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曾經管了四個縣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明武宗正德年間,因昌平縣為陵寢重地,將其升格為「州」,並且將周邊的順義、密雲、懷柔三個縣撥給了昌平州管轄。由此可見,當年的「昌平州」,無論是管轄範圍,還是行政權力,都是非常大的。

清朝康熙年間昌平州的地圖

永陵祾恩門臺基和明樓

明朝學者顧炎武《昌平山水記》中曾記載有順義南關塔塔基,從後人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龐大的規模。

昌平因為其險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連綿的大山為昌平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在這些屏障中,除了上文提到的關溝天險,還有在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邊關三城」:白羊城、長峪城以及鎮邊城。這些古城依山而建,易守難攻,一時成為邊關要塞。

此外,昌平擔負著守衛明朝皇帝陵寢的任務,因此,在明朝,昌平因為特殊的角色而一躍成為統轄順義、懷柔和密雲的「昌平州」。

這些獨特的因素,構成了昌平與眾不同的歷史。

因守明長陵而建「陵縣」

關於昌平縣起源的歷史,目前有爭論。大多數學者認為,西漢時期,就已設立昌平縣。但近來,有不少學者提出了「昌平外來」的說法,即「昌平」之名實際來源於河北陽原縣。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的記載。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昌平」,其位置都在今天河北省張家口市的陽原縣境內。因此有學者認為當年的昌平縣本在陽原縣,但因為後來北方邊境戰亂頻繁,所以將縣治內遷到了今北京市昌平區境內。遷來之後,本在陽原縣的「昌平」就沒有再回去,這也就成了後來隸屬於北京的昌平縣。

無論是「土生土長」,還是「外來遷居」,關於昌平縣來源的歷史已經較難考證,但到了明朝,昌平縣的興起與發展的歷史卻是有據可查。1421年,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並且在今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下為已故的皇后徐氏興建陵寢,這就是明長陵。而正是由於陵寢所在,昌平被升格為「陵縣」,擔負起了陵寢祭祀的相關任務。升級為「陵縣」後的昌平縣駐地,並不是如今昌平區所在的位置,當時的陵縣駐地,在城西面八裡的「舊縣」。

到了景泰元年(1450年),為了加強對於陵寢的防禦,皇帝下令在現在昌平城區所在的位置築永安城。明政府當時的考慮是將這座永安城作為陵寢護陵軍駐軍專用,因此城池竣工後,便把原來駐在昌平東山口、中山口和西山口的長陵、獻陵、景陵三陵的陵衛部隊遷往永安城屯駐。後來明朝皇帝可能覺得新城城池堅固,抑或是為了方便協助辦理陵寢事務,乾脆將整個昌平縣的行政辦事機構全部搬進了永安城,從此永安城就成為昌平縣城的駐地,原來的老昌平縣城也從此得名「舊縣」。

明武宗正德年間,因昌平縣為陵寢重地,將其升格為「州」,並且將周邊的順義、密雲、懷柔三個縣撥給了昌平州管轄。由此可見,當年的「昌平州」,無論是管轄範圍,還是行政權力,都是非常大的。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駐在昌平州城內的陵衛已經由最初的三個增長到七個,為了解決陸續增加的新入駐部隊的營房緊張問題。嘉靖皇帝一聲令下,在原州城南面增築外城一道,拓展了城市的範圍。

昌平州城以內除了駐守各陵的陵衛,還駐有總督兵部侍郎一人,鎮守總兵官一人,天壽山守備一人。另外六部、翰林院、光祿寺等都在城內設置館舍,以方便祀陵官員居住。因此在陵寢祭祀期間,昌平州就是明朝政府的一個外派駐地。

明朝取密雲和昌平之地組建懷柔

因為當年順義、懷柔和密雲歸屬昌平州,明朝學者顧炎武在《昌平山水記》中,也有順義、懷柔和密雲三地的記載,雖然如今這三個郊區縣不再屬於昌平,但從中能看出北京各郊縣的演變歷史。

