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霹靂貝貝》30年:還記得這個帶電的小男孩嗎

2020-12-24 澎湃新聞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

科幻片歷來是世界電影重點市場之一,卻是現今國產電影欠缺的類型。1988年,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了由宋崇、翁路明導演,張之路編劇的《霹靂貝貝》(張之路也是同名小說作者)。《霹靂貝貝》是我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可以說是至今最好的兒童片之一,也是國產科幻片不可跨越的經典。即使已經過去30年了,那個帶電的小男孩,依舊是75後、80後的記憶。

《霹靂貝貝》劇照

神奇的想像

1970年代80年代初,全球興起了特異功能熱和UFO熱,也影響到了國內。對於外星人(宇宙人)是否存在、UFO是否造訪地球、地球人與外星人交流的想像,都成為故事發生的基礎。張之路先生時任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編劇與文學部主任,他本身學的是物理專業,加上豐富的幻想力和文學素養,奠定了《霹靂貝貝》這部科幻佳作的創作基礎。不過,擁有特異功能是不是好事呢?通過電影《霹靂貝貝》小主人公劉貝貝的經歷,作者給予了大眾啟示。

故事一開始發生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修理工劉天焦急地等在醫院婦產科的門口。這時,一架外星人的飛碟(UFO)停在醫院的門口,照得城市燈火通明。不一會,一個閃光的人影走進醫院,造成醫院停電。過了幾分鐘後,燈亮的同時,本片主人公劉貝貝誕生了。

貝貝從小就要接地線導電

貝貝出生後,父母就被他給麻了,像被針扎一樣的感覺。劉天夫婦發現貝貝的手是電流發射器,就讓他戴上了手套。回家後,劉家召開家庭會議。貝貝的爺爺認為孩子因為超能力而出名,反而很可憐。最終,他宣布,為了貝貝的健康成長,貝貝帶電的事要保密,家族內誰也不能說出去,不然孩子會被大眾視作怪物。

貝貝家召開家庭會議

《霹靂貝貝》突破了當時舊有童話的框架,推出了「現代童話」的新形式。貝貝生來就具有特異功能,這個設定類似於美國「超人」等傳奇英雄,但本片成功之處卻是沒有走國外科幻片的路子,而是揭示了這種超能力給一個兒童的成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超人能想變則變,不想變則不變,貝貝卻沒有控制電流的「開關」。由於祖輩和父母都不能擁抱帶電的貝貝,貝貝認為自己從小失去了家人的愛。

孤獨的童年

貝貝長大了,由於父母害怕貝貝被別人發現是怪孩子,幼兒園不能送,保姆也請不起,只能讓他戴著手套呆在家裡。有一次,他看到樓下小朋友摔倒,跑出去扶了下,結果把人給電倒了。到了這個時候,父母不得不告訴貝貝是個特殊孩子的事實,並約法三章:一要戴手套,二不許摸別的小朋友,三帶電的事不許跟任何人講。

貝貝終於知道了自己有帶電的超能力

轉眼貝貝到了讀小學的年齡,戴著手套上了小學,進入了一個更不自由的時期。貝貝的「不自由」一方面來自父母,他們只知道讓兒子乖乖地做一個好孩子;另一方面來自老師,她只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都是守紀律的好學生;還有一方面,是不能自由地和同學玩。有一次,上音樂課,老師偏偏教了首《拍手歌》。孩子們在唱歌的同時,還要相互拍手。和貝貝拍手的同學告訴班主任宋老師被貝貝用針扎了,宋老師誤會貝貝有意傷人,便將他罰站一旁。

擁有超能力,而又不能告訴同學自己有超能力,友誼就這樣成了貝貝不能輕易得到的奢侈品。還有幾個調皮的孩子,一定要貝貝脫掉手套,看看他是不是多了手指或少了手指。他只能忍受著周圍異樣的眼光,倍感孤獨。貝貝是第一代獨生子女,他的童年意味著將會一直孤獨下去。幸運的是,他碰到了楊薇薇(續集小說中成為他成年後的妻子)。楊薇薇是學校裡,也是班裡,唯一一個跟他講話的孩子,可以分享他帶電秘密的同學。她對孤獨同樣深有體會,她的孤獨來自於父母的高要求。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住大房子。父母也給了更高的期望,考了全班第二就要被父親訓斥,還要學跳舞、畫畫、唱歌。兩個都自認為被父母不疼愛的孩子,就這樣成為了朋友。

