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寄生蟲》這部影片應當是所有人不可以忽視的一個名字,在李現成功預言之後,這部影片又一次收穫不俗的關注度。相比於戲外獲得的獎項,《寄生蟲》這部影片的故事更要令人動心。
在影片的創作階段,兼任導演和編劇兩個職務的奉俊昊經過一番比較,最終決定將影片描述的鏡頭重點放在這家窮人身上,畢竟如同這部影片的片名一樣,故事的主體正是依賴於樸社長一家工資生存的基澤一家人。
對於這部影片,很多人都感嘆其中對於現實生活的諷刺,在韓國特殊的創作環境當中,這樣的題材作品為數眾多,並且大多能夠因為直接進入到人的內心,而獲得不俗的評價。這一次的《寄生蟲》更是從坎城電影節開始,一路拿獎知道奧斯卡的小金人。
這部影片究竟好在哪裡呢?我想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便是故事本身引人入勝,類似於「窮爸爸富爸爸」的比對,故事中的兩個家庭對比便具有天然的話題性,看這個故事的人很難不去感嘆貧富差距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然而第二個成功的原因,便在於這部影片引起的思考。為何基澤會淪為地下室之中的寄生蟲呢?直接原因是因為他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根本原因在於他嫉妒富人而又不思進取的心理。
在內心的身處,基澤便是一個懶惰而又不思進取的人物,即便有了兩個孩子,他依舊沒有生活的熱情,沒有一份工作來養活家人。這樣的人很難令觀眾對其升起尊敬的感覺。不過正因為如此,基澤方才是這部影片的主角之一。
在我的眼裡,基宇方才是導演著重刻畫的一個主角,即便身邊有著這樣一個父親,他依然決定要向上爬,成為一個人上人,這樣的向上走的青年,方才是一個理想的積極人物。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