《昌平山水記》的下卷,就是對當時昌平州下屬的順義、密雲和懷柔三縣的介紹。在《昌平山水記》中曾有對順州城(即老順義縣城)中心的一座白玉石經幢非常詳細的記載。可惜的是這座石幢已經於1953年拆除,現如今的建築是1991年復建的。所幸的是順義縣城老居民李文書先生在解放前曾經拍攝了這座石幢的照片,使得今日的我們能夠一睹這座建築的風採。他還拍攝了位於順義南關的遼代佛塔塔基,城北的「高廟」(即順義八景「高臺仙閣」原址所在地)和順義縣城的城牆,這幾處建築都在後來建設新城時被拆毀。這些照片也成為難得的研究資料。

說起順義的歷史,還有一段非常曲折的往事,它也包含了懷柔的歷史。隋唐年間為了安置內遷歸附的少數民族,在遼東地區設置了「營州都督府」,其下轄很多州縣,比較著名的如「歸順州」、「順州」、「歸化州」等,後來因為戰亂的影響,營州一帶人口銳減,很多營州下轄的州縣甚至成了空城,而倖存下來的一些也開始內遷。其中的歸順州和其所屬的懷柔縣正是在這一時期,從內蒙古赤峰市一帶遷到了今天的順義縣城裡。而且歸順州和懷柔縣共用一座城作為地方行政中心。

後來,歸順州改稱為「順州」,這個名字一直用了六百多年,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將順州改為順義縣。不過,兩縣共用一個縣治的狀況並沒有改變。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政府在昌平和密雲兩地各分出一部分土地,組建了新的懷柔縣,懷柔縣治也遷出了順州城,搬到了今天懷柔縣城所在的位置。《昌平山水記》曾記載:「州東八十裡為懷柔縣,洪武十三年分密雲、昌平二縣地立焉。」

《昌平山水記》中講述了密雲的歷史,密雲在漢代時稱為白檀縣,因為當地有一座白檀山,因此得名。南北朝時期,得名為密雲郡,名稱來自於密雲縣城南面15裡的一座山峰,據說那裡常年雲霧繚繞,故有「密雲山」之名,其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南山滑雪場的所在地。後來密雲縣的名稱也在「密雲」與「澶州」之間反覆切換。明朝初年,改密雲縣,並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昌平所領三縣改隸屬順天府,昌平州遂為不領縣之「散州」。而順義、懷柔、密雲三縣也由此成為順天府直轄郊縣。(文/楊 徵 )

