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直通兩會」進社區聽民聲(圖)

2020-12-17 騰訊網

會議結束後,群眾代表繼續和政協委員展開討論

  30多位熱心群眾代表與8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面對面交流

  本報1月9日訊 在省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山西晚報直通兩會」再次啟程,走進社區、搭建橋梁。今日上午,室外寒風呼嘯,太原市海邊街社區會議室內卻是暖意融融。「2014山西晚報直通兩會」座談會正在這裡進行,本報邀請的8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與30多位熱心群眾代表面對面,代表委員們傾聽民意、收集民情。

  上午8時30分,距離座談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一些群眾代表已經來到現場。來自尖草坪區的王軍勝專門帶來了筆記本電腦,想要通過表述和電腦演示相結合的方式,提出建議。81歲的青年東街住戶賀生德,一進門就掏出了自己提前準備好的發言稿開始修改。

  聽到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要來聽大伙兒提建議,不少得到消息的社區居民也趕到現場。省人大代表滑紅霞一進門,幾名群眾代表立刻圍過來爭先發言。「原先覺得代表委員離我們很遠,沒想到今天能面對面說話,覺得挺貼心的。」居民張紅麗表示,每年兩會都會關注新聞報導,也知道代表委員都會在建議和提案中關注基層百姓,但這麼近距離地反映問題還是第一次。

  9時整,座談會開始,退休高級工程師劉天蘭第一個舉起手示意要發言。現場,她提出的收入分配公平化,政府應提高退休中級職稱工程師待遇問題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海邊街居民劉林林發言時也表示,政府應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行業間收入差距、同部門上下級之間收入差距,激發更多基層職工工作熱情。

  教育話題成了現場的焦點。退休幹部高巧慧反映,因為每天照顧正在上小學、初中的孫子、外孫,孩子們經常寫作業到晚上十來點,希望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重點關注學生減負。來自西山礦務局的武月珍先生,則希望教育部門能為教師也減負,少一些理論考證,讓教師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學上。在教育培訓機構上班的郭建斌也表示,工作原因自己需要經常輔導培訓班學生寫作業到十來點,學生確實該再減負。

  城市環境衛生能否更好些、希望「一元菜」品種更加豐富、政府出臺更多惠民舉措、大學生就業需要全社會來支持……群眾代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代表委員邊聽邊就細節詳細詢問、點評,現場交流氣氛非常熱烈。

  座談會現場,3位苯丙酮尿症患兒的家長反映的問題,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揪心。苯丙酮尿症患兒被稱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他們需要吃特殊的人工合成食物,高昂的費用給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這類孩子能否納入民政低保補助?政府部門能不能為他們提供公益康復治療救助?」幾位家長真誠的講述,以及期待的神情,讓在場每個人為之動容。

  座談會到12點結束,代表委員們沒顧上吃飯,直奔學校看望苯丙酮尿症患兒,一場現場調研隨即展開。

  嘉賓名單

  趙東會 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尖草坪區司法局滙豐街道辦事處司法所所長

  胡貴雲 省人大代表、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道辦事處海邊街社區主任

  滑紅霞 省人大代表、太原幼兒師範學校教育心理科科長、省學前教育學會副會長

  張 恆 省人大代表、清徐縣徐溝鎮南內道村村委委員

  吉宏明 省政協委員、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謝 剛 省政協委員、太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王 雲 省政協委員、山西省社科院科研組織處副處長

  陳 慧 省政協委員、山西中立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拍賣師

  分鏡頭

  針對城市垃圾桶八旬老人提建議

  身穿藏藍色外套的賀生德,從進了會議室,就一直低頭寫寫畫畫。「我是青年東街19號院的居民,有個關於城市垃圾桶的建議。」賀生德的發言直奔主題。

  今年81歲的賀生德,是現場最年長的一位群眾代表。在看到本報發布「直通兩會」活動徵集消息後,他立刻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報名,他說,「現在很多道路上都放著大型垃圾桶,但經常是桶裡空著,桶外卻堆滿了垃圾,夏天臭氣燻天,冬天垃圾滿地,這讓我們的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因賀生德年歲已高,而且開會場地距他家又比較遠,記者擔心他的身體是否吃得消,但他說,「沒關係,我身體硬朗得很,關注城市發展、人人有責,我一定要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說說我們的城市環境問題。」

