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於北京昌平溫都水城的平西王府內的王府院開始試營業,首日竟開出一宿22萬元的天價,創下全國豪華酒店之**,位居亞洲**,世界第四,目標消費群體瞄準全球富豪。
22萬元一宿的天價,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據介紹,這座王府大院完全複製當年的王爺生活場景,雖然殿內擺設大部分為仿製品,但件件都價值不菲。服務人員也都穿著仿清朝宮廷服飾,「服務沿用清朝的宮廷禮儀,顧客不僅可以享用到滿漢全席,還可以體驗到當年王爺的待遇。」咋聽起來,這種天價購買「王爺」享受的消費不可謂不高雅。設想躺在刻有999條龍的王爺龍榻上,欣賞著手搖留聲機發出的音樂,有穿著綠營軍裝的侍兵守衛,有唯唯諾諾附首聽命的「奴才」伺候左右,怎不逍遙快活似神仙呢?「高雅」的可能還不止這些,據說入住王府院還要先過審核關,「不是有錢就能住進來的,我們選擇的是有文化、有素質、有錢的顧客,只想來花錢的顧客我們不接待。」似乎除了錢(甚至別人不稀罕錢),王府人更看重準「王爺「們的素質,「滿足他們追求尊貴古文化的精神需求。」
人常說「商道即人道」,從22萬元一宿的天價酒店看,更象是「商道即財道」。誠然,高價位的賓館是越來越多,象王府院這樣的天價也絕無僅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的奢華檔次也不斷升級,市場有必要照顧「先富起來」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如王府院瞄準的就是高端消費群體甚至是「外國總統、世界富豪等尊貴的客人」的腰包一樣,生財有道處處潛伏著商機。如果剔除王府院可能存在的商業炒作嫌疑,合理合法地賺取富人的錢似乎也未嘗不可。
問題在於,天價酒店打的是「王爺」牌子,在「尊貴古文化」的底蘊裡挑戰現代人的消費極限。這就有兩個不協調:其一,極端消費與傳統觀念不協調。傳統消費觀念認為,吃住等是滿足人們生理需要的初級消費,而文化娛樂等則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高級消費,因為這樣,就有了恩格爾係數。顯然,酒店滿足人們消費需要的功能,與天價掛鈎讓人難以接受。再高的價格,說到底還是「一枕黃粱」。其二,高雅文化與世俗享受不協調。平西王府見證了封建王朝的奢靡生活,因為如此,王府本身就是一段歷史一種文化。歷史的厚重,使得這種「古文化」除了尊貴還有高雅。面對「陽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人們習慣於以敬畏之心去感受和品味。而這種效仿古人生活、以天價買一宿之歡娛的消費,不亞於躺在黃金寶貝上睡大覺,脫不了庸俗之氣。
酒店就是酒店,得一宿安歇即可,沒必要弄出那麼多花樣來。至於文物和古董,理應收集起來,建立歷史博物館,供後人瞻仰借鑑。如果硬要將二者混淆起來尋找賣點,也不能泥古薄今利慾薰心。正如歷史博物館不能計較門票收入多少一樣,酒店也不能以天價造「富人樂園」而拒寒者來訪。天價酒店,休要PK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