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土豪金」中華鱘

2020-12-17 快科技

4月16日,武漢東湖海洋世界接收到一條金黃色的中華鱘,令人大開眼界。

據了解,這條中華鱘年齡約2歲,體長90釐米,體重8斤,是由一位好心市民於前日送到東湖海洋世界園的,這裡是武漢水生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經水生物專家劉仁俊教授觀察,該金色中華鱘疑似中華鱘與俄羅斯鱘魚雜交品種,在繁殖過程中黑色素基因遺失,導致顏色呈現為金黃,不僅具有觀賞價值,並在魚類基因研究上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依據。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鱣,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是古老珍稀魚類,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據維基百科)

相關焦點

  • 武漢現罕見「土豪金」中華鱘 遍體金黃
    記者熊波 實習生賴芳敏攝通訊員劉希 攝影報導  本報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劉希)昨天,一條罕見的金色中華鱘,在東湖海洋世界首次與遊客見面。這是目前華中地區發現的唯一一條金色中華鱘。  下午兩點左右,記者在該館看到,工作人員用塑料桶將這條中華鱘從暫養池取出,移至中華鱘飼養池飼養。
  • 江西一男子抓到罕見怪魚 竟然是珍稀的中華鱘
    江西一男子抓到罕見怪魚 竟然是珍稀的中華鱘時間:2019-09-09 11: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西一男子抓到罕見怪魚 竟然是珍稀的中華鱘 前兩天,吉安泰和縣一位漁民在贛江裡捕到一條從沒見過的魚,交到當地森林公安局後,經水產專家鑑定,竟然是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水生保護動物。
  • 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
    如果想不出來,不妨跟隨「百科動物園」的直播看看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聽說有新鮮小魚,高級維生素片,專家量身定做的特級營養餐!由於中華鱘十分珍貴,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中華鱘生於長江,長於大海,十多年成熟後,洄遊產卵於長江。
  •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六問中華鱘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侯雪靜)14日500尾中華鱘在宜昌放歸長江,這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成立以來連續實施的第60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我國中華鱘放流史上年齡梯隊最豐富的一次,對中華鱘野生資源具有系統性的補充作用。
  • 中華鱘
    中華鱘,常見個體50-300千克,最大個體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10-11月,它們到長江上遊繁殖。隨後,幼苗順江而下,在大海中發育。性成熟後,遊回長江,繼續繁殖後代,往返路徑長達5000多公裡。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千裡尋根」的習性,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 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
    大家都知道魚類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高,尤其是市面上罕見的中華鱘魚。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價錢肯定不菲,那麼中華鱘多少錢一斤?很多人買到中華鱘卻不知道怎麼做才美味,究竟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 感悟中華鱘
    我擠在人群中,聽人們紛紛問老闆為什麼將這麼大一條魚白白放走,老闆興奮地說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可不是普通的魚,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為什麼叫中華鱘?為什麼在成千上萬種魚中單單把「中華」的大頭銜賦予它?這不是尋常的魚,它是長江最大最重的魚,最長的有四五米,最重的有一千四五百斤,被稱為「長江魚王」。它是一條「神魚」,神奇的是它的生存史。
  • 最後的野生中華鱘?
    這可能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華鱘這個長江旗艦生物種群面臨滅絕。從今年10月底開始,科研機構已繼續對中華鱘自然產卵情況進行監測,預計監測結果會在明年1月發布。在過去33年,人類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和利益索求一步步將中華鱘推向瀕危的境地,但同時,人類也利用科技竭盡所能,希望挽救這一物種。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老闆說是湘江電打的,湘江有這樣的魚嗎?」
  • 中華鱘食用及禁忌
    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食用以後,對人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而且中華鱘的魚肉沒有很多的魚刺,魚骨也是可以直接食用了,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對鈣物質的吸收利用,特別適合小孩、老年人以及孕婦產婦食用,具有很好的強身健體的功效。那麼中華鱘有哪些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呢?
  • 中國3大「土豪金」大樓,一個是「土豪金大褲衩」,一個像金磚
    網上有建築系老師稱:「土豪金」與設計師審美無關,多是為滿足甲方訴求。」對此,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得啊?今天先讓我們看看其中以顏色出新的「土豪金」大樓吧。千緣財富商匯,在瀋陽市,上部為黃色、下部為棕色的建築,被戲稱為「土豪金大褲衩」。這個建築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大褲衩一樣,還是金燦燦的,網友都戲稱這是一個「土豪金大褲衩」。
  • 超市賣 「中華鱘」?
    昨日,一名網友在網上發帖稱,合肥市站西路的永輝超市內竟然出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超市出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應該是違法的,即使是養殖的也不能出售。」這名網友稱。  在該網友發的照片中,記者看到,超市水產箱中的「中華鱘」體態呈紡錘形,並能清晰地看清其中一條的口前有4條吻須,體側也有骨鱗。乍一看,體態特徵還真和中華鱘吻合。
  • 中華鱘,一個中國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中華鱘」的時候,小腦袋瓜子裡面在想,為什麼是「中華鱘」而不是「南北鱘」、不是「加拿大鱘」?內心的困惑帶領我前進,去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百度引擎」上面輸入「中華鱘」出來的竟然是「怎麼做著好吃」,著實把我驚到了。
  • 酒店普通鱘魚冒充中華鱘 中華鱘上菜單標價68元
    上海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吳鎧表示,這些飯店銷售的所謂「中華鱘」大都是俄羅斯鱘或雜交鱘,外型上和中華鱘較相似。對飯店以假亂真的行為,消費者可向漁政部門投訴。  酒店公開叫賣「中華鱘」  蕭小姐是蘇州人,近日趁著天氣轉暖舉家來到青浦朱家角遊玩。
  • 中華鱘的保護措施是什麼樣的?
    對用於人工繁殖和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嚴格限制,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在長江上遊宜賓市,每年均向長江投放培育中華鱘魚苗,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
  • 疑似中華鱘成了特色菜
    漁政、工商部門高度關注此事,在工商部門的禁售要求下,經營業主緊急將「中華鱘」撤櫃。  飯店清蒸「中華鱘」  3月31日中午,劉先生到五一廣場附近的鏡泊餃子館吃飯。服務員把劉先生領到海產品櫃檯,介紹了幾種海產品後,服務員指著一個魚缸說:「我們這有『中華鱘』,是特色菜,要不要來一份?」順著服務員的指引,劉先生看到一個魚缸上標註著「中華鱘每斤48元」。
  • 中華鱘的種群現狀是什麼樣的?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野生中華鱘逐漸在長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相關科研機構開始對該江段的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展開監測。多年來,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數年份會在11月下旬。20世紀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
  • 中華鱘,下一個白鰭豚?
    去年10月至12月底針對中華鱘的專項調查中,專家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而今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這令科研人員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水電工程、航運、捕撈、汙染等人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華鱘的種群危機。
  • 中華鱘簡介:水中大熊貓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遊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目前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 中華鱘為何異常死亡
    這是短短半年裡長江口遇險的第四尾大型中華鱘。第一尾是在1月18日誤入了漁民的鰻苗網,當時全身27處傷口,被送往保護區管理處搶救。5月2日、26日,又有漁民接連發現兩尾全長3.2米以上,體重200多公斤的大型中華鱘屍體漂浮在水面上,其中一尾被螺旋槳打為兩段,另一尾已經開始腐爛……    這一水域,20年間從未有過大型中華鱘被誤捕或傷亡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