相關焦點

  • 北京昌平旅遊景點介紹,昌平好玩地方推薦,昌平好玩景點介紹
    北京昌平區被譽為密爾王室,朦朧重地,生活在北京很多人都住在昌平,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昌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昌平不能錯過的五個景點。一:北京十三陵風景區,十三陵算是北京被埋沒的好風景,現在地鐵可以直達景區,交通很方便,適合周末去拔草打卡,這裡歷史悠久,如果你喜歡明清歷史,這裡一定不可錯過,十三陵體系完整,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裡面建築精巧雄偉,非常值得一看。
  • 北京昌平:創新創業迎轉機 十年「睡城」被喚醒
    這就是昌平,改革開放40年來,從一個進城只有345路公交車的郊區縣,變成了擁有兩條主要高速和多條地鐵的新城;從以農業、工業為主產業的區域變成了以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沙河高教園區、北京科技商務區為代表的一批重要領域的產業功能區;回龍觀天通苑社區從「睡城」變成了全國首個「雙創社區」……作為首都的西北門戶,作為北京重點建設和發展的綜合性新城之一,未來,昌平將搶抓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機遇
  • 京師之枕,股肱重地,北京昌平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昌平位於北京市西北部,為北京市市轄區,是北京的北大門。昌平自西漢開始設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被譽為「密爾王室,股朧重地」,素有「京師之枕」美稱。昌平名勝古蹟眾多,境內的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外還有銀山塔林、北京後花園等6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北京昌平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昌平屬於北京幾環
    昌平屬於北京區域,那昌平屬於北京幾環?今日就由PChouse為你一一解答。   北京昌平區在六環。   1、北京六環路連接昌平、順義、通州、亦莊、大興、房山、門頭溝等七個新城,穿行於東西部發展帶,是「兩帶」最主要的交通幹線和基礎設施。
  • 北京昌平熱點:京城最佳遊玩地 昌平8個北京最美鄉村等您來!
    廣袤的京郊山青水秀,不少鄉村環境優美,鄉村旅遊發展得紅紅火火,是北京市民周末休閒度假的好去處。自2006年以來,昌平區這8個村先後上榜「北京最美鄉村」,看看哪個是您的周末遊首選! 1.鄭各莊村北京最美的鄉村——鄭各莊村隸屬昌平區北七家鎮,村域面積4332畝,現有村民57戶,1450口人。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推薦名單出爐,昌平入選四家!
    長城、蟒山、十三陵……除了這些老牌旅遊勝地,咱昌平的「網紅打卡地」,近些年隨著這個概念的誕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就在11月18日,昌平四處網紅打卡地剛剛獲得了市級獎項~究竟怎麼回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今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啟動了2020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
  • 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啟動 拉開昌平秋冬旅遊大幕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田虎)9月27日,第十五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在昌平萬豪國際溫泉酒店啟幕。昌平溫泉文化節始創於2004年,今年已經迎來了第十五個年頭,這個頗具特色的文化節為「溫泉之都」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品牌基礎。
  • 昌平計劃今年建設5G基站1219個 重點覆蓋高鐵沿線和這些區域
    記者近日從昌平區獲悉,今年昌平計劃建設5G基站1219個,重點覆蓋京張、京瀋高鐵沿線、京藏、京禮和六環高速公路沿線、未來科學城、昌平城區和「回天地區」等區域,目前已建設完成181個基站。作為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保障設施的京張高鐵項目現已進入試運行階段,為確保京張高鐵車站及沿線無線移動通信信號暢通,京張高鐵昌平段5G基站建設正有序推進。中國鐵塔昌平分公司建設部王寅介紹,「位於南口鎮的一座45米、四層平臺通信單管塔正在進行吊裝施工作業,完成吊裝工程之後,這個通訊基站的鐵塔、機房和配套設施也將全部完工,為後續安裝5G基站和天線施工做好前期準備。」
  • 北京農業嘉年華昌平啟幕(圖)
    北京農業嘉年華展區已基本布置完畢。昌平區政府供圖「多彩農業,點亮生活。」今起至5月4日,第二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將在昌平草莓博覽園舉辦。本屆活動由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昌平區北京農業嘉年華組委會承辦。據介紹,本屆農業嘉年華將設置「一展兩區三樂園」,並將組織「草莓『票』香」採摘體驗等十項特色活動。草莓是昌平農業的一張名片。據昌平區副區長蘇衛東介紹,2012年昌平承辦了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2013年,首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也在這裡舉辦。
