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洱海入畫來,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2020-09-17 此時大理

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家住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經歷也與洱海命運休戚相關。

起初,何利成以打魚為生。1996年洱海大面積暴發藍藻,當地取締機動打魚船,何利成改行,投資魚塘。

2003年,藍藻再次暴發,按照退田、退塘、退房的要求,何利成再次改行,開起了客棧。

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態,他拆掉了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的部分客房。

「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這條生態廊道就是一條人與湖的界線,通過物理相隔,給洱海『透透氣』。」洱海生態廊道建設指揮部工程部負責人段能快人快語。

2018年底,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響洱海保護治理八大攻堅戰,全力推進環湖截汙、生態搬遷、礦山整治、河道治理、環湖生態修復等,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新徵程。

環湖生態廊道建設作為其中一項重大工程,涉及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裡汙水管網完善、5個帶有溼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建設等。生態廊道全長129公裡,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內完工。

在大理市下關鎮洱濱村示範段,生態廊道建設初見效果,洱海畔其他村莊的不少村民聽說後,都專程趕過來參觀:面湖一側草木蔥蘢,綠樹紅花相映成趣,白鷺翩翩飛舞,久違的海菜花在水中生長,沿途不時可見盛裝拍攝婚紗照的對對新人。

何利成也在第一時間趕過來看了,「感覺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守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看見這樣的美景,真是太幸福了。」很快,何利成家門前的生態廊道也將貫通,「生態廊道整體貫通後,客人會越來越多。」

「一步一步勘察、一米一米推進,現在接近完工。」段能說,生態廊道建設以生態優先為第一原則,兼顧當地村民生活和文化體驗功能,「湖岸線得以修復,市民也有了休閒的空間。」

2018年、2019年洱海全湖水質連續兩年實現全年水質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不久前,居民欣喜地發現,生態廊道的溼地附近多了不少白鷺幼鳥,「水質好了,更多的白鷺來安家了。」洱海生態廊道建設指揮部行政部部長薛敏說。

湖畔村民參與保護洱海的積極性更高。喜洲鎮金河村灘地管理員楊志興,負責管理村子3.5公裡的湖岸線。「過去每天從洱海裡能清出好幾輛三輪車的垃圾。」楊志興說,「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垃圾少了,水更清了,工作比以前好幹很多。」

一邊是自然古樸的村莊,一邊是碧波蕩漾的洱海,洱海生態廊道將沿岸各村連接在一起,使各具特色的白族傳統村落成為「圍繞洱海的一串珍珠」。沿著生態廊道緩緩步行,一幅鄉愁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蒼山洱海入畫來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字丹瑤

