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雲南省大理州委八屆七次會議日前通過的《中共大理州委關於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以洱海為重點的生態保護取得新進展,洱海流域生態系統健康修復全面加強,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加快轉變,洱海總體保持良好湖泊水質。
到二〇三五年,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重大成效,洱海水質穩定向好,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湖區基本建成,生態保護、環境質量、資源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美麗大理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建議》指出
「十三五」時期,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取得重大成效,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初見成效,流域綠色轉型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保護洱海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洱海總體水質由富營養初期狀態轉為中營養狀態,由搶救性治理轉入保護性治理階段,由「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態之治」轉變,創造了「我不上誰上、我不幹誰幹、我不護誰護」的洱海精神,為雲南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樹立了標杆、作出了示範。同時,洱海保護和流域轉型發展陣痛仍在持續,「守住守好洱海」任務依然艱巨。
《建議》明確
「十四五」時期,大理州將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持續加大洱海保護治理力度,鞏固洱海保護治理成效,健全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堅決守好洱海高原明珠。
《建議》著眼持續提升以洱海為重點的生態環境質量、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的任務要求,提出了推進洱海高水平保護的具體舉措。
以建設「美麗湖區、公園城市」為目標,以改善洱海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入湖河道生態治理、域外調水補水、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生態搬遷、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建設,健全完善截汙治汙等流域工程設施良性健康運行機制,加快轉變「環湖造城、環湖布局」的發展格局、「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推進洱海水質穩定向好,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使洱海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璀璨明珠。
強化流域生態保護,遵循絕對保護、優先保護、剛性保護的原則,保持現有治理體系穩定可持續,積極構建洱海流域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分析與修復、水資源管理等機制,定期開展專項整治,系統實施河湖岸線管控,全面推進流域生態系統健康修復。
強化綠色引領,將洱海流域作為綠色生產、低碳生活先行先試區,創新建立流域綠色低碳生產生活體系,大力推行綠色消費、綠色居住、綠色出行、節約用水等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洱海流域生產向綠色、生活向低碳轉變。
強化科技支撐,不斷壯大科研團隊力量,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創新建立綜合科研、國際合作的科技支撐體系,逐步建成覆蓋全流域各生態要素的環境監測網絡和「智慧洱海」監管服務體系,實現更高水平的「科學治湖」。
(來源:中國環境APP)
原標題:《州市要聞 | 洱海生態保護下一步怎麼做?大理州「十四五」擬從這些方面著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