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開行程單套取機票差價 馬鞍山女「票代」詐騙55萬元獲刑

2020-12-24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2日,記者從馬鞍山市雨山區法院獲悉,被告人劉某某利用偽造的行程單欺瞞合作單位,根據實際票務信息在空白行程單上虛增機票金額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騙取機票差價。近日,被告人劉某某被雨山區人民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作案工具電腦一臺,印表機一臺,予以沒收,上交國庫。

案情回顧

法院審理查明:2009年10月,被告人劉某某在馬鞍山市註冊經營了一家航空票務諮詢服務中心。2017年7月,劉某某的丈夫註冊成立西安市新城區某票務信息服務部,實際經營者為被告人劉某某。

2010年10月至2018年5月間,劉某某先後以馬鞍山市某航空票務諮詢服務中心、西安市新城區某票務信息服務部名義為安徽某機電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提供國內航空運輸票務服務,雙方籤有服務協議。合同約定劉某某每月將該公司訂購的機票以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方式郵寄給該公司,用於機票資金結算。劉某某個人所賺取的服務利潤系根據訂票量、訂票金額、機票折扣、涉及航線距離等因素,從其上家由民航總局授權認可的票務代理公司獲得返點。

2016年4月份,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航協)下發了《關於國內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從2016年7月1日起,將原先的銷售代理費由原來的按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機票定額支付。按照航協的文件規定,劉某某因無航協授權的代理權限,故沒有資格與各家航空公司商談具體代理費支付數額和方法,且由於航空公司與銷售代理企業協商的代理費只能根據市場情況在適當的範圍內浮動,再加上各航空公司之間競爭激烈,這就造成了銷售代理企業獲取的代理費用降低,導致劉某某下級個人代理商獲取的返點降低。

為轉嫁市場風險,劉某某個人為達到非法佔有的目的,就採取使用從網上購買的空白行程單及專門用於列印航空運輸電子機票行程單的軟體在其家中自行列印,且根據實際票務信息在空白行程單上虛增機票金額從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後將其自行列印的行程單提供給該公司進行資金結算,由此騙取該公司資金。經審計鑑定,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間,劉某某通過上述方式在履行與該公司協議過程中實際騙取人民幣 550028元。

案發後,被告人劉某某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上述犯罪事實。經偵查機關追繳,被告人劉某某將贓款已全部退賠給該公司。

法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採用欺騙手段騙取被害單位人民幣550028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經觸犯法律,構成合同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結合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提醒

行程單是伴隨電子客票而出現的產物。由於航班信息和價格在行程單上均有體現,很多人將它作為報銷憑證。本案中的票務代理劉某某,為轉嫁市場風險,鑽電子客票漏洞、偽造虛假行程單,以較低的價格為合作的業務單位訂票,卻在作為報銷憑證的行程單上列印較高的票價,從中獲取非法利益。違背了誠信原則,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以欺騙的手段非法將對方公司的財產佔為己有,等待她的只有法律嚴厲的制裁。

