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打破原有城鄉融合壁壘,城市與鄉村之間要素雙向流動有了政策支持。特色小鎮作為實現城鄉融合的重要途徑,自2016年以來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其中,以文化和旅遊為特色的文旅小鎮佔比最多,可以預見文旅小鎮將是未來特色小鎮發展的最主要形式。
文旅小鎮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發展模式,可以為我國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提供借鑑經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外經典的文旅融合小鎮成功之道!
01
美國:納帕谷小鎮(Napa Valley)
納帕谷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以北80公裡,是美國第一個躋身於世界級的葡萄酒產地。它由8個小鎮組成,是一塊35英裡長、5英裡寬的狹長區域,風景優美,氣候宜人。
從19世紀中期開始,納帕谷以傳統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為發展基礎,建立特色小鎮。如今已成為一個以葡萄酒文化、莊園文化聞名,包含品酒、餐飲、養生、運動、婚禮、會議、購物及各類娛樂設施的綜合性鄉村休閒文旅小鎮集群。每年接待世界各地的遊客達500萬人次,旅遊經濟收益超過6億美元,為當地直接創造2萬多個工作機會,是國際著名的「農業+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鎮。
二戰勝利後,納帕谷各地區開始對葡萄酒產業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每個城鎮根據葡萄酒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戰略。1976年的巴黎葡萄酒評鑑大會「盲品」中勝出的赤霞珠和霞多麗,讓納帕谷紅酒一舉成為全球特級葡萄酒品牌。這一階段的發展關鍵在於對品牌的保護和產品質量的保證。
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精益求精,為納帕谷融合發展第三產業提供了良好的鋪墊。第一產業的葡萄酒種植和第二產業的釀酒構成「特色產業引擎」,各類第三產業構成「旅遊吸引核」,三者共同成為納帕谷吸引人口和消費的核心部分。
02
韓國:河回村(Hahoe Folk Village)
相比其它古村落,韓國河回村位於首爾東南方向約230公裡左右的慶尚北道的安東市內。河回村並非交通要塞,且距離大型都市較遠,屬於孤點分布型小鎮。但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小鎮卻因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回村具有獨特的地理生態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朝鮮半島上第一長河洛東江貼著村莊東南西三個方向迂迴流過,故得名「河回」。河回村因呈現「蓮花浮水」的美學形態,又酷似太極圖,故又有「山太極水太極」的美譽。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河回村擁有摻雜巫俗信仰的「河回別神假面儺戲」,作為其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它具有 800年以上歷史,是韓國獨一無二的存在。
03
西班牙:胡斯卡小鎮(Juzcar)
胡斯卡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大區馬拉加省龍達山區,是典型的安達盧西亞白色小鎮。這個位於安達盧西亞山區、被山谷環繞、不處於交通要塞、人口僅約223人左右的小鎮,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官方授權的「藍精靈村」。它的蛻變,演繹了一場「因為一種顏色而改變命運」的「小鎮童話」。
2011年,索尼公司為宣傳3D動畫片藍精靈,選擇了胡斯卡作為電影的宣傳基地。油漆工用4000升藍色油漆將整個小鎮175座雪白色的外牆全部刷成藍色。這就誕生了一個「藍色的世外桃源」,正式成為藍精靈的家。
為了迎合「藍精靈」的主題定位,延伸產業鏈,小鎮政府規劃出一片創意的藍精靈集市。大家可以在這裡售賣藍精靈的玩偶、裝飾品等各類衍生品以及本土特色產品,從而促進當地經濟收入。
為了增加遊客們的停留時間,讓遊客更具生活化、更加深入的感受「藍精靈」遊覽之旅,小鎮將住宿環境進行升級改造,推出藍精靈主題IP酒店。
胡斯卡在索尼的粉刷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官方授權的藍精靈村。在電影宣傳期間,胡斯卡名聲大噪,成為安達盧西亞地區當季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藍精靈的粉絲紛至沓來。在其後6個月內,有超過8000名旅遊者來訪,在以後的一年增加到125,000人。
目前,國內的很多特色小鎮都面臨著或基礎設施不完善、或缺乏特色產業支撐,同質化嚴重的不同程度的問題。從上述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在特色小鎮的打造過程中,特色產業一定是小鎮的核心,只有立足於本地的資源、產業、民俗、文化等內容開發旅遊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