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載道教會講章:基督徒的奉獻觀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引言:在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奉獻。奉獻這個話題往往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認為奉獻就是要錢,所以很多教會迴避奉獻的話題,擔心信徒有想法,但是奉獻的確是神親自教導要做的事。今天我們所讀到的經文(林後8~9章)中保羅也教導了歌林多信徒,保羅用兩章的篇幅來強調奉獻,間接的說明奉獻對於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是我們拿錢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就高興,所以非常重要嗎?奉獻的概念不僅僅停留在這個淺的層面,奉獻在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一個非常深層的含義,間接見證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奉獻最重要的是體現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

 

保羅在闡述這段奉獻的經文之前跟哥林多教會關係不是很好,因為他曾嚴重的斥責過哥林多教會,所以他打算去哥林多教會,又覺得不合適,就寫了這封書信,提前解釋了為什麼斥責他們,表達了對他們的愛,特別是第七章中,保羅說:我曾讓你們憂慮過,但那是對你們有益的。隨後他就談到了非常敏感的話題:奉獻。難道他不擔心哥林多教會更加排斥他嗎?在所讀的經文中可以看出,保羅詳細闡述神的心意,借著奉獻這件事表明對他子民的心意,這是讓哥林多教會明白為什麼上帝要求奉獻,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應該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奉獻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什麼概念,所以今天的題目是基督徒的奉獻觀,也許還有的沒有奉獻,有的奉獻做得很好,但是不是有正確的奉獻觀呢?奉獻觀的出發點在於明白上帝要我們所做的是什麼,明白這個道理再參與奉獻才是正確的奉獻,今天我們就藉助以上的這節經文來看保羅闡述的奉獻觀。

 

一是奉獻的內容。今天教會有很多奉獻的內容,大致有三種。一是十分之一,二是感恩奉獻,三是特別奉獻。提到十分之一,我們知道在聖經舊約當中,十分之一開始很早,在亞伯拉罕的時候就有,但十分之一的作用是在民數記18章才記述出來,藉十分之一來供給利未支派。因為當時在出埃及之後利未支派擔當的是會幕工作,以聖工為主,他們是沒有產業的,所以上帝就命令其他十一個支派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這是十分之一的作用。因為他們出埃及所得的財富本都是上帝所賜,到了迦南地之後還有更多的產業要給他們,而利未人是上帝所特定揀選的,要求他們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本都是出於上帝的恩賜,所以當時的以色列民也很順服,都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這是聖經描述十分之一的一個作用。

 

十分之一是上帝親自要求他的百姓拿的,這是上帝與百姓之間的一個約,是一個命令,所以百姓只能順服遵守這個約。目的是在上帝愛的國度裡面讓彼此沒有缺乏,能過一個和睦的生活。所以十一不能算奉獻,因為這是一種義務,這是對上帝權柄的一個認可。只是盡義務。那麼什麼是奉獻呢?感恩奉獻,特別奉獻。真正的奉獻開始了。聖經中也提到你們不能空手來朝見神。(利7:12~15)感恩祭是對於上帝在生活中保守我們的一個回應。所以我們主日來到上帝的面前也是不可空手的,要以感恩的心態來來獻給神。這些都是直接與神發生關係。

 

第三點特別奉獻是跟人發生關係的。特別奉獻是在生活,信仰等各個方面對別人進行幫助,這些統稱為特別奉獻。(出35:4~29)中有個典型的例子,當神要求摩西建造會幕時,摩西就號召百姓拿出自己的財務,這時百姓非常的熱心,都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直到太多,百姓才停止了募捐。這就是一個特別奉獻。

 

