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假名媛,可能還不如民國的「小鳳仙」

2021-02-18 趣解財經

珠市口大街往北,鐵樹斜街向南,是老北京出了名的花街柳巷。這盈尺之地,大大小小遍布了上百家妓院,江湖人稱「八大胡同」。
那時的妓院分劃級別,「八大胡同」多為頭等、二等艙位。富少闊紳、官商權貴便常來此處,三五成群,逍遙快活。誰能想到,在這個和秦淮河齊名的風月場所,妓女們脂粉濃妝、爭奇鬥豔,不僅混出了名堂,還玩出了跨世紀的時尚。眾人熟知的小鳳仙,曾幫助將軍蔡鍔一家,逃離了袁世凱的軟禁。兩人的愛情也屢被傳頌,甚至被拍進電影《建黨偉業》裡。


關於衣著,她有自己的見解。她裁剪出了自己的專屬服飾,一種立體剪裁、高領收腰的旗袍。這種旗袍至今仍在流行,名字也用她命名——「小鳳仙裝」。後來甚至這種高高立起的領,都叫做「鳳仙領」。很多人難以想像,一個妓女對衣著的理解,能走在潮流前沿,穿透百年。但凡灣灣的時裝秀能學點,也不至於搞出「村口集合、水泥自帶」的場面。


民國時期,嫖娼合法化,娼妓從業人數暴漲。作為妓女也「卷」了起來,不得不在穿著打扮上煞費苦心。本來只是想提升競爭力,未想到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引領了時尚潮流。在清代早期,大眾服飾還是以袍、褂、裙為主,袖口肥大、衣型板直。這種衣物穿上身,再好的女性身材,也只能是曬被的撐衣竿、行走的麻袋片。



清末民初之際,隨著社會生活變遷,女性服飾才變了些模樣,袖口變窄、腰身減小。上衣整體收緊、縮短,以襯託女子的腰身。衣長不及膝,過身以腰為度,下擺還得寬博起來,開衩到腰際之上,修飾胯部。在這樣收放有序的節奏下,身姿的婀娜已然勾勒成形。晚清的寬袍大袖在它面前,仿佛加料過多的山東煎餅,板實又臃腫。至於下裝,傳統的長裙太遮掩身材,直接丟棄,以褲代裙。還要量身體裁,凸顯曲線。再略露腳踝,褲緣加飾蕾絲花邊,補滿最後的誘惑。用料更自不用說,如何剪裁、滾什麼邊、繡哪種花,都要找裁縫一一商討,仔細斟酌,做工十分精細。在著裝的種類和款式方面,也是花樣繁多,普通的襖裙、改良的旗袍、粵裝、日裝、西裝等等,應有盡有。西洋裝束對於滬上名妓而言,標榜著現代和獨立。身著洋服能起到現今大哥手腕掛塊綠水鬼的效果,也是都會新女性的標誌,彰顯著品味的高雅。

名妓的洋服主要有兩種,現代洋裝和維多利亞式仕女裝。

她們最喜好呢料洋服,佩上當時最為奢華的狐狸毛圍巾,或是頭戴飾有花朵的巨大翻邊草編洋帽,束寬腰帶,極盡洋氣。

但因為過於昂貴,她們也只能偶爾穿來顯擺,或者在照相館鏡頭前自我陶醉一番。於是,出於經濟考量,一些名妓從洋貨店裡買回外國綢緞,加上中國傳統衣料,找裁縫自行定做,發展出一種中西合璧的服飾。如今各位熟悉的網眼襪,最早也是出自她們,只不過是法國洋妓。而且,據說那時網眼越大,意味著姑娘的服務項目越多。


在民國初期,普通婦女服飾大多還是以灰色調為主。而且當時對服飾顏色也有限制,比如嫁人若不是頭婚明媒正娶,就不準穿紅裙,得穿綠裙。但民國時期的妓女,絕對不會屈服於黑白灰,服飾必選靚麗醒目的顏色。姑娘們出嫁時穿的紅色,妓女們天天穿,豪邁奔放,喜慶指數拉滿,管它世俗陳規。覲見老師和尊長時穿的黃色,妓女們做上了內衣、花緞子鞋,還得繡上金絲才夠妖豔。色彩明豔,風格變幻,屬實光怪陸離,香豔無比。配飾這塊不能少。胸花、胸針都是多樣的,項鍊還分疊層單複式。



臂腕作為裝飾的重地,金銀手鍊、珍珠手鐲都是丐版,景泰藍燒制的臂釧,金翡翠、白玉鑲嵌、掐絲琺瑯、鑲鑽雕花也都是基本操作。


至於穿衣搭配,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在民國也找不出兩個相同打扮的妓女。中西混搭自是基本操作,西式外套罩高領旗袍,英倫鴨舌帽壓中式緊身坎肩,戴發套、穿束腰坎肩,混搭寬鬆長褲.



