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機場開放3家航空載客轉機 排除轉往中國大陸

2020-12-10 航空圈

航空圈訊 臺灣地區防疫部門6月24日宣布,6月25日凌晨起,開放3家航空公司在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但不能轉往中國大陸。

航空圈資料圖:長榮航空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將開放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國泰航空等3家航空公司於桃園機場載客轉機,若停留時間在1小時內,將由專人監護直接到候機室;停留時間在1至8小時,將會有專屬候機室,並針對用餐、購買免稅品提供專人服務。

航空圈資料圖:中華航空

臺灣防疫機構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僅開放同航空集團營運航班轉機,華航只能轉華航、華信,長榮只能轉長榮、立榮,且排除「疫情仍嚴峻的中國大陸」,而臺灣籍航空主要業務都是從美洲經臺灣轉機到東南亞,或者從東南亞經臺灣轉機到美洲,對於未開放中國大陸轉機,影響不大。

依據臺灣防疫機構規定,轉機旅客下機後將嚴格執行空間動線區隔及防護措施,飲食及購物等都會在專人全程監護下提供服務,如有航班延遲或旅客健康狀況異常情形,也都有擬妥應變計劃。

陳宗彥表示,開放轉機初期先以嚴格方式進行,之後每2周會進行滾動式檢討。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與航空公司、免稅店業者及出入境等單位持續為臺灣人安全把關,阻絕疫情於境外,同時提供臺灣人及國際旅客便利的轉機服務,振興航空、機場相關產業經濟,相信桃園機場能早日恢復榮景。另外,臺灣將在6月29日開放外籍、港澳人士入境,排除中國大陸(內地)人士。 陳宗彥稱,因應商務經貿交流及人道因素等需求,將放寬外籍、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申請。外籍人士除了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以外,均得提出申請;而港澳人士,特殊人道考量及緊急協處、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已取得臺灣居留證之臺灣人配偶、子女及商務經貿交流,也同等適用。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機場開放3家航空載客轉機 排除前往中國大陸
    航空圈訊臺灣地區防疫部門6月24日宣布,6月25日凌晨起,開放3家航空公司在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但不能轉往中國大陸。
  • ...排除前往中國大陸|陳宗彥|長榮航空|桃園機場|中華航空|臺灣|...
    航空圈訊臺灣地區防疫部門6月24日宣布,6月25日凌晨起,開放3家航空公司在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但不能轉往中國大陸。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將開放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國泰航空等3家航空公司於桃園機場載客轉機,若停留時間在1小時內,將由專人監護直接到候機室;停留時間在1至8小時,將會有專屬候機室,並針對用餐、購買免稅品提供專人服務。
  • 臺灣桃園機場今日起開放國際轉機 不涵蓋大陸旅客
    民航資源網2020年6月25日消息: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考慮到新冠肺炎國際疫情趨勢,因應商務經貿交流及人道因素等需求,自下周一,即6月29日起,放寬外籍、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  同時,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同意桃園國際機場開放國際轉機,從今天(25日)凌晨零時起實施。
  • 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機場中轉對臺灣有何意義?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宣布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的中轉業務,臺「交通部」昨日表示,兩岸空運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除有利臺灣發展亞太轉運中心,提升桃園機場客運量,也有助增加「華航」、長榮航兩大航空公司載客量,對機場免稅店業績也有拉抬作用
  • 國臺辦:試點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機場中轉 南昌昆明重慶先行
    1月5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方面消息,為落實兩岸領導人會面成果,大陸有關方面擬試點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的中轉業務,昆明、重慶、南昌為首批試點城市。 國臺辦指出,南昌、昆明、重慶等3城市出發居民,可持護照及聯程機票和赴第三地的登機證,經臺灣桃園機場進行不出機場的中轉。實施日期,待大陸海協會與海基會聯繫、有關準備工作完成後即可實施。
  • 臺灣禁止外籍人士轉機 紐西蘭航空鬧烏龍載3外國人轉機被處罰
    航空圈訊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減少跨境流動與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中國臺灣地區近日規定禁止所有外籍人士入境、轉機,而紐西蘭航空3月26日因為疏忽將3名外國人載到臺灣桃園機場轉機,導致3人被困,紐西蘭航空因為「鬧烏龍」3月27日被處罰。
  • 新加坡航空更新轉機須知:暫不可轉機至中國大陸
