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華山湖迎建成後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 不封園、不放水、不影響遊園

2021-02-07 全景山東

  魯網4月14日訊 被譽為「濟南第四大名勝」的華山湖自開放以來,已成為濟南「網紅打卡地標」。4月13日,華山湖水治理工程結束為期3天的施工中標公示,將於近期開展自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湖水生態治理。為何開展治理?怎麼治理?將來能達到什麼效果?就市民關心的這些話題,華山景區有關人士進行了解答。

  為何治?

  避免湖水水質出現惡化

  華山湖自2017年國慶節前後開挖,2018年國慶節前注水,湖面初步形成,並在當年國慶假期對社會試開放。後來經過二期園林建設,整個景區在2019年5月1日全部開放。目前湖面煙波浩渺,水域面積224萬平方米,最大水深5米,已成為濟南最大的城市公園。

  據介紹,華山湖作為人工湖,水循環較慢,水生態系統尚未建立,且有外來汙染匯入,存在水質惡化的危險。「尤其是天暖後,水體中總氮含量升高,富養化會影響水質,所以通過生態治理,建立湖中的水生態系統,提高水體的自我淨化能力。」該人士介紹,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有資質、有經驗的施工單位後,近期將會組織進場施工,項目分為東湖(134萬平方米)和西湖(90萬平方米)兩個標段,至於是否能在年內完成,將視施工情況而定。

  怎麼治?

  引進貝類、魚類種群等

  人工湖一般自身生態系統不完善,水體自淨能力差,如不及時加以治理,水質很容易惡化。露天環境下的人工湖極易出現富養化汙染、有機汙染和雜質汙染。富養化汙染表現為湖水發綠,出現大量藍藻甚至「水華」;有機汙染表現為湖水汙濁、發黑;雜質汙染表現為水中懸浮物雜質過多,水體透明度低。

  這次華山湖水治理施工分為三個階段:在施工階段,從施工開始至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在調整階段,即水質明顯改善至水清階段,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相關指標,使華山湖水從Ⅳ類水標準達到Ⅲ類,透明度達到1.2米;在管養階段,即總氮指標逐步降低,達到Ⅲ類水標準,透明度達到1.5米,葉綠素a低於0.015毫克/升。

  據介紹,華山湖水治理採取生態治理模式,最終構建完善的水生態系統。景區上述有關人士稱,根據華山湖水生態系統構建方案,將實施生態環境改良、沉水植物群落構建、挺水與浮葉植物群落構建、大型底棲動物群落構建、魚類群落構建工程、雨水口淨化布置、沉水植物清除(更替、移植)、湖水治理與綠化後現狀水面保持工程等八個步驟,「比如在湖裡引進貝類、魚類種群、淨化水質的水生植物,都是提高湖水自淨能力的措施,從而實現水體透明度提升。」去年,景區在華山湖淺水區就曾試驗栽植了一定面積的荷花以淨化水質。

  會不會排水?

  生態治理不封園不放水

  「放心,這次施工主要在華山湖淺水區進行,不會封閉景區,也不會排放湖水。」該人士稱,市民完全不用擔心湖水生態治理工程會影響遊園,治理後將使水質和景觀進一步得到改善,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優美畫卷。

  據了解,華山湖水生態治理工程不僅不會放水,還要適時補水。目前湖區尚未開始補水,預計在蒸發量大的5月前後開始補水,「現在依靠東聯供水工程補源,尚未考慮其他水源」。小清河水質雖然持續改善,但還不適宜引入華山湖中,河湖連通還要再等等。(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