奉獻大概就分為這三種形式。十一奉獻就是表明對神的義務,主權的轉讓,感恩奉獻是對神愛的一種感恩回應。二是奉獻的態度,從9章開始保羅詳細的闡述了奉獻所應持的態度。一是心所酌定的是神所喜愛的。每次要奉獻的時候都提前預備好,定好數額。這樣可以免於試探。第二個就是已預備妥當。不會因為臨時準備而受別人的影響。在九幾年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弟兄去主日崇拜,教會在二樓,樓梯口就是奉獻箱,一般都是把奉獻投入奉獻箱之後進去參加崇拜,他來的有點匆忙,就一邊上樓一邊拿錢,本來是預備奉獻10塊的但拿出了一張50的,他就猶豫不決了,不知道是該投進去還是收回來,因為有弟兄姐妹就在樓梯口,最後他還是投進去了。這個尷尬的造成就是提前沒有準備好,受試探了,不甘心的奉獻了。第三點就是樂意奉獻。他不是樂意奉獻,雖然拿出了50塊錢,但奉獻是失敗的。奉獻不是出錢就算奉獻。有很多慈善事業捐出很多錢,但那不叫奉獻,因為奉獻是給神的,給人的錢是捐助不是奉獻。因為上帝的緣故幫助別人,因為上帝的緣故做慈善事工才是奉獻。所以那位弟兄雖然勉強的奉獻了,但是那是不會上帝悅納的,所以奉獻的態度很重要。上帝看重的是這份心。不管是哪種形式奉獻都是歸給上帝的,當我們奉獻的那一刻不管是奉獻多少,都是與上帝發生關係,會受到神的祝福,至於這些財務的使用就是上帝與同工間的關係了。與奉獻人已經沒有關係。有的信徒會認為這是我奉獻的錢怎麼會跟我沒關係呢?這就是心態的錯誤。因為沒有明確跟上帝的關係。我的所有都是上帝賜予的,幫助別人或者做出更多貢獻原都是上帝的,我們有什麼怨言呢。這是對上帝關係的一個表白,是一種心態。

 

那麼奉獻的目的是什麼呢?(林後9:8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是常常充足,能行各樣的善事。)讓我們都常常充足目的是行各樣善事。聖經中的善事統籌了上帝的旨意。成就上帝旨意就是善事。(提後3:16~17)強調聖經的權威性以後,就說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個善事就是指遵從上帝的心意。成就上帝的事工。奉獻的目的就是要成就神的旨意,擴張神的國度,拯救更多的靈魂。建立教會,為教會的施工需要來奉獻,為宣教事工做奉獻,為福音事工做奉獻,這些都是在成就神的旨意。第二點就是使感謝歸與神。(林後9:11)神會祝福我們凡是富足然後來奉獻,有的信徒借錢來做奉獻,這個是不符合神心意的,因為神不是貧窮的,要求基督徒做奉獻就是要每個人不至缺乏,凡是富足。耶穌原是尊貴富足的,為了我們他降生在貧窮中,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富足。更真誠的富足是屬靈的富足,我們的靈魂本來是虛空的,因著耶穌的降臨使我們的屬靈有了豐滿的生命,然後我們要把這份富足分享出去,別人因著得到分享而感謝上帝。最終讓所有人藉助奉獻的流通把感謝歸給神。第三就是將榮耀歸與神。(林後9:13他們從這個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這裡面強調了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這份奉獻直接見證了神的福音。在汶川地震中各個教會的基督徒去了很多,參與幫助。在地震過去之後,當地政府,包括四川省的一些縣市級政府開會中都提到:你看基督徒所做的。這個不是證明他們已經特別接納基督,但是他們看到了基督徒在這裡所做的實事。這也讓他們間接地認可了基督,這些幫助最終體現出了神的榮耀。當把神的愛傳遞出去的時候神的名就得榮耀。

 

總之,奉獻是和上帝溝通,奉獻是見證上帝的,奉獻是讓我們與上帝同在的一個渠道。阿們!

 

 

