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界基督徒嘗試結合私董會與教會團契優勢探索轉型期的領導力...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鄭雲姊妹分享藉助私董會把導師制融於其中,提高領導力。(圖:基督時報/王新毅)

鄭雲姊妹分享藉助私董會把導師制融於其中,提高領導力。(圖:基督時報/王新毅)

9月24日晚,2015山上之城領導力研討會參加者合影。(圖:基督時報/王新毅)

私人董事會,簡稱私董會,是1957年由美國企業家羅伯特·諾斯(RobertNourse)和他的四位CEO朋友的圓桌討論演變而來的一種成熟的商業領導模式。

教會團契,又有稱之為小組、小組團契,是從耶穌培養12個門徒的模式演變而來形成的一種教會牧養和信徒交流的模式。

想像一下,如果將這兩種跨界的模式結合起來,會是怎樣的模樣?

這是幾位北京的基督徒正在做的嘗試和探索。在924日晚上舉行的2個多小時的「2015年山上之城領導力研討會」上,主辦方與近20位企業高管和職場基督徒分享的話題之一。

私董會是什麼?

事實上,「私董會」也是最近幾年來中國商界不少精英中開始感興趣和流行起來的一種引入的新模式。

私董會最早由美國威斯康星州企業家羅伯特·諾斯(RobertNourse)創立,他與其他4CEO定期的圓桌討論,後來演變並獨立發展成為專門從事該行業的機構。50年過去了,私董會在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已有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歐美等國的許多總裁都擁有自己的私人董事會服務。

2006年,中國一對年輕夫婦最早將私董會概念引入中國。經歷過水土不服、與本土結合等過程,2013年私董會在中國突然火起來了,成為一種時髦現象,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出現許多這種形式的機構。可以說,「私人董事會」已經成為繼EMBA,富豪俱樂部之後的第三種企業經營者溝通交流的平臺。

私董會,是由來自不同行業、無競爭和厲害關係的10-15個人共同組成,由導師帶領定期開會和交流,彼此探討企業經營,彼此互相促進成長。它被人力管理專家姚劍波曾形容地評為是「一個學習成長的圈子,一種新型的互助式學習方式,一個共同修煉成長的道場,一個一起療傷的『會所』….在私人董事會這個平臺上,他們通過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分享事業上生活上的收穫,進一步感受體會人生價值和意義。」

基督徒商界領袖最看重私董會對領導力突破的價值

當晚的研討會上,主辦方「北京山上之城諮詢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和總經理鄭雲有著20年的公司高管經驗,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分享說自己是從3年前開始關注到私董會這個對國內來說的新鮮事物的。

她發現其中很多東西如果很好的使用,可以幫助企業家、商界領導帶來領導力的突破和成長。

「我們往往發現不少企業吃苦不少、努力經營,但是規模和水平一直無法突破;常常出現的現象是也許公司領袖是『牛人』,但下屬很難成長、公司很難發展,歸根結底其實是領導力的問題。」

她引用著名的基督徒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韋爾(John Maxwell)曾經提出的「領導力的五個層次」:位置型(只是因為你的領導地位,別人聽從)、關係型(你的好的人際吸引人願意跟從)、產出型(你可以給公司帶來巨大收益,因此吸引人跟從你一起幹)、4.發展型(因為你無私為下屬的精神,人們跟從你)、5、精神領袖型(比如耶穌、曼德拉),說到當下國內很多企業出現很多職業經理人和第一代創業者之間有很多矛盾,無法合作,其中一個原因是第一代創業者沒有突破自己的領導力,跟上時代;最根本公司要突破,是需要領袖提升自己、改變自己。

而她之所以看重私董會的原因,是因為她看到可以把這一模式應用成為更好地促進我們改變的途徑,「私董會的核心在於一把手領導力的提升。」

她見過有最喜歡頤指氣使的CEO因為參加了一年的私董會而開始改變說話和為人方式的,「你在公司罵人,下屬不敢說;但是在這裡人人都是CEO,你這樣沒人聽的,自然你會反省。」她也見過一個信仰已經冷淡的姐妹參加私董會,就因為大家的兩輪提問就讓她重新思考人生和信仰,後來自己又回到教會聚會。

私董會的鑰匙:信任、關懷、挑戰、成長

因為是基督徒,鄭雲姊妹在看重私董會的科學模式的同時,更看重把她在教會小組團契中得到的和學到的融於其中。比如,其中一條是她希望私董會大致控制在8-12個人,最好是12個人,因為耶穌當年也是揀選了12個門徒培養。

她坦言,耶穌領導和培養門徒的模式給她許多激發和靈感:
「領導力的水平和風格影響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領導力水平就好像一個無形的天花板,它最終決定你的下屬和你的公司能成長到哪個高度。唯有你提升時,所有的方面才會提升。否則,你會在很多方面都成為障礙。我們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批和你一樣、甚至比你更棒的人,讓他們和你一起成長。」

不過,比起形式來,最關鍵的是核心理念。鄭姊妹分享說,她認為私董會的鑰匙是信任、關懷、挑戰和成長。「私董會不只是帶著耳朵來聽的,而是帶嘴巴來說的;不是利益交換的圈子,而是彼此給予的空間;不是微信的朋友圈,而是關懷和交鋒並存….

