,這些活動有免費的,也有受邀請參加的,也有自費的,有不少活動是一年一度長期舉辦的。

2012年部分活動一覽表

類別

名稱

內容

時間

主辦單位

市集

主題趴市集

招募創意商品、美食

07.21~07.22

華山1914

表演

臺灣新民謠音樂會

免費音樂欣賞

07.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鳳凰變

中國文化大學50周年校慶劇展

05.24~05.27

中國文化大學

器官感性

舞蹈

05.02~05.06

世紀當代舞團

少林武會

免費參觀武術表演

04.14

師大少林聯社

鬥夢去

劇展

05.04~05.19

廣藝基金會

發布

myfone行動創作獎

音樂節比賽

07.07~07.12

華山1914

機能性紡織品成果發布會

時尚高科技邀請展覽

03.16~03.18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活動

Nic歸零巡迴

音樂會

07.14~07.15

唯群體工作室

韋禮安黃昏音樂會

免費音樂會,預購會

07.14

華山1914

張懸音樂會

免費音樂會

07.13

華山1914

2012楓加節

免費加拿大國際文化交流(人文、藝術、音樂、美食)

06.30~07.01

臺灣加拿大商會、雄獅集團、某餐飲公司

UP好心情

設計師個人燈光藝術展、講座以及戶外街頭藝術展等

06.23~07.22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華山1914

艾雷島威士忌嘉年華啤酒節

購票入場

06.09

旅遊局、華山1914

2012臺灣原民園

主題遊園會

02.11~02.12

華山1914

GMX金曲音樂節

演唱會、金曲論壇、音樂產品展售

06.15~06.24

文化部、滾石文化

華山一所學校

主題講座、課程等、體驗

05.27~06.03

華山1914

行政院文化頒獎典禮

頒獎禮

04.21

行政院

愛地球活動

明星公益義賣

04.20~04.22

肯夢國際公司

噶瑪蘭2012大師論壇

威士忌文化講座

03.03

噶瑪蘭威士忌

展覽

賽爾號特展

漫畫展、玩具展

06.22~09.30

聯合報、臺灣淘米科技

一時一地

免費攝影展

07.27~08.25

藝譔堂

經典,從這裡開始

達利藝術作品展

07.02~08.31

[商家]名山藝術

2012臺北旅遊展

旅遊推介會

06.29~07.02

高雄觀光旅遊協會、福力國際展覽公司

四季故宮

免費參觀臺北故宮部分展品

2011.11.26~2012.06.29

臺北故宮博物院、華山1914

國際玩具創作展

購票入場

07.05~07.08

臺北怪獸國際公司

講究展

商家茶文化展覽

06.01~06.18

[商家]老叢茶圃

宜家居家設計展

免費參觀

06.01~06.03

宜家家居

華山畢業季

畢業作品徵集展、講座、遊園會

05.24~06.03

財團法人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表象之外看不到的

商家藝術畫展

05.20~06.30

[商家]名山藝術

夢發光空間設計展

免費展覽、講座

05.11~05.14

海尼根啤酒

瑜伽生活節

商家活動

05.19~05.20

[商家]easyoga

城市遊牧影展

入圍電影、短片展

04.12~04.22

某影視公司、華山1914

質與形

免費西班牙瓦倫西亞的雕刻藝術家馬可·薩爾瓦多雕塑作品展

04.07~04.20

藝譔堂

現代水墨先驅吳學讓九十慶生大展

商家藝術展

04.02~04.30

[商家]名山藝術

取得成效

2008年舉辦活動場次398場,其中文藝團體和學生活動129場,參與人數共4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2.84個文藝團體進行表演或排練活動,針對文藝及學生團體的使用率達42%,產生經濟效益約1億9千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700多萬元)。其中,華山1914自行主辦或者協辦23場大中型活動,積極爭取各項優質展演來華山舉辦,參與活動人次超34萬。

2009年舉辦活動場次381場,其中文藝團體和學生活動120場,參與人數50萬人次,產生經濟效益約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400多萬元)。


(一)創意之道

華山1914之所以如此成功,與它的創意經營是息息相關的。總體而言,有四個創意點值得關注。

創意地標: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

華山1914園區內的建築是以廠區進行階段性的擴建,具有臺灣近代產業歷史上的特殊價值與意義。在華山園區內,不僅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更可以感受到園區建築風格上因為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而極具建築史學上的意義,也因位居市中心精華地段,又兼具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意義。

