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資深吃貨來說,
旅行最吸引人的地方,
莫過於敞開肚皮一路吃~
然而,並非只有餐廳才有美食,
分布在街頭巷尾的小吃,
也許會打開你的賞味新世界!
今天,南方君要帶大家細數一下,
廣東的20種知名街頭美食,
吃貨們看好啦!
這麼多好吃的,
你真的都已經嘗遍了嗎?
美好清晨,從一碟腸粉開始
腸粉之於廣東人,無異於小面之於重慶人,是刻在內心深處的美食情結。腸粉分為潮汕腸粉和廣州本土布拉腸兩大派系。
廣式腸粉麵皮透亮,擺盤講究,口味清淡,醬汁單一,偏甜。潮汕腸粉相對廣式腸粉餡料多、配料多,口味濃厚,品種豐富,醬汁各家各有特色。
把「整條河」吃下肚
艇仔粥是廣州著名小吃。相傳正宗的艇仔粥是在漂浮於河上的艇仔上製作的,甚至必須在艇仔裡面吃,艇仔粥因此得名。
雖是平民小吃,艇仔粥的用料、配菜卻十分講究,以新鮮的小蝦、魚片、蔥花、蛋絲、海蟄、花生仁、浮皮、油條屑為原料,其特點是粥底綿爛,粥味鮮甜,集眾多物料之長,爽脆軟滑兼備。
廣式茶點中,最愛的那一籠
蝦餃是廣東著名的傳統小吃,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
上乘的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呈半透明,內餡隱約可見,美味誘人。現在最常見也是最正宗的當屬廣式水晶蝦餃,水晶表皮、飽滿的蝦仁、精緻的蒸煮工藝,深受吃貨喜愛。近十年推出的雞粒蝦餃、蟹黃蝦餃等新品種,也很受青睞。
光榮入選廣州非遺項目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
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圖片來源:新浪網
裝在小缽子裡的缽仔糕,天生就是屬於街頭的美食,香港著名美食作家歐陽應霽就親切地稱它為「馬路天使」。
成品糕體晶瑩透明,表層油潤光潔、細膩嫩滑,質爽軟體而潤滑,味甜洌而清香,吃起來筋道而不粘牙,且有相思紅豆味、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乾味、香芋味等多種風味可供選擇。
老廣牽腸掛肚的故鄉滋味
從地理特徵、氣候物產來看,珠三角一直都不是養奶牛、產牛奶的地方,但偏偏卻有一種特色奶制甜品為珠三角特有,這就是姜撞奶。
姜撞奶以水牛奶與薑汁衝配而製成,既像豆腐花又像蒸水蛋,潔白如脂,嫩滑滋潤,味道奶香醇濃,甜中微辣,風味獨特且有暖胃表熱作用。
每一口都是順德味
1927年,順德陳村人黃但創製出一種以薄、爽、滑、軟為特色的米粉,當地人稱之「粉旦(但)」。此後,他們將粉送到外地,外地人以「陳村粉」名之。
經不斷革新,陳村粉的烹製方法已由傳統的幾種,增至近四十種,而且風味各異。蒸著吃糯、炒著吃爽、滾著吃韌,據廣大吃貨們反映,以蒸製最佳。
鮮的是牛奶,醇的是初心
與沙灣姜撞奶齊名的,是順德的雙皮奶。雙皮奶是一種著名的粵式甜品,甘香嫩滑,別具一格。
雙皮奶潔若凝脂,味勝奶糕,熱吃暖滑甘甜,涼食清潤香濃,兩層奶皮薄如輕紗,上層甘香濃鬱,下層滋潤可口,是順德美食的亮麗名片之一。
一口一口,嚼化鄉愁
雞仔餅原名「小鳳餅」,是廣東四大名餅之一。
皮薄餡少的雞仔餅,吃起來比較脆;皮厚餡豐的,則酷似國畫大師齊白石老人筆下正在俯首覓食的小雞,外脆內軟,很有嚼頭。
咬一口,只聽「咯咯」作響,嘴裡瀰漫著濃香。再咬幾口,恍若引爆了一個香料庫,複合香氣從餡裡迸射四濺,濃得化不開,直至進入了深度咀嚼階段,才逐漸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鮮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
油潤酥脆,鹹香適口
梅菜是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 「正氣」菜,久負盛名。
梅菜酥色澤金黃,酥脆味香,肉質綿軟,梅菜濃鬱芳香,咀嚼一塊,滿口醇香。梅菜吸油,五花肉又帶著梅菜的清香,味道與火候都恰到好處。