有些追求時髦的妓女甚至還把男裝納入選擇,大帽馬甲,西裝上身。當時有報導這樣描述:「前晚點鐘時,有某校書改裝男子,身著熟羅接衫,鐵線炒半臂鑲鞋套褲,手執全牙扇,口吸呂宋菸。」(校書就是妓女的一種)



民國的妓女已經會化妝,通過掩飾面容缺陷變身美人。更有從入浴到食物、運動,全方位打造調養美人的系統方法。一個名為林黛玉的妓女因患花柳病,眉毛全部脫落,不得已用柳條炭畫出極為濃重的眉妝,因其粗闊且濃而被時人戲稱為「大關公眉」。突兀又個性的眉毛使她吸引了不少眼球,結果竟成為一時風尚,引起眾人紛紛效仿。更奇妙的是,經過一個世紀的輪迴,一些時尚品牌的發布會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妝容。



模特們不施任何眼妝和唇妝,僅以幾何形鮮明輪廓的濃眉,闊步於巴黎時裝周的伸展臺之上,釋放著驚人的表現力。髮型方面,妓女們開始擺弄上了劉海。這燕尾式劉海,眼熟吧!





還有空氣劉海,要知道這可是一百年前,聽起來就離譜。


那個時代規矩森嚴,禮儀繁重,思想普遍陳舊。她們卻洞察了百年之後的潮流,追求美和時尚,屬實有點逆天而行之感。


古時的青樓為了炒作宣傳,會進行妓女等級優劣的評比活動。這種活動,叫「選花魁」。民國妓女自然不會放棄這種炒作的機會,模仿西方的時裝表演,在上海舉辦了最早的「選美」。不僅如此,妓女們還給自己取了藝名,接受媒體的採訪,甚至製造花邊新聞。


後來這個花榜評選活動,還成了上海色情文化業的一大象徵。妓女們也喜歡拍藝術照,要知道照相技術19世紀才傳入中國,在那時可還是一個新鮮的西洋玩意兒。老百姓對拍照又好奇又害怕,武林高手拍照前都要先掂量掂量自己八字淺不淺,怕給拿住了魂魄壞了命數。這就體現了青樓女子的先鋒性了,有人裹足不前,就有人迎潮而上。這廂中,她頭戴貝雷帽,元寶領配緊身長襖,一絲軍人硬朗之風撲面襲來。



這一廂她又換上頂綴有花朵的西式草帽和西式白色紗裙,一副維多利亞仕女的裝扮,毫不遜色於今日為時尚雜誌拍攝時裝大片的名模。


有的妓女還會用藉助於早期平面的合成技術,就是照片剪貼拼合,體驗一把駕駛飛機的樂趣。這真的是最早的美圖秀秀了……



雖然技術拙劣,老式飛機框入大頭貼多少還帶點喜劇色彩,不過倒也算表達了妓女們奢侈的夢想。100年後,東亞四大邪術之P圖術在中華大地發揚光大,養活了不少上市公司,究其根源,竟然在民國時就有了蹤跡。既然開不了真飛機,就只能往真豪車上去想轍。在上海,西式馬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維多利亞式馬車最為名妓青睞。



每當出遊或陪客人,名妓們精心打扮,坐上這種馬車招搖過市。出遊路線往往沿著租界馬路,一路上盡顯上海的繁華和名勝。想都不用想,這齣行路線正是她們精心策劃的。一來給客人展示上海的摩登生活,二來也顯擺一番,算是自我宣傳。蘇州的妓女聽說這一做法,也效仿滬上名妓坐車冶遊。結果當時蘇州只鋪有一條馬路,她們只好反覆來回地走,著實有些滑稽。西餐館開洋酒、戲園包廂觀劇、茶樓品吃點心、西式舞廳跳舞等等都是日常項目,她們還會上撞球廳打桌球。《家有兒女》裡,劉星和小雨拿出土豆和竹杆時,絕不會想到,百年前的妓女早已在真撞球桌上學會了加塞,打出了各種花式,還進球無數,可謂真·潮流前線。


