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中國錢幫美國做事?澳大利亞一反常態,積極加入中國「朋友圈」

2020-12-13 大風國際觀察

不久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一艘由中國掌舵,攜帶其他14個亞太國家的巨型商船將要揚帆起航。

RCEP協定的籤署

談了8年的RCEP協定,終於籤了!

為什麼籤署了一個協定值得如此高興?RCEP究竟是什麼?該協定的籤署又會給國際社會帶來什麼變化呢?

其實RCEP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RCEP是2012年由東協10國發起的,邀請中國、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等國共同參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這一協定覆蓋了22億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RCEP談判的成功代表著東亞經濟一體化20年來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也為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

RCEP參與國

RCEP的達成,最直觀的好處就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意味著我們將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到來自其他國家的優質商品,出國旅遊也更加方便,對於企業來說,能夠減少經營的不確定風險,吸引更多的外資,投資更高效。

原本印度也有計劃加入,但礙於莫迪政府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最後拒絕了這一協定的合作。但印度的退出對於RCEP來說影響不大。原因在於印度的GDP產值太低,並且工業規模和製造業規模也不大,很多東西還要靠中國進口。

而印度又一貫將中國視為「威脅」,所以拒絕RCEP 意料之中。

印度既離不開中國,還不想「示弱」,這一點不得不說印度還是「有骨氣」的。

澳大利亞加入其中意欲何為?

另一個國家就和印度不一樣了。

在達成協定的成員國中,有一個國家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澳大利亞。

作為五眼聯盟的一員,一直跟著美國沆瀣一氣,做過許多過分的事情而遭到中國方面的反擊,感覺中國隨時有可能錘死他們。

但這次一個如此重要、明顯由中國牽頭重新建立世界格局的重要協定,澳大利亞美滋滋的籤了。

看來嘴上說著不要,身體還是很老實的。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

在RCEP還處於框架商討階段時,澳大利亞就積極與中國和日韓展開了磋商,澳大利亞商會和企業甚至「越過」澳大利亞政府,直接同中國企業展開對話,尋求在RCEP達成後的多方合作。

對於澳大利亞商會來說,中國才是他們最看重的合作夥伴,畢竟誰給錢誰是爸爸。

過去幾年,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方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是不可能被輕易取代的。

而澳大利亞政府一系列的錯誤決定,使得兩國之間的火藥味漸濃,並且嚴重影響了兩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正因如此,澳大利亞各界商務組織都向政府提出抗議,認為政府單方面的愚蠢行為令他們苦不堪言,並希望兩國關係能得到緩和,幫助澳大利亞走出僵局。

對於中國來說,因為澳大利亞的頻繁挑釁,現階段已經開始收緊澳大利亞的貿易進口,並在諸多領域實施限制。另外,中國也正在尋求能夠替代澳大利亞商貿產品和能源供應的國家。

到時候,澳大利亞將徹底成為「雞肋」。

而其所在的五眼聯盟,更是長期對華實施情報搜集和共享。

五眼聯盟

杜絕澳大利亞賺中國錢幫美國辦事

現在,澳大利亞成為RCEP中的一員,我們也應該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杜絕澳大利亞通過該項協議從我們這裡繼續賺錢,然後又想辦法連同美國給我們「下絆子」。

畢竟「養虎為患」「白眼狼」的先例還在面前擺著。

當年幫助越南將美國趕出去,並且贏得戰爭獲得獨立,而現在越南卻開始往親美的路線靠近,逐漸有「落井下石」的趨勢。

所以,在對待澳大利亞的態度上,我們的確需要好好想一想,如何避開RCEP的框架,繼續對澳施加壓力。

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

RCEP是一項「自願性」的組織,不會強迫各成員國進行經貿合作和交易,它之所以誕生,是為了方便大家的合作,在大框架的約束下,解決一些矛盾和糾紛。但是,對於各成員國之間的矛盾,RCEP是不會介入的。就好比上合組織,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已經加入,但在協同反恐這一問題上,印度與其他國家的矛盾依然存在,缺乏合作意識。很多時候,印度的一貫想法就是「不費力拿工錢」,哪有那麼好的事?

