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志之——閒話日本京都之行(其三)

2020-09-20 杜老倌俠客居

(一)、花間小路之遊

當我們一行友人以及大學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遊玩好了「金閣寺」、吃完午飯以後,在參觀遊覽「清水寺」之前,我們又去參觀遊覽了「花間小路」。它的位置就是在「老茶館萬亭」,【備註:「老茶館萬停」它又名「一力亭」。】西側的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而「老茶館萬亭」的位置在「四條大街」向西大約100米左右的地方,整條街道顯得環境清幽、規劃整齊,並排著的都是擋有垂簾的茶屋。

「花間小路」這條道路因為不是很長的緣故,因此,兜一圈外加拍攝照片的時間,頂多也不會超過15分鐘的時間噢!之所以導遊會順便帶領我們去這個地方參觀遊玩,最為主要的原因有其二,其一就是:在這條道路上行走,常常能看到有「日本男女藝伎」出沒,其二就是:這條街道始終都保留著從前木製民居的特色,未曾有絲毫改變。

(二)、清水寺之遊

我們去參觀遊覽的每個旅遊景點,全都是乘坐旅行大巴而去的,這次京都之行的第二站便是「清水寺」了,它的地理位置就在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上,之所以在旅遊的行程當中,會去選擇「清水寺」這個景點,行程單上介紹說,遊「清水寺」能看到京都的全貌。

據男性導遊介紹說道:「『清水寺』在1994年的12月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京都地區最為古老的寺院之一噢,這座寺院始建於『日本寶龜9年』,即公元778年,不單單是日本『平安時代』建築物的代表之一,而且它還具有十分典型的、中國大唐時期的建築風格哩,它曾數次毀於戰火,每燒毀一次都是按照原樣重新去建造的。目前的建築,則是由江戶時代初期,即公元1631年至公元1633年,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按照原來的模樣,重新修建的建築,被日本國及民眾奉為日本的國寶。」……

男性導遊繼續去娓娓道來,說道:「這座寺廟,起先則是從『延鎮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參拜觀音而開始籌建『清水寺』的,到了日本延曆17年時,即公元798年,『坂上田村麻呂』將其改建成為了一座佛殿,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起,這座寺院就成為了『恆武天皇』的敕願寺,與此同時它的香火也是長盛不衰的,這座寺院內主要供奉的就是『主尊觀音像』,在一般情況之下,是不怎麼對外開放的,要每間隔33年的時間,才會對外開放一次,讓大家盡情盡心的參觀遊玩,正是因為是這個樣子噢,因此清水寺還透著一股神秘感,故而,吸引了國內外許多篤信佛教的善男信女們,來此參拜禮佛哩!」……

又據日本國家史料的記載,創建「清水寺」的,還有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慈恩大師」。據日本國家的歷史傳說,「慈恩大師」極有可能是我們國家「唐代時期的高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現存的「清水寺」是在公元1633年時由德川家康捐資重新修建的,它原本則是屬於「法相宗」,現在則自立為「大本山北法相宗」。

那麼,「清水寺」這三個字,它又是怎麼由來的呢?!只因為在「清水寺」的寺廟裡面有一汪清水,故而獲得此名。我們一路順著「奧院」的石階緩步慢慢的往下走,就看到了一座「音羽瀑布」,它的清泉被一分為三,而且還是各有各的含義哩,它們分別代表著「長壽」、「健康」與「智慧」,正是因為孕育著三個極其美好的意義,故被廣大佛教信徒視為具有神奇力量,凡經此地的人一定會喝上一口水,據說還可以預防疾病與災厄哩,筆者和眾友人們也喝了幾口山泉水,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和大哥潘剛還裝了一瓶泉水帶著路上喝。

「清水寺」寺廟的整體佔地面積有13萬平方米,在寺廟內有一座「本堂」,就在「本堂」的前面,還有一座「清水舞臺」,「清水舞臺」是由眾多高約12米的巨型櫸木柱並排支撐起來的,還採用了「懸造式」的建造手法建造起來的,在建造的全過程當中,沒有去使用過一顆卯釘噢,它的地板就鋪有410多塊柏木板,它是一座大型的木造建築,同行的好友當中,文小明先生不單單是最年長者,而且還是學建築出生的,一生都和建築打著交道,他看到了此情此景,不僅是豎起了大拇指,而且還不停地嘖嘖稱讚,為人類的智慧感嘆不已!