相關焦點

  • 北京載道教會主日證道:轉化基督化家庭
    ‍‍北京載道教會於5月14日以「轉化基督化家庭」為主題做主日證道。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社會上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教會也同樣面臨很多單身基督徒。然而很多時候,教會為家庭提供各種合適的福音信息與團契、活動等,卻很少會關懷到單身基督徒的需要。據美國某基督教媒體刊登的文章上提到,在美國,每個教派裡至少80%的教會沒有以單身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事工。大多數教會並不排斥單身人士,但他們更關注婚姻與家庭。
  • 基督徒如何看待,總是被爆出醜聞的教會
    這幾年普世教會不斷地爆出各種醜聞,讓無數基督徒感到錯愕。而身邊的教會,也是常能聽到牧者同工因各樣原因跌倒的事。種種醜聞的出現,讓有些基督徒產生了疑問,為神的家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在不少信徒心目中,教會就是一片淨土,裡面充滿愛與溫馨。
  • 北京福音宣教教會主日禮拜:基督徒為什麼要紀念聖誕節?
    那麼,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基督徒為什麼要慶祝聖誕節呢?12月23日,在剛剛過去的聖誕節主日紀念禮拜上,北京福音宣教教會的張永生牧師以此主題分享。他以馬可福音10:42-45節的經文為證道經文,分享了基督徒慶祝聖誕節的主要原因,就是紀念基督服事的精神。
  • 【訪談】一80後基督徒青年對中國基督徒閱讀現狀的分析與反思
    日前,基督時報邀請付弟兄分享了他對這個話題的分析和反思,他談到目前中國基督徒在閱讀上整體一個大的現狀,以及基督徒的書籍出版情況等等。首先,就目前觀察來看,中國基督徒閱讀量普遍低下。「比如可能是教會和小組圈子裡提到這樣一本書,我們就去購買了,可是認真的讀的人寥寥。沒有下文了。」4.功利性的閱讀。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時候身邊的基督徒肢體的閱讀是帶有功利性的,是為了解決特定的人生階段中出現的某個現實問題在基督教書籍中尋覓「工具書」「輔導書」。
  • 美國基督教媒體推薦:基督徒必讀的18本經典書籍
    3,《竭誠為主》(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1923年第一次出版的每日靈修書,奧斯卡·錢伯斯(Oswald Chambers)針對學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士的講章彙編,他當時擔任軍牧。
  • 淺談清教徒講道對當今教會的意義
    關於敬虔的優先性,畢哲思說:「即使是盡責的父母、熱心於教會事工的人、充滿能力的基督代言人,或者是天才橫溢的基督徒領袖,若不是敬虔的人,這一切皆屬徒然」。清教徒的講章雖然直白,但敬虔的有智之士敬仰他們的講章;他們的講章雖然深刻,但普通人也能明白。(七) 態度對於清教徒來說,講道是一項最莊嚴的工作。因為講道是奉上帝的名講道。因此,清教徒傳道人以禱告預備自己的講章,並帶著恐懼戰驚的心登上講臺。
  • 某基督教網絡事工總結:基督徒不來教會的十大原因
    為何總是有基督徒突然選擇不再來教會了呢?某基督教網絡事工在其公眾號上發布文章,總結了其中的十個原因。該文章說:「阻礙人們來教會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只是列舉了其中比較多的十個原因。當中有可能就有阻礙你來教會原因,甚至是你阻礙別人來教會的原因。」1.信徒生活中挫折連連,認為神沒有照顧自己。
  • 天國的奧秘丨教會和基督教有本質的不同
    聖經基督徒大多把教會和基督教兩個毫無關係的概念等同,究竟什麼是教會?有人認為由基督徒組成的就是教會!世人乾脆認為教會就是基督教,實在無知至極!初代教會曾遭受過古羅馬帝國政府的殘酷壓迫,門徒被撒但的嘍囉抓捕,拉著男女下在監裡。有的被用石頭打死,有些被刀殺害,完全是一卷門徒遭逼迫的血淚史!直到主後三百多年,從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開始減少對教會肢體的迫害,承認基督徒的合法地位!古羅馬帝國把古羅馬教、猶太教的宗教引入教會,教會由此佔染了宗教的汙穢,並與政治聯合,成為政教合一的羅馬天主教(基督教)。由此可見,教會和基督教沒有半點關係!
  • 於宏潔牧師2013年教會周年紀念:基督徒生命成長的2大因素
    近日,深受信徒喜愛的華人牧者於宏潔牧師所帶領的教會——美國矽谷基督徒聚會進行了20周年紀念禮拜。在禮拜上於宏潔牧師分享了兩個重點:真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真知道我們自己是誰。於牧師少年時就重生得救,為第三代基督徒。