創意市集:演講、論壇、溝通想法、交流觀念,白天與黑夜一樣誘人

華山1914的理念就是希望成為臺灣文創新門戶、觀光客光臨臺北的入口,並且期待著能夠感動更多的外國人,讓他們認識臺灣、看見臺灣。

在華山1914不僅有提供會議、展覽和演出的空間,還接納海內外人士舉辦演講、論壇、溝通想法、交流觀念。園區內不乏展現最「臺灣味」的各種創意市集,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是許多明星將工作室設置在園區裡,明星效應帶來了衍生產品的熱賣。相比大陸的創意園區、動漫基地只有白天沒有夜晚,日落後大多寂靜無人光顧,華山的白天與黑夜一樣閃爍著誘人的光芒。周杰倫等眾多明星、作家棄商場、酒店而選擇在此地舉辦新唱片、新影視、新書發布會或見面會,這裡儼然是一個創意和聚會的廣闊空間。

創意活動:眼球經濟,策劃活動與社會公益形成良好互動結合

華山1914十分注重通過活動的策劃營銷自己。2010年中華電視公司《熊貓人》唯一一場慈善公益見面會就在此舉辦,總導演周杰倫首次現身該活動,與觀眾分享拍片甘苦;2010年4月11日,華山文化園區規劃的臺灣本土設計師禮品專賣店開幕,推出自營品牌1914Connection禮品,以品牌專賣店的形式推動臺灣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2011年4月,easyoga概念館舉辦首屆瑜伽生活節,2012年6月~7月舉辦光藝術作品展……除此之外,華山創意園區每年還會舉辦畢業設計展,向院校畢業生徵集展覽作品。這種營銷和推廣自身品牌優勢的同時形成了多元性、業態的有機結合。

創意經營:藝術與產業雙贏

園區發展最怕因為藝術影響了產業,或是因為產業削弱了藝術的原創和創意。而華山1914做到了藝術和產業的近乎完美的融合。

華山1914創意園區涵蓋了文化創意產業從創作、製造、加值、流通到消費端等所有方面,是從參與製作、創造到分享、傳播、推廣的過程,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相互有機結合促進的環境。這裡隨處可見最有創意的生產,這裡能夠滿足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的需求,其規劃和經營更給整個行業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啟示,打破了過去「文化是弱勢」的認知,重新定位文化創意的重要性、獨特性與時代價值。

(二)依託臺北優良的文創大環境

華山之所以這麼成功,除了本身優勢之外,還與整個臺北文創大環境發展相關。

臺北擁有最豐沛的文化創意設計資源與人才,臺北市將向由ICSID 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爭取申請2016年的世界設計之都(City of Design),德國柏林、義大利杜林、南非開普敦、芬蘭赫爾辛基、南韓首爾都已經獲選為世界設計之都,臺北政府也努力運用已經發展完整的文創產業與群落,爭取世界設計之都。

臺北擁有全臺灣最優良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擁有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資產,也擁有最優質的文化創意人才。

臺北40%的企業的從事文創產業相關的事業,文創產業營業額佔全部產業的總營業額10%,10%的工作者從事文創產業的工作,全臺灣30%的文創產業的相關企業設立在臺北,文化創意產業佔全臺灣40%。2009年臺北文化創意產業總營業額為3061.05億新臺幣,佔全臺灣的59.46%。

這些數據說明了「文化創意產業」是臺北市的主力產業,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培育都十分優良。

(三)注重文化創意的培育

純粹依靠大環境是不夠的,為了能實現華山「文創世紀的『世貿中心』、文創產業的『孵夢基地』、文化力量的『至善櫥窗』、全民歡愉的『休閒勝地』」願景,華山十分注重文藝團體的扶持計劃。

1. 「神遊華山」:與匯川聚場合作,將園區內的華山劇場打造成「神遊華山藝聚場」,希望將此打造成臺灣第一個落地籤證的街藝廣場,開放國內外任何有創意的專業文藝人員再次演出。從2009年12月起,每周末,匯川都會進駐華山劇場,創造相關主題性活動以及課程。

2. 「華山風」:以華山園區為基地,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培育新一代創作人才。「華山風」的目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讓新一代書能量出現,凝聚成足以與上一代能量對話的跨領域新族群;第二階段是讓新一代與上一代力量,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找到對話、合作的可能性;第三階段透過國際藝術節的概念,讓新一代創作者享有不被壓縮的表現空間。


來源:阿信的小米。版權聲明:「至道空間」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3450365373



把本文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截圖發送至道空間微信公眾號後臺,留下郵箱,小編您一份研究報告《房地產下半場的戰略轉型:產業重構與模式創新》。


至道空間精華文章選編(第一輯)

閱讀說明@首先需要點擊本文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關注公眾號,然後在公號對話框回復以下文章標題前的編號即可查看對應文章。如:在公號對話框回復050,即可查看《【模式】一張圖告訴你誰是傳統酒店的顛覆者!》一文。


050【模式】一張圖告訴你誰是傳統酒店的顛覆者!

