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在團契中一同經歷生命

2020-12-15 zy以便以謝

生命必須互相分享。

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一同經歷生命。聖經把這種經驗分享成為」團契」。然而時至今日,這詞彙的聖經含義已漸次失去。「團契」往往是指日常的交談,社交聯誼,吃喝喝玩樂。「你在哪兒團契」其實是指「你上哪個教會」,」請留步參與團契」通常是指」留下來享用茶點」。

真正的團契絕對不只是出席聚會,而是一同經歷生命。這是指無私的愛,坦誠的分享,切實的服侍,犧牲的奉獻,憐憫和安慰以及新約聖經一切關乎」彼此」的命令。

團契人數的多寡是一個問題:人數較少會更好。你可以與多人一同敬拜,卻不能獨自一人團契。然而每當小組人數超過10人,通常最安靜的那個人便會開始不參與,而小組議會被幾個人所壟斷。

耶穌的職分以門徒訓練小組的形式來進行。他遠可以揀選更多門徒,但他知道,若想每位小組成員都參與,12個人大概是極限了。

基督的身體就如你的身體一樣,有許多細小的細胞所組成;生命包含在細胞之中。因此每個基督徒都必須參與教會的小組,不管是家庭團契小組,主日學還是查經小組。在小組裡面才有實踐的香蕉,那是在一大群人的團契聚會裡所得不到的。倘若你把你的教誨想像為大船,那麼各小組就是附屬的救生艇。

上帝給信徒小組賜下寶貴的應許:「因為無論在何處,有兩三個信徒奉我的名聚集,我就在他們中間。」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使參與小組,也不能保證你一定有真正的相交。許多主力學和小組只停留於表面的相交,卻不知道怎樣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團契相交。真正的和虛假的團契究竟有什麼分別呢?

信徒在真正的團契中經驗到真誠

真誠的團契相交不會停留於表面和膚淺的閒談,而是坦誠真心有時甚至有發自內心深處的分享。人要坦誠面對自己和生活中的際遇,才能與人真誠相交。他們願意讓別人分擔自己的傷痛,拋白自己的感受,承認自己的失敗,疑惑,恐懼和軟弱,並尋求別人的幫助和代禱。

然而,你在某些教會遇到的情況卻剛好相反。信徒之間不但沒有坦誠與謙卑,反而充滿虛假,偽裝,而虞我詐,只有表面的客套和膚淺的交談。人們都戴上面具,對別人存有戒心,只報喜而不報憂。這些態度便窒息了真正的團契相交。

唯有當我們願意剖白去自己,才能有真正的團契相交。聖經說:「我們若活在光明中,如同神在光明中,我們就能彼此團契相交……我們若說自己無罪就是志氣。」世人以為只有在黑暗裡才能找著親密的關係;但上帝卻說,在光明中有親密的相交。我們在黑暗中隱藏自己的傷痛措施,恐懼失敗和瑕疵,卻在光明中顯露這一點,並承認自己的本性。只有坦誠相交,我們的靈魂才能成長,情緒才有健康。聖經說:「你們應當經常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這樣你們便能完好和健康的共處。」我們必須冒險,才能成長;而最大的冒險,就是坦誠的面對自己和他人。

信徒在真正的團契中彼此相依

彼此相依是一種施與受的藝術,是互相依賴的關係。聖經說:「上帝設計我們的身體,是要作為一個典範,讓我們明白作為一間教會該如何共處:每個肢體都依賴其他字體。」彼此相依是團契相交的核心:建立互惠的關係,共同承擔責任,互相幫助。保羅說:「但願我們能因著彼此的信息而得到幫助。你的信心能夠幫助我,我的信心能夠幫助你。」

有人同情和鼓勵,我們就會在信仰上的道路上走的更堅定。聖經吩咐我們要彼此承擔,互相勸勉,互相服侍,互相推讓。這類」彼此」和」互相」的教導,在新約聖經出現50次。聖經說:「要盡力去做那些帶來和睦和彼此造就的事。」

你無需為每位的肢體負責,卻有責任關心他們,上帝希望你竭盡所能幫助他們。

信徒在真正的團契中經驗到憐恤

憐恤不是提供意見不是方便,是給予的表面幫助;憐恤表示:「我明白你的處境,你的感受一點兒也不奇怪,也絕非不正常。」今天有人會稱它為」感同身受」。但聖經的用語是」憐恤「」。聖經說:「作為聖潔的人,你們要憐恤、恩賜、謙卑、溫柔和忍耐。」

憐恤能夠滿足人性的兩項基本需求:被理解,以及有人認同自己的感受。每次你理解並肯定他人的感受,你就是在建立團契相交的關係。問題是我們經常忙東忙西,根本沒有時間憐恤別人。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的傷痛,自然會使我們失去憐恤的心。