所以,即便澳大利亞加入RCEP當中,也無法阻止中國對其施加壓力。

眼下,美國大選落下帷幕,拜登將成為下一屆總統。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中國的古話,放在這裡形容美國同澳大利亞的關係,再合適不過。

新上任的拜登是否會繼續保持川普時期對澳大利亞的友好政策,這很難說。雖然,拜登早已表達過要加強同盟友的合作意願,但美國國內的發展局勢同樣不容樂觀,不敢保證拜登不會和川普一樣,專拿盟友開刀。

如果將來真會發生這一幕,毫無疑問澳大利亞將會被中美同時拋棄。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消費方式變了,澳大利亞突然「開竅」,用中國方式賺中國的錢?
    作者:崔小杏子 受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旅遊業受到巨大衝擊,要知道中國的消費能力是很強大的,因為疫情,中國消費者到海外代購數量下降,使得澳大利亞的許多品牌和產品購買力降低
  • 澳大利亞跟著美國挑釁中國,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狐假虎威。在國際舞臺上,澳大利亞曾跟著美國跳腳,挑釁中國,結果發現自己連狐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個跳梁小丑,一被中國反擊就丟盔卸甲。據測算,2020年至2021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將下降7%,至447億澳元(約合2170億人民幣),為5年來最低水平。澳大利亞的愚蠢在於急著想邀功,結果被主子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錢。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丟掉中國市場是對澳大利亞的重大打擊。而中國不從澳大利亞進口,可選的替代者很廣。
  • 曾經叫囂用鐵礦石教訓中國,如今卻猛批莫裡森,這些澳大利亞媒體和...
    的文章指出,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交惡,將對澳大利亞各行業造成嚴重損失,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一天之後,曾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一反常態批評起了莫裡森,稱其舉動使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敦促莫裡森在和中國「抬槓」之前,要三思後行。
  • 中國給出「最後通牒」,澳大利亞終食惡果
    編輯:格桑說起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那可是非常複雜。一方面,中國每年去澳大利亞旅遊和留學的人數佔據了出國人數的一大部分,中澳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很頻繁。可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卻是敵對的。這大概就是賺你的錢,還要反過來倒打一耙。不過近日,中國已經給澳大利亞發了「最後通牒」。澳大利亞終食惡果要說跟在美國後面的小老弟誰最忠誠,那非澳大利亞莫屬了。近幾年來,澳大利亞幾乎都是美國說什麼,它就說什麼,美國針對誰,它就針對誰,簡直就是美國手中的一把槍,指哪打哪。
  • 莫裡森政府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與華對抗,他們葫蘆裡賣什麼藥?
    剛允許澳大利亞運煤船卸貨清關,莫裡森政府就通過了一項禁止對華友好新法律,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與華對抗,莫裡森政府是神經錯亂了嗎?據光明網報導,澳大利亞議會於12月8日下午通過了一項新法律,將大大加強澳大利亞中央政府權力,包括阻止各州與中國單獨開展貿易合作。
  • 中國考慮加入這個亞太最大貿易網絡,日本對此態度積極,美國……
    2008年11月,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其亞洲之行中正式宣布美國將加入該協定談判,強調其將促進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繁榮,並為設定21世紀貿易協定標準做出重要貢獻。秘魯、澳大利亞、越南隨後跟進,P4由此變成P8。2010年3月,TPP協議談判正式啟動,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馬來西亞陸續加入。因美國加入並主導談判,TPP的重要性顯著提升。
  • 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而這也恰恰是澳大利亞對華複雜心態的一個反映:又想賺中國的錢,又怕對中國太依賴。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這種「貪婪且恐懼」的心態在意識形態偏見下逐漸失衡,恐懼壓倒了貪婪,尤其體現在對中國資本的審查上,這是中澳關係惡化的一個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在澳洲政壇內部。
  • 美國自顧不暇,還幫澳大利亞出損招對付中國,專家一針見血
    截至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西海岸的山火仍然沒有得到控制。至今造成至少33人喪命、數十人失蹤,數以千計的民房被燒毀,多個小鎮付諸一炬,目前各地已經派出超過3萬人參與救援。美國消防部門官員說,跨越幾個州的大火延燒了460萬英畝,面積相當於康乃狄克州和羅德島州的總和。
  • 曾經叫囂用鐵礦石教訓中國,如今卻猛批莫裡森,這些澳大利亞媒體和...
    的文章指出,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交惡,將對澳大利亞各行業造成嚴重損失,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一天之後,曾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一反常態批評起了莫裡森,稱其舉動使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敦促莫裡森在和中國「抬槓」之前,要三思後行。
  • 配合美國政治需要對中國指手畫腳,澳大利亞政府被批愚蠢