男性導遊第二次向大家介紹說道:「『清水舞臺』絕對是日本這個國家國寶級的文物噢,在它的四周被綠樹環抱著,現在正直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恰好也是『櫻花爛漫』的好時節,它更是『京都』最為著名的賞櫻名所之一,假若是等到秋季時節時,你我再一次來此地參觀遊玩的話,則會呈現出另外一副景象,到了那個時候紅楓颯爽,又成了賞楓勝地,『清水寺』的茶藝,也是名列『京都之首』,每當到了這兩個季節,會有大批的國內外遊客來此參觀遊覽。」……

只因為日本是個狹長的島國的緣故,還因為日本國身處在亞歐板塊的地震帶上,從而造成了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因此在這個國家裡面,絕大部分的建築,基本上都是以木質結構的為主,「本堂」也蓋莫能例外啊,也全部是由木質結構建造而成的,它的地面上也鋪滿了木頭。在「本堂」的正殿裡面,據說還供奉著能夠保佑財運亨通的「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還有的就是,凡是去參觀禮佛的時候,是有一個規定的,那就是——必須把鞋子給脫了,筆者和眾友人、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以及其他遊客們也只能是入鄉隨俗,紛紛一起緊跟著脫去了鞋子,去參觀禮佛的全過程當中,由於遊人如織,當我們禮佛完畢出來時,筆者和幾個好友,一時竟然無法找到自己的鞋子。

除了筆者上面所說到的兩個景點外,在「清水寺」的寺廟裡面,還有七個景點哩,分別就是:「三重塔」、「經堂」、「開山堂」、「轟門」、「朝倉堂」、「西門」和「阿彌陀堂」。就在它們的四周圍,還有建築「仁王門」、「馬駐」、「鐘樓」和「北總門」。

「清水寺的西門」它建於公元1607年,遠遠的望過去,從它的建築外觀上去觀看,其色澤顯得鮮豔靚麗,其雕工顯得極為精巧細緻,整體建築形態呈現出單層八柱,其屋頂則屬於「切妻」式建築。

我們一行友人和先生去參觀遊玩的那一天裡,真可謂是人山人海、遊人如織人來人往哩,參觀遊玩的人群,也是一波緊接著一波。

(三)、對於日本宗教信仰方面的認知

正是因為這次日本之行,讓筆者知曉了日本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國民,都是屬於多神論者,除了信奉「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這三個比較大的宗教外,還信奉諸多各式各樣比較小型的宗教派別。總的來說,主要信奉的還是「神道教」和「佛教」。據說「神道教」是日本這個國家自己原創的宗教派別,在日本國家裡面,既信奉本國原創教「神道教」,又「信奉佛教」的人,也不在少數。

正是因為日本人有信奉神道教的習慣,因此在旅遊的各類景點當中,必然會安排一次去神道教的場所參觀瀏覽遊玩噢,這次京都之行的第三站旅遊景點,我們就來到了「八坂神社」,它的日文名字叫做「やさかじんじゃ」,地理位置在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

據男性導遊的介紹說道:「『八坂神社』是屬於二十二社,舊社格為『官幣大社』,而現在則成為了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在日本這個國家裡面,大約有三千座八坂神社哩,『京都的八坂神社』是日本全國所有八坂神社的總本社,京都人愛稱『八坂神社是祇園さん』,只因為它原來的名字叫做了『祇園神社』、『祇園社』、『祇園感神院』和『袛園天神』,在日本國家歷史上的慶應4年時,即公元1868年,當神與佛分離令後,就把名字修改成為了『八坂神社』,它既是關西地區最最知名的、而且歷史也是最悠久的神社之一。」……

男性導遊又接下去說道:「在日本這個國家裡面,凡是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全都被叫做了『袛園祭』,『八坂神社的衹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國家的三大祭,神社的大殿被日本人一律稱之為「衹園造」,是日本獨有的一種神社建築,在它的舞殿上面還有無數的提燈。所謂的『神社』則是指: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神社』是日本宗教建築當中,最為古老的一種類型,『八坂神社』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

一次參觀瀏覽遊玩下來,筆者發現了京都「八坂神社」裡面的面積並不是很大噢,來回兜上一圈的時間,就算再怎樣的磨磨蹭蹭,把所有的景點都去遊覽一遍、走上一圈,大概的時間,頂多也就在15分鐘到25分鐘左右就行了。在「八坂神社」的裡面,主要供奉的對象就是——「素盞鳴尊」、「櫛稻田姬」和「八柱御子神」。儘管「八坂神社」的規模是很小,不過,在參觀瀏覽遊玩的全過程當中,筆者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來參觀的遊客還是蠻多的,一波接著一波!