「私董會是很好的改變領導力的工具,可以藉此搭建一個同行的、互相關懷、鼓勵的團隊一起來突破。」

企業家最根本是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最後,鄭姊妹引用曾經激勵曼德拉改變自己繼而改變南非的一個矗立在英國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一塊無名氏的墓碑的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公司是神對我們的託付,我們是神的管家,我們要做好。但是怎麼做好呢?從改變我們自己開始,因為唯有你先改變你自己,才有可能改變你的配偶、兒女、員工、公司….

 


相關焦點

  • 教會領袖需要建立牧者團契嗎?
    教會領袖們會軟弱嗎?他們如何面對屬靈危機,擺脫痛苦與掙扎呢?曾有美國牧者整理了9類最讓教會領袖們掙扎的事情,除了依靠神的話語解決外,領袖們是否需要建立牧者團契呢?對於一個普通的基督徒來說,依靠《聖經》話語,得勝罪的試探和誘惑過聖潔生活,已經是很大的挑戰,甚至有的基督徒受不了與罪的爭戰,寧願放棄信仰。
  • 廈門三一堂蒿志強牧師分享:基督徒的全人團契生活
    基督徒的生活是從內心發出的對上帝的回應,是永不停息的敬拜生活。信徒不僅應有每日靈修,還應參加教會主日崇拜、小組聚會及聖餐禮拜。 (以弗所書2:1-2)保羅對以弗所教友們的勸勉,展現了基督徒的生活畫面:敬拜、團契、分享。 近日,廈門市基督教三一堂會蒿志強牧師以此為主要內容,從衡量標準和如何建立兩個方面,分享了基督徒的全人團契生活。 如何衡量基督徒的團契生活呢?蒿牧師認為,團契生活至少應有四種外在表現,即:勸勉、愛心裡的安慰、聖靈的交通、慈悲憐憫。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社會上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教會也同樣面臨很多單身基督徒。然而很多時候,教會為家庭提供各種合適的福音信息與團契、活動等,卻很少會關懷到單身基督徒的需要。據美國某基督教媒體刊登的文章上提到,在美國,每個教派裡至少80%的教會沒有以單身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事工。大多數教會並不排斥單身人士,但他們更關注婚姻與家庭。
  • 基督徒在團契中一同經歷生命
    聖經把這種經驗分享成為」團契」。然而時至今日,這詞彙的聖經含義已漸次失去。「團契」往往是指日常的交談,社交聯誼,吃喝喝玩樂。「你在哪兒團契」其實是指「你上哪個教會」,」請留步參與團契」通常是指」留下來享用茶點」。真正的團契絕對不只是出席聚會,而是一同經歷生命。這是指無私的愛,坦誠的分享,切實的服侍,犧牲的奉獻,憐憫和安慰以及新約聖經一切關乎」彼此」的命令。
  • 從「美國教會單身團契」思考:中國教會如何牧養特色小組?
    中國有的教會在開設各種「特色團契」,牧養這樣團契是否存在困難呢?《領袖期刊》刊登一篇討論教會單身事工的文章,作者總結他多年的牧養經驗後所得出一個結論,也許對於中國教會的特色小組牧養帶來些許幫助。亞當·斯塔特米勒是加州卡爾斯巴德北岸加略山教會的副牧師。
  • 【專訪】河南基督徒企業家團契朱青春牧師:企業家需要實際的牧養...
    基督時報:您說到「教會傳統牧養模式已無法滿足基督徒企業家的需要,缺少屬靈供應」,請問教會傳統的牧養模式是怎樣的?為何很難滿足基督徒企業家的需求呢?朱牧師:教會牧養的模式,往往是牧者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整理出的一套內容來教導會眾。
  • 六大理由:讓你的教會建立不同年齡段團契
    當教會中有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如何分配他們參與到團契小組中呢?美國有豐富牧養小組經驗的傳道人華理克•豪威頓分享了自己建立跨代小組團契的六大原因。第一、 跨代小組團契需要父親們和母親們成為模範與導師。
  • 中國企業家的宗教信仰觀察 老闆基督徒崛起
    溫飽之後,他會問「為什麼活著」。中國經濟從改革開放時一貧如洗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也開始從追求物質文明向想往精神文明過度。這些尤其體現在越來越多的商業人士在獲取了巨大物質財富之後,他們開始思考和探尋人生最根本的問題。他們也嘗試將一個人使命和人生價值觀與事業的發展融為一體。
  • 北京教會大學生團契首次聯合音樂布道在豐臺堂上演
    2011年12月3日,北京基督教豐臺堂大學生團契,聯合海澱堂、缸瓦市堂大學生團契在豐臺堂舉辦了一場主題為《他的名稱為奇妙》的盛大音樂讚美布道會。據悉,此次音樂讚美布道會為三個教堂大學生團契之間的首次合作。 聖誕音樂讚美會節目精彩紛呈,有舞蹈、獨唱、音樂劇、相聲等,結合大學生現實生活,講述基督信仰帶來的生命的見證。
  • 寫給團契轉型為小組的教會
    雖然有唱詩、禱告和講道,但是彼此之間仍然沒有建立關係,許多的人出席團契聚會,仍然只是坐在那裡聽聽,沒有任何參與,沒有任何分享,也沒有與其他肢體的互動。多少年的團契聚會下來,彼此仍然不認識。雖然有時候也會進行小組討論,但更多的是走過場,敷衍了事,沒有真正敞開心扉地暢談與相交。