同學讓貝貝脫掉手套

貝貝的電有時也會給他帶來快樂,他可以隨意控制電器,可以控制遊樂園裡的旋轉飛碟,控制玩具商店的電動玩具。帶著超能力,貝貝還抓住了闖入家裡的賊,在足球場上如入無人之地,還治癒了雙目失明的老人。老人來到了他的小學致謝。最終,他的秘密還是被人發現了。

「兒童球王」

電亮盲人

捉拿小偷

真摯的友誼

由於被治癒的老人找到了貝貝的學校,社會上也得知了劉貝貝的大名。《少年科技報》登出了他的巨幅照片,說是「人體科學的新課題」。貝貝的特殊能力被發現之後,生物醫學研究所找到了他,把他帶到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研究所。老所長吳教授宣布成立M.D研究小組,並把貝貝作為研究對象,給貝貝配專門的教師兼保衛。吳教授的話,也很符合那個時代的特點,他認為這是一種未來現象,未來人人都能帶電。於是,貝貝成為了科研所的研究對象,徹底失去了自由。他想家,想父母,想學校,想薇薇,想剛剛建立起友誼的同學們。

貝貝成了報紙上的名人

好在貝貝進了所不錯的小學,交了幫不錯的朋友。幾個兒童在貝貝的愛犬「黑利」的指引下,從科研所帶走了貝貝。他們一起跑到長城上呼喚外星人,讓外星人拯救貝貝,拿走貝貝身上的電(這裡有個老梗——外太空能看見萬裡長城)。

最終,外星人出現了。外星人告訴貝貝一個他自己沒想到的事情:貝貝就是個外星人,而外星人都具有這種特異功能,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是貝貝講了他自己的生活是多麼難受,因為超能力使他無法擁有正常的親情和友情,要求外星人把自己身上帶的電都去掉,收回這種超能力。即使外星人告訴他,帶電是具有別人不可能有的偉大力量,貝貝還是堅持不想帶電,只想做一個普通的地球人。外星人終於同意了他的要求。經過了一段痛苦之後,貝貝失去了他的超能力,變成了普通人。貝貝失去了超能力,卻帶來了親情和友誼,也帶來了快樂的童年。他從此不用戴著絕緣手套,終於和同學們拉起了童年的小手。

外星人拿走了貝貝的超能力

這部電影在當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第3屆「童牛獎」優秀故事片獎。本劇在世界科幻電影史上也開闢了一個新的路徑。科幻人物不是像神話故事中那樣的神仙,超能力也不是排山倒海那樣的神力,劇情也不再是星球大戰般正義與邪惡的激烈對決;而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要具有現實意義。兒童電影更是要以人為本,要突出對友誼和親情的追求。