【備註:①文章為作者原創;②各種和文章有關的圖片和各類文字動圖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上;③清水寺門票圖片乃是作者的收藏品,自藏自拍;④感謝原創圖片。】

杜老倌俠客居(陸偉)寫於2017年03月04日星期六下午

相關焦點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京都之行(其一)
    和大學本科好友以及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六天五晚的日本之行,去參觀遊覽了諸多地方哩,其中的一站就有「京都」之行。,不管遊覽多少個景點,「京都」是一定要去的,更是不可或缺的,假若是缺少了京都之行,那麼,去日本旅遊就沒有多少意思了!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京都之行(其二)
    之行」只給了我們一行友人一天的參觀遊覽時間,還是去參觀遊覽了三處旅遊景點,有兩處是世界文化遺產「金閣寺」和「清水寺」,另一處則是「八坂神社」。:きんかくじ),「金閣寺」只是它的別名噢,並非是它的正名,它的正名應該為「鹿苑寺」,日語名為「きんかくじ」,英語名為「GoldenPavilion」,金閣寺(鹿苑寺)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富士山之行
    在六天五晚的日本之行的遊程當中,其中的一站就有「富士山」噢,它的日文假名叫做了:「ふじさん」,英文名字叫做:Mount Fuji,既是日本國內最高峰,也是國家象徵之一。之所以在日本這個國家,會有很多健康長壽之人,原因之一就是和日本國人有長期常年堅持不懈的去吃黑蛋不無關係!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奈良東大寺之行
    在六天五晚的日本之行當中我們去參觀遊玩的那一天,天空中淅瀝瀝下著小(中)雨哩,好在我們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各項功課,眾友人也都是知曉,日本這個國家,一年四季的雨水都是比較多的,故而大家都準備了雨傘,我們一行遊人在雨中打著傘參觀禮佛,當參觀好以後,天空也放晴了。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大阪城之行
    男性導遊建議我們不要再去攀登遊玩什麼「天守閣」了,只因為是時間不夠的緣故,攀登遊玩「天守閣」的話,即便是走馬觀花的去走走看看,起碼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遊覽大阪城的時候,唯有楊家(日為)等幾位少數友人執意要去參觀遊玩「天守閣」……雖然筆者和眾多友人都沒有去攀登遊玩「天守閣」,但是在「天守閣」的外面,筆者和一幫友人們,遠近高低各去拍攝了好幾張照片。
  •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TOP FM101.8與北京愛車組織的「海陸空的體驗愛車日本行」,在結束了富士山之旅後百名車友聽眾於2011年12月26日下午,從山梨縣的箱根驅車四個多小時左右,於當日東京時間15點半左右抵達京都,開始了京都、大阪遊的最後行程。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東京銀座之行
    我們除了遊玩了「淺草寺」之外,還遊玩了另四處景點,分別是「銀座」、「秋葉原」、「東京市政廳」和「日本皇宮」,其實「銀座」是筆者和眾好友在東京遊覽的第一個景點。除此之外,在銀座還有不少的「高級餐廳」和「夜總會」,就連我們國家的海爾集團(世界家電五百強企業),也在銀座佔有了一席之地。
  • 旅行志之——閒話日本忍野八海之行
    )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小屋旁邊的水車已經動不了了,儘管是這樣,還基本保持著原有的樣子。原因有其二,①先生說自己不太歡喜拍照片;②先生近期的臉色不是很好,面部有一些浮腫(大),害怕拍出來後不好看。筆者一邊安慰一邊說道:「沒事的先生,既來之則安之,拍個照片留作紀念嘛,若干年後邊翻照片邊回憶,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再者說來過以後,下次還不一定會來呢,若是把照片全刪掉多可惜啊,剛剛幫您拍攝的都是側面照和背影照,再拍幾張正面照如何?!」
  • 旅行志 日本美食記+一泊二食日式旅館體驗 - 箱根/京都/奈良
    今天的欄目是旅行志。上一篇《日本美食記 - 東京篇》推送發布以後,閱讀量雖然不是最好,但是在後臺能看到很多人·都有在收藏轉發哦!還是很開心。今天接著上一篇寫箱根和京都的部分,希望自己的經驗給大家的出遊能有一點幫助吧。其實旅途到了後半段,已經沒有剛開始的新鮮雀躍,對於四處尋找美食這件事,動力也不怎麼大了。
  • 日本——京都尋禪(上)