    新加坡航空更新轉機須知:暫不可轉機至中國大陸 2020-07-01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5家國際航司復航中國計劃,部分機場及轉機相關措施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好轉,近期,有多家國外航司計劃復航中國。圖:來源於民航資源網達美航空達美航空正式宣布,自6月25日起恢復西雅圖往返上海浦東航線,每周兩班。法國航空自2020年6月18日起恢復中國大陸上海航線的客運航班,每周1班,由波音B777-300執飛。
  • 濟州、琉球轉機 臺灣到上海更省時
    兩岸直航困難重重,造成臺灣經過第三地轉機赴上海的市場搶搶滾。臺灣遠東航空公司本月26日首度推出經韓國濟州轉上海行程,中華航空公司也宣布同一天起增加臺北經琉球轉上海聯運航班為每天一班,標榜旅客傍晚從臺北出發,晚上10點多就可在上海吃宵夜,臺北——上海的航空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 7月全球各地轉機回國攻略匯總:附9個當地轉機直飛航班列表!
    (桃園):仍然不能往返大陸,可有限制轉往其它地方1.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6.25 起有限度開放轉機2.繼續暫停接受往返中國大陸旅客經臺灣轉機3.現階段只能作為前往第二個轉機地點的跳板,且有以下限制:僅限中華/華信、長榮/立榮、國泰/港龍三家航空公司須全程搭乘同一航空集團
  • 轉發: 7月東南亞各地轉機回國攻略匯總
    (最遲到當地晚上8點)1.東京成田機場不允許過夜轉機2.成田機場 T1 和 T2 間可以跨航站樓轉機,T3 不可以3.必須行李直掛或者沒有託運行李4.全日空可以行李直掛國航/東航/南航/廈航/日航5.日航可以行李直掛國航/東航/南航/廈航/全日空6.不建議乘坐春秋航空,因為無法列印登機牌,不在T1T2航站樓
  • 中華航空周末包機票價出爐 比從香港轉機貴
    據臺灣媒體21日報導:兩岸周末包機因為航程縮短,油料開支減省,島內部分旅行業主張票價應比經香港轉機便宜,不過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irlines Ltd.,簡稱「華航」)、臺灣復興航空股份有限公司(Transasia Airways Corp.
  • 臺灣:3月1日起,來臺入境轉機新規;3月國際航班計劃
    桃園國際機場有條件開放轉機,相關說明如下:1. 所有旅客於臺灣桃園機場轉機,不論身分(臺灣籍與非臺灣籍人士等),均應檢附「表訂起飛時間前3日(工作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始可登機來臺。2. 轉機限全程搭乘同一航空集團營運(如:長榮航空、立榮航空)之國際航班。唯此階段暫未開放經桃園機場轉機往返中國大陸;另因應澳門民航局規範,暫不開放旅客在臺灣轉機至澳門。
  • 歐盟將向中國遊客開放,奧地利卻對中國禁飛,7月可轉機回維也納
    目前初步名單中包括了中國、烏幹達、古巴等國家。而對於美國、巴西等國排除在名單之外。眼下,美國的確診病例正在迅速增加,疫情形勢著實令人擔憂。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並沒有讓歐盟留下好的印象,居然把新冠病毒開玩笑地稱為「功夫流感」,並希望減少檢測,這樣會發現更少的確診病例。如此的抗疫態度,哪個國家又敢對此開放邊境呢......
  • 疫情期間 | 臺灣轉機的最新消息
    今天醒來看到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不過仔細看來又是空歡喜一場,臺灣衛福部宣布從6月25號開始桃園機場TPE恢復轉機功能,但轉機到國內城市仍然沒有開放
  • 「開放昆明起飛,臺灣桃園機場中轉」對昆明人有哪樣用?
    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中轉後,從南昌、昆明、重慶這三個城市出發居民,可持護照、聯程機票和赴第三地的登機牌,經臺灣桃園機場進行不出機場的中轉。此舉對於昆明人赴臺旅遊會有何好處?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對於旅客的航空交通有促進,但對我們遊臺灣來說,影響很小。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有條件開放轉機,相關說明如下:
    長榮航空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6月24日表示,針對國際旅客來臺轉機需求,依交通部「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原則提出「桃園機場因應COVID-19逐次開放轉(過)機旅客計畫」,決議自6月25日零時起開放桃園機場轉機,後續將視疫情及實施情形滾動檢討。
  • 香港有限開放轉機 會有什麼影響
    香港國際機場,向來航線豐富競爭激烈,是珠三角人民特別是深圳人民國際出行的首選。而國泰集團在中國內地的眾多通達城市也可以經香港轉機到達世界各地。相比國內航班轉國際航班,以及內地很多機場的糟糕轉機體驗,香港轉機還是有優勢的。在兩個月前,全球疫情爆發的背景下,香港機場關閉了不入境轉機,即下圖公告中的最後一條過境限制。即使中國內地居民從內地出發去第三國,由於要滿足14天隔離的條件(護照過境只能在香港入境停留7天),同樣無法入境。
  • 新冠肺炎疫情兩岸航班限縮 中國國際航空臺灣員工3月起放無薪假
    航空圈訊 因應新冠病毒(COVlD-19)疫情影響,2月10日起兩岸航線除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虹橋、廈門高崎、成都雙流機場外,其餘航線皆全部停航,衝擊大陸籍航空在臺營運。2月17日傳出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臺灣辦公室已發出無薪假協議書,3、4月上班天數及薪資砍半。
  • 阿酋航空加入戰局 挑戰長榮華航歐洲線地位
    阿酋航空加入臺灣航空市場,除了提供旅客更多轉機選擇之外,對於華航、長榮航空的歐洲航線而言,不啻是加入了新的競爭者,除了直飛、轉機考量之外,阿酋航空挾高階服務著稱的營運能量,會為臺灣航空業營運模式激起何等漣漪、甚至變革,更值得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