一流的妓女還會在飯館廣邀賓客聚會,甚至製作了自己的名片,宴請時發放,以擴大人脈。她們就是這座城市的第一批名人,是它的明星和偶像。甚至可以說,她們就是一些新型都市女性的樣板。


民國妓女在求美的路上,不僅逾越了服飾髮髻上的傳統儀制,也以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衝擊著舊時的陳規陋習。

 

羅蘭·巴特說:「職業模式是貧乏的,而精神本質卻是豐富多彩的。」民國妓女的生活方式恰好詮釋了這句話。

 

時尚之事,何須要那時裝周,不如看十裡洋場,名妓歌舞,爭芳鬥豔。

當年的時尚少女,紛紛長大成人。我們的潮流,永遠留在了那個年代的上海裡。

 

當《夜上海》的主題曲響起,人們會鼓足勇氣,為時尚搖旗吶喊。

20世紀初,社會學家甘博爾調查了世界八大娼妓合法城市的人口比例,倫敦、柏林等城市妓女與城市總人口的比例大都在1:1000左右,而上海卻達到了1: 137。


刨去男性,每60個女性就有一個從事性交易。這還沒計算未登記的私娼妓女。有一說一,生意確實難做,沒點殺手鐧在街上就搶不到客人。娼妓行當,外在形象的提升能夠大大提升攬客的效果。於是,一場時尚的比拼自然也就拉開了帷幕。此外,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在此聚集,不同種族文化融合,孕生出獨有的包容性,這樣的氛圍也造就了各式流行元素的妝飾時尚。



再加上租界對娛樂業的寬鬆政策,毫無疑問,這裡就是妓女們的摩登秀場。

 

後來,這波潮流順沿海流入內陸,從妓女流向普羅大眾,引領和創造了整個江南乃至全國的時尚。



但在那樣的年代造出驚鴻一瞥,還是有代價的。畢竟那個年代還沒有拼名媛的微信群。

 

妓女時尚的驅動實際上源於炫耀性消費,雖撐足了門面,卻也使得自己債臺高築。

 

由於攀比,驕奢之風在當時妓界尤為嚴重。她們趨洋炫異,對舶來品極其青睞。

 

無論是日本進口而來的東洋小扇,還是歐美傳入的西洋手提包,亦或是如蕾絲、香水這種微不足道的小點綴,實則通通價格不菲。

比今天的大學生借裸貸買大牌奢侈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紅的名妓會找恩客索要首飾,且一定要在價格上比其他名妓的昂貴。但紅牌角色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妓女,要麼到商販或大戶人家,花錢租賃首飾,要麼藉助一種名為「帶擋」的財務分擔形式。所謂「帶擋」,就是妓院女傭投資,分擔費用。堪稱中國早期P2P金融衍生品。


民國的妓女受制於時代,只能一邊追逐奢侈品一邊接受自己也是商品的命運。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民國的妓女算是引領了時尚,但銷金窟裡的奢侈,紅粉窯裡的糜爛生活,這絕不是時尚的本意。如今的我們,既然有機會在前人積澱的美學基礎和寬鬆的文化氛圍裡尋找令人舒服的時尚,那就應該去捍衛它。讓時尚給每個人帶來沒有壓力的美感,這才是真正的時尚。



