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還百姓清水綠岸 連白鷺都來了

2020-12-10 人民網

原標題: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還百姓清水綠岸 連白鷺都來了

  昔日「旁逸橫斜」延伸入洱海中的民居完全不見,代之以整潔乾淨的生態廊道,綠柳成蔭的斜坡,清澈的湖水拍打著岸邊的溼地。7月16日,一群當地女性村民正在洱海西岸水邊撿拾外來物種福壽螺,並交由政府以40元一斤的價格「回收」統一處理,她們是洱海生態廊道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洱海生態廊道吸引遊客。

  7270人進行生態搬遷 

  「撿田螺這個方法好,不僅調動了村民打敗外來物種的積極性,還提高了他們收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地帶生態修復與實地建設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不過後來者就沒有這麼好「賺錢」,因為靠岸的福壽螺已經撿得差不多了。

  記者了解到,洱海是大理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母親湖」,對大理市的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護好洱海,減少入湖汙染,所有在生態保護紅線之內的民宅拆除騰退到線外,並實施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態廊道」)。

  洱海生態廊道吸引遊客。

  這是大理市生態可持續的重要基礎之一,是洱海水生態系統搶救模式下的重要舉措。

  從2018年開始,湖濱帶的1806戶(約7270人)進行生態搬遷,大理市還成立了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指揮部,明確「三線」是指藍線(洱海湖區界線)、綠線(洱海湖濱帶保護界線)和紅線(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界線)。  

  規劃:跳出洱海看洱海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試點,大理州堅持保護和發展相協調,優先評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始終凸顯洱海流域保護這一核心和重點,設置洱海流域內外協調區,著重解決統籌洱海保護與發展,達到「跳出洱海看洱海」的要求。

  同時,按照「尊重現實、產城融合、設施引導」的原則,在「雙評價」的基礎上,對保護與發展條件進行全面深入分析,留足留好生態空間的基礎上,依託全州現有城鎮基礎,考慮區域發展格局,選擇有容量、有條件、承載力較好的地區作為未來發展空間;構建雙中心、網絡化、組團型的城鎮組群協調發展格局,實現洱海流域內外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規劃目標。

  洱海生態廊道吸引遊客。

  生態廊道統籌「山水林田湖」系統

  「129公裡的洱海生態廊道建成後,能有效削減入湖汙染負荷和改善洱海水質,對構建健康湖泊生態系統,提高洱海生物多樣性和洱海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作人員介紹,生態廊道達到統籌「山水林田湖」系統,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產業協調發展。項目建成後,將給民眾創造一個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的生活和生態空間,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讓所有人都能共享洱海保護治理的成果。

  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內容包括生態修復及溼地建設工程、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生態搬遷工程、管網完善工程、科研試驗地建設工程。

  2019年完成了「紅線」範圍內9760畝土地流轉協議籤訂、土地移交及50公裡洱海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

  為讓民眾共享洱海生態廊道建設成果,2020年1月16日起洱海生態廊道12公裡體驗性試開放段(下關鎮陽南溪至大理鎮才村)免費向廣大市民進行體驗性試開放(疫情期間暫停過一段時間)。

  「沒進行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之前,這裡很少有白鷺,現在原本棲息在喜洲水域的白鷺也飛來了,說明了洱海生態環境正一天天變好。」工作人員說,一個魚翔鷗戲、白鷺翻飛的洱海湖濱帶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體驗休憩。(趙崗)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雲南思茅:林中有茶 茶中有林(組圖)  人民網普洱7月16日電 (李發興)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自古以來就是普洱茶的重要原產地、加工地和集散地。走進以茶葉為主導的思茅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片片茶園臺塊整齊,線條優美,不同植物相互依存,形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態有機茶園。 近…【詳細】