厚街瀨粉是東莞的名小吃。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金黃的鵝皮,銀白的瀨粉,有「金鵝銀瀨」之稱。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濃清湯汁浸出來的瀨粉鮮甜嫩滑,特別可口。
粽香不怕巷子深
肇慶裹蒸粽譽滿嶺南,是用當地特有的冬葉、水草裹成的大大的粽子,所以稱作裹蒸粽。
與一般粽子用竹葉包製,呈四面三角形不同,裹蒸粽呈枕頭狀或是四角山包狀。包製好的半成品要置於蒸煮爐中用猛火蒸煮8小時以上,邊蒸煮邊加入大量的開水,直至糯米、綠豆、肥豬肉完全融化。裹蒸粽品嘗起來餡味醇香,肥而不膩。
潮汕人的情懷寄託
不少吃貨千裡迢迢來到潮汕,只為一嘗當地正宗的爽口牛肉丸。
潮汕人運用攪、拍、握拳擠丸等方法,練就了純熟的製作技藝。想像中,手持鐵鐧的牛肉丸師傅大力捶打著案板上新鮮的生牛肉,氣勢如虹,而牛肉丸的筋道彈性和四溢的肉香,便在那一次次拍打中得到升華。
顏值、實力俱佳的「超人氣美食」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潮汕蠔烙這道草根小吃一夜成名。
新鮮煎好的蠔烙色澤金黃,看著就讓人頗有食慾。醮上些許魚露,甫一入口,鮮甜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酥香的表皮下薯粉的嫩滑,加之鮮美蠔肉和輔料等各種味道在口中交碰,讓人不禁大呼美味!
潮汕美食的經典代表作
潮汕粿條是潮汕有名的小吃,潮汕人稱為「炊粿」、「粿仔」。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一道粿條有N種吃法:粿條湯、炒粿條、幹撈粿條……
潮汕粿條不同於廣州的「沙河粉」,正宗的粿條用純米漿製作而成,雖然不及河粉的韌性,但卻更顯彈性,而且一般粿條比河粉厚,所以口感更厚實,更接近於麵條。
粒粒餡不同
「鴨母捻」是潮汕地區一道有名的甜品小吃,因其形似母鴨在水上遊蕩浮沉而得名。
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傳統製作要求嚴格,其餡有四樣——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
誘人的一抹金黃
普寧炸豆腐是廣東潮汕漢族傳統菜之一,是將普寧豆腐切件,放入熱油中炸制而成,吃時蘸上韭菜鹽水,外酥裡嫩,鹹鮮微辣,風味獨特。
普寧炸豆腐材料雖然簡單質樸,卻於不經意間達到了美味的極致。普寧豆腐的味道類似黃豆,密度高卻極爽滑。待在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惹味非常。
「陽江十八怪」之「第四怪」
——粉皮包粉賣通街
豬腸碌是陽江最具特色的小吃,因外形呈圓條形,貌似豬腸而得名。
豬腸碌與粉卷相似,由米粉皮包著豆芽、蝦皮、蛋皮等,再在河粉皮上撒上芝麻製成。吃的時候可整條吃,也可以切成小段,再沾上特殊的調料(如辣醬),味道鹹中帶香,十分可口。
東陂水角是清遠連州東陂鎮最具特色的小食。東陂水角餈皮軟脆滑嫩、香爽口,肉餡鹹甘適度、味美香醇,既有楚南人飲食的辛辣韻味,又有嶺南人清淡高雅的風範,集嶺南和中原飲食文化於一體。
食之不膩,齒頰留香
化州拖羅餅是茂名化州的特產,以考究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粵西。2012年,化州拖羅餅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化州拖羅餅製作工藝非常講究,椰絲、叉燒、伍仁、芝麻等餡料,分別經過浸、洗、炒、涼、拌等多重工藝,再經過包、印、烘工藝成型。拖羅餅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食之不膩,不熱不燥,齒頰留香。
廣東美食源遠流長,
種類數不勝數,
以上列舉的20種街頭美食,
當然只是冰山一角~
你最喜歡的廣東街頭美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