051【休閒】大魚自助遊:一個臺灣模式如何走向規模化?

052【案例】不想變公園的商業不是好的綜合體——日本大阪難波公園


053【觀點】十張圖,讓你看懂電商企業與傳統企業思維的本質區別

054【分析】找準政府痛點:房企拿地的8種有效模式

055【生活】創意當先!休閒農業新品疊出,好吃看得見!

056【設計】站立的地板,書睡覺的床:十款別人家的書架

057【生活】為什麼你讀了1000篇有關如何改變的文章卻從未改變?

058【休閒】探訪全世界最尊貴住宅區 比弗利山莊遊記

059【設計】解密隈研吾的8個精品酒店


060【商業】13個兒童親子類主題餐廳大搜索

061【城市】用雙手復興老街區:傳說中的日本古川町

062【一圖看懂】合伙人真相!

063【商業】全年8000萬人次客流量、62億銷售額,正佳是怎麼做到的?

064【營銷】你的營銷總監夠不夠網際網路?從房產電商變遷看地產營銷思維變革

065【商業】2015年10大商業趨勢分析,精、簡、深!

066【商業】35張圖帶你明白大潤發如何優化商品陳列提升米效

067【至論道】休閒旅遊地產「下半場」 的遊戲規則根本變了,你造嗎?

068【觀點】扒一扒那些披著度假地產外衣的房地產項目

069【至論道】在臺灣,體驗另一種休閒度假生活

070【營銷】60頁PPT帶你看看網際網路思維如何成就中國樓市冠軍


071【休閒】揭秘:真正的鄉村遊愛好者一定會住民宿,但又拒絕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

072【至論道】親子商業真正核心競爭力的奧秘!

073【商業】開業13天破100萬客流:日本3.7萬平米的購物中心為何如此吸人?

074【營銷】碧桂園從拿地到售罄全攻略(全套項目開發指引)

075【案例】旅遊地產不是蓋房子、賣房子,而是玩休閒、做業態!

076【休閒】10個為度假而生的酒店奢牌

077【觀點】馬雲推薦:40頁PPT說清楚「網際網路+時代的背後邏輯」

078【商業】世界那麼大,你一定要去看的20個海外購物中心

079【設計】 高大上的新加坡Minton小區景觀,秒殺國內所有樓盤

080【酒店】跟上W的步伐,讓旅行「潮」起來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十張圖,讓你看懂電商企業與傳統企業思維的本質區別!》