要聞

研究癌症獲獎學生父親致歉 申請上交獎項  人民網昆明7月15日電 (朱紅霞)近日,針對昆明一小學生憑藉《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社會持續關注。15日,當事人父親陳勇彬在科學網發表書面情況說明。 經…【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組圖 | 雲南洱海生態廊道守護大理清水綠岸
    遊客在洱海生態廊道漫步。記者蘇靚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3日消息(記者蘇靚)8月12日,「富民興滇 幸福小康」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雲南行大型採風活動採訪團走進大理,來自全國近30家重點新聞網站的媒體記者、編輯實地走訪參觀了洱海生態廊道。
  • 蒼山洱海入畫來,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蒼山洱海入畫來
    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態,他拆掉了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的部分客房。「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蒼山洱海入畫來
    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態,他拆掉了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的部分客房。「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 目擊大理洱海生態廊道建設體驗段在洱濱村正式啟動
    2020年1月15日大理廣播電視臺發出直播預告:16日起洱海生態廊道陽南溪至才村碼頭12公裡體驗段將於16日上午11:30正式啟動體驗,屆時大理廣播電視臺將進行現場直播。我說:「大理從南到北最西面有蒼山路,中間有214國道(原滇藏公路)東面是大麗路,您開出租都能跑呀,洱海生態廊道修了步行、騎行道,還有環保觀光車,滿足全國各地來大理的遊客和當地的老百姓不是很好嗎?」司機無語。不一會兒的士停在大關邑新村靠洱海廊道南側,這裡是洱海廊道體驗段啟動試運行起點。
  • 生態廊道 給大理洱海透透氣
    早年間的人進湖退,已令洱海沒有更多的喘息空間,實施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就是為了給洱海提供一個緩衝區,實現湖進人退。洱海  洱海生態廊道並不是一條簡單的「廊道」,它是大理的「城市綠心」。作為洱海區域性的生態監測廊道,具有將城鄉生態環境中多樣生態基質、斑塊連接在一起,促進各生態系統間物質交流,平衡全區域生態結構的功能。
  • 洱海生態廊道最新消息2020年,環大理洱海一天自駕遊攻略
    大理洱海分為海西和海東兩個玩法,海西已經修好了,海西才是真正的大理慢生活,別在只知道海景房、玻璃球、無邊泳池了!現在最火的是洱海生態廊道、龍龕古渡,可以跑跑步、騎騎車、看日出、拍紅色水中杉。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從三江源到洱海:生態行動保國際河流瀾滄江「一江清水」
    【解說】放下牧鞭成為護林員的才旺成林說,他愛幹這份工作不僅是因為有穩定的收入,還可以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  【解說】白扎林場作為青藏高原腹地的天然林場,20世紀,曾大規模砍伐,之後,官方頒布禁伐令,生態保護成了頭等大事。
  • 從三江源到洱海:生態行動護國際河流瀾滄江「一江清水」
    中新社雲南大理10月25日電 題:從三江源到洱海:生態行動護國際河流瀾滄江「一江清水」作者 胡鍾藝 胡友軍 張添福在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青海省南部三江源區域,瀾滄江上遊支流巴曲,宛如碧綠色綬帶,在該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林場崇山峻岭中延展
  • 大理的洱海生態廊道,遊玩了嗎?去過才覺得,大理不枉此行
    大理的洱海生態廊道,遊玩了嗎?去過才覺得,不枉此行大理。洱海生態廊道大理洱海生態廊道是環洱海一圈的生態緩衝體系,是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態安全屏障,當然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廊道由一個步行道和兩個騎行道組成,在臨洱海部位還有慢行徒步棧道,沿途風景都十分的漂亮。
  • 洱海生態廊道你打卡了嗎?
    2020年大理的網紅打卡地——「洱海生態廊道」作為「後起之秀」也同樣迎來一波「旅遊熱」。,每次來感覺都不一樣。風景很好,我們一家人來心情也很放鬆,所以我們會選擇經常來。當然,除了提供給大家一個休息遊玩的好去處,生態廊道還有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功能。
  • 生態修復丨雲南:還百姓以水清岸綠
    近年來,雲南省自然資源、林草、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加大滇池、撫仙湖、洱海等水域的治理力度,開展退礦、宅基地搬遷、退耕還溼、河道治理等工程,湖泊水質逐漸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在滇池西南角、滇池盤龍江入水口,一塊佔地154畝的溼地保護區風景如畫,紅嘴鷗、白鷺等水鳥在溼地上空自在飛翔。
  • 生態廊道 護衛洱海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態廊道」)3月1日全面復工,預計投資90多億元,環洱海全長129公裡,預計今年全部完工。洱海生態廊道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129公裡生態廊道和若干環境監測站點;涉及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裡汙水管網完善;5個帶有溼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在生態廊道村莊段,湖進人退、拆房子給洱海騰地方。而在生態廊道郊野段,將清退近240公頃的農用地,用於修復生態。
  • 守好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從洱海生態...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大理洱海。雲南日報供圖一、建設洱海生態廊道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是大理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近年來,大理各族幹部群眾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人民日報點讚大理:蒼山洱海入畫來
    9月12日,人民日報要聞6版關注了雲南大理打造洱海生態廊道,全文如下: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蒼山洱海入畫來
    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家住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經歷也與洱海命運休戚相關。 起初,何利成以打魚為生。1996年洱海大面積暴發藍藻,當地取締機動打魚船,何利成改行,投資魚塘。
  • 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體驗段開放,徒步、騎車正相宜
    16日上午,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體驗段開放啟動儀式成功舉行。下關鎮陽南溪口(兒童醫院對面)至大理鎮才村碼頭路段正式開放,體驗期為一個月。春節期間,大理廣大市民和遊客又多了一個娛樂休閒的好去處。停車場設置於陽南溪口(約300個車位)適合人群:全家老小,可騎共享單車、可坐電瓶車(圖為洱海生態廊道近日實拍)(洱海生態廊道實拍 資料圖)(來源:朋友圈、大理微聞等)——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生態廊道「輕」旅遊,享洱海天水一色
    2020年大理的網紅打卡地——「洱海生態廊道」作為「後起之秀」也同樣迎來一波「旅遊熱」。,每次來感覺都不一樣。風景很好,我們一家人來心情也很放鬆,所以我們會選擇經常來。當然,除了提供給大家一個休息遊玩的好去處,生態廊道還有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功能。
  • 12公裡洱海生態廊道試運行
    秋天,洱海生態廊道依然鮮花盛開、暖意融融。在陽南溪起點,掃碼一輛共享自行車,順著洱海沿岸蜿蜒的騎行道北行,左側是雲捲雲舒的蒼山,右側是波光粼粼的洱海,滿眼皆美景。    幾位身著白族服飾的大媽專程從海東前來遊玩,她們說:「這裡美得像公園一樣。」    目前,向市民試運行開放的洱海生態廊道,從陽南溪至才村碼頭共12公裡。
  • 洱海生態廊道最新消息2020年,環大理洱海一天自駕遊攻略
    大理洱海分為海西和海東兩個玩法,海西已經修好了,海西才是真正的大理慢生活,別在只知道海景房、玻璃球、無邊泳池了!現在最火的是洱海生態廊道、龍龕古渡,可以跑跑步、騎騎車、看日出、拍紅色水中杉。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