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沙漠下隱藏古河流或為人類遷徙綠色通道

2020-12-13 TechWeb

科學家繪製的非洲北部沙漠地區下隱藏的古河流系統,它們是人類遷徙的綠色通道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學家已經發現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最早起源於非洲,之後通過非洲與亞洲交接的通道進入亞洲,北上進入歐洲,美洲的人類可能得益於白令海峽周圍的接壤陸地或者冰封形成的季節性通道。那麼人類是如何走出非洲進入各大洲的呢?科學家發現古老的河流可能誘導了人類的遷徙,這些河流現在仍然「躺」在撒哈拉大沙漠之下,古老河流使得非洲大陸形成了「綠色通道」,我們的祖先可能沿著河流的走向走出非洲大陸,進入各大洲繼續繁衍。

氣候學家的研究調查為我們揭示了10萬年前非洲大陸的景象,勾勒出非洲人類遷徙的畫面,早期人類從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開始走出非洲,沿著河流進入廣闊富饒的地中海,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猜測現在位於北非的三條河流曾經擔負起我們祖先走出非洲的「綠色通道」,河流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礎,比如尼羅河流域的文明、恆河流域、長江流域等,河流可以為早期人類提供足夠的淡水資源、豐富的植物群落與動物資源等,這些都是早期人類生存下去的必要基礎,有了河流的綠色通道,早期人類才有可能在遷徙中不斷延續種族,橫跨整個非洲大陸後進入亞歐大陸。

英國赫爾大學水文學家湯姆·庫特哈德認為一直以來沒有人確定這些河流是如何引領早期人類走出非洲,我們只不過是猜測人類遷徙需要河流因素支持,這些河流的源頭在哪裡?究竟流向了何處?穿過沙漠的距離是多少?這些問題依然沒有確切的答案。目前最為可能成為早期人類遷徙「綠色通道」的河流有三條,其分布於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邊境地區,綿延800多公裡,可從北部沙漠地區深入溼潤地區。

有趣的是,這些河流位於最西端,人類是要向東走才能走出非洲,因此科學家猜測人類沿著河流系統遷徙後還可能利用了海岸系統,通過北非的海岸進入非洲東北部,接著穿過尼羅河三角洲進入中東地區。考古學家在在非洲西部發現了一些證據支持這一猜想,比如有尖銳的石器出土,進一步證實了早期人類定居在「綠色通道」的河岸,揭示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非洲大陸上遷徙並最終走出非洲。

