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小編為大家講美食的時候了。我們今天走進廣東,一起來看一下當地的美食。近些年來,隨著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往來越來越頻繁,農村人普遍喜歡吃一些大魚大肉,而城市裡的人們也喜歡上了吃清淡的食物,比如說農家美食,即農家樂產生的美食。盤點廣東最好吃的幾種農家美食,沒吃過的人一定要嘗一下。
第一道美食是佛山黃均記陳村粉,一提到陳村粉,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因此也可以說是一道百年美食,其實陳村粉是由黃志均的父親黃旦獨創,它的原名叫做「黃旦粉」,後來這種物美價廉,口味獨特而且口感很好的小吃的名氣,逐漸傳遍珠三角和全國。只有外地人才叫」陳村粉「。黃均記是一間簡單的小鋪,保留了上世紀80年代的風韻,和店面一樣樸實,黃均記的菜品也非常簡單,總店僅提供六款陳村粉。
第二道美食是庚家粽,這道美食可以說是享譽海內外的一道美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唐代長安的更加重視白瑩如玉,就連唐明皇都讚不絕口。如今1000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他的27代傳人庚美連的努力下,廣東東莞花園粥城製作的更加粽子成為了中華名吃,也成為東莞的土特產,更加重視製作技藝,更成功的入選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甜粽和鹹粽兩種,裡面的餡料可以符合大多數人的飲食特點。
第三道美食是江門海宴王冬蓉月餅。你說的月餅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而小編也不例外,小編作為一個吃貨,對月餅來從來都是沒有抵抗力的。這種月餅於100多年前發源於臺山市海宴鎮。傳承歷史悠久,本土風味濃鬱,100多年以來採用傳統的工藝手工製作,技藝精湛。它不只是一道節日佳品,更是一道獨特的文化傳承,海宴冬蓉製作技藝於去年和今年分別入選江門市和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第四道美食是珠海橫山趙氏鴨扎包。鴨扎包是原產於連州鎮橫山村一戶趙氏人家。始創於1988年,雖然說只有僅僅20年的歷史但是,作為一個民間美味,同樣也作為一道美食是享譽盛名的。創始人叫做趙長財,他有了20多年的製作經驗,相傳他還是宋代皇帝的第35代世孫之一。在連州鎮一帶民間自製鴨扎包,趙長財積累了寶貴的製作經驗,而且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村民,對當地的鴨扎包產生了更廣闊的市場。
第五道美食是盆菜。盆菜作為客家菜的菜式出現由來已久,一般也稱為大盤菜,大盆菜起源於客家人傳統的發財大盤菜。其實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大的盤子,將食物都放到裡面,融匯出一種特有的滋味。就是那大盤菜和我國北方的大雜燴和大鍋菜有一點相似之處,但是味道上也是各有千秋的。不用了吧,包括的材料一層層疊進大盤之中最易吸收菜汁的材料放在最下面,吃的時候全家人圍成一桌子,實在有團聚之樂。
第六道美食是汕頭蔡溪記牛肉丸,蔡溪記牛肉館創辦了近30年,可算是當地的知名菜館。菜館裡面的牛肉丸的製作遵循潮汕傳統的手工藝製法,以保證牛肉丸柔滑,鮮嫩,美味,同樣也符合了潮汕人喜歡吃鮮味的傳統。盤點廣東最好吃的幾種農家美食,沒吃過的人一定要嘗一下。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以上內容大家能夠喜歡,也希望這篇文章給大家帶來很多幫助,歡迎各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