本片告訴觀眾,做一個普通人有多麼可貴和幸福。張之路先生曾說:「貝貝雖然具有超人的電力,使他能除惡揚善,名揚天下。但帶電使他喪失了普通人所能得到的母愛和父愛,得不到小朋友們的友誼和溫情,他孤獨,他要求解脫,渴望做普通人。我想寫出我們對友誼的渴求,對愛的渴求。」可見,擁有超能力並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是一種孤獨。現在的美國大片,超級英雄仍舊多了去了,蜘蛛俠、美國隊長、金剛狼等等,個個都有超能力,個個都是人類的保護者,正義的使者。但超級英雄背後的寂寞,只有他本人體會了。面對超能力還是平凡的生活,貝貝選擇了後者,《霹靂貝貝》對人生的思考價值就在於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霹靂貝貝》導演宋崇:現在的兒童電影大多是「偽兒童片」
    1988年,一個「帶電的孩子」驚豔一代青少年的童年。戴著紅手套的貝貝,能控制交通燈,能提前打下課鈴,還能和外星人「攀親戚」。這個善良又有趣的兒童形象成為中國電影銀幕上的經典,憑藉想像力帶來的天馬行空也彌補了技術匱乏年代的缺憾。
  • 專訪丨《霹靂貝貝》作者張之路:兒童電影的阿Q
    《霹靂貝貝》海報1987年,張之路在兒童電影製片廠當文學部主任。兒影廠是一個國家單位,廠子不大,200多人,但是正局級,和北影廠一個級別。那時全國的電影製片廠都有一個文學部,負責組織劇本。有一天開會,廠長宋崇說,現在已經過六一了,咱們廠一部片子還沒上呢,不著急嗎?咱們手頭有什麼劇本都說說,大家碰一下。幾個文學編輯七嘴八舌貢獻了一些點子,廠長都不滿意。
  • 毀童年動漫劇:霹靂貝貝是移動充電寶,佩奇最怕吃滷煮火燒!
    小編還記得在童年時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動畫片了。當年熱播的動畫片有《黑貓警長》、《葫蘆娃》、《西遊記》等等。可是現在這些經典的動畫片也已經陸續停播了,可當它們變成另外一種畫風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還能接受它們嗎?龜仙人一輩子的夢想就是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可是電視購物能完成他的心願嗎?
  • 還記得那個「世界第一美少年」,澳大利亞小男孩嗎?如今怎樣了
    還記得那個「世界第一美少年」,澳大利亞小男孩嗎?如今過得怎樣了?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社會,很多信息早就已經不用等到出門才能知道,只要通過網際網路就能很輕鬆的知道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這個名字有點長,一下我們就簡稱Miller吧!這位網紅Miller出生在離我們很遙遠的國家,澳大利亞,他走紅的時候也才只有十三歲!在16年的時候,他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自己的自拍照片。在被日本大部分女性網友看到之後,關於他的顏值,瞬間在日本女性網友的口中熱議了起來。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霹靂布袋戲,你還記得是從哪一部戲入坑的嗎?
    當年小編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看了幾級當時熱播的《霹靂狂刀》,沒想到一看就上癮了,從此宣布正式入坑。至今,小編仍然記得當時第一次看到的劇情,號稱天下無敵的黑白郎君,挑戰天殘武祖時被打殘,之後和金小開成為患難之交;本來以為天殘武祖已經夠狠了,結果網中人可以克制他;而網中人又被亂世狂刀壓制....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2020-07-16 14:07:00來源:北國網
  • 還記得那個1979年在長城上喝可樂的小男孩嗎?但零度可樂要停產了
    1979年3月30日,長城上的一個小男孩正啜著一罐可口可樂,可樂是攝影師詹姆斯·安丹森偷偷帶進中國的,拍攝當天,他特意在長城上空出一條無人的弧形路,給了小男孩幾個硬幣,請他擺好姿勢。照片發布15年後,第一批美國商品才運抵中國,之後更是在國內組建各大灌裝廠和合資銷售公司,開始在全國各地大規模銷售。小時候看見易拉罐,因為口袋裡面沒多少錢,所以只能靠猜測,覺得裡面應該是瓊漿玉液般的可口液體。後來長大了,但對這個易拉罐心存的好奇之心依然揮之不去,於是買了一罐……這樣的故事也伴隨著大部分人長大。
  • 你把《霹靂貝貝》往哪放
    2017年活動現場圖片,最左是郭帆,最右是王紅衛 說2019年是元年,把《霹靂貝貝》放在哪裡 寧浩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元年說法是大眾的「自嗨」,是對前輩的不尊重——忽略了《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等優秀國產科幻片的地位。 另外,他還覺得「元年」說法本身就有點可笑,「為什麼科幻就要提元年,而公路片沒有元年,愛情片沒有元年」。