  9日上午,賀生德帶著他的建議準時趕到會場,並向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詳細闡述了自己關於城市環境衛生問題的看法和建議,他建議,以後在建小區時,要把垃圾堆放點也規劃在內,專門設計一個垃圾站,或者把巨大的垃圾桶搬遷到隱蔽的地方,同時,還應該有專人巡視,及時遏制不文明現象。

  蜜月新郎談「房奴」建議多蓋小戶型

  「我1月3日剛結婚,接到通知的時候我還在老家,今天專程趕來參會。」9日上午,來自清徐的郭建斌說,希望政府能夠加強調控,讓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商品房再多一些,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郭建斌結婚沒幾天,還穿著淡粉色襯衫。他從事教育工作,是個「點子王」。2013年11月,本報獨家與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聯合開展提案線索徵集活動時,郭建斌撰寫了11條涉及教育、住房、交通、城建、環保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建議,遞交到本報,因此被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工作人員親切地成為「民間提案大王」。

  在座談會現場,郭建斌說,「我是典型的80後,面臨著結婚、買房、工作等問題,特別是住房問題。在認識我媳婦之前,我參加過很多相親活動,自己還去過一些婚介所,但是沒見一個,對方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買房。但是現在的房子越蓋越大,小戶型少之又少,小的買不到,大的又買不起,所以我們這些人結婚都快成了問題。」郭建斌說,在他身邊,先買房後結婚的例子很多,小戶型房屋更是供不應求,所以他建議政府部門應多建50—70平方米的小戶型,而且可以貸款,這樣也能減輕家裡父母壓力。

  花絮

  怕找不著誤了開會群眾代表提前探路

  居住在太原市小東門附近的楊女士,是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報名參加此次活動的,得知自己可以參加活動時,她非常激動。由於擔心自己找不著地方,楊女士在詳細詢問了活動地址後,特意提前一天趕過去探路。

  9日上午8時45分,楊女士輕車熟路走進活動會議室,她是第3位到達的讀者。楊女士說,她住在小東門,騎電動車來這裡需要30多分鐘,幸好提前探過路,要不然,送兒子上學後再趕來找路,一定會遲到。

  外地讀者建議不少本報捎給代表委員

  報名參加此次活動的熱心群眾,有很多是外地的,因為趕不到現場,本報記者決定將他們反映的問題整理後,在現場遞交給代表和委員。

  晉城市一煤業集團的煤礦職工張先生,2008年檢查出塵肺病,一期七級傷殘,之後繼續工作,2012年單位普查時,達到了二期四級傷殘,按照規定離崗,並保留勞動關係,但傷殘待遇沒有按2012年的標準結算,而是按2008年的標準,他認為這很不合理。

  此外,還有一些讀者反映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得送孩子到附近的村子,上初中就更不方便了。讀者希望,將社會優質資源向偏遠村莊轉移。

  活動現場,代表委員們對這些來自基層的聲音非常重視,「有的問題很有代表性,我們之後會進行詳細調研,形成合理化建議後,爭取帶到會上,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促進問題的解決。」省人大代表趙東會說。

  連結

  2011年,「山西晚報直通兩會」首次啟程,邀請16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分兩次走進社區,與百姓直接面對面,共收集到交通、大學生暑期打工遭遇惡意欠薪、貧困生救助、網吧管理等30多個民生話題,其中,大學生暑期打工遭遇惡意欠薪等多個問題,受到代表委員重視,形成建議、提案後帶上兩會。

