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庫作為Python的經典和最為常用的數據可視化庫,它擁有強大的繪製圖表的能力,最近我們一直在講解Python數據可視化相關的東東,上次已經和大家詳細探討了如何在Python中繪製漂亮的餅圖,今天呢,咱們繼續探討另一種常用圖形,它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直方圖。
那什麼是直方圖呢?其實直方圖就是用來展現連續性數據分布特徵的統計圖形,通過繪製直方圖,就可以很直觀的觀測出數據集中的各組成數據的特徵、趨勢和波動等情況哦。
在Python數據可視化中,直方圖的繪製其實是通過調用hist()函數來進行繪製和生成的!
為了讓大家對於直方圖和hist()函數有個直觀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咱們還是舉個「慄子」吧!
上面就是咱們所編寫的繪製直方圖的程序哦,下面咱們就重點來看一下上面紅色方框中hist()函數吧!
plt.hist(x_axis,bins=y_axis,color='red',histtype='bar',rwidth=0.97)
首先看一下第一個參數x_axis,它代表的是連續型數據輸入值哦,就是上面第10行咱們給x軸所賦的值。
第二個參數bins表示的是用於確定柱體的個數哦,當然啦也可能是柱體邊緣的範圍哦。
第三個參數color表示的是柱體的顏色哦。
第四個參數histtype表示的是柱體的類型哦。
第五個參數rwidth表示的是柱體的相對寬度哦,它的取值範圍是0~1哦,當然啦,rwidth的值取不同的相對寬度繪製出來的直方圖會有區別哦!
下面咱們就調用Python解釋器運行一下上面咱們所寫的程序吧!
執行上面指令輸出如下咱們繪製的直方圖哦:
下面咱們對繪製直方圖的hist()函數中的第五個參數rwidth的值進行調節一下看看有什麼不同的效果哦!
首先呢,咱們給rwidth的值賦值為1.0看看效果哦:
運行咱們所修改後的程序就會輸出如下結果哦:
看到區別了嗎,此時當rwidth=1.0時,所繪製的直方圖就會鋪滿圖表哦,柱體之間的邊界不明顯了哦!
下面咱們再將參數rwidth的值調小哦,比如咱們給變量rwidth賦值為0.1再看看效果哦:
運行上面咱們所修改的程序,就會生成如下圖表哦:
此時呢,咱們所繪製的直方圖就會變成細條哦!
所以在用hist()函數繪製直方圖時,要給參數rwidth賦一個合適的值哦!
上面就是咱們所介紹的在Python中繪製直方圖的全部哦,希望大家學會hist()函數的調用和語法格式哦,然後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好啦,今天咱們就聊到這吧!下次再見哦!
敬請關注「品位集結號」,為您帶來意外的小收穫!