相關焦點

  • 今天的假名媛,還不如民國妓女
    誰能想到,在這個和秦淮河齊名的風月場所,妓女們脂粉濃妝、爭奇鬥豔,不僅混出了名堂,還玩出了跨世紀的時尚。眾人熟知的小鳳仙,曾幫助將軍蔡鍔一家,逃離了袁世凱的軟禁。兩人的愛情也屢被傳頌,甚至被拍進電影《建黨偉業》裡。關於衣著,她有自己的見解。她裁剪出了自己的專屬服飾,一種立體剪裁、高領收腰的旗袍。
  • 轟動民國的著名俠妓小鳳仙罕見照:圖2很美,與蔡鍔將軍郎才女貌
    小鳳仙,原名朱筱鳳,晚清民國時期的一代名妓,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俠妓。小鳳仙出生於晚清末期,他的父親是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徹底崩潰前的苟延殘喘的年月裡,這個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職了,小鳳仙的父親帶著全家人流寓湖南湘潭,後到杭州,所以小鳳仙的幼年是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貧困的家庭。
  • 雲南督軍與亂世名妓:護國將軍蔡鍔死後,名妓小鳳仙去哪了?
    民國時期,軍閥林立,有人為了天下蒼生,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有人為了一己私慾,打著革命的旗號當上了皇帝。而在眾多軍閥中,有一位堪稱傳奇,他就是護國將軍蔡。蔡鍔可以說是民國時期為數不多願為民族獨立,國家強盛而奮鬥的軍閥。
  • 賽金花,小鳳仙···
    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裡,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老北京八大胡同,是包括王廣福斜街、陝西巷、朱茅胡同、韓家潭、等在內的一片地區,在民國時期這裡白天冷落清靜,而一到晚上,便燈紅酒綠,熱鬧異常。
  • 小鳳仙下嫁鍋爐工,痴呆中離世仍帶蔡鍔照片,蔡鍔後人:自作多情!
    這位婦人就是因與蔡鍔將軍交好並推動護國運動而名聲大噪的民國名妓小鳳仙。她與蔡鍔的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廣受歡迎,舉國皆知。但是晚年的小鳳仙過的並不如意,十分潦倒。她沒有留下兒女,死後陪伴她的也只有蔡鍔的一張照片,身旁並無親友,連葬禮也是繼女草草操持。
  • 北京南城八大胡同:小鳳仙駐場成賓館
    當年小鳳仙駐場地上林仙館的內景。記者王海欣攝據稱這是當年小鳳仙的房間,如今是一個四人套間。重訪現場小鳳仙駐場地成賓館陝西巷北邊,一座木製二層樓分外顯眼。旁門已被封閉,上書「上林仙館」。現在,這裡已被改造成賓館,入內參觀需花5元購買參觀券。步入正門,四合院落中央是天井,陽光飽滿地照耀進來。順木臺階而上,拐角處一房間房門虛掩。推將進去,是一個套間。
  • 父親娶了一個漂亮懶後媽,50年後子女才知道:她就是名妓小鳳仙
    曾經一部體現民國時期妓女們為了能夠幫助一群學生逃脫被日本軍蹂躪,挺身站出來的電影收穫了許多眼淚,大件看到了這些女人身上的堅韌,也看到了她們身上也有很多的閃光點。雖然這是虛構的劇情,但是不得不說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在民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小鳳仙的女人,用自己的力量留下了美名。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被關在玻璃屋裡的大清官員,民國首位穿「文胸...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被關在玻璃屋裡的大清官員,民國首位穿「文胸」的女星 【圖為小鳳仙照片】說到蔡鍔,就不得不談到他的紅顏知己小鳳仙。
  • 民國第一俠妓,與賽金花齊名:一生的摯愛卻連合照都沒跟她拍
    前門大柵欄西街(又名觀音寺街),擁有前門保存最完整的民國式的建築群。幾十棟民國及建國初期的獨立建築矗立在街道兩旁。恍惚之間,你似乎置身於歐洲某條風味巷道之上。這裡是討袁名將蔡鍔將軍初次邂逅小鳳仙的地方,青雲閣的普珍園餐廳。之後,兩人還多次在普珍園小酌。普珍園的名菜辣子鳳節倍受湖南人小鳳仙的喜愛,也演繹一段名流千古的愛情故事。
  • 歌仔戲小鳳仙今晨離開享年80歲!楊麗花悲痛落淚
    歌仔戲界的開心戲神,也是楊麗花歌仔戲團戲曲導演與當家醜角的小鳳仙今晨5點39分病逝亞東醫院,享壽80歲。消息傳來,楊麗花哀痛落淚,心痛拜把姐妹小鳳仙離開,因為新冠肺炎醫院管制未能見上摯友最後一面,不舍之前難以自抑。