信徒在真正的團契中經驗到憐憫

團契是恩典之地;大家不隱藏過錯,只會抹掉彼此的過失。當憐憫超越公義,信徒就有真正的團契。

我們個人都需要別人的憐憫,因為我們會絆跌扑倒,需要人扶持我們歸正。我們要懂得憐憫,人也要願意接受別人的憐憫。上帝說:「當有人犯罪,你們應當寬恕和安慰他們,以免他們在絕望中放棄。」

沒有寬恕,就沒有團契。上帝勸戒我們:「永不對人懷怨。」因為惱怒和積怨常常破壞團契。我們都是不完美和有罪的人,相處久了,總免不了有彼此傷害。我們有時故意傷害你,有時卻是無心之過;但無論如何,我們實在需要極多的憐憫和恩典。

真正的小組相交的生活,能帶給你很多其他好處。這是不可或缺的基督徒生活,你絕對不能忽視。在過去2000多年來,基督徒經常以小組形式團契。倘若你從來沒有參加這類小組,你實在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損失。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寫作團契2011年分享會成都舉行 盼透過文字影響生命
    據來自以諾閱讀的消息,春節後的第一天,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基督徒寫作者齊聚位於蓉城成都的三一書店,進行了2011分享會,盼望透過這樣的分享和交流來建立寫作者的生命連接、彼此建造。 當天到場的寫作者包括來自成都秋雨之福的長老王怡、北京的蘇小和弟兄、以及李廣平、昝愛宗、吳迦勒、鄧琳等。
  • 成為生命的贏家——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基督徒工商團契聚會
    很多弟兄姐妹經歷到主的同在、感恩,而有了奉獻的心志。」 證道結束後,黃牧師呼召有感動的弟兄姐妹到臺前做決志禱告,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約有40人。服侍小組成員送給每個人一本聖經。隨後,工商團契的弟兄姐妹也進行了小組分享,以聖靈所結的9種果子來命名,目前共有15個組。 福音時報同工與黃牧師交流中得知,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基督徒工商團契於2007年11月成立。
  • 基督徒寫作團契2011年分享會成都舉行 盼透過文字影響生命
    據來自以諾閱讀的消息,春節後的第一天,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基督徒寫作者齊聚位於蓉城成都的三一書店,進行了2011分享會,盼望透過這樣的分享和交流來建立寫作者的生命連接、彼此建造。 當天到場的寫作者包括來自成都秋雨之福的長老王怡、北京的蘇小和弟兄、以及李廣平、昝愛宗、吳迦勒、鄧琳等。
  • 廈門三一堂蒿志強牧師分享:基督徒的全人團契生活
    近日,廈門市基督教三一堂會蒿志強牧師以此為主要內容,從衡量標準和如何建立兩個方面,分享了基督徒的全人團契生活。 如何衡量基督徒的團契生活呢?蒿牧師認為,團契生活至少應有四種外在表現,即:勸勉、愛心裡的安慰、聖靈的交通、慈悲憐憫。 1,勸勉。即引導、教導、幫助。
  • 【專訪】河南基督徒企業家團契朱青春牧師:企業家需要實際的牧養...
    (圖:朱青春牧師提供) 2014年,河南基督徒企業團契從最初的微信群開始,到後來組建團契辦公室、選舉產生團契理事會,並由此開始展開了企業探訪、培訓、社會救助等各項事工,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為什麼團契裡也有孤獨?
    有些人並不是真的需要尋找一個團契,而是尋求一個可以讓他不再孤單的東西。2但是基督徒必須要學會面對孤獨,我們個人和神之間,並沒有辦法夾雜其他人,基督徒總是要獨自面對上帝。當上帝向我們發出呼召的時候,我們總是孤獨的,我們必須孤獨的回應祂。
  • 北京基督教崇文門堂青年團契2017年牧養主題:連於基督,建造生命
    該團契介紹,今年團契將以「紮根聖言」、「愛中成長」、「棟梁之才」三大方面為核心,歸正青年人對聖經的理解、在生活及社會職場中踐行信仰,讓每個人感受愛、並成為神愛的管道,成為有敬虔特質的青年基督徒,借著團契的牧養,使大家過有使命、有方向的、有意義的人生。
  • 心連心團契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學會滿足
    12月8日,在杭州心連心團契分享會上,斯牧師以「學會滿足」為主題來進行分享交流。使徒保羅說:「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4:19)」。神供給人的需求從哪幾個方面體現?
  • 【專訪】河南基督徒企業家團契朱青春牧師:企業家需要實際的牧養...
    (圖:朱青春牧師提供) 2014年,河南基督徒企業團契從最初的微信群開始,到後來組建團契辦公室、選舉產生團契理事會,並由此開始展開了企業探訪、培訓、社會救助等各項事工,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時大鯤弟兄在商人團契聚會上分享基督徒的工作觀
