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狐假虎威。
在國際舞臺上,澳大利亞曾跟著美國跳腳,挑釁中國,結果發現自己連狐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個跳梁小丑,一被中國反擊就丟盔卸甲。
在澳大利亞的各種騷操作下,中國在葡萄酒、牛肉、大麥、龍蝦等商品加以反制、反傾銷。其中,澳大利亞的大麥、葡萄酒是受衝擊最嚴重的商品,兩者的最大出口市場都是中國。
澳大利亞政府機構發出「報警」:澳大利亞今年農產品出口將遭受重創。
據測算,2020年至2021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將下降7%,至447億澳元(約合2170億人民幣),為5年來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的愚蠢在於急著想邀功,結果被主子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錢。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丟掉中國市場是對澳大利亞的重大打擊。而中國不從澳大利亞進口,可選的替代者很廣。
比如,中國正在從美國進口包括小麥、大豆和玉米在內的大量農產品。澳大利亞作死,美國人樂壞了。
公開資料顯示,澳洲的農產品有三分之二用於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33%)出口到了中國。澳洲政府的愚蠢決策結果讓普通老百姓買了單,由於農產品出口中國嚴重受挫,澳大利亞農民的日子十分難過。
相比之下,中國農業未雨綢繆,面對問題積極做好各種應對,大力推進農業自主。像豬肉、大豆都是每年需要大量進口的農產品,中國也一直在擴大產能。
在新一輪大豆振興計劃的帶動下,我國大豆擴大播種面積、提高單產、培育改良新品種。比如依託黑龍江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縣,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
而吉林省大豆品種則連續突破東北及全國高產紀錄,特色品種實現蛋白質含量東北最高,全國首個綠色小粒大豆實現豐產增收。
在國家扶持政策和巨大的養殖利潤作用下,各類養豬主體紛紛加入養豬行列,生豬產能恢復迅速。數據顯示,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九個月增長。
此外,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智慧農業也在中國發展迅速。在雲南昆明,由中國農業大學聯合拼多多舉辦了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人工智慧隊伍與頂尖農人隊伍就種植草莓展開比拼。
最近,還有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浙江大學聯合主辦,拼多多支持的「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進行了決賽較量。該比賽吸引全球超過150個青年數字農業科創團隊報名,探討數字解決農業問題的方案,進行模式創新。
中國的青年科研團隊表現出色,5個團隊闖進決賽,兩個項目「數位化養蜂項目」和「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鮮膜項目」獲二等獎。
所以說,打鐵還需要自身硬。中國農業未雨綢繆,加大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發展,進行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變化,我自有巋然不動的底氣。
像澳大利亞嚴重依賴出口,還非要挑釁「金主爸爸」中國,純屬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苦的還是澳洲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