    在日本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寺廟。在京都的路上行走,總會在某個角落偶遇到一座寺廟。這些小寺都不大,其內部建築也多為近現代重建。但一旦進入寺門,所見皆是植被,並不需過多強調樓閣殿宇,寧靜莊嚴之感自然而生。
  • 旅行志之——旅遊後的掩卷沉思(後記篇)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破萬卷書,還不如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只不過是一種理性認識(思維),行萬裡路才算是一種感性認識(思維),『理性』和『感性』不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互之間還能轉換互補,個人唯有把『理性』與『感性』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時才能算是完美,要不然的話,在每個人的人生旅程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缺陷的,通過『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更能懂得各類人事物情的本質!」
  • 大阪-京都之日本印象(總結篇)
    關於街道:樓房很矮很小,都是琉璃瓦房,車庫也小,一般都設在門前,日本的家用車非常迷你,不佔第,佔高度,比普通小轎車高。可能因為地域狹長臨海,日本的天空很高遠的感覺,很多畫面自帶宮崎駿濾鏡。日本街上無垃圾桶,很注重衛生。公共廁所都是智能坐便器。廁所只有小垃圾桶,紙巾是要衝下馬桶的,城市綠化不多,植被很少,但是很注重養護與修剪。京都烏鴉特別多。街道的電線桿也是一大特色。
  • 浪漫日本行之與京都的第一次相遇
    導語:浪漫日本行之與京都的第一次相遇京都是日本的文化之都,擁有1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保留了1600多座佛教寺廟和400多座神道教神社。京都擁有日本20%的國寶和13%的重要文化遺物,還有超過400座博物館,如最知名的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另外,京都還擁有些日本頂級的高科技公司,包括電腦遊戲製造商任天堂以及陶瓷業巨頭京瓷。來京都最好的季節是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
  • 京都~——日本之行遊記第二站
    ,但是三個人路線都不一樣(大家都是一個人出來玩~男生北大規劃,女生央美建築恩都是高材生)其中男生是京都然後去大阪然後回國,女生琳是從東京過來,京都,奈良然後大阪然後回國,我就所以我就決定先到京都然後和她一起去奈良,然後我再去東京~  後來還發現還有一個新航程小夥伴也那幾天在京都,可是他和朋友去的,也沒有見到,不得不感慨……    去日本真是很常規~一個九十多人的群就有四個能同時出現在京都
  • 日本關西之行——京都
    當時我們沒有想到,這是我們在日本這幾天吃的最便宜的一餐(除早餐外)。吃完飯,到附近的7-11買了第二天的早餐,就回民宿了。可能由於我們住的比較偏僻的原因,周圍晚上很安靜,讓我們都不好意思大聲喧譁了。回到民宿洗漱一下,約定了第二天出發的時間,就各自去睡了。
  • 關西行之京都篇
  • 日本之行——第六天 京都
    上午第一站是 京都 大學,因為是最後一個工作訪問了,所以大家精力都很充沛(哈哈哈)結束訪問後的街景,還是很明亮很乾淨午餐是在一個居酒屋(我也分不清有啥區別其實),叫做魚民,海報很有可愛就對了有我最喜歡的味增湯,根據網上資料 日本 人對稻米是用足了匠心精神
  • Go with Ray | 日本關西之行:京都篇
    作為京都著名的景點之一,八坂神社每年7月份都會舉行熱鬧非凡的「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神社祭祀活動。稻荷大社是每個來京都的遊客必到之處,千本鳥居也是必須打卡的拍照點,地位感覺像是長城之於北京了。
  • 旅行志之——去感受日本人的認真
    這次五天四晚的日本之行,一天換一個住宿地點,全程負責幫我們開車的日本司機,已經是一位古來稀的老年人了,身高也就1.6米,他不是一件一件的把行李拎起來,然後彎著腰,將行李塞進中巴車下面的行李箱裡日本之行最後一站是首都東京,我們去遊玩了「秋葉原」街區,它的日文名叫
  • 一起探索日本京都奇景(一)京都第一名勝嵐山
    序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從日本旅行回來已經一年啦。去年的九月初,與天南地北的閨蜜四人相約日本大阪、東京、京都,開啟了為期十二天的閨蜜歡樂之旅!由於我們是VIP會員屬於訂製的深度遊,旅行時間長,景點多,所以,我以城市為主線,以景點為主題回放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