相關焦點

  • 華山湖迎建成後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為啥治如何治看這裡
    被譽為「濟南第四大名勝」的華山湖自開放以來,已成為濟南網紅打卡地標。4月13日,華山湖水治理工程將結束為期3天的施工中標公示,近期開展自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湖水生態治理。為何開展治理?怎麼治理?將來能達到什麼效果?就市民關心的這些話題,華山景區有關人士進行了解答。
  • 華山溼地公園啟動建成後最大規模生態治理
    6月1日,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東片區湖面,數百米長的攔草網被放置在水下,華山湖自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湖水生態治理已經開啟。據了解,華山湖作為人工湖,水循環較慢,水生態系統尚未建立,尤其是天暖後,水體中總氮含量升高,富養化會影響水質,所以希望通過生態治理,建立湖中的水生態系統,提高水體的自我淨化能力。
  • 割掉雜草種新草 濟南華山湖開啟最大規模湖底綠化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已經成為濟南市民和外地遊客的「網紅打卡地」,不過你以為園林綠化和湖面形成就完事了嗎?好戲還在後頭,它正迎來最大規模的湖底綠化,讓自己變得更透明更「網紅」。  最近去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遊玩的市民發現,湖裡分區域出現了一些長條的浮漂,而且還有工人在水上作業。記者了解到,這裡正在進行華山湖水治理工程。
  • 華山湖計劃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 完工後湖水可繞華山一圈,明年五一...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
  • 追蹤|濟南華山湖黑臭水哪裡來?雨汙混排是「禍首」
    7月1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排入黑臭水體的雨水口已經受到汙染,而華山湖的整體水質未受到影響。目前,華山湖排入黑臭水的原因初步確認是雨水管道混入生活汙水。黑臭水問題已初步查明7月10日,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等多部門來到華山湖開展聯合調查,不僅對兩處排放黑臭水的排水口進行了水樣採集,還在華山湖中央以及附近雨水管網採集水樣。
  • 「海帶絲式」種草,華山湖生態治理開啟
    5月31日,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自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湖水生態治理已經開啟。施工人員在華山湖中撒下數公裡長的攔草網,漂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串串的白色浮標,水下是2米多長的白紗網,與此同時,施工人員乘坐小船,在各個區域清撈漂浮在水面上的雜草。
  • 濟南華山湖:鵲華煙雨橋成型 只待明春客成行
    原標題:濟南華山湖:鵲華煙雨橋成型,只待明春客成行華山湖注水形成湖面景觀後,兩座景觀橋——三孔鵲華橋、二十一孔煙雨橋主體已成型,倒映在湖面上成為新景觀。
  • 華山湖計劃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明年五一可環湖賞「鵲華煙雨」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到2021年7月份,可實現一湖盈盈清水。
  • 濟南華山湖計劃增10萬平方米水面,明年五一可環湖遊賞鵲華煙雨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
  • 【中國夢•黃河情】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跑出高質量...
    先行區制定了「產城河」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著力打造「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四大產業生態體系,建設一區兩城六園,即:綠色城市建設示範區、國際博覽城與山東綠建科學城,以及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數字經濟和智慧物流產業園、綠地國際會展產業園、總部經濟區、都市陽臺國際社區六大園區。在這些園區中,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因其高、精、尖的科技創新特色獨樹一幟。
  • 歷史上浩渺的華山湖是啥樣 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有機會見證
    意向合同籤訂之後,相關方面將開始制定詳細規劃,規劃完成後各項工程即可全面展開。    記者獲悉,早在三四年之前,華山片區就曾進入過開發商的視野,但因為當時條件不夠成熟沒能進行實質運作。到了2008年,歷城區推出的對外招商項目中,華山水景園旅遊開發項目位列其中,作為省、市、區的重點生態旅遊建設項目,華山片區的開發條件已經成熟。
  • 追蹤|濟南華山湖黑臭水哪裡來?雨汙混排是「禍首」
    7月1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排入黑臭水體的雨水口已經受到汙染,而華山湖的整體水質未受到影響。目前,華山湖排入黑臭水的原因初步確認是雨水管道混入生活汙水。黑臭水問題已初步查明7月10日,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等多部門來到華山湖開展聯合調查,不僅對兩處排放黑臭水的排水口進行了水樣採集,還在華山湖中央以及附近雨水管網採集水樣。
  • 華山湖計劃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 完工後湖水可繞華山一圈,明年五一...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到2021年7月份,可實現一湖盈盈清水。
  • 中國夢·黃河情|黑臭水體變身華山湖,來看臭水溝的「整容路」
    華山湖位於濟南歷城區華山景區內,是黃河旅遊風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2017年濟南市啟動華山湖溼地建設,通過挖湖蓄水,土方堆山,建成了如今清如明鏡,宛如仙境的華山溼地公園。然而清可見底的一方碧水則是湖水水質得到有效治理的功勞。
  • 濟南也有座華山,已建成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再現鵲華煙雨美景
    現在華山已開發建設成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佔地約6.25平方公裡,其中華山湖約2.51平方公裡,相當於5個大明湖的面積,華山位於湖的中間,並與小清河、大明湖、護城河、趵突泉等水系連通。古時濟南,華山被泉水環繞,並與大明湖相通,乘一葉扁舟,便可由大明湖行至華山腳下,一路波光粼粼,時而炊煙嫋嫋,時而水鳥飛過,宛若人在畫中遊,好不悠閒、愜意。現在隨著華山溼地公園的建成,古時鵲華煙雨的美景得以再現。
  • 中國夢·黃河情|濟南華山的失落與再造!看黃河窪地如何重現鵲華...
    黃河改道後,洪水泛濫、泥沙淤積,淹沒了鵲山和華山附近的溼地和沼澤,樹林和泉眼也消失了,濟南北郊風景大為改觀。華山周圍黃土飛揚,生態遭到了破壞,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風採。小清河生態環境被破壞,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華山山體被蠶食,山坡綠地基本消失,華山之美不復存在。挖湖蓄水 土方堆山 華山湖重現昔日美景2017年濟南市啟動華山湖溼地建設,通過挖湖蓄水、土方堆山,建成了如今清如明鏡,宛如仙境的華山溼地公園。然而清可見底的一方碧水則是湖水水質得到有效治理的功勞。
  • 中國夢·黃河情|看黃河窪地如何重現濟南鵲華美景
    黃河改道後,洪水泛濫、泥沙淤積,淹沒了鵲山和華山附近的溼地和沼澤,樹林和泉眼也消失了,濟南北郊風景大為改觀。華山周圍黃土飛揚,生態遭到了破壞,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風採。隨著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城市工業急速發展。小清河生態環境被破壞,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華山山體被蠶食,山坡綠地基本消失,華山之美不復存在。
  • 這裡依山傍水,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濟南新...
    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清代鹹豐年間,黃河先流向西北,後折轉東北,至山東張秋鎮穿過運河,奪佔山東大清河注入渤海,從此結束了入淮700餘年的歷史,這是黃河歷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 光緒年間,黃河兩岸堤防修築開始黃河巨流全部注入大清河。黃河改道後,洪水泛濫、泥沙淤積,淹沒了鵲山和華山附近的溼地和沼澤,樹林和泉眼也消失了,濟南北郊風景大為改觀。
  • 中國夢·黃河情丨濟南華山的失落與再造!看黃河窪地如何重現鵲華...
    園區依山傍水,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濟南新晉的「網紅打卡地」,這裡就是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名作《鵲華秋色》勾勒出古時「華不注」華山的華其實讀作一聲,名字是由來於古稱「華(huā)不(fū)注」。
  • 華山湖計劃增10萬平方米水面,明年五一可環湖遊賞鵲華煙雨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