  • 大家還記得這位可愛的小男孩嗎,曾經出演經典電影,如今成熟靦腆
    大家還記得這位可愛的小男孩嗎,曾經出演經典電影,如今成熟靦腆   如果說起好萊塢的黑人影星,不知道大家對誰的印象會深刻一些,小編比較喜歡的就是威爾-史密斯了,他出演的角色都非常的具有喜感,就算面臨著大麻煩和大問題,他總可以笑著面對和解決,也只在無形中帶給我們安全感!
  • 毀童年動畫片:霹靂貝貝同學很受歡迎,匹諾曹又開始撒謊了
    霹靂貝貝同學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因為他的能力能夠幫助同學們的手機充電。而且他的性格靦腆,不好意思拒絕。邱吉爾先生的手勢真的是很新奇,我模仿不出,你呢?悟空有著筋鬥雲遮陽,而克林卻只有一把扇子,這就是差距啊!看來你該充錢了克林。
  • 中國第一個喝可樂的小男孩,時至今日這個小男孩過得怎麼樣呢?
    引言1886年,約翰·斯蒂斯·彭伯頓發明了可樂糖漿,而他的助手有一天不小心將蘇打水倒入了糖漿,然後師徒二人嘗了嘗味道還不錯,就是這樣一次意外,歪打正著誕生了聞名世界的碳酸飲料可口可樂。可口可樂深受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的喜歡,但它的由來可能很少人知道。
  •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文/老郭聊動漫哈嘍,各位同學大家好!動漫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陪伴著大家度過了無數個夜晚,老郭依稀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在電視機前等著自己心愛的動畫片開播,因為這個連作業都來不及寫,只為了第二天能和小夥伴一起吹牛。時光飛逝,長大後的我們也時常會聊起那些小時候經典的動漫作品。這期老郭聊動漫我們來聊聊30年屹立不倒,現在又被年輕人所追捧的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 毀童年動漫:大雄開了一家代購公司,有了霹靂貝貝不怕手機沒電
    說起《葫蘆娃》《西遊記》《黑貓警長》這些動畫片,相信有許多小夥伴們都不陌生,這些都是屬於我們80後90後的兒時回憶,那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放學回到家連作業都不寫,拿個小板凳坐到電視機旁,趁老媽還沒回到家偷偷看幾集動畫片,經過這麼多年科技的提高。
  • 霹靂布袋戲裡大名鼎鼎的5首詩號,知道3首的,是道友無疑了
    喜歡霹靂布袋戲的朋友,經常以道友自居。而霹靂布袋戲的詩號一直是一個特色,讓道友們比較喜歡。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膾炙人口的5首詩號,知道3首的,是道友無疑了。第1首:蹉跎錯,消磨過,最是光陰化浮沫。
  • 與作品對話:30年成就霹靂布袋戲匠心之作
    霹靂布袋戲作為布袋戲的經典品牌,30年來一直深受道友的喜愛和熱捧。從1984年第一部《霹靂城》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兩兄弟便作為它們的大家長,一直掌舵著整個霹靂的發展。黃強華和黃文擇兩兄弟成功繼承父親黃俊雄的衣缽,在維持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為布袋戲尋找新生機。要說起霹靂布袋戲的成功,就離不開黃氏兩兄弟。
  • 30年不忘初心,探究霹靂布袋戲個中底氣
    30年不忘初心,探究霹靂布袋戲個中底氣 2020-07-16 14:07:00來源:北國網
  • 霹靂布袋戲: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梗你還記得多少!
    霹靂裡武戲場景不計其數,那些精彩的武戲讓人記憶猶新。但是有些東西也是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可以流傳千古的梗。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那幾個經典的梗。一個小角色要如何做到人盡皆知,妖溺天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一句「棄天帝不差」讓他留名千古。
  • 還記得這個表情包嗎?小男孩現在長這樣了……
    但你知道那些陪我們刷屏的表情包萌娃們,現在都怎麼樣了嗎?今天好久不見的主角,是他:這是一個暴露年齡的表情包萌娃。80後網民應該都曾看過這張全球瘋傳的「加油寶寶」圖吧?可愛模樣配上霸氣表情,還被美國眾多網友封為「成功男孩」(Success Kids),常被拿去配各式各樣的勵志文字,說不定他還給過你很大的鼓勵和安慰。其實這個孩子叫做山姆 (Sam Griner),當年他才11個月大時,媽媽拍下他想吃沙的照片並上傳社交媒體,結果意外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