相關焦點

  • 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創意江湖的論劍之地  幾米音樂魔幻劇場在「梅酒廠」舉辦,「精彩數位故宮」一個展室竟是「鍋爐室」……「華山」的建築最早建於1914年,是一家日本酒廠;1922年,改為臺北酒廠;臺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直到1987年遷出市區,廠房閒置下來。
  • 臺灣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案例研究
    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等人因籌辦「你說我聽」中法藝術交流,意外發現廢棄十年的臺北酒廠,此酒廠仍保有過去臺北產業與生活的空間記憶,非常適合成為一個與城市生活相結合的多元藝文展演空間。2006年,華山在經過以短期活動為主的10年藝文特區轉型醞釀階段之後,為落實政府有關文化創意發展產業發展的政策,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文建會以促進民間參與方式分三階段、三區塊方式開發預定分成三階段開發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 王榮文:臺灣華山1914文創園的品牌經營之道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創園區華山1914,其成功的運營之道一直都被業內人士熱議。目前國內文創園區正值轉型期,在博採眾長之時我們能從華山1914的運營中汲取哪些經驗呢?日前,華山1914的主持人王榮文做客「中經微課堂」(公眾號:ceweclass)談了他是如何帶領華山1914走上逆襲之路的。
  • 【玩味】未曾被超越,臺灣典型文創園之華山1914
    1914年的臺北還在日據之下,當時這塊土地叫做「樺山町80番地」,「樺山」這個名字是由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而命名,抗戰勝利後被改為「華山」。1914年,兩個日本人在這塊土地上蓋了一座造酒場名為「芳釀社」,從此開始了這塊土地釀酒的歷史。
  • 【案例】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文創第一園: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開啟臺北酒工廠的黃金時代。1987年4月1日,隨著搬遷,華山作為酒廠的歷史宣告結束,並至此閒置。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建築雖有百年歷史,卻可以發現許多創意店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創設於日據時期1916年,光復後,由政府接收,改名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1987年4月1日,酒廠遷至新北市林口工業區,舊廠房經藝術家爭取,現在是展演活動的場地。
  • 兩岸 野趣華山VS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臺北酒廠,怎麼會變成「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從歷史來說,華山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當時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廠之一。二次大戰後被政府接收,更名臺北酒廠,直至1987年酒廠遷移,才從熱鬧變閒置。從地理而言,它可是黃金地段,就算不懂金融財務,也知道它很適合蓋豪宅或商辦大樓。總之,政府不蓋豪宅不代表不知這是塊肥肉,財團不設法建商辦不代表忽略這個金雞母。
  • 【旅行印記】臺灣臺北篇——華山1914文創園
    華山1914,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也是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臺北華山文創園1914——讓文化在釀酒廠裡發酵
    在華山藝文特區成立後,開始了與文化、藝術和創作有關的展覽活動。配套有精選的餐廳、酒吧、書店、電影院、茶室和咖啡館。除了固定的入住品牌和店家,還提供會議、展覽和演出空間,讓海內外人士舉辦演講、論壇,在這裡臺灣與國際接軌,世界也走進了臺灣。那麼就讓我們看看,華山1914創意商業的解決之道。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2015去「華山1914文創園」看什麼?
    2015去【華山1914文創園】看什麼?大約100年前,華山1914文創園區還是一個專門生產清酒的造酒廠,位於今天的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如今,這裡是一個以提供跨界創意、前衛新穎、原創新生等多元空間需求的文創園區。華山文化園區至今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已入駐眾多創意人和手藝人,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這裡,不僅是創意人的平臺,也是臺北人的精神家園。
  • 文創園區熱 臺灣華山1914、西門紅樓掀起文創品牌秀
    孕育出了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法藍瓷、琉璃工房等一大批知名文創品牌的臺灣是如何運作文創園區的,大陸眾多企業、政府官員、招商代表去臺灣必看的華山1914、西門紅樓是如何運作的,與大陸文創園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值得探討。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臺灣的味道 華山論劍 看誰更好玩
    臺北有個華山,此華山,非彼華山。在臺北華山,大家比的是誰有趣、誰好玩!        在臺北,有時間的時候想找點有趣的事情做,看看新鮮不一樣的東西,除了華山,通常不做第二個地方想。        為什麼呢?
  • 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覽美食大融匯,每次到訪總有新鮮事
    Trio Café為華山文創園區內最具代表性的餐酒館,由臺灣調酒界的靈魂人物王靈安老師所經營,為一個融入調酒知性品味人文的空間。除了經典款調酒外,依當季時令水果為基底的創意調酒,更是別處喝不到的好滋味。搭配的餐酒料理,以特色下酒菜為主,不定期更換的豐富菜色,每每都有不同驚喜。微黃的燈光,充滿綠意植栽的空間,溫暖的小屋正在等著撫慰大家疲憊的心靈。怎麼拍都很美。
  • 林羽婕:文創園區動起來 臺灣華山1914「玩」出來的創新
    10月25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兩岸文創商業對接會暨海峽兩岸文旅文創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臺灣華山文創園總監林羽婕以「怎麼再利用舊工廠」為主題,分享了一個百年文創園的特色經營之路。  拒絕被「商」和「資」綁架  全力搭建創意平臺  華山自1914年至今,經歷了正好百年的曲折歷史,百年間華山文創園從原來一個破敗的老酒廠到現在成為臺灣旅遊勝地,作為文創園總監的林羽婕有頗多感慨,她說:「我們從1998年就開始思考怎麼用文化藝術去改變一個空間的可能,去找一個下一個階段的可能性」。
  • 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
    中新社濟南5月28日電 題: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雖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但IP變現(意為利用智慧財產權盈利的商業模式)這個詞仍然新鮮。」成功運營臺北知名文創園區華山1914近12年,王榮文卻不認為文創是可以在島內立即變現的產業。作為「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參訪團團長,王榮文近期率百餘名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山東考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談起自己對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