    法新社以此為題刊文說,美防長埃斯珀在28日的記者會上提到澳大利亞軍艦參加美日上周在南海海域舉行的軍演,稱「這是我們向北京傳遞的一個明確信號——我們將飛行,我們將航行,我們將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行動,同時維護夥伴國家的這一權利」。英國《金融時報》29日說,儘管澳防長雷諾茲稱要深化與美國的防務合作,但她沒有承諾在更靠近南沙群島的區域開展更積極的所謂「航行自由」演習。
  • 這國家在中國日賺22億,卻向美國拋出橄欖枝
    我國和多個國家之間都有貿易往來,其中比較頻繁的是澳大利亞,可以說我國是澳大利亞鐵礦石的最大買家。交易額屢創新高。事實上,鐵礦石也不是全部的交易內容,像大家熟知的大麥、牛肉等等都是一樣的,作為最大進口國,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從澳方進口的貨值達到了6007億元,算一下澳大利亞這國家在中國日賺22億。儘管如此,但是澳大利亞的傲慢從未放下,簡直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十幾年間,和我們發生摩擦最多的恰恰也是這個國家。
  • 中國簡化鐵礦石檢驗程序,澳大利亞「鬆了一口氣」?
    周三,中國表示將從6月1日起,簡化鐵礦石進口的海關檢查程序,不再強制質檢。這讓澳大利亞政府鬆了一口氣,官員到礦石老闆均「歡欣鼓舞」。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表示,此舉可能會簡化鐵礦石的通關手續。他表示:「這是一個積極的例子,表明中國踐行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承諾,有助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改革。」
  • 中國商務部:對加入CPTPP持積極開放態度
     新華社11月20日報導: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9日表示,中國對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持積極開放態度。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近日籤署後,中國會否加入已生效兩年的CPTPP備受關注。發言人在商務部當日召開的線上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 臺灣公開表示想要加入美日印澳聯盟,澳大利亞回應:臺灣屬於中國
    表達出了想加入美日印澳聯盟的意向,這瞬間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有網友就指出:看來臺當局是不算再藏著掖著了,這讓祖國統一的時間又進了一大步。據了解,就在「臺外長」表達出想加入美日印澳聯盟的意向時,他還對中國和澳大利亞的事情進行了發言,他先是對「我國使用貿易手段對澳施壓」進行了反對,然後又說島內也面臨著這樣的威脅,並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呼籲澳方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一起去應對來自我國的壓力。
  • 在國內賺中國人的錢,財產卻轉到國外享受,中國明星為何喜歡移民
    在娛樂圈這個現象也是很普遍,很多知名的導演和明星放棄了中國籍然後加入外籍,但他們又還在國內大肆撈金賺錢。有一些明星加入外籍是為了工作方便或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考慮,比如李連杰就是如此。功夫皇帝的電影事業主要是賺老外的錢為主,他80年代就拿到美國綠卡了,後來又在好萊塢發展,但他一直未加入過美國籍。
  • 想賺中國錢,又不敢得罪美國,英國愁了:到底該站哪邊
    新冠問題上美國對中國、WHO等的甩鍋行動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為此美國其實已經開始採取行動,試圖拉盟友站隊對中國發難。一些國家正面臨選擇,近日英國《衛報》報導稱,英國近日遭到美國施壓,要求英國向美國靠攏。
  • 他是跳水雙冠王,棄中國籍加入澳大利亞,如今打臨時工養3女兒
    這一次的男籃世界盃,美國男籃的成績十分糟糕,但這並不能說明美國籃球失去了統治力,因為NBA的超級巨星紛紛宣布退出國家隊,所以才導致了美國男籃的失利。如果美國男籃派出最強的陣容,那麼毫無疑問,他們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球隊,是夢之隊。在中國,同樣也有一支夢之隊,那就是中國跳水隊。
  • 澳大利亞被賣還要幫數錢?美國:你在中國市場的空位由我來填補
    前幾天更是由於漫畫事件,導致了中企更加拒絕接受澳大利亞的產品,而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澳大利亞的美國也顯露了真實的想法,澳大利亞可謂是被賣了還要替人家數錢。美國加速填補中國市場美國的招真是「高」,表面上給澳大利亞「加油打氣」,而當澳大利亞挺起勇氣後,卻又立馬「倒戈」。
  • 「賺中國錢,不僱中國人」,最終這家美國巨頭,敗走國內市場
    「賺中國錢,不僱中國人」,最終這家美國巨頭,敗走國內市場網際網路作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產物,可謂是主導了整個科技革命的進行,許多技術也依據網際網路進行展開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湧現出許多知名企業,在網際網路獲利獲名無數,其中影響最大,時間最為持久的當屬微軟和蘋果兩家公司了吧。
  • 急著做「第六眼」,日本喊住澳大利亞:幫我!
    據《澳大利亞人報》9日報導,日本前駐澳大利亞大使草賀純男當天在該報發表署名文章稱,作為促進日澳合作的一環,澳大利亞應支持日本加入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草賀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後果,日本和澳大利亞已經是「特別戰略合作夥伴」,必須通過促進貿易、分享情報,以及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尋找與中國和平共處之路」,以加強區域秩序。草賀宣稱,「日澳可以聯手幫助印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滿足它們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並讓中國明白,這些國家不需要僅僅依靠『一帶一路』倡議來改善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