相關焦點

  • 撒哈拉沙漠下隱藏著什麼?從6千年前一片生機,變成現在一片荒漠
    但事實並非如此,沙漠對人類隱藏著什麼秘密?這條擁有眾多支流的河流全長超過500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2015年,在三維衛星圖像的幫助下,找到了最大的史前河流。多虧了這些圖像,科學家們才注意到了隱藏在現代沙漠下的這條古河道的光滑邊緣。在非洲中部,有一個湖叫大查德湖。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是如何形成的?
    許多壯麗的巖畫,說明當時的生態與現在完全不同,被稱為綠色的撒哈拉(王紹武,2009)。溼潤時期大約開始於12萬年以前,當時有寬闊的河流穿過撒哈拉大地,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的遷移通道(MichaelBalter,2009)。現在被掩埋的河道曾經是奔騰的河流,河水來自提貝斯提山脈一直流到地中海。
  • 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科學家發現12萬年前腳印
    來源:海外網(圖:Getty)海外網9月18日電科學團隊日前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的古代腳印,顛覆了科學家以往關於「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的結論。綜合加拿大《國家郵報》《沙特公報》報導,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團隊的科學家們日前調查發現,人類曾通過內陸穿越沙烏地阿拉伯北部。除了人類的腳印,團隊還在內夫得沙漠發現了大象、駱駝和其他牛類動物的腳印,這些腳印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
  • DNA揭示人類遷徙的故事
    現代人類都是智人後裔,人種差異並不大。非洲人種的內部差異超過10萬年,而走出非洲的現代歐亞人與非洲現代黑人的DNA差異不到6萬年,現代歐洲人和東亞人的DNA差異不到4萬餘年。
  • 12萬年前的大災難,當時阿拉伯還不是沙漠,遠古人類就是證據
    12萬年前智人曾經在這裡棲息提到人類的遷徙史,研究認為,自從20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出現在地球之上,人類的遷徙史就已經展開了。不過現代人類祖先的遷徙史,則要從智人的出現開始算起。研究者表示,大約22萬年之前,最早的智人就已經走出非洲了,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伴隨著非洲氣候環境的變化,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智人離開。通過對古人類遷徙足跡的追蹤,研究者發現,在如今沙烏地阿拉伯的北部,也就是內夫得沙漠之中,在大約12萬年前,曾經有一小隊智人來到這裡。
  • 藏在古DNA之中的人類遷徙軌跡
    他的《人類起源的故事》從古DNA視角,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各大洲人的祖先來自何方的清晰畫卷。我們由此可以了解不同族群之間如何融合、替代和擴張,以及人類大家庭的關係。《人類起源的故事》。資料圖2001年開始,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大幅快速下降,人們開始直接比較全基因組信息,重建每個人的成千上萬個遺傳路徑,發現從一個人的基因組裡,確實可以挖掘出眾多祖先的信息。
  • 人類是如何從非洲走遍全世界的,智人是如何從亞洲遷徙到美洲的?
    今天,關於人類進化和全球分布有兩種主要的理論。一種是「多地區起源」假說,另一種是「走出非洲」假說。現在,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從非洲出來,那麼世界上的人類進化和遷徙,特別是現代人是如何從亞洲遷徙到美洲的呢?
  • 如果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古代非洲南部怎麼沒出現過強大的帝國?
    人類遷徙圖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有兩種觀點,非洲起源說和多地區起源說。大約在200萬前非洲大陸的氣候出現了急劇變化,南方古猿被迫從森林到草原,非洲大陸上出現了能夠直立行走的直立人,大約在80萬年到2.8萬年前,出現了早期智人,智人能夠製造簡單的工具和使用火,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就是早期智人的代表,而現代人類則是屬於晚期智人的後代。非洲起源說認為現代人類的祖先都來自非洲,大約在5萬年前,這些人開始走出非洲,遷移到了世界各地。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它佔地90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領土總面積的30%,被許多國家瓜分。這是一種驚人的美:這個地區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但實際上風景如畫,一點也不沉悶。
  • 黑人為什麼沒有創造高度繁榮的古文明?我們得了解下非洲
    在5000年前,北非地區的氣候較為溼潤,撒哈拉沙漠還未完全形成。當時的北非人生活在了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根據希羅多德的北非地圖來看,當時的尼羅河有從西非發源,橫穿了北非地區。這可能是人們對遠古時代北非的河流記憶。
  • 10個沙漠世界隱藏的神秘發現
    納米比亞的非洲沙漠不時被乾旱地區的圓形區域所包圍,直徑達到15米。所謂的「童話圈」出現在遠離居民區的地區。非洲沙漠裡茅利塔尼亞的欣蓋提城,存在著讓人驚訝的圖書館。十一世紀這裡是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Nabta Playa,這是努比亞沙漠中一些巨石結構的名稱:它們是五排垂直安裝的塊,高度為三米,重達數噸,年齡大於1000年,類似於巨石陣。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圖為南方古猿的骸骨1、「夏娃理論」——人類都是親戚,來源於一位非洲女性在西方傳說中,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祖先,他們因為在伊甸園中偷吃了禁果而有了後代,那就是我們人類。這條裂谷深度達到了2000多米,成功阻礙了非洲原始森林古猿的交流,在大裂谷的東岸,森林面積逐漸減退,古猿活動空間受限,隨著草原面積不斷擴大,為了適應草原生活,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下,古猿四肢有了明顯的進化,後肢負責獨立行走,前肢負責採摘食物,漸漸的早期人類行走就出現了,這也是為何古猿會出現在非洲的原因。
  • 重寫人類從非洲遷徙的歷史: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六萬年走進歐亞大陸
    重寫人類從非洲遷徙的歷史:研究支持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六萬年前歐亞大陸的思想   研究人員表示,早在12萬年前,早期的人類就離開了非洲   這些早期的運動在六萬年前就有了   我們的祖先與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類物種進行了交配
  • 非洲的山脈與河流
    非洲號稱高原大陸,地形雖高但是較為單調,一個沙漠(撒哈拉)、一個高原(南非高原)、一個盆地(剛果盆地)這三個大塊頭就佔據了大約非洲一半的面積,想想一個撒哈拉相當於多少個塔克拉瑪幹、一個南非高原相當於多少個黃土高原吧?
  • 尼羅河,一條河流的人類困境
    尼羅河,一條河流的人類困境 2012-01-13 14:24 作者:徐菁菁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
  • 最早的非洲人類,是如何遷徙到其他大陸上的?氣候變化幫了大忙
    早在幾萬年前,人類就重現了幾千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的輝煌成就,即將站在各種食物鏈的頂端,並不斷擴充種群數量,在各塊大陸上都有所分布。如今,全球人口更是超過了70億,南極大陸也常年有人類的足跡,這不禁讓人類自豪地認為自己儼然是地球的統治者。
  • 非洲納米布沙漠屬於沿海沙漠,帶您走進納米布,看沿海沙漠異樣美
    納米布是非洲南部的沿海沙漠。 Namib這個名字源自Nama,意思是「廣闊的地方」。其中一些沙丘的高度為300米,長32公裡,是繼巴丹吉林沙漠之後的世界第二大沙丘。沿海氣溫穩定,一般在每年9-20°C之間,而內陸地區的氣溫則變化很大, 夏季白天溫度可能超過45°C,而夜晚可能會出現冰凍。從大西洋沿岸向東,納米布逐漸在海拔上升,達到200公裡內陸到大陡山腳下。年降水量從大多數乾旱地區的2毫米到懸崖處的200毫米,使納米布成為南部非洲唯一真正的沙漠。
  • 7萬年前非洲氣候巨變,無數非洲人遷徙
    非洲是世界上自然資源和礦物質最盛產的地區,同時也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就是在東非發現的,埃及便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不過對於非洲,氣候是最不均勻的。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
  • 非洲國際河流的前世今生
    2020年3月5日,《中國水利報》「國際·科技」版開設「它山之石·非洲「欄目。開欄語水是決定人類生活、生產、生存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類發展的必要條件。非洲的水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養育了貝寧、加納、桑海、阿克蘇姆、庫施等一大批實力強勁的古國。非洲各地的部落,無論是農耕還是遊牧,都傳承著極具地方特色的水文化。
  • 沙漠旅行-非洲的三大沙漠
    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三大沙漠總面積超過350萬平方英裡,覆蓋非洲大陸約31%。它涵蓋了12個不同的北非國家,從西部的茅利塔尼亞和摩洛哥到東部的埃及和蘇丹。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亞熱帶高溫沙漠:只有北極和南極洲更大。它的低緯度位置使其非常炎熱乾燥,幾乎沒有降雨。然而,它仍然擁有令人驚訝的動植物多樣性,包括大約2800種植物。人類在這裡居住了至少10,000年,剩下大約30,000座石刻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