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奉獻。奉獻這個話題往往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認為奉獻就是要錢,所以很多教會迴避奉獻的話題,擔心信徒有想法,但是奉獻的確是神親自教導要做的事。今天我們所讀到的經文(林後8~9章)中保羅也教導了歌林多信徒,保羅用兩章的篇幅來強調奉獻,間接的說明奉獻對於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是我們拿錢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就高興,所以非常重要嗎?奉獻的概念不僅僅停留在這個淺的層面,奉獻在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一個非常深層的含義,間接見證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奉獻最重要的是體現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
保羅在闡述這段奉獻的經文之前跟哥林多教會關係不是很好,因為他曾嚴重的斥責過哥林多教會,所以他打算去哥林多教會,又覺得不合適,就寫了這封書信,提前解釋了為什麼斥責他們,表達了對他們的愛,特別是第七章中,保羅說:我曾讓你們憂慮過,但那是對你們有益的。隨後他就談到了非常敏感的話題:奉獻。難道他不擔心哥林多教會更加排斥他嗎?在所讀的經文中可以看出,保羅詳細闡述神的心意,借著奉獻這件事表明對他子民的心意,這是讓哥林多教會明白為什麼上帝要求奉獻,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應該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奉獻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什麼概念,所以今天的題目是基督徒的奉獻觀,也許還有的沒有奉獻,有的奉獻做得很好,但是不是有正確的奉獻觀呢?奉獻觀的出發點在於明白上帝要我們所做的是什麼,明白這個道理再參與奉獻才是正確的奉獻,今天我們就藉助以上的這節經文來看保羅闡述的奉獻觀。
一是奉獻的內容。今天教會有很多奉獻的內容,大致有三種。一是十分之一,二是感恩奉獻,三是特別奉獻。提到十分之一,我們知道在聖經舊約當中,十分之一開始很早,在亞伯拉罕的時候就有,但十分之一的作用是在民數記18章才記述出來,藉十分之一來供給利未支派。因為當時在出埃及之後利未支派擔當的是會幕工作,以聖工為主,他們是沒有產業的,所以上帝就命令其他十一個支派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這是十分之一的作用。因為他們出埃及所得的財富本都是上帝所賜,到了迦南地之後還有更多的產業要給他們,而利未人是上帝所特定揀選的,要求他們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本都是出於上帝的恩賜,所以當時的以色列民也很順服,都拿出十分之一來供養利未人,這是聖經描述十分之一的一個作用。
十分之一是上帝親自要求他的百姓拿的,這是上帝與百姓之間的一個約,是一個命令,所以百姓只能順服遵守這個約。目的是在上帝愛的國度裡面讓彼此沒有缺乏,能過一個和睦的生活。所以十一不能算奉獻,因為這是一種義務,這是對上帝權柄的一個認可。只是盡義務。那麼什麼是奉獻呢?感恩奉獻,特別奉獻。真正的奉獻開始了。聖經中也提到你們不能空手來朝見神。(利7:12~15)感恩祭是對於上帝在生活中保守我們的一個回應。所以我們主日來到上帝的面前也是不可空手的,要以感恩的心態來來獻給神。這些都是直接與神發生關係。
第三點特別奉獻是跟人發生關係的。特別奉獻是在生活,信仰等各個方面對別人進行幫助,這些統稱為特別奉獻。(出35:4~29)中有個典型的例子,當神要求摩西建造會幕時,摩西就號召百姓拿出自己的財務,這時百姓非常的熱心,都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直到太多,百姓才停止了募捐。這就是一個特別奉獻。
奉獻大概就分為這三種形式。十一奉獻就是表明對神的義務,主權的轉讓,感恩奉獻是對神愛的一種感恩回應。二是奉獻的態度,從9章開始保羅詳細的闡述了奉獻所應持的態度。一是心所酌定的是神所喜愛的。每次要奉獻的時候都提前預備好,定好數額。這樣可以免於試探。第二個就是已預備妥當。不會因為臨時準備而受別人的影響。在九幾年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弟兄去主日崇拜,教會在二樓,樓梯口就是奉獻箱,一般都是把奉獻投入奉獻箱之後進去參加崇拜,他來的有點匆忙,就一邊上樓一邊拿錢,本來是預備奉獻10塊的但拿出了一張50的,他就猶豫不決了,不知道是該投進去還是收回來,因為有弟兄姐妹就在樓梯口,最後他還是投進去了。這個尷尬的造成就是提前沒有準備好,受試探了,不甘心的奉獻了。第三點就是樂意奉獻。他不是樂意奉獻,雖然拿出了50塊錢,但奉獻是失敗的。奉獻不是出錢就算奉獻。有很多慈善事業捐出很多錢,但那不叫奉獻,因為奉獻是給神的,給人的錢是捐助不是奉獻。因為上帝的緣故幫助別人,因為上帝的緣故做慈善事工才是奉獻。所以那位弟兄雖然勉強的奉獻了,但是那是不會上帝悅納的,所以奉獻的態度很重要。上帝看重的是這份心。不管是哪種形式奉獻都是歸給上帝的,當我們奉獻的那一刻不管是奉獻多少,都是與上帝發生關係,會受到神的祝福,至於這些財務的使用就是上帝與同工間的關係了。與奉獻人已經沒有關係。有的信徒會認為這是我奉獻的錢怎麼會跟我沒關係呢?這就是心態的錯誤。因為沒有明確跟上帝的關係。我的所有都是上帝賜予的,幫助別人或者做出更多貢獻原都是上帝的,我們有什麼怨言呢。這是對上帝關係的一個表白,是一種心態。
那麼奉獻的目的是什麼呢?(林後9:8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是常常充足,能行各樣的善事。)讓我們都常常充足目的是行各樣善事。聖經中的善事統籌了上帝的旨意。成就上帝旨意就是善事。(提後3:16~17)強調聖經的權威性以後,就說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個善事就是指遵從上帝的心意。成就上帝的事工。奉獻的目的就是要成就神的旨意,擴張神的國度,拯救更多的靈魂。建立教會,為教會的施工需要來奉獻,為宣教事工做奉獻,為福音事工做奉獻,這些都是在成就神的旨意。第二點就是使感謝歸與神。(林後9:11)神會祝福我們凡是富足然後來奉獻,有的信徒借錢來做奉獻,這個是不符合神心意的,因為神不是貧窮的,要求基督徒做奉獻就是要每個人不至缺乏,凡是富足。耶穌原是尊貴富足的,為了我們他降生在貧窮中,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富足。更真誠的富足是屬靈的富足,我們的靈魂本來是虛空的,因著耶穌的降臨使我們的屬靈有了豐滿的生命,然後我們要把這份富足分享出去,別人因著得到分享而感謝上帝。最終讓所有人藉助奉獻的流通把感謝歸給神。第三就是將榮耀歸與神。(林後9:13他們從這個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這裡面強調了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這份奉獻直接見證了神的福音。在汶川地震中各個教會的基督徒去了很多,參與幫助。在地震過去之後,當地政府,包括四川省的一些縣市級政府開會中都提到:你看基督徒所做的。這個不是證明他們已經特別接納基督,但是他們看到了基督徒在這裡所做的實事。這也讓他們間接地認可了基督,這些幫助最終體現出了神的榮耀。當把神的愛傳遞出去的時候神的名就得榮耀。
總之,奉獻是和上帝溝通,奉獻是見證上帝的,奉獻是讓我們與上帝同在的一個渠道。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