相關焦點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蒼山洱海入畫來
    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態,他拆掉了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的部分客房。「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蒼山洱海入畫來
    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態,他拆掉了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的部分客房。「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態廊道——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來的雨水。「生態廊道隔離了汙染,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最近愛上了湖濱散步。
  • 生態廊道 給大理洱海透透氣
    洱海  洱海是雲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的「母親湖」。早年間的人進湖退,已令洱海沒有更多的喘息空間,實施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就是為了給洱海提供一個緩衝區,實現湖進人退。洱海  洱海生態廊道並不是一條簡單的「廊道」,它是大理的「城市綠心」。
  • 人民日報點讚大理:蒼山洱海入畫來
    9月12日,人民日報要聞6版關注了雲南大理打造洱海生態廊道,全文如下: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 大理的洱海生態廊道,遊玩了嗎?去過才覺得,大理不枉此行
    大理的洱海生態廊道,遊玩了嗎?去過才覺得,不枉此行大理。洱海生態廊道漫步於廊道之中,遠觀蒼山雲起雲湧,近覽洱海碧波蕩漾。遊人在畫中行,有山有水,美不勝收。邊走,邊玩,邊賞景,累了就在廊道邊上的休息服務區,小憩片刻,一切都特別的舒服。2、騎自行車廊道旅行,吹著海風,遙望蒼山,面朝洱海,心花怒放。3、乘坐觀光電瓶車廊道旅行,快速遊覽沿途美景,輕鬆、省力、省時。4、喜歡跑步的遊客,洱海生態廊道,可千萬不要錯過了。在洱海生態廊道跑步,無論是迎著朝陽,還是伴著晚霞,風景都是無限美。跑步、賞景,兩不誤,雙豐收。
  • 洱海生態廊道你打卡了嗎?
    2020年大理的網紅打卡地——「洱海生態廊道」作為「後起之秀」也同樣迎來一波「旅遊熱」。風景很好,我們一家人來心情也很放鬆,所以我們會選擇經常來。當然,除了提供給大家一個休息遊玩的好去處,生態廊道還有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功能。
  • 組圖 | 雲南洱海生態廊道守護大理清水綠岸
    遊客在洱海生態廊道漫步。記者蘇靚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3日消息(記者蘇靚)8月12日,「富民興滇 幸福小康」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雲南行大型採風活動採訪團走進大理,來自全國近30家重點新聞網站的媒體記者、編輯實地走訪參觀了洱海生態廊道。
  • 美麗雲南 • 大理篇丨蒼山洱海 風花雪月
    美麗雲南 • 大理篇丨蒼山洱海 風花雪月 2020-12-0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畫洱海生態廊道 | 一大波「網紅」打卡點等著你
    要說最近大理的高頻詞彙是什麼,「洱海生態廊道」當仁不讓地會排進前列。「洱海生態廊道」= 修復+建設洱海生態廊道項目的全稱叫做「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有效地削減了入湖汙染負荷、改善了洱海水質、構建了健康的湖泊生態系統,提高了洱海生物多樣性和洱海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目擊大理洱海生態廊道建設體驗段在洱濱村正式啟動
    2020年1月15日大理廣播電視臺發出直播預告:16日起洱海生態廊道陽南溪至才村碼頭12公裡體驗段將於16日上午11:30正式啟動體驗,屆時大理廣播電視臺將進行現場直播。我說:「大理從南到北最西面有蒼山路,中間有214國道(原滇藏公路)東面是大麗路,您開出租都能跑呀,洱海生態廊道修了步行、騎行道,還有環保觀光車,滿足全國各地來大理的遊客和當地的老百姓不是很好嗎?」司機無語。不一會兒的士停在大關邑新村靠洱海廊道南側,這裡是洱海廊道體驗段啟動試運行起點。
  • 生態廊道「輕」旅遊,享洱海天水一色
    2020年大理的網紅打卡地——「洱海生態廊道」作為「後起之秀」也同樣迎來一波「旅遊熱」。風景很好,我們一家人來心情也很放鬆,所以我們會選擇經常來。當然,除了提供給大家一個休息遊玩的好去處,生態廊道還有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功能。
  • 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還百姓清水綠岸 連白鷺都來了
    原標題: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還百姓清水綠岸 連白鷺都來了   昔日「旁逸橫斜」延伸入洱海中的民居完全不見,代之以整潔乾淨的生態廊道,綠柳成蔭的斜坡,清澈的湖水拍打著岸邊的溼地。
  • 大理風花雪月,蒼山洱海玩法!
    「風花雪月」傳說,「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四大美景,吸引了無數的遊客湧入偉大祖國雲南大理觀光。洱海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月」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風景區。洱海不是海,它其實是一個湖泊。據說是因為雲南深居內陸,白族人們為表示對海的嚮往,所以稱之為洱海。
  • 雲南大理:洱海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大理洱海。攝影:楊繼培人民網大理12月24日電(符皓)據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指揮部通報,為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2015年以來,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理州各族幹部群眾深化思想認識、強化政治擔當、動員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措施,系統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強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
  • 生態廊道 護衛洱海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態廊道」)3月1日全面復工,預計投資90多億元,環洱海全長129公裡,預計今年全部完工。洱海生態廊道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129公裡生態廊道和若干環境監測站點;涉及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裡汙水管網完善;5個帶有溼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在生態廊道村莊段,湖進人退、拆房子給洱海騰地方。而在生態廊道郊野段,將清退近240公頃的農用地,用於修復生態。
  • 中國地理小區域——大理、蒼山、洱海
    氣候變幹時,湖泊面積減小,河流入湖處距離湖心更近,湖底沉積物粒徑增大。(4)沉積物的數量增多;粒徑增大;成分改變。典型例題三:(2019·四川省瀘縣第一中學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洱海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 「不老女神」楊麗萍蒼山洱海間打造「理想國」,大理最美地標誕生
    「蒼山洱海旁,你在我身邊」。腦海中每每響起《我會想起你》的旋律,關於大理所有美好的風景便一一浮現在眼前。清透的洱海,巍峨的蒼山,時光斑駁的古城,神聖的雞足山,歷史韻味極強的崇聖寺三塔.....在外地遊客乃至本地人的心中,大理的地標很多。而大理的地標之美,三言兩語也道不清。
  • 12公裡洱海生態廊道試運行
    秋天,洱海生態廊道依然鮮花盛開、暖意融融。在陽南溪起點,掃碼一輛共享自行車,順著洱海沿岸蜿蜒的騎行道北行,左側是雲捲雲舒的蒼山,右側是波光粼粼的洱海,滿眼皆美景。    幾位身著白族服飾的大媽專程從海東前來遊玩,她們說:「這裡美得像公園一樣。」    目前,向市民試運行開放的洱海生態廊道,從陽南溪至才村碼頭共12公裡。
  • 雲南印象:蒼山洱海話大理
    的蒼山、洱海便藉助這部電影名揚天下。——「詔」,最後由「南詔」滅其它五「詔」一統天下,於洱海西岸蒼山腳下建「羊苴咩城「為國都,成為與唐、吐蕃比肩的強國。,元兵以「革囊及伐」渡過大渡河、金沙江進入麗江,在木氏部落協助下滅大理國設「大理國總管」,將大理國屬地併入元朝版圖,後又設「雲南行省」並定省會於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為雲南的政治中心。
  • 十月遇見最美的大理:蒼山洱海、崇聖三塔、大理古城、雙廊古鎮
    看地圖,古城的位置確實經典,西靠蒼山,東臨洱海,整個城牆四四方方,強迫症的同志們肯定喜歡。相比較洱海的「靈動」,蒼山是「沉默」。我們從感通寺入口進入蒼山地質公園,坐了一個短程的索道車到了蒼山的半山腰,其實並沒有到蒼山之巔,這也是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