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酵素能減肥是噱頭
「這樣費事釀『酵素』,為啥不乾脆吃水果?」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食品科學系博士、副教授任順成有些不解。他詳細聽記者描繪了水果酵素製作方法和功用之後說,確實有一些酶在細胞內負責「燃燒」脂肪。
「但酶是一種大分子的蛋白質,單純通過腸道是無法吸收的。」任順成說,以燃燒脂肪的酶為例,只有在特定的構型之下,才能與脂肪分子結合,然後發生反應,最終把脂肪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但火得一塌糊塗的「酵素」,居然是口服的。「所以,不管水果酵素能不能燃燒脂肪,它根本就無法到達人的體內去發揮功用。」既然神奇的酶無法被腸道吸收,更別提排毒、殺菌……
而且,任順成表示,製作方法中要加糖,糖的攝取只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時,由於自然發酵不易控制,容易造成雜菌汙染產生毒素,以及生成其他有害物質。飲用「水果酵素」,反而會增加健康風險。若真想從水果中獲得有益的成分,那麼直接吃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醃製水果產生的酶可能有害
如果用糖醃製新鮮水果能產生所謂的『水果酵素』,那也是一些無法確定種類的酶。說它就能減肥養生,非常不靠譜!大多數酶是有催化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其種類繁多,作用不一,有的對人體有益,也有的可能產生不良的作用。網上流傳的「水果酵素」的做法,其實就是將水果加上糖一起進行簡單的發酵。在這個過程中,糖和水果中的糖分為密封罐裡的細菌提供了「養分」,將水果中的果膠以及所含的有機物、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進行分解,這個過程會產酸、產氣,甚至釋放出一些甲醇、乙醇,所以有酒精的味道。如果製作過程中不夠衛生,黴菌同時大量繁殖,制出來的所謂的「水果酵素」本身就受到嚴重的汙染、含有「毒菌」,喝了對人體更加有害無益,又談何養生、「排毒」?
即使新鮮水果加糖密封醃製後,一切衛生條件都沒問題,但到底產生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假如其中有酶,又是哪些類型的酶?目前並沒有任何靠譜、科學的實驗能夠將這些問題說清楚。事實上,自製的「水果酵素」不可能「精確制導」,想要什麼有益的酶就直接生產出來;相反,由此產生出來的酶很可能是對身體有害的。如果長期服用出現不適,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松鼠雲無心 :「水果酵素」製作流程大致是把某種水果加上糖,密封發酵。這個「自製」的過程並不新鮮。如果把水果換成青菜或芥菜,得到酸菜;換成蔬菜並加入大量的水,得到泡菜;換成煮熟的大豆,得到醬油;換成煮熟的糯米,並加入酒麴,得到酒釀……
@mico米果兒:我花幾百大洋買的一小瓶喝了幾口就放那裡了,太酸,喝了胃不舒服。
@生物探索:飲用的「水果酵素」,其實相當於多加了糖而沒有加鹽和辣椒的「泡菜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