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命記六章記載說:「日後,你的兒子問你說:『耶和華我們 神吩咐你們的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什麼意思呢?』你就告訴你的兒子說:『我們在埃及作過法老的奴僕,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在我們眼前,將重大可怕的神跡奇事,施行在埃及地和法老並他全家的身上,將我們從那裡領出來,要領我們進入他向我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把這地賜給我們。」
當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迦南地以後,神特意吩咐百姓,要將神的在他們生命中所做成的工作,以及他們所經歷的恩典訴說給他們的子孫。為什麼要這樣呢?目的就是擔心他們的後代忘記神的恩典,以至於不知道耶和華是誰。
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當約書亞以及老一代人過去的時候,以色列人新生的一代人就忘記了耶和華神,隨從當地的百姓開始拜偶像。
其實透過這些歷史我就不斷的在思想,數算神恩典的重要。
就像有人說:「越會感恩的人,就越有恩典」。不是神偏心待人,讓會感恩的人經歷更多美好的事情,讓不感恩的人多經歷一些壞事,上帝不會這樣做。乃是因為那些願意感恩的人,處處都會發現神的恩典,而不會感恩的人處處看見的都是愁苦。
就像遇見一位阿姨,她常常會將「感謝神」這句話放在嘴邊,生活在他身邊的人甚至都聽得生厭了,但是她依然常常說。
在忙碌過後喝一口水,會說「感謝神讓我有水喝」;打掃完衛生,會說「感謝神讓我身體健康」;吃飯之前會說「感謝神讓我有飯吃」;甚至面對被無理對待的時候,也會說「感謝神,讓我可以背十字架」......和這位阿姨生活在一起,總會被她的喜樂所感染,因為仿佛在她生命中沒有愁煩,都是感恩。
只要我們願意感恩,就一定會有感恩的理由,就一定會發現神在我們生命中所做成的工作。我們氣息依然存留、心臟可以正常跳動、可以有家人相伴,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兒,在認識神的人眼中,都是寶貴的恩典。
越會感恩,越明白感恩,生命中就越有活力,生活也就越有盼望。但是今天卻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感恩的能力,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愁苦中。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被世界的王弄瞎了心眼,以至於眼睛看見的不是神的恩典,而是求之不得的事物,心中不是以自己所擁有的為滿足,是為自己沒有的而愁苦。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欲望的囚徒、被貪婪吞吃連骨頭都沒留下。
世界用各樣的謊言迷惑人心,仿佛穿上某些品牌的衣服,得到多少存款,獲得多少稱讚才會是一個完美的人生,人就開始以世界的標準衡量自己,不斷地追求。其實不是神不給我們需用的一切,只是總認為神給之物不符合自己的標準。所以這樣的狀態中人怎能不愁苦呢?治療這種愁苦的良方,就是學會感恩,明白知足加上敬虔才是一個人獲得幸福感的關鍵因素。
感恩不僅僅會讓自己的生命中提升活力、充滿盼望,更會影響身邊的人一起有感恩的行動。就像上面談到的老姨,她在生活中能不斷的數算神的恩典,自然而然的就讓她的子女認識神,明白神工作的原則。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現今不僅僅個人感恩之心缺失,甚至於感恩節在社會中也流於形式化。當然就連聖誕節、平安夜等等原本有著濃重基督教信仰的節期都被商業所浸透。如果我們在家庭中不能向孩子以及親人見證出信仰的真實性,用親身的經歷告訴他人神的恩典是多麼的豐富,那麼將來會有更多的人信仰流於形式,失去信仰的實質。
每一次想到以色列在士師時期的荒涼景象,心裡就感觸萬千。在士師記21:25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沒有人引導他們歸向神,他們也不知道神在他們列祖中間所做成的事情,他們在蒙昧中、無知中、任意妄為中得罪上帝。
而今天,我們作為老一輩的基督徒,如果不將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不將神如何帶我們到豐富之地的經歷傳遞給我們的孩子以及年輕一代基督徒的話,那麼他們是否也會像以色列新生的一代一樣忘記耶和華是誰呢?
感恩實際上不僅僅關乎自己,更關乎身邊的人,說的嚴重一些,甚至關乎一個時代。如果這個時代的基督徒都能學習感恩,都能常常向上帝感恩,那麼這種感恩所帶下的能力,就會讓個人擁有積極的盼望,也會將信仰傳遞給下一代基督徒,同時也會讓沒有歸向基督的人感受到基督徒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喜樂和盼望,從而歸向基督。
聖經說「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回想在信仰道路上走過的二十多年,我深知道神在默默的保守者著我。幾次命懸一線,耶穌將我救回;幾次放棄了侍奉,耶穌親自的找尋;幾次迷茫、幾次彷徨、幾次淚滿衣襟,耶穌總是親自的安慰與擔當。正是因為耶穌這一份永不改變的恩典,讓我這個漂泊的靈魂找到了永恆的歸宿。
「如果沒有主的愛,我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如果沒有主的應許,哪有我盼望的今天」這一句歌詞正是我生命中的寫照。
回顧過往,我所能做的除了感恩之外或許並無其他。
我想感恩,不僅僅屬於感恩節這一天,更屬於生活中的每一天。或許每一天都能長存感恩之心活在上帝面前,這本身就是一種侍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