    近日,時大鯤弟兄在一商人團契聚會上與眾分享基督徒的工作觀,其中講到工作的意義時,他如是說。 工作是上帝的本性 時弟兄首先提到,亞當夏娃墮落之後,上帝說「你當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參創3:19),再加上在工作中的壓力,所以有人認為工作是一件可憐而又無奈的事。
  • 【專訪】杭州心連心團契榮獲「優秀志願者團隊」 負責人斯多勇弟兄...
    第一次聽到「心連心團契」是在5年前,這是個由杭州一群基督徒自發組織而成的基督教團體,致力於各種社會服務傳遞上帝的愛:捐助貧困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救濟雲南災區、敬老院看望老人、醫院義工服務等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 臨汾基督教會殘障團契、光鹽愛心公益聯盟服侍老人獻愛心
    該敬老院由基督徒劉臨生夫婦創辦,至今已十多年,現有20餘名老人入住。最近,剛搬遷致汾河岸畔的河西,這裡空氣新鮮,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特別是在基督裡的愛所體現的優質的服務,受到社會的一直讚譽。近年來,為扶老助弱,殘障團契本著服務社會,彰顯主愛的宗旨。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成立「單身團契」幫助基督徒 婚後可轉型成「夫妻營會」在教會連續舉辦了好幾年「夫妻營會」的梁牧師認為,有條件的話教會可以多建立單身團契,讓弟兄姐妹之間有接觸交流、互相了解的機會。現今社會上的剩男剩女日益增多,教會也同樣面臨這種情況。單身的基督徒年紀越來越大時,會有一種焦慮感,去教會聚會也會變成一種帶著目地性的參與。
  • 北京基督教崇文門堂青年團契2017年牧養主題:連於基督,建造生命
    該團契介紹,今年團契將以「紮根聖言」、「愛中成長」、「棟梁之才」三大方面為核心,歸正青年人對聖經的理解、在生活及社會職場中踐行信仰,讓每個人感受愛、並成為神愛的管道,成為有敬虔特質的青年基督徒,借著團契的牧養,使大家過有使命、有方向的、有意義的人生。
  • 重慶聖愛堂青年團契舉行九月主題分享
    筆者微信聯繫到聖愛堂周劍傳道,他說,「我是以希伯來書的12章1-2節經文,以『同奔天路』為主題,從四個方面分享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如何來奔跑這條生命的道路:放下我們身上的重擔;脫去我們身上的罪惡;心存忍耐;時刻仰望耶穌。」他是第一次帶領聖愛堂青年團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拉近與弟兄姐妹的距離,「我還穿插了詼諧幽默的故事,使弟兄姊妹不會感覺到刻板,老套。
  • 「校園基督徒團契」三年一屆的使命大會厄巴納2018落幕:勸勉大學生...
    視頻截圖: 厄巴納使命大會2018) 厄巴納大學生使命大會是著名的事工組織「校園基督徒團契「校園基督徒團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事工部負責人斯科特·貝塞內克(Scott Bessenecker)在會議上發言:「我們正在出席一個使命會議。我們也正在學習如何跟隨耶穌,因為我們要將有關耶穌這位新王、他的新政府和新經濟制度的好消息帶給其他人。
  • 教會領袖需要建立牧者團契嗎?
    曾有美國牧者整理了9類最讓教會領袖們掙扎的事情,除了依靠神的話語解決外,領袖們是否需要建立牧者團契呢?對於一個普通的基督徒來說,依靠《聖經》話語,得勝罪的試探和誘惑過聖潔生活,已經是很大的挑戰,甚至有的基督徒受不了與罪的爭戰,寧願放棄信仰。那對於教會領袖,要求是更高的,壓力也是更大的,他們需要有強大的屬靈能力,才能幫助信徒生命成長,帶領教會不斷發展。
  • 基督徒,如何讓軟弱無力的信仰活潑有生命?
    ——約10:10上帝賜給我們的生命本就是平安、喜樂、活潑與豐盛的,但為什麼人類總是活在缺乏、痛苦、絕望、不安中呢?因為本該屬於我們的一切被盜賊偷走了,所以我們需要耶穌。然而,很多人信耶穌後仍舊軟弱無力,沒有得著豐盛的生命,這就需要學習如何獲得從神而來的力量。常常與耶穌基督聯合,耶穌就是創造宇宙萬有的那一位。
  • 深圳基督徒單身團契第61期活動
    一場暖冬的不期而遇,一杯熱飲的距離,一個懂你的人.深圳基督徒單身團契舉辦「相遇在暖冬」第61期活動。此活動是為單身弟兄姐妹提供一個輕鬆、活潑的交流平臺,更好地促進弟兄姊妹在主裡的友誼,學習戀愛、認識婚姻、實踐主愛、共享神恩。
  • 反思| 到底什麼是「有生命的基督徒」?
    本平臺在3月11日發布了一篇文章《這個時代不缺乏用嘴傳道的基督徒,卻缺乏有生命的基督徒》,文章梗概就不多囉嗦了,題目即是。文章下方有個讀者提問:「什麼叫有生命的基督徒呢?」,這讓我思索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