  • 成為生命的贏家——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基督徒工商團契聚會
    隨後,工商團契的弟兄姐妹也進行了小組分享,以聖靈所結的9種果子來命名,目前共有15個組。 福音時報同工與黃牧師交流中得知,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基督徒工商團契於2007年11月成立。看到經商的弟兄姐妹靈性上的需要,他們忙於做生意,有時甚至難以參加禮拜。同時,因著神給的異象--培養工商界基督徒領袖,當領袖的屬靈生命改變時,將會影響團隊和更多的人,這個團契孕育而生。
  • 走進鄉村教會系列:大名約拿團契立志擎十架旌旗傳福音真理
    而如今,在中國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鄉土農村中,福音的信息已經飛入到很多樸實的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家中與心中,基督教與中國鄉土農村的結合也成為中國教會一道風景線。 雖然時下在城市也有越來越多新興的城市家庭教會湧現出來,不過傳統的農村家庭教會仍舊在整個中國教會中擁有著很大的比例。
  • 從初代教會的小組模式學習:怎樣更好的發展小組團契
    初期教會,在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很快就有了小組聚會形式。因為單靠大型聚會,幾千人是明顯不能同時滿足的。所以他們就發展出,大聚會和小組聚會相輔相成的模式。他們會在聖殿一起聚會,也會分成小組在家中擘餅。他們即在大聚會中保持合一,也在小組中獲得更親密的團契生活。
  • 杭州心連心團契斯弟兄談:教會不能丟掉社會責任
    杭州心連心團契義工參與社會服務。
  • 昆明市基督教世紀城教會舉辦夫妻團契四周年活動
    2019年3月31日,世紀城教會夫妻團契迎來了成立四周年的日子,在四年裡,夫妻團契堅持每月最後一個禮拜日晚上舉行活動,造就了諸多弟兄姊妹,使大家懂得如何有效地經營婚姻,使即將分裂的家庭重歸於好。至今,約有一百個家庭受益,實在感恩。嶽早盈傳道夫婦在弟兄姐妹的幫助下,為大家預備了非常舒適溫馨的會場,張毅夫婦帶領敬拜。
  • 某基督教網絡事工總結:基督徒不來教會的十大原因
    為何總是有基督徒突然選擇不再來教會了呢?某基督教網絡事工在其公眾號上發布文章,總結了其中的十個原因。該文章說:「阻礙人們來教會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只是列舉了其中比較多的十個原因。當中有可能就有阻礙你來教會原因,甚至是你阻礙別人來教會的原因。」1.信徒生活中挫折連連,認為神沒有照顧自己。
  • 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舉辦聖經知識特會
    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舉辦聖經知識特會 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舉辦聖經知識特會 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舉辦聖經知識特會 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舉辦聖經知識特會 9月27日19點,有70餘名弟兄姊妹一同參加西安土門教會青年團契聖經知識特會。
  • 餘姚市基督教舉辦第六屆「以勒團契」聚會
    聚會開始時,他回顧了以勒團契近幾年的工作,在全體基督徒企業家的愛心支持下和兩會負責同工的關懷下,以勒團契走過了漫長而又敬虔的道路,勇於擔當,用於奉獻,為教會,為社會作出了非凡的貢獻,彰顯了基督徒企業家的信仰持守和品格,榮耀了上帝。之後,錢天民長老邀請擔任以勒團契財務一職的姊妹向會眾匯報了以勒團契財務收支情況。
  • 基督徒強調關係的重要性,有一個專有名詞
    而基督徒去到教會,則不是獨來獨往,而是和其他的弟兄姐妹建立在基督裡的愛的關係。這是因為,基督教很強調團契的重要性。一、團契生活是什麼?我們今天成了基督徒,是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才成的。我們今天相聚在一起,成為一個教會,一個團契,也是因為耶穌基督才成的。基督徒的團契生活,乃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無論是講道,是讀經,是其他的活動,所指向的都是耶穌基督,是獨一的真神。
  • 建設中國的耶路撒冷
    有些人在面臨企業家和宗教身份的衝突時,會通過放棄其中一種身份來解決衝突,而更多信徒力圖尋求將二者結合之道。城市基督徒群體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能夠通過重塑教會文化以及疏遠傳統的鄉村基督教而構建一種雙重身份。新近成立的、每月一次而被稱為「事業人團契」的企業家聚會,正是體現這一宗旨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