  4年來,共有56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受 「山西晚報直通兩會」之邀,下基層進社區,與百姓面對面交流,徵集民意,共話民生,其中反映的不少問題,都被代表委員們寫進了自己向大會提交的建議和提案中。

相關焦點

  • 「市長熱線」進社區聽民聲解民憂
    原標題:「市長熱線」進社區聽民聲解民憂   「我的
  • 「山西晚報直通兩會」走進鄉村、社區、企業
    熱線電話接連響起、微信後臺踴躍建言、社區會議室裡暢談心願……本報1月8日刊發《2018省兩會,我們有份邀約給您》消息後,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1月8日、9日,本報記者走入清控國家級眾創空間、忻州市靜樂縣段家寨鄉永安鎮村和太原社區,見證了人們參與「山西晚報直通兩會」的熱情,也記錄下了他們的建議、呼籲和期待。
  • 長江報人傾聽民聲到社區
    晨報訊5月23日是《長江日報》創刊55周年紀念日,長江報人以特殊方式慶祝:報業集團領導和記者編輯一起,分赴全市15個社區傾聽民聲,與居民群眾面對面交流。  《長江日報》誕生於武漢解放後7天???1949年5月23日。
  • 「民聲有約@泉州兩會」之我有話說 歡迎您來提建議
    「民聲有約@泉州兩會」之我有話說 歡迎您來提建議        泉州網12月27日訊(記者 黃藝芬)2019年泉州市兩會將於2019年1月7日至11日召開,為了向2019年泉州市兩會傳遞網民的聲音,泉州網「民聲有約」欄目「我有話說」歡迎您來提建議。
  • 政協委員進社區聽取民聲收集民意
    10月28日,黃埔區政協開展第三次政協委員「協商進社區」接訪活動,黃埔區政協主席鄧少敏,區領導黃金持、梁正華、鄭卓文、陳少初等政協委員下沉到各社區接訪群眾,圍繞「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聽取民聲、收集民意。
  • 聽民聲 解民憂 大走訪丨新城區、航空基地:修便道辦實事 美化社區...
    近日,市委文明委在全市廣泛開展「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活動期間,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細微處入手,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訴求,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
  • 讓「民生」跟著「民聲」走
    彭藝 今年全省兩會前夕,省政府首次公開就《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向網友徵求意見。1月26日,省長許達哲在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37處表述源自網友提出的「金點子」。「推動社區圖書室開放」「整合部門微信公眾號資源」「完善便民公共廁所等設施」……字字務實、句句走心,正是因為這些措施源自百姓建議,所以更具代表性與普適性,可以發現思維「盲區」、精準擊中民生「痛點」,真正解決好社會治理中的難題。 鼓勵、引導人民群眾為政府工作建言獻策,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應有之義,也是激發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熱情、提升主人翁意識的重要途徑。
  • 祥芝聽民聲解民憂清潔漁港易滑區域
    本報訊 11月16日,記者從祥芝鎮環衛所了解到,該鎮聽民聲、解民憂,著手解決群眾反映的沿海路祥芝中心漁港段路面受潮易滑問題,對重點區域進行定期清洗保潔,為群眾出入安全提供保障。
  • 「新時代縣域警務」訪民情、聽民聲——鄧安華到中心社區參加民情...
    9月22日上午,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鄧安華、縣公安局副政委張文忠來到中心社區參加2020年民情懇談會,訪民情,聽民聲,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20餘名黨員群眾代表參加會議。中心社區黨員群眾代表充分肯定了城步公安在打擊犯罪、為民服務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就交通環境整治、噪音擾民、城區停車場規劃等方面積極發言,同時對縣公安局加強治安防控能力、改善服務舉措、轉變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工作建言獻策。
  • 民新村入戶走訪 聽民聲解民憂
    村委會幹部進行入戶走訪 通訊員 何萍 攝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首席記者 鄭友 重慶商報訊 為進一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10月28日、29日,大渡口區八橋鎮民新村兩委成員緊抓周末時機,結合「進萬家門