  • 中國商界基督徒嘗試結合私董會與教會團契優勢探索轉型期的領導力...
    教會團契,又有稱之為小組、小組團契,是從耶穌培養12個門徒的模式演變而來形成的一種教會牧養和信徒交流的模式。想像一下,如果將這兩種跨界的模式結合起來,會是怎樣的模樣?這是幾位北京的基督徒正在做的嘗試和探索。
  • 美國超400間教會將舉辦禱告會為國悔改 基督徒當不忘守望職責
    8月6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一天,超過400個不同教會的福音派基督徒計劃舉行禱告會,聚會的目的是祈求神饒恕這個國家的罪。聚會的首席組織者大衛說:「我們在夏洛特這裡正在做的,是召集基督的身體,在我們城市中作為一個教會聚集在一起,來悔改。」參與聚會的北卡州教會的領袖們強調,最優先呼召的是教會和國家在民主黨大會有關特定問題上悔改。該計劃的出現是因民主黨在全國代表大會考慮加入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現在很多事情在這個國家發生,教會的角色應該是去記住我們是誰,並且教會的基石是耶穌基督。」
  • ...朝鮮連續第18年是基督徒最受迫害國家 全球9000多所教會及建築...
    報告還指出,在2019年的報告期間(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有9488所「教會或基督教建築」遭到襲擊。相比下,「敞開的門」在去年的報告中指出有1266所教會或基督教建築受到襲擊。同時,未經審判而被拘留、逮捕和監禁的基督徒人數從2019年報告中的2625人增加到2020年報告中的3711人。
  • 教會人士分享:基督徒應當如何做奉獻?
    馬其頓的基督徒正是這樣做的,使徒保羅這樣吩咐他們:「他們……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8:5)」。2.照著神給你的進項奉獻在舊約裡,神吩咐他的子民將所得的頭十分之一獻給神。在新約裡,沒有我們應該奉獻多少的律法。同時,神說:「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到底我們應該奉獻多少呢?「應該奉獻所得的十分之一,這也是我們應該奉獻的底數。
  • 上海一教會主日證道:基督徒不可自欺
    基督徒的自欺體現在哪裡?自欺會帶來怎樣的危害?針對這一系列問題,6月5日上海某教會的主日禮拜上,姚長老以「自欺」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講解。自欺:就是「自己騙自己」。在小時候聽到一個傳說:「鴕鳥有個特點,獵人追得急時,它就把頭藏到沙土裡,以為這樣獵人就看不到了。」這就是自欺,自己看不見自己,以為別人也看不見。
  • 一基督徒律師再評浙江十架風波:政府要以法治與文明誇勝,教會以...
    去年引發中國教會信徒最為關注的事件之一就是溫州三江教堂和上百家教堂和上百家教會遭遇十字架被強拆的風波。其中,一位廣州的基督徒律師王紅傑發表了《法律去哪兒了?
  • 受難周講章摘要:北京福音宣教教會以「一粒麥子」為題宣講苦難
    很多基督徒對於苦難的意義並不很理解,常常盼望一帆風順,生活沒有點滴的風雨,日日晴天。然而,真正基督徒的生活是需要苦難的,神也會應允一些苦難臨到他所愛兒女的生活中。北京福音宣教教會本周受難周棕枝主日以「一粒麥子」為題,證道者分享了三點,傳遞基督徒如何成為一粒結出新生命的子粒的信息。
  •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詩30;徒9:1-6;啟5:11-14;約21:1-19。所以傳統教會會在復活節期之後有七個主日來著重的宣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當然一年中所有的主日都是主復活得勝的日子,主的復活也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四卷福音書從不同的角度記述耶穌基督復活以後向他們的顯現,在主耶穌向他們顯現的時候,都特別提到耶穌基督為他們擘餅,給他們食物吃,以此向門徒重新地展現逾越的奧跡。
  • 基督徒受洗時會被問到哪些問題?
    於4月12日,北京市順義區石園聚會點為15位弟兄姐妹洗禮(圖:北京基督教兩會網站) 接受洗禮無疑是讓基督徒最為激動的時間。那麼,基督徒在接受洗禮之前會被問到那些問題呢?2、你們願意在教會眾弟兄姊妹面前見證做一個愛國愛教的基督徒,永遠持定基督的信仰嗎?3、你們願意過一個得勝的基督徒生活,按時聚會,讀經禱告嗎?4、你們願意參加教會的服侍,做神美好的見證,榮神益人,在世上作光作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