  • 從「民國不如大清」說起
    奮其虓闞,而虜帥闢易,江漢以清,於是民國始有營垗。君之功,漢二十八將儕也。」章太炎好用怪字和僻典,於此可見一斑。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熱血青年、革命元勳,在民國成立之後,竟作詩感慨今不如昔,並有悔恨之意:「早知結束如斯苦,翻悔當年種惡因。」這組詩名「書憤」(一作「書懷」),共計六首,這裡且鈔前兩首:        「為除虜政挽神州,翻不如前更可羞。
  • 北京八大胡同老照片,為您揭開民國北京八大胡同的神秘面紗!
    北京八大胡同指的是王廣福斜街、陝西巷、朱茅胡同、韓家潭、等一片地區,在民國時期這一片白天清淨冷清,晚上燈紅酒綠,是很多富家公子和社會名流流連忘返的地方。 民國時期很多軍閥,富豪的公子哥成天都泡在八大胡同裡
  • 民國北平舊貌:煙花分南北、勾欄別等級,八大胡同
    民國時,韓家胡同多聚集的北上的南班女子。如今的八大胡同 陝西巷:陝西巷裡開的都是頭等的清吟小班,大名鼎鼎的小鳳仙就是住在陝西巷。小鳳仙 石頭胡同:多是二等茶室,還有一些地方會館。 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原也叫王寡婦斜街,都是三等的下處。
  • 「水果季」小鳳仙,高顏值氣泡水冰飲,透心涼~
    比如今天的小鳳仙。它也叫鳳梨香檸氣泡水,自製一杯高顏值又好喝的氣泡水飲品,簡直爽歪歪了~水果獨特的顏色,跟外面各種添加劑的飲料比,簡直好幾百倍。據說現在拍照片,不拎瓶氣泡水,都沒法凹造型了。不過這杯小鳳仙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 環球時報:新中國教育不如民國?荒唐!
    原標題:丁一凡:新中國教育不如民國?荒唐!   網上近來瘋傳一些段子,吹捧民國時期的教育。拿那時的著名文人與如今相比,又拿當時教授的工資與如今相比,再拿當年免費的高等教育與如今相比,最後得出的結論不言而喻:中國的教育每況愈下。   事實果真如此嗎?那些對當今教育制度不滿的人可能會相信這些似是而非的段子。
  • 今日學術界的狀況不如民國嗎(圖)
    在現代化的環境下,中國文化這棵老樹,已經發出新芽,但要長成參天大樹,還需要時間。  近讀揚之水的《〈讀書〉十年》,發現有這樣一段記載:往人教社訪張中行先生,他憤激於時下之道德淪喪,說:「只有我們這些受過"舊教育"的人尚無為非作歹之心,還肯老老實實做點學問,這是沾了"舊社會"的光。」  張中行先生是個恬淡的人,竟然也發這樣的議論。
  • 民國時期的1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
    很多人或許以為銀元是民國時期的專屬貨幣,可實際上銀元卻是一種舶來品,而且銀元在中國流通也並非始於民國。清朝早在光緒年間就已經設計並鑄造發行了銀元,那時的銀元還非常具有中國特斯,幣面印著一條龍,所以這個時期的銀元也被稱為「龍洋」。
  • 民國奇書《榮升堂》出版 寫盡商女恨
    而在民國時代的八大胡同裡生活的幾位青樓女子,風雲際會地捲入了政治動亂的暗流中,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可嘆可謂的故事。她們,來自網絡作家沫沫潔潔最新小說《榮升堂》,近日,她接受了杭州網記者的採訪。談到寫這個故事的靈感,沫沫潔潔表示源於一部名叫《煙花女兒翻身記》的老紀錄片,「清末民初時期的中國正處在軍閥混亂、亂象橫生的時期。青樓,無疑又是這亂世中一個舞臺,權錢交易、世態炎涼每日都在這裡上演。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想要救誰 ,就拿幾百大洋來贖這樣的話,那麼民國時期的錢,一個大洋或者一文錢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大家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十分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
  • 盤點袁世凱VS民國大人物,就知道他的城府有多深
    1895年袁世凱還在天津小站新軍練兵,到1913年辛亥革命,通過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竊取了民國大總統的寶座。能夠從一代偉人孫中山手上奪權,跳躍式的攀爬向上,其厲害的手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