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教育別人。
文|比比
去年臨近春節,問及春節該去哪祈福,因為小時候家裡逢年過節都有去廟裡拜神仙的風俗,所以我過年也喜歡去祈福,祈禱來年可以全家平平安安,所以閒來無事和一位大姐姐聊天時,偶然談到,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城市,有個小布達拉宮,我不禁驚嘆!小,布達拉宮?「是的,小布達拉,也就是靈巖寺還是很漂亮的,因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去的人就很少,很清靜,你們過年前可以去那祈福,門票也就才10塊,還有免費的齋飯,打個順風車,很快的」,我聽後很是欣喜,便回道「好,謝謝姐姐了。」對於這個小布達拉宮,我充滿了期盼,不禁在腦海裡繪起這個神秘的地方。
2018.02.09日天很冷,風很大,但是我依然興奮,起了一個早,打了一個順風車,二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路上有很多的風景,但我心裡依舊是期盼那裡,因為臨近過年的原因,山下有很多的紅色的飄帶,走過高高的山坡,上去,門口是一個大金佛,是不是金的我不知道,反正挺壯觀的,參觀完我便直奔寺廟去了,遠遠觀去,確實可以騙過很多人的眼睛,簡直太像西藏的布達拉宮了,雖然規模小,依然讓我眼睛離不開它,太美了。如果不是規模太小,簡直讓人仿佛入了真正的布達拉宮之境。
整個廟宇依山而建,自南而北有山門、碑亭、琉璃牌、大紅臺、金賀堂、萬德宗源殿、琉璃萬壽塔等主要建築,左右基本對稱的排列布局。靈巖寺屬於是鹿泉較早的古寺廟之一,重新修建於2003年。最早是北宋修改的,金賜額靈巖,後來重修於明、清,現僅存大雄寶殿和鐘樓遺址、五塊石碑,二節石幢身、一塊經幢華蓋,為清代建築。靈巖寺原為並排兩座寺院,中間以腰牆分隔為前後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後在遺址基礎上進行恢復性擴建,形成靈山景區。踏步與古老的木階上,聽著嘎吱的聲音,仿佛一個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訴說他的歷史。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一個角落裡的轉經輪。
整齊排成一排,還有牆上的佛母圖和簡介,不知道是因為風大還是剛才有人轉動了,只見轉經輪在輕輕的轉動著,聲音是那麼的悅耳動聽。談及轉經輪,我想起我最喜歡的石榴石手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轉經輪,上面刻滿了佛經大悲咒,每當感覺內心不安,我就會轉動轉經輪,感覺佛就在我心裡,瞬間就會感覺心安了很多,所以我一直視若珍寶。我的雨欣小哥哥看著那轉動的轉經輪問我了,這是什麼?我告訴他,這是佛教聖物轉經輪,經輪呢又叫「法輪」或「瑪尼解脫輪」。在西藏,到處都有許多經輪,轉經輪。屬佛教法器。這裡面裝著很多的藏經文還有咒語。
通過右旋轉動即等同念誦之功,你看,我這個轉經輪,是不是上面密密麻麻刻著刻著咒文。心無雜念轉動轉經輪即以清淨惡業、積聚功德著稱。佛經上說呀「轉經輪是為了解脫眾生的一種特殊的法門。轉動一次經輪的功德,如同見到千佛一般。」 還有「任何人供養或更換轉經輪的經布,五百次轉生都可獲得美麗的衣服,而轉經輪可以清淨所有的業障,消除其所有痛苦、惡業和煩惱。任何使用轉經輪的人,皆為四大天王、十方護法所庇佑的,同時還可清淨你的五大逆罪和十不善業,淨化你的這次的人生輪迴,死後就可以通往西方淨土。這只是個按照小小的佛寺,你看不見高深的佛法。
你不是一直想去西藏嗎,等你去了西藏那個聖地,你就會看到,在藏區,到處可以看見信徒們不分男女老幼,都會手持經綸,有旋律的轉動。由於藏族人,像那些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大多不能流利的誦念經文,所以他們用轉經輪代替誦經。轉經輪又叫做祈壽筒、轉經筒、嘛呢輪,或稱為{唐多括維}。通常是以木、銅、銀、金等材質製成,轉經輪主體呈圓柱形,中間有軸可供轉動。聽我講完,雨欣小哥哥似懂非懂的,按照右邊的順序去轉動了轉經輪,我也趕緊跟了上去,「蠢欣小哥哥,以後我們一起去西藏,一起去香格裡拉,跟我一去禮佛去好不好」「好」。 以上就是我對轉經輪的淺層理解。
歡迎大家補充,我們一起討論佛法!本文屬於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