  • 因十三陵而生的兩座昌平古城池
    正統年間,調長陵、獻陵、景陵三個守護山陵的衛所,在東西中三個山口及東西二營地方駐紮,負責保衛山陵。「土木之難」後,景泰元年,在昌平縣以東八裡,築起了城池,建東西南三個城門,南門額有「永安」二字。衛所首先遷入了永安城內,之後又讓昌平縣衙以及儒學倉庫等陸續遷入。昌平縣衙設在城內大街西。東門、西門和城中的大橋都是南門附近的遺蹟。
  • 北京昌平西關環島改造 京藏高速今起「斷路」四天
    (北京)昌平西關環島橋梁開始斷路施工改造,從今天起至10月20日,京藏高速每天11時至18時佔用出京方向南環出口至西關西進口、進京方向鄧莊橋至西關進口斷路施工。市交通委介紹,改造工程截至12月5日,其間京藏高速上述路段還需斷路15次,每次7小時。據公交部門介紹,受其影響,從今天起,14條公交線路將採取臨時調整措施。
  • 北京調整行政區劃 1958年九縣一市「進」京(圖)
    並將京西礦區改名為門頭溝區,東郊區改名為朝陽區,東單、東四兩區合併為東城區,西單、西四兩區合併為西城區。到了10月,國務院更是批准將河北省所屬懷柔、密雲、平谷、延慶4縣劃歸北京管轄。經過一系列調整後,北京轄13個區、四個縣。  隨後的1960年,周口店區調整成為房山縣,1967年,設石景山區,1986年,撤銷房山縣和燕山區,建立北京市房山區。
  • 北京昌平今年啟動「北四村」拆遷 將建低廉公寓
    北京昌平今年啟動「北四村」拆遷 將建低廉公寓 2016-01-28 14:54:04今年,還將拆除5個類似於城北市場的這種有批發性質的市場。  這幾年,已經陸續清離了40個集散形式的廢品回收市場,都是比較大型的,最大的一個佔了500多畝地。大概目前還剩下三四家,集中在沙河、東小口等地,今年計劃全部清離。  今年,昌平將啟動「北四村」棚戶區的拆遷。
  • 2018北京昌平中秋節活動一覽
    昌平城北街道聯合城北街道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一起為大家聯手推出第二屆城北街道社區公益日活動,並一起邀請您假期出門走走享受下豐富的社區生活。  除了這項活動外,昌平還有不少應景的文化活動,等您來參加~  1、京北畫院第九屆書畫展  時間:9月14-24日  地點:昌平區圖書館四樓展廳  活動內容和特色:  通過優秀作品展現創新精神
  • 北京泰禾昌平拾景園受好評 究其根本原因是這樣!
    泰禾昌平拾景園位於昌平地鐵南邵站,由北京泰禾嘉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項目目前疊墅在售,疊拼別墅共156套,產品為戶型使用面積240-480㎡的上中下疊。洋房產品一共有四棟,共計349套,建築面積為87-150平的改善型2-4居。所以說,無論是改善型還是剛需一族,都可以在這裡選到你想要的房源。
  • 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開幕 山水+文化展示昌平歷史底蘊
    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田虎)11月26日,第十六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在昌平九華山莊開幕。本屆溫泉文化節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仰承山水 愛上昌平」,舉辦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通過舉辦文化論壇、設計走進美麗鄉村、「泉心泉意」康養集市、線上惠民搶票、全媒體推介等活動,全面展示北京市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文化旅遊的新形象。
  • 北京地鐵昌平線本月全線貫通 部分車站或將限流(圖)
    地鐵昌平線二期將於本月開通,並與一期「牽手」貫通運營。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地鐵了解到,昌平線一期、二期貫通運營後,全線最小發車間隔將縮短至4分鐘,居住在昌平老城區居民出行將更加便捷。另外,昌平線二期5座車站中,預計昌平站、昌平東關站將為客流較大的兩座車站,會視客流情況啟動限流措施。
  • 19個數字,盤點昌平2019!
    19個數字,盤點昌平2019! 昌平發生「2」級地震登上「熱搜」 12月10日22時28分在北京昌平區
  • 昌平北站等四火車站施工改造 部分列車進行調整
    原標題:昌平北站等四火車站施工改造   本報訊(記者 金可 通訊員 孫麗萍 劉君清)北京鐵路局昨日發布,10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間,北京東站、昌平北站、懷柔北站及河北沙城站將施工改造,部分列車臨時調整運行時刻、變更始發終到站或臨時停運。
  • 北京昌平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昌平區國資委出資5000萬元設立了北京昌平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昌平區還把旅遊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昌平區「十三五」時期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園林綠化、環境保護、路網發展、文化發展等重要規劃中,明確體現全面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推進旅遊生態體系建設、加強旅遊道路建設、激發文旅創造活力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