相關焦點

  • 談案說法| 雨山法院:虛開行程單套取機票差價 女「票代」詐騙55...
    談案說法| 雨山法院:虛開行程單套取機票差價 女「票代」詐騙55萬元被判刑 2020-10-12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偽造行程單騙取機票差價馬鞍山一女子獲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馬鞍山一女子劉某某用偽造的航空行程單欺瞞合作單位,根據實際票務信息在空白行程單上虛增機票金額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騙取機票差價。日前,劉某某被馬鞍山市雨山區人民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 中紀委網站透視虛開發票套取公款現象
    例如,河南省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家臣,先後向90多人以報銷發票形式索賄達400多萬元,最後獲刑18年。虛開發票套取公款的慣用伎倆:無中生有、添油加醋、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持續高壓態勢下,一些幹部是如何虛開高開發票的?這些發票又是如何瞞天過海入帳報銷的?
  • 虛開發票套取公款透視:從老花鏡到中華煙都要入帳報銷
    為套取資金,該公司班子成員、重要部門幾乎全員出動。「以裝卸費為例,我們的操作流程是:辦公室拿到酒行、飯店的結算單後,由業務科做好出庫憑證、預算並開具勞務發票,報財務科審核後,最後由經理與副經理聯籤聯審,等資金到帳後再去支付相關費用。」高明華在接受調查期間,供認了巧立名目套取公款的流程。
  • 行程作假,17家機票代理商受罰
    機票代理商業務規範操作成當務之急CFP記者 劉暢晨報訊 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出「對2010年度部分銷售代理企業違規使用行程單的處理通告」,17家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因為違規使用行程單被處理,其中位於海南的1家公司被註銷
  • 機票代理製售假行程單 非法製造發票罪獲刑半年
    機票代理製售假行程單 非法製造發票罪獲刑半年時間: 2014-01-0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劉某是某旅行公司的機票代售員,為獲更多返點,他製作虛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數百張昨天,西城檢察院通報,劉某因非法製造發票罪獲刑半年,並處罰金1萬元。2006年以來,劉某一直做機票代售工作,擁有穩定客戶源。劉某向客戶開具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客戶拿著行程單回單位報銷。由於從航空公司訂機票有返點,劉某替人代辦機票可以掙中間的返點。2012年11月,劉某發現,從網絡購票平臺上買飛機票,給的返點要比從公司那裡獲得的高,他就想繞過公司自己單幹。
  • 中輕物產公司原副總經理獲刑6年 虛開發票貪汙千餘萬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虛開發票貪汙千餘萬,中輕物產公司原副總經理獲刑6年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虛開發票套取公司資金一千多萬並收受他人賄賂,去年8月,中輕物產股份有限公司、中輕物產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紙業發展部總經理史曉彤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
  • 三財務人員模仿領導籤字套取公款102萬餘元
    近日,兵團奎屯墾區人民法院對該公司3名財務要員進行一審宣判,3人分別獲刑。  虛開發票模仿領導籤字套現  今年4月,兵團奎屯墾區人民檢察院在對兵團奎屯儲運公司調查時,時任公司財務經理的周麗自首。由此,一起3人以虛開發票、模仿領導籤字等方式侵佔公司公款的事被暴露。  7月22日,檢察院指控3人犯貪汙罪。
  • 被忽悠買10萬元機票!國內立案嚴查,「天價票」可以追討差價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美青年,ID:beimeiyout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為了接回加拿大的兒子,母親被忽悠買10萬元機票!國內立案嚴查,「天價票」可以追討差價了!
  • 鐵路工程師套取工程款278萬獲刑
    □本報記者丁國鋒   利用負責專用線管理、維修的職務便利,編造工程、虛構合同,指使他人虛開發票套取工程款共計278萬餘元,同時還向業務單位索取賄金人民幣5.5萬元。8月8日上午,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在徐州鐵路運輸法院開庭,對上訴人上海鐵路局徐州工務段線路科工程師汪茂勝貪汙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審法院的判決,以貪汙罪判處汪茂勝有期徒刑12年9個月,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0萬元;以受賄罪判處汪茂勝有期徒刑5年9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7年6個月,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0萬元。