  • 山東省政協「民聲連線」又雙叒叕開通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今天,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聲連線」活動再次啟動,至2021年1月中旬結束,收集八方民意、傾聽百姓呼聲。這是省政協連續15年在省「兩會」前開通「民聲連線」。省政協自2019年12月5日啟動十二屆三次會議「民聲連線」活動以來,通過各媒體收集各類信息2200餘條,百姓提案320餘件,許多意見建議被委員採納吸收到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委員發言中。省政協從中篩選了13位群眾旁聽了開幕大會和大會發言。
  • 玉屏法院迅速掀起「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熱潮
    玉屏法院迅速掀起「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熱潮 2020-12-18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民聲 解民憂 大走訪丨未央區、閻良區、西鹹新區:貼近了民心...
    近日,市委文明委在全市廣泛開展「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活動期間,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細微處入手,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訴求,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未央區:創文明城「小照片」連起「大民心」「你看,咱街道和社區的志願攝影師拍得真好啊。」
  • 重慶綦江:「茶園夜話」聽民聲解民憂
    新華社重慶11月22日電題:重慶綦江:「茶園夜話」聽民聲解民憂新華社記者周聞韜「村裡體育設施需要更新」「空巢老人缺乏日間照料」「背街拆遷後路燈不亮了」……每周三晚7點半,東溪鎮上的文化茶園內都會如期召開一場熱鬧的夜話會
  • 聽民聲 解民憂 大走訪丨碑林區、國際港務區:織牢群眾生活「幸福網」
    近日,市委文明委在全市廣泛開展「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活動期間,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細微處入手,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訴求,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
  • 線上線下聽民聲,解民憂!
    原來,隨著小區電動車使用量的日益增長,飛線充電、電動車停放樓道等現象越來越多,先鋒公寓小區現有的電動車充電設施無法滿足業主充電和停放需求,導致部分電動車停進一層樓道內,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件「大事」,剛剛成立兩個多月的業委會積極發揮作用,與物業和雙河北裡社區居委會溝通安裝充電車棚建議,並將此情況及時反映到觀音寺街道。街道接到訴求後高度重視,經過現場調研,對小區建設電動車充電車棚的具體位置、造價、所需資金來源、工期等事項進行會商,形成了初步工作方案。
  • 黑龍江農墾二龍山農場:「走基層,聽民聲」促建黨員服務網
    在黑龍江農墾二龍山農場,黨員幹部「走基層,聽民聲」服務群眾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個農場要求全場黨員幹部將群眾路線與各項工作具體結合、具體實踐,改變以往在辦公室坐等群眾的官僚作風,將工作開展到一線,開展到基層,開展到群眾中間,切實聽取民聲、記錄民意、服務民需。
  • 聽民意,傳民聲,桂城尖東樓長接待日竭誠為民
    桂城街道尖東社區發展服務項目以培育樓長志願者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為服務目標,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手法,以培育樓長志願服務隊為抓手,搭建「社區+物管+社工+樓長」溝通平臺,帶領社區居民參與解決小區問題,實現社區和諧自治。
  • 海報時評|人大代表「擺攤」,讓聽民聲解民憂的渠道更通暢
    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本就是人大代表職責所在,為何這些主動走上街頭的人大代表卻成了媒體眼中的「香餑餑」?顯然,人大代表定期到鬧市中、大集上「擺攤」,面對面為群眾解疑答惑,在山東乃至全國不多見,很有推廣意義。  這個意義首先在於形式上的創新。說是「創新」,更像「回歸」。很多時候,老百姓是在電視中、報紙上看到人大代表調研的報導。
  • 城關鎮:主動接訪聽民聲解民憂
    城關鎮:主動接訪聽民聲解民憂 www.gxbszx.gov.cn  2020-12-07 08:34  閱讀:174次  作者:嚴勝友  編輯:班潔  來源:德保之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