  • 廈門三兄弟製作虛假購物網站 詐騙金額高達470多萬元
    昨日,三個禍害全國各地多名受害者的「詐騙總設計師」在廈門中院受到審判,三人因犯詐騙罪分別獲刑。   據了解,這三個被告人是兄弟關係,他們合夥作案,一起分錢,最終共同獲刑。   不同的詐騙網站,出自同一夥「設計師」   兼職代刷信譽,返還高額佣金?
  • 揭秘虛假網絡發票作案真相:真票假開 虛開項目
    原標題:揭秘虛假網絡發票作案真相:真票假開 虛開項目   今年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0號)正式實施。通過外圍取證等多方努力核查,終於被稅務人員發現其「真票假開」的作弊手段。原來,該公司先通過在線開票系統開具小金額發票,套取相關資料,然後通過自行設計的電子發票模板「套打」大額的虛假電子發票,以此達到隱瞞實際收入、少繳稅款的目的。稅務人員迅即對該公司開出的所有電子發票進行全面檢查,順藤摸瓜、多方查證,最終查實該司 「真票假開」 電子發票近300份,票面涉及金額120多萬元。
  • 一家三口虛開百萬發票被抓 購買發票公司也獲刑
    家族式企業,「家族式犯罪」,富商一家三人合夥虛開發票,被抓後,他們還說,以為這只是「行業潛規則」,想不到會為此坐牢。近日,這一家三人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均獲刑坐牢。在實際操作中,通常經老劉、小劉同意,兒媳張女士負責聯繫買票的單位,等購票單位打款進來後公司扣掉票點再轉回去。而老劉負責審批,他審批後,再通過私人帳戶將扣除開票費用的金額轉給購票單位指定帳戶。
  • 偽造虛假行程詐騙拼車費用,我省首起「詐騙拼車差價」案告破
    4名滴滴司機通過偽造虛假行程,詐騙北京嘀嘀公司拼車差價7萬餘元。12月23日,記者從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了解到,我省首起「詐騙拼車差價」案,涉案的4名滴滴司機均已因涉嫌詐騙被移送起訴。9月2日,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公司委託山西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向公安萬柏林分局報案稱,公司技術人員發現滴滴拼車業務有大量異常訂單,懷疑有拼車業務的司機利用系統漏洞,偽造虛假行程惡意刷單,騙取高額拼車差價。報案人解釋,乘客選擇拼車業務後,系統將根據時段、距離遠近等綜合情況估算出「一口價」,無論堵車與否,也不論司機怎樣選擇路線,乘客所需支付的費用不變。
  • 小作坊包裝成"大公司" 老闆套取補貼兩千多萬
    5月30日,江蘇省盱眙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薛玉芳詐騙、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經開庭審理,法院認定薛玉芳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七年,並處罰金70萬元。
  • 乘客付款機票被改成低價票:六折變四折,差價去哪了?
    六折機票變四折,差價去哪兒了?乘客付款的機票被悄悄改成更低價格的票,多次投訴才拿回四百元差額2月13日,他辦理完乘機手續以後,突然發現軟體裡已購買的機票處於退票狀態,並多了一條乘機信息,航班號也是SC4611,但卻是低價票,票價為1050元(不包含燃油基建保險),為四折機票,電子客票號324-235813****。柳先生發現,他之前購買的六折票取消了,改成了四折票,可是整個過程他完全不知情。  「懷疑票務代理商通過這樣的操作直接把415元差價變成了自己的利潤。」
  • 一張回國機票炒到18萬,旅客不知可退差價,已以詐騙形式立案調查
    目前,上海和北京公安成立了專案組,以詐騙形式立案調查,有數名旅客成功找代理人退返差價,但90%的旅客並不知情,仍以為是市場溢價行為。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客戶資源的黃牛。
  • 成都國稅公布十大虛開發票典型案
    成都市高新區國稅局稽查局已向338戶下遊受票企業發出《已證實虛開通知單》,已有290戶下遊企業被所轄稅務機關立案檢查,挽損2375.1萬元,下遊10戶企業已移交公安機關。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檢察院已批捕犯罪嫌疑人5名。
  • 立案調查,回國機票炒至18萬!天價機票有望通過航空公司補退差價
    據悉:天價機票有望通過航空公司補退差價求機票,哪怕是天價,有多少人這幾個月依舊在苦苦尋票回家對於不少滯留在海外的中國公民來說太難了,有錢沒票,有票沒錢的故事在不少華人家庭發生,特別是一些畢業的留學生和滯留的探親老人,
  • 電子客票行程單縮水 代理商賺差價?(圖)
    隨後,張晴致電「去哪兒網」及代理商詢問,對方均告知,之所以票、單價格不一,是因為張晴選擇的是特價票。不過,「去哪兒網」及代理商都表示,如果張晴想要報銷,可提供差額的旅遊費發票。  「給旅遊票有什麼用,單位機票報銷只認行程單。」張晴氣憤地說。  賺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